优先发展政府之责

2007-04-23 16:27李让恒
人民教育 2007年8期
关键词:浏阳市示范性浏阳

李让恒

在湖南省瀏阳市,教师们说:“在浏阳,当教师是一种福气!”

家长们说:“这里的教育,我们满意。”

2004年年末,浏阳市组织全市人民公开评议满意单位,教育局以99.05%的满意率,荣登全市“人民满意单位”榜首。

是什么样的举措,让浏阳办出了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不久前,我们深入到浏阳市的18个乡镇,去探索问题的答案。

经济条件最差的乡镇,率先实现“双高普九”

2005年底,浏阳市组织了全市“双高普九”乡镇验收。在这次验收中,中和镇成了首批合格乡镇之一。

在中和镇初中,我们看到:体育馆、学生公寓、学生生活服务大楼等各种设施齐备,教师们正在电子备课室备课。校长彭敦发告诉记者,如今,中和镇所有中小学都配齐了教师专用电脑。

可是,中和镇在浏阳不过是一个穷镇,至今负债1100多万元。为什么学校能得到这样的发展?

说起来,这得追溯到2004年。当时,为了“高水平、高质量”地“普九”,浏阳市颁布了《“双高普九”乡镇街道评估验收办法》,从政府行为、普及程度、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办学条件、教育管理、教育质量等6个方面,提出了30项指标要求,以百分计算权重。凡自查权重达到95分以上的可申请评估验收。验收合格的,授予合格证牌,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作为政绩记入档案。

“这主要是为了继续调动乡、村两级办学积极性。”分管教育的浏阳市副市长刘明理说,在评估验收办法中,浏阳市要求乡、村做到“四个确保”,即确保学校用地,确保控流保学,确保不断增加教育投入,确保教育有良好发展环境。

但这样一来,也给市政府加了“紧箍咒”,“因为乡镇街道越主动,市政府的责任就越重,投入要求就越大。这也叫良性循环吧”。

这种“良性循环”在中和镇初显成效。2005年,中和镇对教育投入35万元,用于划拨土地、建勤工俭学基地和更新学校课桌椅。而为了配合中和镇教育的发展,市政府投入了287万元。

在浏阳市政府看来,教育的投入,是衡量政府对教育关注度的一杆秤。这杆秤的一边是政府的“作为”之心,一边是教育的发展之“重”。政府作为之心有多大,教育的发展才能有多快。

2000年,浏阳市教育总投入是2.24亿元,到2006年,这个数字变成了5.05亿元,增幅为125%。其中,学生人均占有教育经费从1085元增加到3618元,增幅为233%;学生人均公用经费从521元增加到1146元,增幅为120%。

为了解决“普九”债务,浏阳市政府下发文件,把全市1.19亿元债务全部从学校分离到政府,其中,乡镇街道偿还债务4000万元,市政府偿还7900万元。今年初,浏阳市政府又决定,所有高中建设债务也由政府埋单。

农村学校大规模基建基本结束之后的“十五”期间,浏阳市教育基建的财政性投入每年仍在3500万元以上,其中85%以上给了农村学校。

“对学校的投入,我们坚持三条:第一条是一个办学标准。所有学校硬件都是一个标准,在建设中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不许不达标;第二条是坚持‘先远后近,先弱后强的原则,在建设中真正做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优先;第三条是强化教育的政府行为,必须上的项目一律政府拿钱,没钱贷款也要拿。”长沙市委常委、原浏阳市委书记李亿龙说,为政者必须切记,要保障所有人都有享受良好义务教育的机会。

普通高中步入均衡发展初级阶段

发展普通高中,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举全市之力,办好省示范性高中,树立一方教育的典型;另一种是在鼓励省示范性高中内涵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下大力气办好每一所高中,使之能与省示范性高中在同一起跑线上,大面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浏阳市选择了后者,同时也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的道路。

1997年,浏阳市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仅19.8%。

如何突破瓶颈?

浏阳市建立了4个新机制,即基本建设机制、招生机制、教师培养培训机制、示范性高中建设机制。

在高中基本建设中,浏阳市实行工作重点和资金投入向农村高中倾斜。从1998年到现在,浏阳市向高中累计投入了5亿元。其中,有3.1亿元被投放到了农村高中,占了总量的62%。随着高中建设的推广,到2005年,浏阳市的在校高中生人数已达2万多人,是1997年的近3倍,加上升入职业学校的,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已突破90%,基本普及了高中教育。

为打破省示范性高中对优生的垄断,从1995年起,浏阳市规定,两所省示范性高中的招生指标,均按初中毕业生的比例分配到每所初中,其余10所高中则全部划片招生。如果“闯红灯”争抢生源,除对抢招学校每抢一生罚款1万元,并退还这名学生外,还要追究学校领导和有关人员责任。2003年,九中在招生中违规,虽未造成严重后果,市里仍按规定进行了严肃处理,学校负责人被就地免职。

这样一种机制,保证了每所普通高中生源的均衡。我们查阅了2005年浏阳市普通高中招生和毕业生名册。当年招收的新生,除两所省示范性高中各有250名左右700分以上的高分学生外,其余高中,700分以上高分学生也都在一两百名之间。

普通高中的发展,大大增加了对教师的需求。很多地方,一般高中成了省示范性高中的人才输送站,只要是拔尖一点的教师,就被省示范性高中挖走了。为了制止这种“掐尖”行为。浏阳市一方面限制省示范性高中到一般高中调教师,明确规定这种调动必须过“三关”:首先是一般高中关,必须以不影响一般高中教学,一般高中同意调出为基础;其次是过教育局党委关,必须要教育局党委集体讨论同意;第三,数量上必须受限,一所一般高中一年内调出的教师不得超过两人。另一方面,对学校面向社会、面向高校招聘教师则大加鼓励,早在1999年就出台了政策,凡按市里规定条件招聘的教师,财政一次性发给5000元安家费。浏阳市先后从市外招聘867名教师,仅近3年就有240名。

瀏阳市教育局局长肖长礼告诉我们,浏阳市计划用两年时间,再建1所~2所省示范性高中,其余一般高中则全部建成长沙市示范性高中。

为此,浏阳市特别注重示范性高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实行省、市示范性高中与一般高中结对子。其中,两所相对薄弱的高中与两所省示范性学校捆绑帮扶,同步考核。像省示范性高中一中与十五中结对后,甚至招生也捆在一起,实行互相承认学籍。

正是这种机制,让浏阳市高中教育逐渐步入均衡发展的初级阶段。“这是我们这届班子最感到欣慰的事情之一。”肖长礼局长说,“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是我们全部教育工作的立足点。”

职成教要与当地经济“无缝对接”

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很多地方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但在浏阳市,职业教育却不存在这个问题。

“群众是很现实的,当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结合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自然会红火起来。”为此,浏阳市提出,要“实行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的‘无缝对接”。

龙伏镇桑园养猪场,是职业中专畜牧兽医专业2000年毕业生罗华武兴办的。前几年效益好的时候,一年能赚一二十万。

“我家祖祖辈辈是农民,父母盼望我改变农民的身份,初中毕业时反对我上职中,更反对我学畜牧专业。但我最终还是选了这个专业。”罗华武说,“现在看来,我的选择是对的,在职校学到的一技之长成就了我这个‘猪倌。其实,不仅是我,我们班40多个同学,大部分都在本地办了养殖场。”

罗华武还是村委会副主任,他不仅带动、帮助了几十户农民养猪,还组织群众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他说:“现在我们村许多人都说,读职校好,不少人要我带他们的子女上职校。”

如今,像罗华武一样,在浏阳市发展的职校毕业生,已经数以万计。职业中专抽查了300名近5年的毕业生,其中121人在本市发展,他们中有的人已有了百万资产。

同时,为促进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浏阳市政府还规定,凡民办职教需要用地的,与公办学校一样实行划拨;建校舍立项、审批实行一条龙服务;教师招聘、任用、职称评定、奖惩与公办教师一视同仁,并由教育部门实行人事代理;给学校招生自主权。

坚持职成教与地方经济无缝对接,实行鼓励、引导民间资金投资兴办职教,使浏阳职教如虎添翼。现在,浏阳市有高、中等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64个。2005年底,全市职业学校在籍学生、学员2万多人,与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基本持平。

“在浏阳,当教师真有福气”

2006年3月,在浏阳市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会上,时任市长的赵建强向老师致歉:“浏阳经济发展了,但教师生活的改善还未达到理想程度,我请广大教师谅解。”

赵建强作出了三项许诺:一是在原有基础上,给每位教师每年增发1000元~2000元奖金,奖金发放不“一刀切”,优先发放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教师。此项经费由财政列支。二是现教师购置住房的较多,要按政策给足各种优惠,要在城镇集中为教师再建一批住房。三是教师学习、休假等有关福利待遇全部进财政预算。

“在浏阳当教师真有福气。”文市镇白溪教学点张基亩老师在接受采访时,乐呵呵地告诉我们,他所在的白溪教学点,远离镇里25公里,学校3个年级42名学生,只有两名教师。他每月工资有1600多元,一年拿13个月工资,很满足了。现在,50多岁的张基亩正在学习计算机,“不仅为了自己,更为了学生。市里为学校配了设备,学校开了这门课程,不学好、用好怎么行”!接受采访时,笑声始终伴随着张基亩。

“满足、快乐、努力”,让浏阳老师普遍安居乐业。他们坚守浏阳,坚守教育,同时也在浏阳造成了爱岗敬业、奉献创业的“两多”,即教师私家电脑多和教师高学历多。

如今,包括农村学校在内,浏阳教师拥有个人电脑的比例超过了半数,其中高中几乎每位教师都有个人电脑。虽然购买电脑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记者从中看到的却是浏阳教师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2000年,浏阳小学教师本科学历和初中教师研究生学历都是零,到2005年,本科和专科学历占了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74%,而在职初中教师中,研究生和本科生学历占到了65.74%。

“薄弱学校根本薄在教师,要改变这种情形,必须首先改变教师队伍。”浏阳市教育局局长肖长礼介绍说,为了打造一支“学习型”、“学者型”的教师队伍,浏阳市实施了名师、骨干教师培养工程。

在“百名名师,千名骨干教师培养工程”中,浏阳市实行教师自己报名、学校遴选、专家评审的办法。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有过硬成绩和经验的,群众、专家都认可的,经教育局审定,分别给予“浏阳名师”和“浏阳市骨干教师”称号,并从中选出拔尖者推荐给上级,由上级有关部门审定为各个级别的骨干教师。

同时,为了解决教师的结构性矛盾,浏阳市一直坚持有计划地培训英语、计算机、心理、音乐、体育、美术等紧缺门类的教师。

从2000年起,浏阳市决定,从教师队伍里每年选拔300名年龄在35岁以下,相应学科有一定基础,并且志愿学习某一急需学科的教师,在考试考核后送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高校脱产培训两至三年。这些人学习期间工资、奖金照发,工龄照计,不影响调薪晋级;学费、学习期间路费一律报销。

计财部门匡算了一下,一个脱产学习的教师一年至少要3万多元,也就是说光这一笔每年市里付出就是一千多万元。

这笔钱该出不该出?

浏阳市人大、政协在审议政府工作时,很多代表、委员坚持:“这个钱花得值。为了发展浏阳的教育,就是再多花钱,政府也不要吝惜!”

猜你喜欢
浏阳市示范性浏阳
浏阳: 用红色之光照亮奋进之路
周波
浏阳花炮我的有声有色的中国式乡愁
听闻浏阳话才知何为“相识太晚”
浏阳市部署智慧教育工作
浏阳市召开网络联校工作部署会
浏阳市与株洲茶陵县交流教育信息化工作
让“示范性”名副其实——创建省示范性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思考与实践
首个智能制造行业专板浏阳诞生
我国职业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