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川文化的历史学考察

2007-03-11 07:50何兆雄陈听环
学术论坛 2007年11期

何兆雄 陈听环

[摘要]广东连州的湟川文化在历史上有阶段性,在社会生态上有边缘性,其出自湟川文化的特质是走廊文明,在边缘化时大起大落。为克服其边缘性的缺陷,有必要将连州市实行行政级别升格,创办大学,容纳各级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开发矿产,发展经济作物。

[关键词]湟川文化;历史发展阶段性;边缘性;政务与文化经济

[作者简介]何兆雄,广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广西南宁530022;陈听环,曾任连州市图书馆馆长,广东连州513400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07)11-0088-05

一、湟川文化的内涵及实质

(一)湟川文化的内涵及实质

历史上中国有过四次大移民潮。第一次在公元前218年,秦朝派任嚣、赵佗率50万大军入越,并随带妇女四万五千,部队伤亡甚众。前214年又“征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良地为桂林、象郡”,流放罪人数十万,随迁妇女数十万。

第二次大移民为隋唐五代。隋代开始岭南为主要流放地。安史之乱,入粤汉族多居韶州、广州、桂州、连州。五代黄河决口,一部分灾民迁入粤北。

第三次大移民在宋元间。宋室南渡,移民经南雄珠玑巷入粤,先到沿海,后到粤西北。

第四次大移民在明清。移民除经珠玑巷大批人粤者外,又有客家人由福建进入广东。因此,湟川文化的实质是移民文化的历史积淀。

(二)湟川文化的亚文化组分

1客家文化(渗透型移民文化)。客家文化有1200年历史,原籍为河南地区的中原汉族,在东晋战乱时南迁,逐渐形成民系。中原居民大批移民迁入赣闽粤浙山区,使百越居民汉化,约占当代人口22%。

2广府文化(开发型)。通过梅关经南雄珠玑巷向珠江三角洲移民是广府文化人口的主要通道,宋室南渡以后达到高潮,“相传广州诸旺族俱发源于此”(《广东通志》)。这一族群是中原移民与珠三角土著蛋民、渔民的融合,广州方言不是在珠玑巷学到的,连州操四会声及广州话的约占当代人口的23.7%,迁来不早于1100年。

3百越文化(生存型)。百越文化是岭南的土著文化,百越是古代分布在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一个种族群。《汉书·地理志》(汪瓒注):“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操大蛮声或泛蛮声、星子声、保安声及阿B声的是连州最早汉化的百越族人,约占当代人口52%,纯粹瑶族只占1%。

湟川文化是以连州为代表,涵盖连江(湟水)上游四县(市)的走廊文明,实质是积累的移民文化,其特点带边缘性。

二、湟川文化的地理、历史定位

(一)连州历史上是交通枢纽

秦时由岭北通岭南有四关,南雄大庾间有梅关(古称横浦),阳山有阳山关,桂阳有湟溪关,广西兴安有严关(疑为盐关之雅化)。连州是四关占其二。秦代在洭水(今湟水、小北江、连江)设三关固守广州外围,这三关是湟溪关、阳山关、诓口关(连江口)。连州亦三占其二。秦在岭南设五通道:越城岭道(经灵渠)、萌渚岭道(经桂岭)、骑田岭道(经阳山关)、零陵桂阳峤道(经东陂)、大庾岭道(经梅关)。湟溪关应在东陂云雾洞附近,下有东陂河,夏湟村(夏湟岂非下湟之雅化?)。湟溪关即今东陂通蓝山,出永州大路,由东陂—丰阳—湖江头—云雾洞—沙坪—杉木良。刘禹锡、韩愈去连州、阳山即走此道。湟鸡谷关或湟豀关、湟溪关似应为东陂所在关口无疑。

(二)连州历史上是军事要塞

秦征南越,连州是一路,秦发50万大军征岭南,每10万成一军,一军守九嶷之塞,即连县北境。

秦亡在即,任嚣、赵佗乘机割据称王,任嚣病危,临终嘱赵佗断绝新道,封锁横浦关、阳山关、湟溪关通道。嚣死,赵佗加强上述三处防守。为控制湟川下游,新设浈阳(今英东)、含涯(今洽洗)二县,足见连州为兵家必争之地。

汉帝两次平南用兵,桂阳(连州)是两路大军中的一路。元鼎四年(前113年)卫尉路博德将兵屯桂阳.次年,拜路博德为伏波将军,率领内河船队,楼船十万师众,出桂阳,下涯水(即湟水);另一路出永州下离水(即漓江)。

汉光武帝(公元42年)派伏波将军马援平交趾二征之乱,四路大军万余,其中一路从桂阳出。

(三)连州是重镇又是边关

东汉建康元年(144年)交趾刺史夏方招抚土著叛乱有功,粱太后迁封夏方为桂阳太守。桂阳太守较交趾刺史官高一级。

唐朝廷令刘禹锡韩愈贬官连阳,该地是蛮荒之地,韩愈视阳山为“天下之穷处”,阳山居民是“人面鸟语”,但这些落难的士大夫在连州海洋湖畔,倒也逍遥,自建湖亭三两,对酒吟诗。

三、湟川文化的共性

湟川文化的共性,实质就是多元文化一体化。具体说来有下列几方面:

1中原文化与岭外文化并存。亦即移民文化与原住民文化并存,老移民文化与新移民文化并存。

连州人口结构多元,原住民之外,有中原及其他各地移民。移民中又有老移民与新移民。新老移民中又有戍兵移民与贬谪移民、流放罪徒与兵灾移民。

原住民中,汉人之外,据文献记载大东山有僮(壮)。至于瑶民,有人推测人越后由连江口溯江北上,然后进入山区。与连南古老传闻有异。韩愈《送区册序》记载居民“人面鸟语”,此居民当是僮人或瑶人。

史前移民始于何时,已无可考。有史可查的,公元前219年,秦派50万大军五路人越。接着又发妇女4.5万人人越。这些人中有一部分当在连州定居。此后,汉族有过4次向南大迁移。第一次大移民在三国,两晋时达到高潮。两晋时流民人粤,迁居粤北,连州是必经和首选之地。第二次为隋唐。前期以流士为主。隋代开始,岭南为主要流放之地。曲江人张九龄为唐相,建言罪臣应去恶地。这主意被采纳并被沿用,于是韩愈、刘禹锡躬逢其盛,相继来了连州。东陂、星子、保安居民的远祖,可能此时移入。连州名人孟宾于祖籍太原,刘瞻祖籍彭城,黄损祖籍常州,他们都是移民之后。安史之乱,入粤汉族多居韶州、广州、桂州、连州。五代黄河决口,一部分灾民迁入粤北,连州当又接纳了一部分。第二次移民高潮时以及此前连州定居的属老移民,老移民分布在连县东北、西北及中部,即贝字地形的人字形左右两侧及剑突处。第三次大移民在宋元间,延续一个半世纪,宋朝移民经南雄珠玑巷人粤,先到沿海,后到粤西北,连州西南部居民远祖当此时迁入。第四次大移民在明清,除经珠玑巷大量入粤者外,又有客家人由福建进入广东。入粤后,扩散到广东全境。

2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并存。连州现有瑶族居民约5000人,不足全市人口1%。但1950年以前,连州瑶民包括连南瑶族却有10万人。民

族间矛盾虽连续不断,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汉瑶百姓之间,更多的是和睦相处友善往来,因此,汉瑶文化能够稳步地、正常地按照各自规律发展。刘禹锡在连州4年半,写了三首咏瑶诗,反映了作者对瑶民的关爱。诗中记录了瑶民生活习俗:“市易杂鲛人,婚姻通木客,星居占泉眼,火种开山脊。”唐时还是刀耕火种。到了清代,瑶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距离缩小了。清中叶连州理瑶同知谭有德的《巡阅西路瑶排道中杂咏》六首之一写道:“趁圩茶笋枣糖梨,换酒箪笥络绎提,最是绣裙蛮小女,也随人卖亚冠鸡”。那时瑶民已进人文明社会了。建国后,连州连南瑶族人口迅速增长,经济迅速发展,文化迅速提高,瑶山长出金凤凰,出色的歌唱家赵文英就是其中之一。当今湟川文化,汉瑶辉映,各领风骚。

3宗教文化与非宗教文化并存。慧光塔建于468年,光孝寺建于471年,在此之前连州已有佛教。唐时连州有了高僧,景常、元惠就是其中之二。宋代有了诗僧,“十年踪迹住湟关,占得悠闲水石问”就是释绍宗留在大云洞中的诗句。韩愈一生恶佛,在连州却与僧人交好,写下了《送灵师》《送惠师》二首古体诗。刘禹锡喜佛,在连州迎接了许多僧人,有诗可查的就有为方及、浩初、别约、儇师众僧,写下了许多首赠诗。但他不迷佛,他的《佛衣铭》写道:“初必有终,传岂不已,物必归尽,衣胡久持?”他是三分唯心,七分唯物。道教传人连州,应在南朝梁时。《连州志》载:(乡贤)廖冲于大通中挂冠归里,结庐静福山,读老莊书,学长生术,号清虚居士,陈光大二年(568年)飞升。后人在炼丹处建清虚观供奉香火。这些事情,是连州宗教文化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较低层面的宗教活动:如保安“抬大神”,菜园坝“打大醮”,死人打斋、端午插艾等等则是由宗教衍生出来的迷信活动了。到新中国成立前止,连州有寺22、观18、庵7、庙28。俗云“人屋问人,出门拜神”,低层面宗教文化,可以想象。鸦片战争之后,天主教、基督教相继来连,在连江口、三江、东陂、星子、保安建堂,连州城是大本营。来连天主教士多欧籍,基督教士多美籍。由于夹着外来的高位文化,有钱、有物、有医有药,仗富欺人。光绪31年冬,引起了菜园坝人烧教堂杀教士,这不是敌视耶稣教,是民族情绪大于宗教情绪。洋人也做了些好事,1931年1月红七军过连州,留下200多伤病员,教会的惠爱医院收容并医治他们,直至伤愈出院,未为国民党捕杀。

与宗教文化相对立的是科学技术。慧光塔是佛教建筑物,但工程却是赖科学技术完成的。此塔9层,高lO丈,塔基不及3尺,且无大砖大石。屹立1500年而不倒,是建筑力学的出色运用。连州大成殿,建筑面积百余平方米,上无梁,下无柱,是木叠木、木架木而成。这也是建筑力学的成功运用。还有宋嘉泰二年,楞伽峡山崩,“崖坠壅水,高者数十丈,下者百余尺”,导致溪谷倒注,“城邑吞没,浸成湖海”。州人李华等根据物理变化原理,“上以火攻,下以堰取”,卒去崖石而洱水患。这些业绩均反映了连州人的科技文化。千余年来,唯心与唯物,犹如河水与井水。建国后,大力宣传唯物,提倡科学。连州宗教,扬弃了封建糟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而臻现代化。

4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并存。唐以后,连州多贬官。韩愈之前有王晙、王仲舒,之后有刘禹锡、杨敬之、蒋防、卢肇,宋代则有张浚。他们都是进士、状元,满腹经纶,饱读《诗》《书》。他们肚子里装满了儒家学说的精华,也塞满了被帝王们扭曲了的儒家理念。韩愈《燕喜亭记》、刘禹锡《谢上连州刺史表》、张浚《双溪阁铭》,都含有对皇帝的无限忠诚。他们身后,连州建二贤祠、三贤祠祀奉,彰显他们,实则也彰显被扭曲了的儒家文化。辛亥革命,赶跑了皇帝和知州,封建道德观念仍然主导着州人的思想意念。后来传人了科学社会主义,旧道德和旧观念纷纷退却,溃败。但不久,大革命失败,兄弟阋墙,东陂冯达飞,参加了广州起义、百色起义、二万五千里长征,成为共产党高级军事干部;冯德恭则成了国民党军统系少将特务。他们同出东陂,同出冯家,同在莫斯科留学,立场不同,信仰不同,道路也不同。1928年国民党连州党部清党。1929年中共湘粤边工委成立,1930年尹子韶任书记,在连州成立相当于中心县委的组织。连州城内,国共对垒。1937年抗战爆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救亡文化。救亡浪潮却不可逆转而直至抗战胜利。1949年12月,连州城头升起了五星红旗,社会主义文化取代封建主义文化而成为湟川文化的主流。

湟川文化主流以外的其他文化,历史最久远、涵盖最广阔的应推农事文化。连州辖地2000多平方公里,而丘陵平原就有700平方公里,河谷平原又有30平方公里。地肥水足,发展农业有良好的自然条件。《连卅I志》载:“汉袁忠,高良人,建龙腹陂灌田五千亩,民立广利庙祀之。”五代已修筑起了大型水利工程。龙口村晋墓出土驶牛耙田泥塑,晋以前已用犁耙耕田。连州掌握了较高的耕作技术,并且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农业生产经验。“清明前,好种棉;清明后,好种豆。”对作物生长规律有了透彻的认识:“寒露三朝,过水寻桥”,对节候转换规律有了透彻认识。

连州较高层次的教学活动,始见于汉代。《连州志·唐轸传》:“汉唐轸,号神童,幼时闻人读书,即能记诵,荆州刺史度尚甚称重之,累官太常,后进为司空。”再一个是南朝梁廖冲,《连州志·廖冲传》:“冲熟读经史,时武帝好文学,招来天下名士,冲与焉。”唐轸、廖冲都是很有学问,到了唐代,刺史刘禹锡假“道士院”为馆,供外来学子“留止”读书。“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五代时形式有所改变,出现天衢书院,院址在静福山。宋代有了丞相书院,院址在喜鱼坊。之后,星子、东陂、西岸、大路边等大乡镇,陆续有了书院。清末,变书院教学为学校教学。光绪三十年(1904),设连州中学堂,接着开办燕喜、星光、西溪多所小学堂。民国元年,增至80所。民国二十九年,国民党政府施行国民教育,一保一校,全县小学增至300余所。建国后,连州教学活动量进质进,育人树人更上一层楼。

5多种文化形式并存。广义的湟川文化: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并存;科学精神与封建愚昧并存;公有制与私有并存;法治与人治并存;张天师与耶和华并存;中医药与西医并存;慧光古塔与河滨公园并存;湟川三峡与潭岭天湖并存;醒狮与木狮并存;媒妁与对歌并存,如此等等。

狭义的湟川文化:文学中的古诗与新诗并存;记事散文与抒感散文并存;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并存;理论研究与作品研究并存;歌剧与话剧并存;舞台剧与影视剧并存。美术中的国画与油画并存;彩笔画与铅笔画并存。音乐中的古典乐曲与流行歌曲并存;二胡、唢呐与提琴、钢琴并存;舞蹈中的荷花舞与交谊舞并存;长鼓舞与迪士科并存。书法中的楷书与隶书并存;草书与篆书并存。摄影中的标

准相与生活相并存;新闻照与艺术照并存。上举是阳春白雪类。下里巴人类则有:山歌与粤曲并存;春牛与马鹿并存;采茶与花鼓并存;十样锦与大小号并存等等。

总括起来是古今并存,中西并存,瑶汉并存,雅俗并存。

四、湟川文化的特性

湟川文化的特性有二:

1高位文化向低位文化流动。中原文化是高位文化,城市文化是高位文化。连州的原住民文化是低位文化。历代的“下放干部”、新移民,是高位文化的载体,给连州不断带来新的文化讯息,办教育,兴农业,倡文明,更新原住民观念。常驻三江的绿营兵马,每月要到广州领饷。连州是湖广商人的中转站,南下时带来荆楚文明,归去时又带走广州文明。荆楚文明和广州文明都是高位文化,高位文化拉动了低位文化的提升。诸如海阳湖的开凿,燕喜亭及《燕喜亭记》的产生,《海阳十咏》的创作,元丰十二亭及绍兴十二亭的构置,周敦颐、张浚的题刻等等。就是中原、荆楚等高位文化在连州生发的新枝。

2满之则溢,学成之材流向城市,流向发达地区。连州古代有100多个进士,都是在外地做官。清末民初有20多人留学国外,其中赖国高、黄菩荃、石汉章、李耀宇(女)获得博士学位,也都滞留在外面。抗战时期又培养了40多位大学生,留在连州的无几。连州山不够高,水不够深,陆藏不了龙虎,水养不了大鱼。20世纪末,在外连州人取得高级职称的400多,留在连州的高级知识分子却很少。满之则溢,是规律,学而优则溜,不是好高骛远。高新科技才是广阔天地。

五、湟川文化的阶段性

湟川文化有过辉煌,有过苍凉。考察它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三个阶段。

1第一发展阶段是中唐迄于南宋500年。唐广德间诗人元结开凿海阳湖,置亭榭,架小桥,植花木,成为湟川文化的一颗明珠。50年后,韩愈、刘禹锡、杨敬之、蒋防、卢肇相继来连州。他们在连州的作品,名篇大半。韩文公的《湟水答张十一功曹》是抒情之精品,刘中山的《秋萤引》是咏物之杰构。他们和他们的作品构成了湟川文化的一座高峰。其余脉穿越历史的时空,绵亘而至南宋末年;晚唐出了名相刘瞻;五代出了小国宰相黄损;接着出现了陈拙、张鸿、吴霭、邓洵美、黄匪躬、石文德、孟宾于、孟嘏、周渭、周贲等一条作家链。两宋时期,60学子进士及第,其中有祖孙并举、兄弟同科,为连州赢得了“科第甲通省”美誉。南宋绍兴间,随父来连州的张卡式发奋读书,终成一代大儒,他选湟川八景,赋《八景》诗传世,影响深远。张卡式的才学,刘瞻的风骨是这条余脉里的两座奇峰,遥相辉映,光照千秋。

唐宋500年,盛况堪称空前,可惜绝后。明清两朝,连州进士只有9人,屈指可数了。元代起,再无谪宦南来,而连州作为南北通道的关口地位又丧失了,人员来往、商品交流自然也就少了。经济因此萧条,文化因此滞后。

2第二个发展阶段是抗战8年。1937年7月,日军全面发动侵华战争,连州中学进步学生组织少工队宣传抗战。8月,共产党员组织抗日救亡宣传队分赴各镇、乡,运用口头、文字、图片、戏剧、歌咏等形式宣传群众。1938年lO月,广州沦陷,广州的《大光》《建国》等五家大报迁连出版。广州女师、钦州师范、基联中学、华侨中学等迁连复课。稍后,林砺儒院长率领的省立文理学院及其附中迁来县属东陂,一大批知名教授来到了连州。众多公教人员的到来和大批难民的涌入,州城人口,陡增10万,每日进港客货船百艘有余。连州冠盖云集、人才济济。林砺儒院长是民主主义教育家,办学兼收并蓄。学生300,共产党员有40多。党组织团结进步师生,继续开展抗战救亡活动。人称东陂是“小延安”。

3第三个发展阶段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连州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但好景不常,不久便政治运动一个接一个。得到初步发展的连州工农业,经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折腾,陷于极度困难的地步。

1979年,文艺界首先恢复“文联”,大力开展文艺活动。“宾于诗社”成立了。

其他文艺形式:美术、音乐、舞蹈也很活跃,民间艺术《舞马鹿》经过推陈出新,博得观众热烈掌声,数获市奖和省奖。近几年,歌舞剧走上了广场,形成了大受欢迎的广场文化。

如今连州城市化率接近20%,市区面积扩大10倍,单一的农业经济有所改变,初步建立了一些经济作物基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近4000元。图、文、博三馆屹立于广场,政府有意把连州建成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连州陆续出了《连州历代诗选》《刘禹锡连州诗文笺注》《湟川新咏》《连卅I古今文学作品选》等四本书,举办了和正在筹办三次国际摄影作品选。但连州毕竟是移民文化,留不住人,便有边缘化危险。

五、结语

文化的边缘化是走廊文明长期存在的危险。连坪铁路和连贺铁路的修通,可能扭转交通枢纽的边缘化;除此之外,最优选择是将连州市的行政级别升为地市级,可以连阳四属,也可取代清远市属。升级的根据是行政经费增加,对外吸引力和对内凝聚力也随之增加,用增加的经费办好一个连州大学。连州大学重点发展师范、文史和地质专业,为探矿、办学和文史研究服务。在连州中学的基础上,发挥离退休教师的作用,聘任外籍或本籍在外的老师为客座教授或高级讲师,立足连州,发展采矿、烟草、果园事业,有厚望焉。

隋开皇十年,连州辖9县,1949年国民党政府在连县设专署。1950年中共在连阳设中心县委。1958~1959年连阳四属合并大县。邻县有副地级县书,因此连州行政升级是持之有据的事。建国前外国教会很有战略眼光,美国基督教差会在连县建9座教堂,2座医院,罗马天教修会在连县建一座宏伟的教堂,并组织圣母军。两个组织都充分估计连县的“Y”战略地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责任编辑:陈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