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思想下的实验装备理念与实践

2007-03-06 07:17后有为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7年2期
关键词:实践理念

后有为

摘要从新课程的思想与理念出发,阐述实验装备的理念与方法,为教育技术装备部门与学校抓好实验室建设和装备,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一种思路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 新课程思想; 实验装备; 理念;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82文件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7)02-0007-03

Concept and Practice of Experiment Equipment under New Curriculum Thinking//Hou Youwei

Abstract The paper expounds the concept and method of experiment equipment, provides a kind of thinking and solving method to promote course target realization in order to get well lab construction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Key words new curriculum thinking; experiment equipment; concept; practice

Authors address Nanjing Educational Equipment & Part-time Job Management Centre, Nanjing 210000

新课程下的实验装备,是仍然维持原来的思维模式,将学科一些必备的教学仪器、设备设施,按“装备标准”简单地提供给学校,还是在新课程的思想指导下,用发展的标准指导具体的装备实践,创新地服务教育教学;是单纯地提供一个建设与装备的“服务”,还是在服务的同时,通过服务,促进新课程的实施和实验教学的开展。不同的理念将会带来不同的实践,不同的实践将决定实验装备对新课程实施的促进作用程度。

1 实验装备的含义

实验装备对于使用者来说,是一个名词,是一个结果,是一个静态的物质形式。

广义的实验装备应理解为两部分:一是基础设施的装备,即实验室成套设备的装备,简称为实验室建设;二是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和教学资源的装备,简称仪器采购。二者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实验装备的概念。

实验室建设,指实验平台成套设备装备和实验室环境建设。前者有实验桌椅、实验仪器橱柜、水电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多媒体教学演示系统等。后者有实验文化、科普文化的传播,有采光照明系统、通风清洁要求等环境的建设。

仪器采购指实验仪器、实验资源(包括耗材、药品等)的采购供应,包括各类实验仪器、数字化实验信息系统、挂图资料和多媒体实验教学资源等。

实验装备对于从事教育技术装备的人来说,是一个动词,是一个过程,是一种行为状态。

实验装备是依据课程的要求,结合学校的用房、资金等实际,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师资水平等,通过选择产品、设备和技术,形成一套有效的整体解决方案,全面为实验教学构建一个科学、实用、规范而有特色的实验教学环境的实施过程。

2 新课程对实验装备的要求

新课程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确立了建构主义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强调了对信息素养的要求,新课程加强了课程之间的整合,突出了综合实践课程的地位等。

面对新课程,实验教学在落实新课程的理念、实践新课程的课程目标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个优势就是实验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学生动手的过程,是一个建构主义学习方式的过程,是一个认知体验与情感体验的过程。

那么,新课程对实验装备的要求是什么呢?

1)思想性:实验装备必须有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要在实验装备的每一个环节上能体现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要求。

2)先进性:实验装备必须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指导,能引进最新的、创新的科技发明,以及形成的新产品,能引进最新的技术。

3) 整体性:实验装备是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不是零售产品。所以,实验装备必须要围绕中小学实验教学的实际需求,结合学校各方面的人力、物力及实验装备的基础,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坚持先规划设计后建设的原则,形成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

4) 实用性:实验装备要从节俭出发,走实用之路。先进不等于豪华,朴实也不等于不先进,土办法只要具备了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就是实用而先进的实验装备。满足教学需求、促进教学改革,推动新课程的目标实现,就是实用而先进的。

5) 探究性:实验装备要支持课内外的探究性学习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实验装备不仅是一个工具、手段,同时本身也应是一个极好的研究性课题。

6) 文化性:实验装备从平台到环境,从仪器到技术,要实现科学文化的传播,促进学校文化的丰富充实,要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实验装备能吸引学生,能激励学生,能促进学生获得成功。

7) 扩展性:实验装备能与其他学科课程相交叉,能与科技活动、综合实践课程等相融合,能为其他课程提供服务。

8)安全性:实验装备必须符合安全性要求和绿色环保的要求,能实现以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本的要求。

3 实验装备的理念与实践

3.1 立足于课程要求,建立一个发展性的实验装备标准

立足于课程要求,建立一个发展性的实验装备标准,应是新课程思想下实验装备的基础。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标准,二是发展。

标准是一种规范、要求与目标,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效应。因为学科课程对不同地区的学校提出了统一的目标与要求,并且这个统一的目标与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所以不论地方的经济状况如何,不论学校的文化历史如何,都要实现最基本的目标和达到最基本的要求。这就是制定标准的基础。这个标准是对实验教学能有效实施的基本保障。另一方面,标准的制定,是以课程特别是以教材为主要依据。凡是与教材中规定的实验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仪器、设备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作为一门课程,其课程的有效实施与课程思想的有效落实,仅仅依靠教材上的内容是不够的。新课程的思想与理念,要求改变学习方式,要以探究性学习为主。那么,探究性学习到底通过什么实验装备才能进行呢?教材上规定的实验与仪器行不行、够不够呢?有没有其他的途径与方式呢?这就需要标准有发展性,而不是一成不变或不允许有超越标准的装备。

作为实验装备的内容(仪器、设备),它本身是一种技术与工具,是学科课程应用的工具,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手段。有两个因素决定了实验装备的标准必须具有一定的发展性。一是作为一种仪器、设备和技术,它是不断创新和完善的,新的产品与技术不断出现,就会对教学方式产生影响与冲击;而一个装备标准的制定无论如何是跟不上技术创新的。二是教师在实施教学中,对实验装备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水平与能力是不断发展的,教师对实验装备的要求也是不断变化的。这两个方面的发展,会综合地促进课程实施水平的提升,会不断地对实验装备提出新的要求。所以,实验装备的标准应该是一个基本的规范和要求,与一个发展的目标与要求相结合的产物。特别是标准指导下的配备目录,不能简单地罗列产品,更不能要求学校,凡目录上没有的就不能装备,凡是目录上有的就一定要达标。

过于死板的标准和装备目录,会导致两个主要的问题,一是要么学校长久不采购教学仪器,因为大多数学校对照装备标准与目录,不缺什么;二是要么就依照一个配备标准,照单采购,不管教学需求。因为照单采购机械而简单,技术装备部门的人省心、省事、省力。但这样,就会导致两个结果:一是新技术、新产品不容易进入学校,二是旧产品、旧技术过剩。

3.2立足于教育技术,变简单的采购供应为实验装备的技术引领与技术服务

在实验装备的过程中,教育技术装备部门要充分发挥好职能,特别是要更新理念,变简单的采购供应为教育技术装备。那么,教育技术装备的含义指什么呢?除了应有的采购供应外,更重要的是技术引领与技术服务。

那么,在实验装备中,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如何来落实立足于教育技术,做好技术引领与技术服务呢?

一是举办实验装备论坛,在理论上开展实验装备的研究。即依据课程对实验装备的要求,举办专题论坛。如当探究实验室和数字化实验室的要求提出来后,我们没有简单的上马,而是组织了多次的论坛活动。邀请教育部教仪所和南京师范大学等一批专家学者参与研讨、论证,弄清概念,把握技术,形成标准、开展试点。

二是举办新仪器、新技术、新方案展示会。我们分实验专题开展小型的实验装备展示会。邀请那些有新仪器、新技术、新方案的供应商或企业,直接面向学校、教师,免费举办展示会。由于专业分类很细,前来参观的人很专业,因而针对性很强。

三是建立“校企桥梁网站”,通过网站建设来实现技术引领与技术服务的目标。在网站上,我们的目标是,优选优秀企业、优质产品,开展理论研讨与实践研究,形成解决方案和优质案例。通过这一手段与方法,促进学校、教师与企业的沟通、交流;促进装备人员与教师开阔视野;促进更多的教师参与实验装备的研究。

四是改革采购方法,变单一采购供应为协议供应,提供多种选择性采购供应模式。同一类仪器由于不同企业生产,其品质、技术性能、先进性均有一些差异,怎样让学校选择到最好的产品,也是最适合学校的产品呢?我们采取了政府采购中协议供货的方式。如,显微镜,我们分普通、电光、数码等类别,进行了协议采购。把中标产品的型号、技术参数、图片资料及价格一起公布在网上,学校可自行选择采购。同时,把多年不变的产品淘汰出局。

五是建立实验装备技术中心组,发挥一线骨干教师与专家的参谋与决策作用。教育技术装备部门的人员毕竟不在教学一线,对新课程思想、新课程要求和新课程实践等方面理解、把握,达不到应有的高度与深度。我们通过中心组建设,形成一个智囊团,把实验教育教学工作与实验装备工作结合起来,形成一汇聚点。一方面中心组成为实验装备的参谋与技术顾问,另一方面中心组成为促进实验装备服务实验教学、服务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力量。

六是创新实验装备的方法,充分调动供应商,实施技术服务。新仪器新设备到学校后,我们要求和组织供应商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到教学中,为学校使用新仪器开展教学研究课题,以课题研究促进仪器的使用,促进教学改革。我们与南京师大课程资源中心、南京师大苏威尔公司在签定仪器供应合同的同时,还签定了科学探究实验课题研究合同。南师大著名教授郝京华领头挂帅,在实验装备的学校开展科学实验课题的研究。

3.3立足于学校实际,实施“一校一册(策)”的解决方案

仅仅有了装备标准,有了装备理念,还不够。实验装备还必须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才能真正做到技术服务。

学校的实际指:师资、资金、场地、学校文化(办学思想)、学科建设、现有基础等方面。通过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形成了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我们称之为“一校一策(册)”的解决方案与装备理念。如何理解“一校一策(册)”的理念与方案呢?“一校一策(册)”有下面四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一校一策(册)”不是没有规范和标准,而是在统一的规范与标准的基础上,确立个性化的装备策略与方案。统一的规范与标准(共性)是“一校一策(册)”的基础与前提。即不论学校的条件、特点和历史情况,只要开展实验教学,实验装备的这些规范与标准都必须达到。这是课程实施的基础,是实验装备的必要条件。

第二,“一校一策(册)”是指在实验装备上体现以校为本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对于不同的学校由于其学校的资金来源、办学特色、师资水平、场地用房、学校文化和传统是不一样的,实验装备就不能一刀切。实验装备虽然是为理科或科学教育教学建设的一个平台,但它与学校其他内容的建设不是绝对隔离的。实验装备不仅是课程实施、学科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也是办学特色的重要内容。举例来说,南京市青云巷小学,与江苏省古生物研究所相邻,它在科学教育上,一直在古生物化石科普教育上有特色和传统,具备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在科学实验装备上,他们就把科学实验室的建设与装备,在全面落实科学课程的基础上,围绕古生物化石的方面的科普教育,增加了仪器、设备、资源的装备。并结合科学课程,引导学生通过古生物化石的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科学研究的兴趣、方法等。这样一个装备方案,是真正把新课程思想具体化了。同时,实验装备以及开展的科学教育也成为了青云巷小学的办学特色之一。

第三,“一校一策(册)”是指因地制宜。个性定制。不同的学校由于在校园规划和基础建设上的现状不是统一的或标准的,教学用房或环境本身的差异较大。因此,实验装备在不同的学校必须与学校的具体基础建设环境相适应。农村的学校占地面积大,科学实验室可以拓展到室外,建“科学生物园、农业类科学实验园”;一些生物、化学、物理等方面的实验教学要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不必什么都购买。这样,既节省了资金,又让实验教学或科学教育与生活、自然、生产紧密结合。这样的一个解决方案,不仅是一个完整的实验装备方案,同时,也是一个帮助或引导学校、教师落实新课程理念,提升教学能力的方案。

第四,“一校一策(册)”是指对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学校在装备上应有区别。这种区别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水平上,因为经济水平的高低,对专用教室装备的要求有差异。经济条件好的,在实验装备上,无论是基础设施的实验成套设备设施上,还是仪器上,都可现代化一些。如教学工具可以有多媒体设备,利用计算机,采用数字化传感设备与传统仪器相结合的解决方案。经济条件薄弱的,以基础标准的达标为目标就行,解决方案力行要与学校拥有的环境、资源相结合。借助外力拓宽实验装备的水平。二是体现在教学能力上。不同的学校由于其师资力量不同,传统特色不同,在实验装备上突出学校长期形成的科学、科技教育特色,以形成一个促进学校发展的实验装备方案。如南京金陵中学,拥有一个实验教学的专家徐思涌老师,他在自制教具方面有卓越的成就。学校就拿出几间教室,专门建立了一个“科学探究实验室”。自制和采购了一批教材中没有的,但是新课程思想要求的实验教学仪器与设备,形成了一个实验教学的特色,受到了教育部教仪所的赞扬和认可。

猜你喜欢
实践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凸显理念,学也张扬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