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音”,有的称又读、又切、异读等,关于它的定义各家说法不一。本文指的是韵书或古书注释中同一字形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的情况。对于《广韵》又音问题,学者都着重在考察又音的起源、性质、原因和分类等,对又音所反映的音韵关系进行研究的甚少,而且一般都从声韵调的某个大类或某一条语音演变规律入手,又音是否更全面细致地表现语音变化呢?本文试从《广韵》入声卷所有又音入手来探索这个问题,从而收到窥一斑而见全貌的效果。同时,将又音与同是研究汉语语音史的材料“谐声”“韵文” 所反映的语音情况(即古韵30部)互相参证,看看又音是否反映了上古声韵等的发展演变情况,为正确衡量又音在语音史上的价值提供有力的证据。
一、上古至中古韵部的分合关系在又音中的体现
又音所表现出的韵的关系是多方面的,如阴阳入对转、旁转,还有古同一韵后分开合的问题,如屋部。这里就上古同属一部的入声韵在向中古分化时的变化情况略作探究。
经统计, 《广韵》入声卷又音共有1137个。段玉裁说同谐声者必同部,那么从《广韵》又音所反映的韵类关系来看,构成又音的韵基本上在上古也是同一韵部。(从王力的30韵部)下面试从中古职部的又音关系来说明这种情况.
1. 中古职部的又音互见情况
王力《汉语史稿》中,上古职部分化为中古的德部、代部、职部、志部、队部、屋部、宥部。而从上表可知,中古职部和屋部、德部、志部都有又音关系,且关系比较密切,又音次数分别为15、7、10。其次,与职部有又音关系的职至、职之、职止、职厚在上古是阴入对转关系,因为之、止、厚同属上古之部。职蒸在上古是阳入的对转关系。锡部在又音中是开四,职部是开三 ,中古的职开三与锡开四分别属上古的职部、锡部。因此,它们是旁转的关系。剩下的只有职虞、职阳、职缉部5例,这些例外仅约占百分之十。
王力先生把上古入声分为长入和短入,这里姑且不论他分的是否正确。王力的长入一般分化为中古的非入声韵,以去声最多。短入分化为中古的入声韵。因本文从入声卷又音出发,所以下面重点讨论上古入声在中古入声韵的分合情形。这里“分合”指王力上古《诗经》30韵部到中古《广韵》206韵的分合。
2.中古屋沃烛觉四部的又音互见情况
经统计,在屋部中,屋部主要与觉、烛、沃三部又音互见较多,如下表:1
注:表中加入的数为后一部中两部的又见数。
这与上古屋部在中古的演变情形相符合。上古屋部除长入转入中古阴声韵外,其余短入主要分化为中古烛、觉和屋一等。从上表可知屋沃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如何解释呢?我们知道中古的沃部原是属于上古的屋部,孔广森从東里分出冬,東的入声屋部也随之分成觉部即广韵的沃部、屋三等。
中古的屋职德三部在又音中的互见数为15次,这恰能说明屋职德部同是来源于上古的职部:職部短入在中古虽分化为職德(曾摄)和屋(東摄)。但是職德和屋始终维持密切的关系。六朝唐宋韵文也常有职德和屋合韵的情形。
从又音看,中古的觉部与沃部、屋部又音数最多,各为10、21例。从上古觉部来看,它主要分化为广韵的入声韵部觉部的二等、沃部、屋部的三等。
4. 中古质部的又音互见情况
从表中可知,中古质部与屑至两部关系最为密切,又音数分别为19,14次。
从上古质部的演变情况看,上古的质部短入主要分化为中古的质屑,次之是栉术黠。而质长入开三则分化为中古的去声韵至部。南北朝初期韵文中,质部的长入还保存着入声,和短入押韵。又音中质至、质栉就是长入和短入的互见。
5.中古月薛两部的又音互见情况
中古薛韵在上古的归属上,此前各人看法不一。黄侃主张归屑部,包括《广韵》的质、栉、屑、薛;王念孙认为薛归至部,包括《广韵》的至、薛、屑、黠;王力赞成归月部,包括《广韵》的祭、泰、夬、废、月、曷、末、辖、薛、黠。
我们可以通过统计薛韵与其他各部的又音数量关系来确定:那些经常通转构成又音的韵在上古属同一韵部的可能性较大。现我们将上古薛部与月部、至部、屑部所包含的中古韵目的又音进行统计,结果如下表:(从王力分部及标目字)
从表中可见,薛韵与质部构成的又音只有16例,与至部构成的又音只有13例,而与月部诸韵构成的又音总数为35次,由于《广韵》的祭、泰、夬、废、月、曷、末、辖、黠均归上古月部,因此薛与上古月部的关系远比屑部至部密切。比较的结果明显是支持薛归月部的,这表明王力先生的看法更为合理。
二、又音所体现的声类关系
从声类看,中古发音部位相同发音方法有别的声母基本可以互转,符合谐声原则。其次浊上变去,浊音清化的语音演变规律也在又音中得到了体现。另外端知两组的互见,端照三组的互见,精庄互见,喉牙类互见较为突出,说明了这些声母在上古应该有共同的来源。见溪与晓匣,喻四和照三组、端组的又见也不少,看来他们的关系也非同寻常。各声母的又音互见数见下表:
注:凡有三个以上又音,有两个以上本类互转另外一个属非本类和喉牙类都算作本类互转。
这些都是对初唐时期正在经历的系统音变的反映。本文声类方面重点探索喉牙类、端知照类、见照三组的语音关系。
1.喉牙类
上古声纽中喉音是影、晓、匣三母,牙音是见、溪、群、疑四母。见系今名舌根音,乃舌根发的音,。对喉牙音关系的认识,历代学者都是透过谐声字的谐声关系来探求互谐情况,他们看法各异。清邹汉勋《五均论》把牙音见溪群疑称为浅喉音,晓匣称为深喉音。近人钱玄同《文字学音篇》把见系四母加上晓匣称为浅喉,而将影喻称为深喉。黄季刚先生析喉牙为二(见《音略》),而黄焯《古今声类通转表》合喉牙为一,统称喉音。李新魁先生主张中古喉音是从上古牙音中分化而来的。
从又音角度来看,喉牙两类关系确实非同一般。见上面表五入声又音各声类的关系。
从中可看出,喉牙两组的声转数量最多,达67 次,分别占牙组喉组自转的一半多。这种现象与李方桂拟定的两条谐声原则中的一条非常一致,即“舌根塞音可以互谐,也有与喉音(影及晓)互谐的例子,不常与鼻音(疑)谐”。说明中古的喉牙音大致可以互转,且多是开口韵对开口韵,合口韵对合口韵,只有几个开合口相混。如:
不同的是以见溪和晓匣两类,尤其见匣两纽关系最为密切,有19次。
喉牙声转一直是喉牙音中最常见、最重要并贯通古今的语音现象。那么,喉音和牙音是分还是合?因为喉音和牙音关系非比寻常,与其他声类不可同日而语。发音部位又接近,所以我还是比较赞同喉牙上古可视为一类。从发音部位来看,晓匣二纽更靠后一点,潘悟云先生也把中古的晓匣拟作h-,h,说明晓匣声母的发音部位更靠喉部。那么,清邹汉勋《五均论》把牙音见溪群疑称为浅喉音,晓匣称为深喉音也不无道理。
2.端知照三类
钱大昕的“古无舌上音” 已是众所公认的结论,《广韵》的又音中分属端知两类的也特别多,又音也可以作为一种旁证,这里不多说。
一字多切中声母有分属于端、照三两组的,也有属知、照三两组的。其通转次数分别是33、23。(见表五)。
在时间层次上,应是上古与端组音相近的三等字先演变为中古的照三组,即章组,章昌船三母的上古音是中古的知徹澄音。上古与端组音相近的三等字空位由端组字分出一部分填补。被填补的三等变为知徹澄。知徹澄由于与中古的章组同出一辙,因此在演变过程中又分出一部分到章组。
喻四和端组、照三组声母关系也较密切,也许这部分端组、照三组声母上古有共同的来源。
一些同声旁字组里的反切声母出现跨越端一知一章声母的现象(后三例),还有一个字又音兼跨端知章三组声母的字音现象(前五例)。这些似乎更能说明端知章上古原是一类。如表六:
3.见照三类
又音中,照三不但与端系(t-系)互转,还与部分见系有关联。见照三系直接通转的数量虽不多,但李方桂《上古音研究》中提到:广韵术韵有一些喻四等的字是跟舌根音谐声的, 又都读床三(船)等如鷸,噊,潏,鱊,驈,[虫矞]:食聿切(臻合三入术船)又餘律切(臻合三入术喻四) ;它们的注释除去噊,潏外都是相同的.说明见组即(舌根音)和照三组也有关系. 上古见组一部分分化为中古章组的依据除了谐声字异读有见章相谐外,活生生的语言事实也可提供支持:中古的见组分化为现代汉语的舌面音.那么上古见组分化为中古的舌面音(章组)也是很有可能的。其语音演变原理一致。见组照三组的语音关系也可解释我一直感到迷惑的问题即我发现喻四和照三组关系密切,有十几个又音。或许与喻四谐声的舌根音、与喻四有又音关系的照三组是同出一源。
三、总结
本文分析比较了《广韵》入声韵又音的互见情形,归纳了《广韵》入声韵又音所反映的语音现象。据本文对《广韵》入声卷又音的初步统计,发现绝大部分又音都有其声韵关系。发生又音关系的声韵在上古大多同出一源,要么是同一声类或韵部,要么是关系非常密切的旁对转,连它们之间的等呼关系都大致对应。它与谐声、韵文押韵归纳所得之古声韵系统也基本一致。词汇扩散理论认为语音的变化是突然的、离散的,而这种变化在词汇中的扩散却是渐变的,连续的。徐通锵认为(256页)音变在词汇中的扩散的单位不是词,而是词中的一个音类(声母、韵母或声调)。又音或许就是离散式音变所没有完成(或中断)而留存下来的一些残存现象。但从这些残存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到语音演变的一些痕迹,从又音所反映的语音关系中能具体清晰的看出上古声韵的发展演变规律。可见又音也应视为研究古音的极其宝贵的资料,它的价值应该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
参考书目:
[1]李方桂.上古音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潘悟云.汉语历史音韵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葛信益.广韵丛考[M].北师大出版社,1993.
[5]余 永.新教互注宋本广韵[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
[6]董同和.汉语音韵学[M].中华书局,2001.
[7]沈建民.从《经典释文》音切看汉字异读[J].语言研究,2002,(3).
[8]孙绪武.广韵又音的演变及其规范[J].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1).
[9]冯 蒸.论汉语上古声母研究中的考古派与审音派[J].汉字文化,1998,(2).
[10]朱声琦.从汉字的谐声系统看喉牙声转[J].南京师大学报,1998,(2).
(郑艳华,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