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波
蒲剧史学家、作家墨遗萍,于1909年古历正月二十五日出生在山西省河津南原村一个农冶(打铁)传家的家庭。原名李毓泉,曾用歌黎名或云外天作过笔名。是山西一位颇有成就的戏曲作家,河东蒲剧史家。1982年因患心脏病医治无效,逝于古都西安,享年73岁。
一、墨遗萍其人革命传略
墨遗萍在家排行老五,年龄最小,从小喜读《墨子》,特别崇拜“利天下而为之”的思想,这便是他以“墨”姓起笔名的缘由。
墨遗萍9岁上学,1923年进入河津第一高小十八班学习。在学校里,他不时读到同学邓国栋(河津人,中共地下党员)由太原邮来的革命刊物《向导》,使他的思想由“利天下而为之”飞跃到马列主义的科学领域中,萌生出要干、要革命的冲动和决心。他于1926年秋高小毕业后便到冯玉祥的军队中去,先当兵后养蜂。1929年后,他发誓以“新我向旧我宣战”,创办了“新我学术社”,追求马列主义,不久与中共河东(运城)地下党负责人阎子祥同志发生了联系。从此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1931年“九·一八”后,他曾鼓动民众,推翻国民党河津县党部,成立“抗日救国会”,并办起“露天学校”,积极向民众宣传抗日。是年冬,在姚晋太的介绍下,墨遗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3年秋,阎锡山大规模地搜捕、屠杀革命人民,稷山、河津都陷入白色恐怖之中。为回避阎锡山反动当局的通缉,墨遗萍逃到陕西宜川,在宜川以画画和出卖笔、墨、纸张谋生。后因结识了宜川县教育局长张伯玉(系墨父的学生),便被聘为宜川第一高小语文教员兼美术老师,与宜川的地下党员樊巨昌、邓敬亭、刘葆章发生了横向关系,做了许多救亡工作。《革命同志同盟手册》就是当时由墨遗萍亲笔抄写了8份,人手一本。1934年底,墨遗萍因父丧回河津遭到缉捕。后来在刘葆章等同志的掩护下,他终于潜到延安甘泉一带。1935年春当兵,他不幸又被怀疑受审而开革。期间他就地以卖卤肉糊口,并给延安地下党男子玉等同志做了许多有利于革命的事情。及至10月19日,红军长征北上到吴起镇之后,他在“直罗战役”的庆捷声中来到陕北苏区洛川的王家坪,作了省委的文书,第二次入党。
1937年初,墨遗萍幸运地走进延安桥沟中央党校,成了第一期党校学习的学生。同年冬,他被分配到陕甘宁边区党委任秘书科长。不久,他帮助艾思奇筹办区文协。1938年初,墨遗萍任边区战地服务团第二队指导员,仲夏时任地区文协(文联)总支书记。同年秋,他与柯仲平、马健翎创办地区民众剧团,任党支书兼教育科长。
1939年春,墨遗萍被调到怀庆专署当秘书,兼任二科长,负责文教工作,并创办起“小朋友函谈社”,由他主编《函友》周刊。墨遗萍不止一次向人们述说过《函友》的情景,它是抗战时期在延安带有自发性质的一种报纸,用寄信的方式,发往全国各地,在敌占区曾发挥了很大的鼓动作用。谢觉哉、周扬等有名望的革命要人,都给《函友》报写过不少文章,毛主席给《函友》报题过词。那时,墨遗萍既任主编,又经常白天上前线各部队里去采访,晚上撰写文章带印刷,通宵达旦,但他从不喊苦叫累。每期报纸刊出,他都要设法托人转呈毛主席、周副主席和朱总司令,延安电台还向全世界介绍了《函友》报。
在谈到《函友》报时,墨遗萍说在延安不像后来见毛主席那么难。有一次,他刚给各机关单位送报纸回来,路过山坡时,迎面走下几个人来,前面是个大高个,一头长发在轻风中拂动,他一眼就认出这是毛主席,赶忙上前敬了个礼,恭恭敬敬地递过去他们刚印出来的《函友》报。毛主席满面笑容地接过报纸说:“函友报好啊!我很爱看这类小报。生动、泼辣。你们辛苦了!回去请代我向办报的其他同志问好啊!”那时起,墨遗萍就一直珍藏着《函友》报,无论是战争年月行军打仗,还是解放后频繁的工作调动,他都把这份报珍藏在自己身边。然而令人痛心的是,这份经历不凡的报纸却在“文革”中被焚毁了。
1941年,墨遗萍荣任陇东粮食调剂处处长,次年,被调到陇东博义大药房任经理。秋冬季时,他参加了陇东整风,在受到逼供信的打击和迫害后,调赴延安离职受审。1943年在听候甄别期间,他参加到校内业余剧团,既当演员,又任编导,名噪一时的《河神娶妻》、《正气图》、《洪承畴丑史》等剧目,都是在这个时期先后写成并演出的。
1944年,毛主席指示,要对在整风运动中搞错和搞过头的同志行礼脱帽、摘掉“帽子”,墨遗萍得到甄别平反,并于此年秋冬,正式到延安南区合作社蒲剧团任教师与编导。从此,他的工作重点便倾斜到党的文艺工作上,从事戏剧专业。
解放战争开始后,墨遗萍奉命调回山西太岳区,任剧协主任兼《太岳文化》编辑与《新天地》主编。1949年,他赴北京参加了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12月参加了山西省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留在太原担任了省剧协副主席,且创办了山西省蒲剧学社,任社长。次年任山西省文教厅创作组组长,兼省文艺丛书社主任,同时筹办省蒲剧学社直属剧团,实为省蒲剧实验剧团,即后来的省大众蒲剧团。“三反”运动中,他到山西大学当了副教授。1956年,他得到民间文学泰斗赵树理的举荐帮扶,被调到北京任《剧本》月刊编辑。1958年初,他又返回山西,任晋南蒲剧院副院长。1979年,在陕西省委书记马文瑞的关照下,墨遗萍调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担任顾问。
二、戏曲创作躬耕不辍
“一江春水向东流,大雨催来浪奔流,怒涛狂卷江心处,余波未已船到头。”这是墨遗萍上世纪50年代在省艺干校编导班为学员讲编剧常识课时的开幕语。他仅仅用了四句七言诗就把编剧理论知识,写开头、写发展、写高潮、写结局,亦即“起”“承”“转”“合”,说得清清楚楚,成为从事创作人员所遵循的信条。
墨老的这一编剧理念,是他苦心孤诣伏案耕耘、业精戏曲创作经验的结晶。从1937年起,墨遗萍就先后在战火疆场上边战斗边写作,创作出数以百计的革命活报剧、表演唱,逐步向大部头剧本创作方面涉猎。他既编写出《国破家亡》、《岢岚县》、《飞虎岭》等抗日战争题材的故事剧,也创作出揭露卖国求荣的历史剧《洪承畴》和连五本的《清史轶闻》,同时他以饱满的政治激情,用“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观点创作和改编出《河神娶妻》、《正气图》、《乞丐图》、《弦高犒秦》、《灰阑记》、《龙门记》、《润笔宴》等富有现实教育意义的古典剧,其中,《河神娶妻》、《正气图》、《是谁之罪》,分别由太岳、山西、上海等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国。
墨老的戏曲作品,多数是在下属戏曲团体编导试排的,以便于倾听和接受来自群众的意见,避免在创作上闭门造车。他改编的《牧羊圈》、新作《白袍将》和现代戏《石人泪》,就是在原晋南专区稷山县蒲剧团进行排演的。
让人迄今为止难以忘怀的,是有两起编剧轶事:
一是1963年冬天,国家正处在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而河津剧团上演的剧目极度短缺,剧团又缺少编剧人员。当时墨遗萍由临汾蒲剧院来河津蹲点,一到河津就对县委宣传部和文教局坦率地说:“我是河津人,理应关心、支持家乡的剧团。而且咱们又是龙门剧团,我也早想写大禹凿龙门故事的戏,这回正好,咱们就来个龙门剧团龙门人,编写大禹开凿龙门的戏吧。”县委一听非常赞同,安排好住处后,墨老就连夜动笔疾书。
墨老是位编写戏曲的大手笔,他立意之清晰,构思之快速,是一般剧作者所难能比及的。他有精通史略、文笔犀利、语言功底过硬的超人才干。特别是那种吃大苦、耐大劳的延安精神和作风使人折服敬佩。仅仅一个通宵,他就把一部大型历史剧《龙门记》的开篇话和剧目提要、主要人物简介等写了出来。他出手极快,大体是一天一夜一场戏,只13天就把一部4万余字、八场戏的《龙门记》写成了,极力塑造了大禹在凿龙门时“三过其门而不入”、决心造福于人民的古代英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