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山东微山方言里带“过”的经历体

2006-10-21 01:25殷相印
现代语文 2006年7期
关键词:老派动宾补语

微山方言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演变出一些表现“体”范畴的形式,而且这些形式仍在演变过程中。从共时看,微山方言有些实词的词义基本消失,其功能主要表达“体”的语法意义。能直接表现“体”功能的体貌助词主要有“了”“着”“过”,但它们在句中的表现形式与普通话不同。本文主要谈谈带“过”的经历体。

一、助词“过”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发生

微山方言的“过”有两个: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完成,如“俺家交过公粮了”,为“过1”;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行为曾经发生、经历过,但是目前为止并未继续,如“我吃过这种水果”,为“过2”。在微山方言里,“过1”重读,“过2”轻读,它们的问句也不相同,如:

A.(1)你吃过1了?——我吃过1了。

(2)你结过1婚了?——我结过1了。

(3)你洗过1澡了?——我洗过1了。

B.(1)这个水库淹死过2人吗?——淹死过2

(2)你挨过2他的熊(批评)吗?——我挨过2

(3)他当过2队长吗?——他没当过2

A是提问动作是否完成,“过”可以省略,只用“了”表示对完成与否的提问,如可以说“你吃了?”“你结婚了?”“你洗澡了?”等;答话也可以只用表完成的助词“了”,不用“过”,如可以回答“我吃了”“我结了”“我洗了”等。“过2”主要表经历体的,所以问话中的“过2”不能省略,如不能说“这个水库淹死人吗?”,答话也不能只用表完成的助词“了”,如不能说“淹死了”等。

我们这里只描写表经历体的“过2”,下文一律记为“过”。有人指出:“‘过不表示时态,而仅仅表示体态” ①,从汉语的历史上看,这一结论是正确的。和其他的体态助词演变的历史一样,“过”也来源于有实义的动词。“‘V+过从唐代开始频繁出现……宋代以后,表示经历体的‘过使用明显频繁起来,与表示完成的‘过并存”,“体态助词‘过的形成迟于补语动词‘过” ②。这样,通过跟其他动词的结合,“过”完成了从实词到虚词的过度:实义动词→补语动词→体态助词。从目前人们掌握的方言语法的分布情况看,“过”在北方官话及吴、赣、湘、粤等方言里均表经历体。微山方言里用“过”来表示经历体的主要格式是“动词+宾语+过”,“过”读轻音,主要表现在全境老派方言里。以夏镇为例:

(1)你大父亲打你过吗?

(2)他说批评你过没有?

(3)你去上海过?

(4)我从没吃饱饭过。

(5)我打球没辱输他过。

二、“动词+宾语+过”结构有以下几个特点:

1.“过”表示具有普遍意义的经历,动词具有泛指的动作,不具体指某一次动作行为。

2.动词大多是单音节的词。如果是双音节的动词,此结构可以不带宾语(即双音节的动词是不及物动词),且大多是动宾型的动词。这些动宾型词都有离合特点,如可以说“睡觉过、吃亏过、打架过、生病过、当兵过、美容过”,主要用于老派。由于受普通话的影响,新派多说成“睡过觉、吃过亏、打过架、生过病、当过兵、美过容”等。

3.动词和宾语之间也可以有补语存在。如“他叫人打破头过”“他打死人过”“我摔伤腿过”等。动词可以带双宾语,如“我送他礼过”“他借我钱过”;但新派则往往把助词“过”紧放在动词之后,说成“他叫人打破过头”“我送过他礼”“他借过我钱”等,和普通话的说法较一致。

4.宾语只能是简单的词或短语,其线性结构不能太长。如不能说“我送他从上海买的进口巧克力过”,只能说“我送过他从上海买的进口巧克力”。因为:“动词+宾语+过”结构的语义焦点是“动词+过”而不是宾语,如果宾语太长太复杂、修饰成分多,则突出了宾语的从属地位,抹杀了句子的焦点语义。“‘VO过”的语义重点是肯定或否定‘VO过,而O在语义上只是附属于V的成分,不是句义焦点” ③。

现代微山方言常用的格式是“V过O”,“VO过”只用于老派,它是古代汉语“VO过”在微山方言中的遗留。吕叔湘在《隋唐嘉话》有例句:“当其在时,事有不是者,未尝放我过”,某些西南官话如成都话,西北方言如甘肃、陕西、山西话也有“VO过”,这说明汉语助词“过”不仅可以附着在单音节动词之后,也可以附着在动宾结构之后。

注释:

① 刘坚.近代汉语虚词研究[M].北京出版社,1992.

② 徐丹.汉语句法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

③ 张清源.成都方言语法研究[M].巴蜀书社,2001.

(殷相印,江苏警官学院管理系教师,博士)

猜你喜欢
老派动宾补语
老派的人
汉语、达翰尔语补语句之比较分析
汉泰语动宾结构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补语的翻译
对外汉语教学中状态补语与程度补语的对比研究
光影
从物性结构和语义特征看“动宾式动词+宾语”的语义基础
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动宾式离合词的教学
“老派”陈数
长沙方言的亲属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