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群芳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由于个人的审美情趣、性格、文化修养、期待视野、经历等的不同, 获得的阅读感受与审美关注就会不同, 因此,学生在阅读时产生“误读”现象是难免的。不可否认,“误读”有时的确会给课堂教学带来意外的惊喜和收获,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误读”都是美丽的、精彩的。我们对学生的“误读”不能不作为,而是应该“对症下药”,及时引导纠正。
现象一:生活经验与“误读”
◆课堂案例 《小猴子下山》
课堂教学已进入尾声时,老师总结归纳《小猴子下山》这则童话的寓意。让学生明确做任何事不能三心二意,要有目的,有始有终。此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小猴子这种做法是对的,因为桃子比玉米好,小猴子就丢了玉米去摘桃子,后来它又看见西瓜、小白兔,一个比一个好,于是。小猴子想要最好的东西,难道不行吗?”
◆感悟思考
在阅读活动中,每个人必然有意无意地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来评判对象。“看见一样好的东西,就丢掉前一个去拿后一个。”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就是这样的,这也符合他们年龄的心理特征,这位学生就是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课文的,从而导致了一定程度上的“误读”。从哲学的角度讲,存在即合理。只要是学生真实的独特体验,就自然会或多或少有其合理的一面,当学生的独特体验可能对大家引发一些错误的信号时,我们必须顺着学生合理的信息,引导学生看清那些隐含着的不合理的错误信息。即因“识”而导,根据学生的认识和文本的价值取向,做一位正确的引导者和积极的参与者。
比如,对上面的案例,我们可以这样处理:把“小猴子想要更好的东西”作为“问题”的起点,紧扣“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这一结果,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思索再思索,学生的思维一定会沿着课文的价值取向得到发展。
现象二:知识经验与“误读”
◆课堂案例 《早春》
在教学韩愈的《早春》时,一位学生把“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中的“烟柳”理解成“被炊烟笼罩着的杨柳”。
◆感悟思考
由于知识经验相对贫乏,艺术感受力相对单薄,导致对言语词句内涵的曲解和误读是最为常见的。像上述案例中学生对“烟柳”的曲解就是属于这种情况。我们知道,在古诗词中有许多典型的意象,如雨中残花、风中落叶、零落之雨、飞鸿传信、梧桐滴雨、芭蕉声碎……而“烟柳”也是其中较为突出的意象之一。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烟柳“的含义呢?我们不妨先以周汝昌先生的一段赏析来帮助学生理解:“把“柳”比作“烟”,实在很奇。然而在我们的感受上,这种文学语言很美。美在哪里?美在传神,美在造境。盖“柳”之为“烟”,写其初自冬眠而醒,浅碧嫩绿,遥望难分枝叶,只见一片轻烟薄雾笼罩枝梢。”然后,再出示一些把“柳”比作“烟”的古诗与句子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如,“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青春二月天。”“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柳枝袅袅,阳光一照,如烟如雾。”“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总之,教学中凡遇到这类“误读“现象时,教师可以及时扩充必要的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也可以引导学生勤查工具书,自己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现象三:情景隔膜与“误读”
◆课堂案例 《伊犁草原漫记》
《伊犁草原漫记》中的第二段第三层写秋天猎人猎熊的果敢。老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小结猎人的果敢,但有一名学生在归纳猎人猎熊的情景时,不是归纳猎人的“果敢”,而是猎人的“残忍”……”推翻了课文的‘教育观点。打破了惟本是准,惟教参是准的传统教学观,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行为的转变。”
◆感悟思考
老实说,我对上面案例中关于“推翻了课文的‘教育观点。打破了惟本是准,惟教参是准的传统教学观,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行为的转变。”的评价是不认同的,是反对的。我认为,这是情景的隔膜造成的“误读”。想想看,我们能不能用今天的标准来评价那个时候的正确行为?在提倡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任何真理都是有时间性的”这个基本常识。《伊犁草原漫记》这篇文章所反映的那个年代的野生动物状况跟今天是不是一样?那个年代野生动物经常出没,伤害人民群众的生命,糟蹋人民群众的财产,在这种情况下,猎人在森林中,历经千辛万苦,冒着生命危险捕杀黑熊的行为是正确的行为,果敢的行为。
对于情景的隔膜造成的“误读”,教育者的立场要站稳,要能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从艺术的眼光,依照文本的特性,披文入情,并适当补充必要的背景知识,消除有碍文本对话的障蔽,让学生走进文本,正确对话。
现象四:思维定势与“误读”
◆课堂案例 《酸的与甜的》
师:甜的葡萄,他要说成是酸的。小松鼠和小白兔不明白,你们明白么?
生:他不想让别的小动物吃,好以后自己来吃。
生:狐狸跳了又跳,可是他就是吃不到葡萄,所以他想等自己长大了再来吃,于是就骗别人。
师:哦,狐狸想长大了,跳得更高了,再来摘葡萄吃。你看他多会想象。这节课老师把这4种动物都请到咱们课堂上来。我想,读完这篇课文后,大家一定有许多心里话想跟动物们说,你来说,你想对哪个动物说都可以。
生:我想对小白兔和小松鼠说,以后为别再让小狐狸给骗了。
生:我想对狐狸说:你别太自私太狡猾了,分给大家吃有什么不好的呢?
生:小狐狸,不要太自私,要大家一起分享才叫香。如果留给你一个人吃也吃不完。
◆感悟思考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接受的某些知识、观念往往会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左右着学生理解对话的方向和内容,从而产生一些“误读”现象。比如,在大多数童话故事里,狐狸都是狡猾的。不自觉的,孩子们就把狐狸和“狡猾”连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以至于在阅读《酸的与甜的》这篇童话故事时,孩子们都站在批判的立场,把“狡猾”“自私”等帽子纷纷扣向小狐狸。其实,我们也应该看到狐狸的努力过程(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已经看到了),看到狐狸一次次地付出,一次次地失败,为了因失败而带来的悲、酸,他只好认定“葡萄”是酸的来安慰自己。“此狐狸并非彼狐狸”,对这只小狐狸我们不应该简单地给它贴上“狡猾”等标签。
面对这类“误读”现象,教师要适时参与,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研读、体验、讨论和争辩进行甄别和评价,抓住典型语言信息,或激励,或提醒、或总结,帮助学生跳出“思维定势”,引导他们的思维走向正确,走得进,出得来,个性与共性,文本与生活,也就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