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珊英
“阴影”的存在
看到“受捐助贫困生”这几个字眼儿,大家脑海中可能会出现这么一个情境:聪明早慧的孩子因为家里经济困难正面临着失学,有关部门或是有义之士慷慨解囊,铺平了贫困生求学之路。贫困生心存感恩,发奋学习,以求有一天能以过硬的知识和技能回报社会。于是人们很是欣慰,欣慰这爱心的阳光照亮了孩子的求学之路。
然而,这爱心的阳光照亮受捐助的贫困生的心灵了吗?
案例一
这是“六一”节过后的一个中午,班里的小军进了办公室走到我面前,开门见山地问道:“潘老师,为什么这次‘六一节的贫困生慰问金没我份儿?学校里有不少贫困生都拿到了,难道我还不够穷吗?”孩子义正词严中浸润着委屈,在他的质问下我全然成了一个毫无同情心又处事不公的老师。
我一时无语,的确,小军是个不幸的孩子,七岁时,爸爸遇车祸身亡,妈妈有精神方面的疾病,时而正常,时而发病。更不幸的是,妈妈对小军似乎并没有多少舐犊之情,没过几年,竟撇下他改嫁了。可怜的小军只好跟外婆生活。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当地政府和关工委对贫困生补助力度较大,像小军除了学杂费减免外,逢年过节或期末还可以领几次慰问金或是慰问品。
我沉默了片刻,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小军,这事我询问过关工委金老师了,金老师说你‘六一前夕刚被安排过领取镇政府的慰问金,而那时学校很多其他贫困生却没有轮到,他们的生活也跟你一样困难,也渴望得到帮助,你不认为这次该把机会让给学校其他贫困同学了吗?”
小军几次欲言又止之后离开了办公室。从他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他对我的解释并不是太满意。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我却轻松不起来,心底似乎有一种凉飕飕的东西划过。
案例二
古城的一家咖啡馆内,我和一个初中同学相对而坐,絮絮而谈。这方在喧嚣都市中的清凉的静土确实很能让人触摸到自己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老同学呷了口咖啡,抬起头来,眼神有些忧郁,又有些事过境迁的泰然:
“你知道吗?高中三年是我最不堪回首的三年。那时我因为自己是个贫困生非常自卑,几乎不太与人说话。”
“贫穷并非你的错。再说‘贫困生这三个字又没写你脸上,你何必如此?”我有些同情和不解。
“也差不多就是写在脸上了的,妈妈找学校谈过后,学校减免了我的学费,但我真希望除此之外我能跟其他同学一样轻松学习,谁知,班主任跟全班同学的第一次见面,他就在讲台上对全班同学说‘小丽家里经济条件非常困难,希望大家平时能多帮她。顿时全班同学的眼光都投向了我,盯得让我无处遁形,那些眼神中透露出来的不自觉的怜悯把我那点可怜的自尊击得粉碎……”说着说着,老同学眼眶里已有晶莹的东西在闪动。
“都过去了!瞧你现在多好,都是一个晚报记者了。”我安慰她。
“还不只如此呢!那初中的张老师还记得吗?他刚巧也换到了高中,他得知了我的境况后,在他自己的班里说了我的事,组织了自己班和我结对子,还在班级里读了我写给他的信……虽然得承认张老师对我是好心,但他这一好心举动更让我抬不起头来,我现在还总躲着他。”
我倾听着她的诉说,确实感觉到了存在的问题,老师们帮了她,却不小心又伤到了她!看来,受捐助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已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
透视“阴影”
据中山大学社会学系王宁教授介绍,根据马斯洛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贫困心理是指被相对剥夺的感觉。人的社会分层有三个指标,即经济收入、声望、权力,任何一项被剥夺或缺失都会导致贫困的心理。
而上文两个案例反映了当前受捐助贫困生两种典型的贫困心理:
一种是他们认为贫困是社会对自己的不公,人们对自己的捐助是理所当然的,“倚穷卖穷”是他们较常见的表现。这种心态在小学贫困生身上尤其多见。
首先,贫困生产生这种心理多半来自父母“倚穷卖穷”思想的影响。
在农村小学工作您总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家长们正排着队等着交学费,轮到一位贫困生家长了,他开始絮絮叨叨地跟老师倾诉自己家境有如何贫困,眼前境况是如何艰难,孩子要上学负担有多重,似乎贫困只是他们拖欠或是获取学校减免学费的理由,全然不顾在这大庭广众之下,作为一个健全的男人,一个父亲却无力负担孩子在小学三四百块的学费也是有失面子的事。您也许会说,谁都有被难住的时候,可是如果“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话亦同”是多么令人摇头苦笑的事啊,毕竟这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绍兴。孩子长期在父母这样的言行思想影响下,出现如案例一中小军的行为,似乎也见怪不怪了。
其次,当捐助变成了一种常规行为,受捐助的贫困学生心生麻木,忘了去反思和感恩。
古人说“久入芝兰之室不闻其香”,像我校,贫困生在求学12学期中总能常规地被免去学费,逢年过节还能领取四百元左右的慰问金,几学期下来,部分贫困学生倒觉得像按期领工资那么自然。这不由让我想起了这么一个故事,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一个男子经常去一家面馆,面馆旁边有个乞丐。第一次,男子把吃面找回的零钱随手丢在了乞丐的盆子里。乞丐抬头,眼里满是感激;第二次、第三次……男子每次都把找回的零钱送给那个乞丐。渐渐地,乞丐眼里的感激少了,有点习以为常了。直至有一天,男子经过乞丐身边时没有给零钱,乞丐很是意外,眼里竟然是不满。当然,我们无意把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比作乞丐,但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受捐助贫困生的心理演变。
另一种是贫困生感到压抑、自卑、孤立,这种不正常的心理进而会发展为反社会的心理或者宿命的心理。
这种心理要比上文提到的第一种心理来得普遍。究其产生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两方面:
首先,贫困生通常要面对较大的社会压力。王宁教授这样概括贫困生所面对的社会压力:“贫困人群首先面对的是社会排斥,其表现之一是身份排斥——城里人排斥农村人。另一种社会排斥表现为有钱人对穷人的排斥。生活开销、人际交往处处需要拿钱来体现身份和地位。在社会交往方面,贫困人群在整体上有“自我排斥于社会之外”的倾向,而越是这样,他们得到的社会支持就越少,同时加大了与社会的隔膜。”
其次,人们在给予贫困生帮助的同时,忘了呵护贫困生脆弱的自尊。
大家最熟悉不过的场景莫过于此:摄像机镜头下,捐赠仪式隆重又热闹,一排贫困生齐刷刷地站在台上,接过领导手中的学习用品,脸上挤出一丝勉强的尴尬的又无处遁形的笑容。或许贫困生们正是从那一刻开始懂得“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真正深刻道理。
一名陕西少年说:“1998年我被西北大学公安学院录取,当时觉得自己的命运从此改变了,一家人从来没有这么高兴过。我穿着草鞋、怀揣3000多元去学校,几个老师对我非常关心,我终生难忘。
“但有一次,一件事情却对我产生了极大影响。一次,老师为了教育同学俭省节约,将我作为榜样告诫大家,不少同学奇怪地来我的寝室,要看我的草鞋是什么样子。从此我感到非常自卑,吃饭时总是一个人躲在角落里,飞快吃完回到寝室,一个人坐在床上,感觉寂寞极了。其他同学回来后也很少和我说话,我的情绪一落千丈,当初考上大学的自豪感荡然无存。”
“阴影”下的反思
看来,贫困生的心理问题都是有它的产生根源,那么能否采取一些措施让阴影消除和避免呢?我们应该努力,应该反思。
首先,捐助人应该摆正心态,多些诚意,少些功利。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李迪说得好,他说:“真正的捐助都是先被感动再捐助的,捐助后就应该立刻忘掉这个事情,心态应该更洒脱一些,即使受捐助者没有什么回报,那也不表示他们是忘恩负义的,因为人们都可以很直接地面对仇人,但不一定能非常自然地面对恩人,尤其是在他们仍然没有摆脱困境,还有很多难处的时候。”
一个人能够去接受别人的捐赠和帮助是需要勇气的,让我们以惜才、助才为出发点,少些功利心、少些炒作。送出温暖和关心的同时,注意把握好“度”,用心呵护贫困生的自尊。
其次,贫困生自身该加强自我心理调节,正确面对现实,走出心理困境。面对贫困,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要一味悲观和自卑,要努力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从一点一滴做起,好高骛远容易使人有挫折感。既然“贫困”在现代社会不可避免地造成贫困学生自尊心受损,这时候贫困学生就需要一种理想作为动力,通过其他方面的成功来弥补心理落差,正所谓“东边不亮西边亮”说的应该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作为贫困生的教育者,我们应潜移默化地让他们多一份感恩意识,以求能纠正他们个别存在的“倚穷卖穷”和“愤世嫉俗”心理。
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是人的一种美德。不懂知恩图报,只知伸手要钱,不知道体贴父母,已是当今青少年乃至大学生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而目前学校的教育显然也没有起到补救作用。中小学在升学率、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往往顾此失彼,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自然乘虚而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的贫困生少了一点感恩的心那也就不足为奇。
我们教育者应该在平时给贫困生多一份关注,多一些沟通,多与他们谈谈心,潜移默化地让他们明白:人们关心他们,捐助他们是出于助人为乐的好思想,是出于一份对社会的责任,他们是在用心为贫困生们付出和奉献。如果没了他们的帮助,自己的求学之路会坎坷许多。教孩子学会感恩,让孩子感激养育他们的父母,感激给予他们各种知识的老师,感激给予他帮助的每一个人,感激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哪怕是一点一滴。相信心存感恩在爱心中成长的人一定会是个博爱的人,一个有责任意识的人,一个懂得回报社会的人。
愿——爱心的阳光下不再有阴影,贫困的孩子们能跟其他孩子一样,快乐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