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的几个问题及思考

2006-10-16 02:52谭亚西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06年10期
关键词:交流探究教师

谭亚西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交往能力。在合作学习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克服以下几个问题并给予其必要的指导和调控,否则,合作学习就不能达到其目的,流于形式。

问题之一:合作学习忽视了“自主探究”

笔者在听课中发现一些教师在出示学习内容或提出学习要求后,马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对合作问题没有进行独立思考,脑子里对问题的认识还是一片空白,这样造成了学生在合作时无学习的心理准备,没有交流的欲望和自我表现的信心。合作交流时只能是优等生有更多的发表意见的机会,成了他们“表演”的舞台,其他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无话可说,只能是袖手旁观。

反思:合作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把自己个性化理解所得的观点、认识同学习伙伴交流、互动、共同获取认知的过程,是学生个体再学习,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新课改强调合作与独立并重,个别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教师分组解决某个问题之前,要让学生先进行充分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形成自己的思考、认识。即使有时还不全面,不深刻,靠个人的能力也不能很好地解决,这正是需要调动小群体集体智慧的时候,这时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提高,乐于表达自己见解,让他们把自己的感悟、认识和同伴交流,通过信息互换可以激发更多的思考,使全组形成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合作的愉悦和成功的快乐。这样在互助学习的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恢复能力。

问题之二:合作问题没有“探究价值”

教师在课堂上针对一些简单问题(没有挑战性、探究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的问题趋于简单化、浅显化,没有探讨的价值,不能引发学生思考,开启智慧的大门,更不能激活学生的求异思维。合作任务学生一蹴而就,课堂气氛沉闷,索然无味。

反思:开展合作学习时,任务的选择很重要。“问题的空间有多大,探究的空间就有多大。”教师要千方百计选择一些富有挑战性、探究性、趣味性强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可以从学生质疑中筛选、提炼。如:适合人类的生存是不是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一个地球》)爬山虎的叶子的叶尖为什么一顺儿朝下?(《爬山虎的脚》)鱼“游到了纸上”与“游到了心里”有什么关系?(《鱼游到了纸上》)当田忌提出再赛一场时,齐威王为什么同意(《田忌赛马》)等等,学生只有对一些有意义的、感兴趣的问题充满了好奇心,才会激发求知的欲望。他们不但会主动从文本中寻找答案交流,而且把观看过的影视录像资料、课外阅读、生活实践等作为语文课程资源来交流互助,取长补短。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了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对语文的浓厚兴趣,而且在团队合作中培养了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问题之三:合作学习缺乏“有效指导”

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不走下讲台,俯下身子去聆听、指导,不和学生一起合作探究,学生随心所欲,想干就干,应付了事。

反思:教师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全班进行分组,提出任务,明确责任。然后要走下讲台俯下身子去聆听,去做学生合作学习的伙伴,引导学生要将自己的观点、认识在组内、组间进行交流,相互质疑,在互助学习中不断提升。对有困难的小组要进行必要指导,对合作探究中产生的难以解决的新问题,若是因为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教师要补充讲解,进一步明确合作目标的方向,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地合作探究。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指导小组长收集、整理合作信息,要准备在全班交流汇报合作学习成果。对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养成的好习惯、获得的成果要及时鼓励和表扬。因此,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必不可少的。

问题之四:合作学习为形式而“形设”

当前的教学实践中,有许多教师为了体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新理念,常常预设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但常由于担心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不依据学生合作情况去调整适当的合作时间,往往似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一部分学生根本没有时间交流自己的认识。当然,汇报合作成果也就成为了少数人的观点,出现学生替学生“越俎代庖”,让一些同学容易养成遇到问题不善较真、一味依赖他人的不良习惯。

反思:合作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教学策略。西方协作学习小组专家罗伯特·斯莱文、罗杰、大卫·约翰逊等人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有助于促成富有成效地、积极活跃的学习,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发表意见、采取主动、作出选择,能够培养他们的优良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美国的合作学习专家尼尔·戴维森曾提出了合作学习的七个要点:(1)小组合作完成、讨论、解决难题;(2)小组成员面对面的交流;(3)小组中合作互助的气氛;(4)个人责任感;(5)混合编组;(6)直接教授合作技巧;(7)有组织的相互依赖。由此可见,上述那种走马观花似的合作学习完全是为了迎合新课标,搞形式,走过场。不但不利于学生合作探究,还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要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合作学习时间的调控也不容忽视,教师要依据学生合作任务完成情况及信息反馈去调控合作学习时间的多少。如果合作时间过长,学生便觉得无事可做,失去合作探究的兴趣;如果合作时间过短,学生容易产生浮躁心理,泛泛而谈,合作学习只能趋于表面化,流于形式。

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合作学习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正确运用合作学习策略,才会让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交流,小组探讨才会全面、深入、细致,合作学习也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交流探究教师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如此交流,太暖!
最美教师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