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0年起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新增了“发展等级”,突出了对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新要求,即要“深刻透彻”和“富有文采”。加之近年来“三自”(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自己立意)要求的话题作文兴起,特别是关系性的话题的出现,以及通过高考满分作文统计表明:写议论文或是议论性的散文,是写好作文,应付考试拿取作文高分的最有利发挥的首选文体。但是写好议论文也并非易事。
对照其标准,中学生的欠缺具体反映在:首先是思维无序,思路呆板,量不足,质不佳,受思维定势影响严重。其次是语言运用极陈旧,关键是议论平板。总之是不懂得如何让议论精彩起来,严重制约了作文发展等级得分。
因此,如何让学生懂辩证,能批判,有创新,培养起理性的思辨能力是当前作文训练的首要任务,也是使议论眉飞色舞起来的前提。同时,能活学活用使议论形象生动起来的技巧,抒写出独具特色的风格,是事关作文教学成败的关键。
一、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追求“深刻透彻”之灵魂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谁要想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应发展他的思维能力。离开了思维,单独发展语言是不可能的。”只有抓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才符合写作规律。
历年的文题往往蕴含点哲理。是以用理性的眼光来审视,可使论述全面深刻,不会肤浅甚至偏离话题。如2002年“心灵的选择”的话题,寓联系的观点,指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可据此立意为“在关键时刻,选择助人能获得心灵上的丰收,激发出一种人性美”;2003年高考全国卷、北京卷、上海卷的作文题分别是“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转折”和“杂”。2004年及2005年全国卷和各省份话题作文,同样包含了对思辨能力的考查。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理性的眼光,在作文中写出思想,让议论精彩起来呢?
(一)引导思索生活
叶圣陶先生早就呼吁:“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发抒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但由于学生的生活圈子本就不广阔,要是再不善于在观察中思考,贫乏的脑袋势必造成贫血缺氧的思维和苍白无力的表达。开口议论往往是呆板稚嫩的学生腔,或是装腔作势的官腔,或是板着脸孔冷冰冰的公文腔,或是空洞说教的经院学究腔。或拾人牙慧,套话空话大话连篇,像一个无灵魂无头脑无情感的木偶,令人生厌;或象擦玻璃似的,只在表面滑动,仅有皮相之见;或如隔靴掻痒,始终讲不到点子上。
显然,如果跟没有生活基础的学生谈作文技法,就只会有缘木求鱼的苦恼。于漪就说过“外物与内情碰撞,才可能闪现火花,否则,物与情隔离,思路就阻塞,难以流出新鲜的思想。”
是以,老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感受生活的习惯。通过阅读书报、观看新闻类电视、参加社会实践增加见识,再将各种听闻的趣事、憾事、欣慰事精心准备,每周定时作交流,资源共享。从而启迪思考。
其次,引导感悟平常事。如观看拔河比赛,可悟出“团结就是力量,坚持就是胜利”等道理。有些事物兼有正反两方面哲理。以“飞蛾扑灯”为例,其一可赋予它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哲理,歌颂正面人物形象——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其二可赋予它“扼杀光明、自取灭亡”的哲理,鞭挞反面人物丑行——纵火者必自焚。总之,日常生活中含有无数雄辩的道理。
(二)引导观察自然
面对流水,孔子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感叹;面对风光旖旎之庐山,苏轼产生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思;赏着莲花,周敦颐品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之品格;于谦看着石灰,不由景仰其“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面对柔弱的小草白居易感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眼前景普通物,联想生发,深化认识。
(三)引导探索物理
宇宙万物蕴含不少规律哲理。唯物主义辩证法就是对事物全面系统的认识。可以通过对哲理性名言格言谚语的解读,提高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能力。比如“橘逾淮而北为枳”就比喻客观环境发生了变化,事物本身就也会随之起变化。比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比喻不可失去根本;“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比喻运动的必要性;“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喻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先兆等。
(四)引导尝试解读人生
学生的直接经历无疑是极其有限的,阅读能弥补缺陷。要引导学生剖析优秀文学作品,尤其是那些凝聚传统智慧和文化的精华的作品。此外,欧式文章较之东方作品,更多洋溢着客观思辨等理性精神,值得多读,在西方名著中,启人心智的人生哲理俯拾皆是。
生命是个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的文学家、哲学家都对此作了独特解读。比如同是感慨人生苦短,《古诗十九首》中说“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董仲舒发出“时来曷迟,去之速矣”之喟叹;曹操感慨“人生几何?譬如朝露”;李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杜秋娘诗云“花开堪摘直须摘,莫待无花空折枝”。通过扩大阅读,使学生开阔视野和胸襟、丰富文化底蕴,学会有意识地用自己的视角对人生进行阐释,久而久之文章便渐有深度了。
(五)强调独特的感悟
要把握事物深层意蕴,有时得像剥笋一样善于作多层次的分析。如,当年雷锋同志倡导“钉子精神”——钻劲和挤劲。若深究一层:钉子能钻挤进木层,是因为其本身腰杆硬,并能站稳立场。否则,锤子一砸下来,钉子弯了或者改变了立足点,那就无法钻进木板。这还不是问题的本质。我们将思维的钻头再挺进一步,就会发现:钉子本身没有力量钻进木板,它的成功在于,能把来自外部的种种打击化成自己一个又一个前进动力。善于化打击为力量,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而成功,这才是本质意义。再比如,对于项羽的自刎,李清照赞颂他“死亦为鬼雄”,杜牧叹息他不该放弃卷土重来的机会,王安石发出“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的疑问。其实这是其刚烈性格的必然归宿,也是他完成灭秦兴楚伟业的关键。
总之,我们的着眼点应该是培养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不囿于成规,不满足于共识。当前尤其应弘扬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发掘创新潜能,呼唤个体生命以自己的思维触角对世界予以深度介入,抒写独特的内心感悟,从习焉不察的生活小事中挖掘出烁烁意蕴,从貌似平常的社会现象中提炼出振聋发聩的启迪。
二、训练形象化议论技巧,追求“富有文采”之颜面
一提到议论,人们往往只想到纯逻辑性的论证,板起面孔讲道理,单调呆板、空泛干瘪。此外,不少人以为“有文采”只是对记叙文的要求。其实议论同样可以形象化,从而使文质兼美,情理并具,引人入胜。朱自清在评价孙福熙的文章时说:“他的文几乎全是画,他叙事、抒情、写景固然是画;就是说理,也还是画。不但文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还有哲学。”
同时,写作是一项极具个人魅力和色彩的创造性劳动。语言的精髓在于创新。叔本华说“摹仿他人的风格,等于戴上一副假面具,……学他人的风格,就象在扮鬼脸。”姜夔对此有着更为独到的见解:“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自不俗。”
记叙文中若用上形象化个性化的议论,无疑会成为点睛之笔,升华主题,使文章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如,某学生从街头卖艺这一平常场景中,发现卖艺人也需要掌声,并提炼出“人生需要掌声,这世界需要掌声” 这一哲理。梁衡在游记《壶口瀑布》末尾写道:“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圧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
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来看,规规矩矩的传统议论文趋向减少,有相当数量的考生走的是议论散文的路子,更强调自身认识,章法更为随意,笔端更含有感情和文采,更有利于显现个性和特色。因此议论的形象性个性化问题更应引起重视。
要克服呆板,使语言灵动,除了强调学生个人平时的积累历练外,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一些技巧也非常必要。
1.比喻法。可给抽象深奥的道理披上五彩的外衣。此法应用较普遍。如:
①“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②“浮生若茶,你可以厌恶苦难,但换个角度,也得感谢苦难。不正是若沸水般的苦难让你在人世中翻转沉浮,才使你最终释放出生命的翠绿与人生的清香吗?”
③“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如果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政策也不肯行。”(鲁迅《无声的中国》)
2 .概括升华法。即对人生“偶然”际遇的理性概括和升华,睿智隽永。
①“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安娜卡列尼娜》)
②“婚姻犹如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钱钟书《围城》)
③“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史铁生《我与地坛》)
3.形象图解法。可将枯燥的说理和抽象的解释过程演绎成一幅幅生动的图景,耐人寻味。如“创新是什么?是古猿第一次从森林走向草地的勇敢,是只身驾驭独木舟横绝江河的胆识,是鱼儿第一次跃出水面的惊喜,是鸟儿第一次穿越云天的惊慰。人生因创新而精彩,世界因创新而壮美。”
4.铺排法。能使文句酣畅淋漓,极富气势。如“健康随着时间损毁,美貌随着光阴枯萎,金钱随着时光耗尽,荣誉随着历史尘封。但诚信却如一杯醇酒,越是品得长久,就越显得芬芳怡人。”
5. 矛盾对比法。即把相对或相近的语词镶嵌在同一语境中,从而达到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能造成语言的奇崛与强烈的思辨色彩。如:
①“成熟不是世故,而是练达;不是圆滑,而是老辣。”
②.“是爱情把林黛玉变得更加美丽动人。除了爱情,还有什么更能够使这个少女得到安慰和幸福呢?然而,又有什么比爱情更能让这个少女不幸和痛苦呢?”
③“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史铁生《我与地坛》)
6.顶针法。层层深入,说理密不透风。如“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7.化用典故法。引用典故可以极经济又有力地讲明道理。如,“周幽王烽火戏诸候,褒姒一笑失天下,不讲诚信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再如,“正如老渔夫桑地亚哥抗拒鲨鱼的肆虐,是的,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
8.欲扬先抑法。先把话说死,后句再在新的层面上使话语活起来,形成强烈反差,既出人意外,又入情入理,使人眼前一亮。可收到类似于相声中抖包袱的功效。如“命运是不可改变的,但可改变的是我们对命运的态度。”
9.设想法。就是设想若是条件变化,已成定论的事物会是如何的不同结局,从而翻出新意,令人耳目一新。如杜牧的“东风不与周朗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汴河怀古》中评隋炀帝“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罗隐的《西施》中说“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此外还可以设想不可能的甚至荒唐的来论证观点的正确性。如鲁迅为讥讽伪道学家的“禁止男女同学同泳”的“男女大防观”,便设想“男女都得戴防毒面具才好”。令人喷饭之余把对方的假面具生生地剥了下来。
此外还可以用反语、婉转、避讳、倒反等曲笔手法,构成或含蓄或讥嘲的效果。如鲁迅抨击“国粹主义”的名言:“红肿之处,艳如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国粹所在,妙不可言。”用了反语,议论鞭辟入里,入木三分。
若是让精辟的见解和精彩的语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岂不是就让议论血肉丰满眉飞色舞起来了?岂不是能让阅者击节赞赏眉飞色舞起来?
(王贤良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