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本文的标题一样,在汉字中间夹杂字母并不鲜见。尤其是近些年来,无论是书面语,还是口语中,字母词的运用越来越普遍。然而,字母词并不全是英文词语或英文词语的缩写,还有另外的方式,如汉语拼音或汉语拼音的缩写。字母词运用最全面、最活跃的语言形式是网络语言,可以从中找到所有字母词的形式。
首先是英文词语或英文词语的缩写,包括常规形式和特殊形式:常规形式如Bye-bye、High、NBA、CBA等,这种表达方式在网络之外也常常使用;特殊形式如BTW(Bythe way)、BF(Boy friend)、GF(Girl friend)、IMHO(In my humble opinion)等,这种表达方式鲜见于网络之外,可以说是网络语言的独创。
其次是汉语拼音或汉语拼音的缩写,同样包括常规形式和特殊形式:常规形式如Shandong(山东)、Shanghai(上海)、RMB(人民币)等,这种表达方式在网络之外也可以见到;特殊形式如MM(妹妹、美眉)、JS(奸商)、PPMM(婆婆妈妈)、LG(老公)、LP(老婆)、FB(腐败)、CM(臭美)等,这种表达方式在网络之外一般不用,也是网络语言的独创。
另外,英文词语和汉语拼音也可以一起使用,例如:Jiefang Rode(解放路)、Mountain Tai(泰山)等。
虽然网络语言只适用于特定人群,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表达方式,但其中的字母词语运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反映语言事实。因此,有人认为,随着字母词语使用的增多,汉语拼音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它在汉语中的地位提高,虽然不能替代英文词语,但完全可以与之相对垒,在字母词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事实果真如此吗?英文词语VS汉语拼音,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结果?
英文词语和汉语拼音在书面语和口语中的使用历史和现实,最能说明问题。
一、书面语中的英文词语和汉语拼音
明朝万历33年(公元1605年),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到中国,带来了罗马字母,也就是拉丁字母。清朝末年西学东渐,拉丁字母在中国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最初进入汉语的拉丁字母是书面语中直接引用的英文词语,如Science、Bye-bye、Darling、bus等。然而,直接使用英文词语的现象在清末民初是比较少见的,人们常用音译的方式把它们翻译成汉语,如上面的外来词当时常说成“塞斯克、拜拜、达令、巴士”等。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英文词语开始大规模地进入汉语。如今,在汉语中不仅英文词语越来越常见,而且英文词语的缩写也比比皆是,如ISO、VCD、UFO、NBA、CBA、PK等。可以说,许多人已经习惯于直接使用这些英文缩写而不再翻译成中文,有时甚至不太明白这些英文词语的确切含义就去使用。像大部分人会选择“CBA”而不用“中国篮球甲级联赛”;选择“VCD”而不用“激光视盘”;选择“PK”而不用“单挑”等。而网络语言中的BTW、BF、GF、IMHO等特殊缩写更说明了人们对英文词语的偏爱。
汉语拼音同样使用拉丁字母,但它的出现要晚于英文词语。1958年,国家公布了汉语拼音方案,用拉丁字母来标记汉字读音。由于汉语拼音注音准确、书写方便、容易掌握,它在识字教学、推广普通话、音译外来术语和人名地名、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作为注音工具,汉语拼音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交往的发展,英文词语大量进入汉语,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汉语的纯洁性,因此,除了汉字之外,国家提倡在一些公共场合使用汉语拼音。其理由一方面是因为汉语拼音使用的是拉丁字母,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容易掌握;另一方面是因为它拼出的是汉字的读音,能够体现汉语特色,有利于汉语的保持和发展。这种意愿和倡导无疑是好的,然而,在实际使用中,汉语拼音的使用并不多,如“警察”的制服上除了汉字外,写的是“POLICE”而非“JINGCHA”,“银行”门口除了汉字外,写的是“BANK”而非“YINHANG”。尤其是汉语拼音的缩写形式,除了个别词语(如人民币写作RMB、北京写作BJ等)外,几乎见不到。
什么原因让汉语拼音如此不受欢迎呢?首先,汉语拼音不直观。对习惯使用汉语的人来说,它远不如汉字运用的得心应手;而对不懂汉语的人来说,它最多只表示一个读音,无法表示意义,不如直接用英文。其次,汉语拼音的可操作性弱。汉语中存在太多的同音词,给拼读带来了巨大障碍;尤其是汉语拼音缩写,即使是对汉语和汉语拼音非常熟悉的人,也很难弄清拼音缩写所代表的意义,比如几乎没有人把“ZGGCD”与“中国共产党”联系起来,把“RMDB”与“人民代表”联系起来。这些都说明,扩大汉语拼音使用范围的可能性很小。
二、口语中的英文词语和汉语拼音
与书面语一致,只要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口语中常常夹杂一些英文词语或缩写。像Good-bye 、Party等几乎人人会用;而像WTO、ISO、OPEC等许多人也可以像说汉语词一样随口而出。如今,无论是听广播、看电视,还是听周围人谈话,我们不能不承认英文的无孔不入。
汉语拼音在口语中的使用情况不容乐观。对掌握汉语的人来说,流利发出的并非拼音拼出的音,而是一个个汉字的直接读音;对不懂汉语的人来说,快速地用汉语拼音来交流几乎是不可能的。更糟糕的是拼音缩写在口语中的使用情况——尽管拼音缩写在书面语中的使用广度远不如英文词语,但它毕竟还存在,但在口语中,汉语拼音的读音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汉语拼音缩写在口语中原本应该有两种读法:一是直接读出拼音所代表的汉字的读音。如PLMM(漂亮妹妹)读为piaoliang meimei,GG(哥哥)读为gege,CM(臭美)读为choumei。二是按汉语拼音的读法逐个读出字母。如PLMM(漂亮妹妹)要分别读出P、L、M、M,GG(哥哥)要分别读出G、G,CM(臭美)要分别读出C、M。然而实际情况是:没有人选择这两种方式,人们选择的是完全按英语的读法逐个读出每个字母。连本是汉语拼音缩写的词语都要用英文读法说出,汉语拼音构成的字母词在口语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以上分析可见,无论是书面语还是口语,英文词语或其缩写都是字母词使用的主要方式。在这一点上,英文词语对阵汉语拼音,其结果显而易见。
其实,英文词语和汉语拼音的力量悬殊,不仅反映在字母词在书面语和口语的使用中,还可以从其他方面表现出来,比如现阶段的学习教育方面。近年来,无论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重视英文忽视拼音足以让提倡汉语拼音的人痛心疾首。
从学龄前开始,家长就非常重视孩子的英语学习,只要有条件,便会让孩子学习英语,这也使所谓的双语教学成为一种风尚。从心理学角度看,幼儿时期的认知有一定的排它性,对同是由26个拉丁字母表示的英文词语和汉语拼音,从英语角度掌握了便会排斥拼音角度。但是,这个时期汉语拼音的学习往往被忽视。小学阶段还是比较重视拼音教学的,尤其是小学的初级阶段,为了识字教学,拼音学习得到强化。然而,这个时期过后,拼音就基本上不会再出现在课堂上,也极少有人再去主动学习或复习它,除非是为了应付考试或为了学会拼音输入法。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们对英语孜孜不倦的学习贯穿人生的各个时期,大有“活到老学到老”之态势。在这种形式之下,从初中开始,孩子头脑中的汉语拼音概念便逐渐淡化,经过高中阶段,到了大学,大部分人几乎已经忘记了拉丁字母记录的还可能是汉语拼音这种情况,以至于看到字母便认为是英文,便会用英语读法读出,即使别人告诉那是汉语拼音,也会在恍然大悟之余感到意外。说到这里笔者不禁想到自己的亲身经历:每个学期第一次给汉语言专业的大学生上汉语语音课之前,我都会在黑板上写下“A、B、C、D、E、F、G”等拼音字母让学生们读出,结果他们毫无例外地按英文读法来念,而当我要求他们按照汉语拼音方案来读时,大多数人竟半天想不起该怎样读。
面对英文词语强汉语拼音弱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有些提倡使用汉语拼音的人可能会非常沮丧,会大声疾呼重视拼音的学习和应用。笔者认为这完全没有必要,恰当的做法是:正确认识汉语拼音只是注音工具这一作用,使其充分发挥在识字教学、推广普通话、音译外来词、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应有作用;而与英文词语进行较量的任务,应该也只能由用汉字书写的汉语词语来完成。
(贾娇燕,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