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联想识字法”的局限性

2006-07-06 08:40何梅香
现代语文 2006年4期
关键词:构字声旁会意字

进入现代社会,传统的“集中识字”的单一局面被打破,全国出现了很多识字教学法。“联想识字法”是根据小学生的识字心理特点,通过对汉字的各个部件展开离奇的、特别的联想 ,在头脑中呈现相应的物象来增强记忆的方法。如把“游”字联想为:“氵”表示游泳要在水里游,“方”表示游泳池是方形的,“R ”表示在水里游泳的人,“子”在古时指男人,这里表示男人在方形的游泳池里游泳;又如把“饿”解释为“我吃饭因为饿”。这种方法把复杂的汉字分成几个简单的部件,进行联想,看起来形象生动,简洁有效。因此有为数不少的老师大力推崇并广泛使用这种识字法。

实际上,这种教学方法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它的讲解往往是与汉字本体的构字规律背道而驰的,是非科学的,绝不能作为一种主要的识字方法,如果长期使用必会带来严重的危害。本文拟从教学方法的非科学性和对教学带来的危害来说明“联想识字法”的局限性。

一、“联想识字法”的非科学性

“科学化是识字教学实验的内在需求”。汉字字数多,字形复杂,难认、难写、难记,而且小学生的识字能力较为缺乏。我们只有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汉字教学,才能达到较理想的效果。虽说“教无定法,殊途同归”,但“理有定则”,汉字教学必须遵守汉字教学的客观规律。能否充分认识汉字教学中的两个主体——教学对象(学生)和教学内容(汉字)的特点与规律,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一方面小学生识字经验不多,但想象力丰富;另一方面汉字有自身的本体构造和使用规律。只有遵循这两者的特点进行教学才是科学的,效果才是长远的,否则就不是科学识字。“联想识字法”虽然充分认识到了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丰富的联想来进行趣味识字,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但它却忽视了汉字本身的构造和规律特点。它的非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把形声字当成会意字来进行教学

“联想识字法”认为汉字是一种“因义赋形”的文字,不是以形像物,就是拼形表示事物,所以无论是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还是形声字,都可以从汉字的各个部件分析归纳出汉字的字义。例如,“饿”解释为“我吃饭因为饿”;“楼”理解为 “一个女孩子背着一袋米在树旁休息”;还有人把“韭”字讲成“不是(非)只有一根,而是一大片”,把“悲”讲成“心里像长了韭菜一样的悲哀”。

实际上,虽然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纯粹表示意义,是“以形系义”,可以根据字义的来源进行联想,但形声字除了有表义的形旁之外,还有一个与字义无关的声旁,这个声旁虽然在造字之初,是用来表意的,但它在该形声字中,只用来表示汉字的读音,与意义无关。很明显,上述例子的做法是把声旁“我”当成用来表义的一部分,把声旁“娄”拆分成“米”和“女”两个部分来理解意义,这都是对汉字部件功能的一种曲解;而“韭菜”的“韭”上面的部件原是表示韭菜丛生的形象,是不成字的,与“是非”的“非”无关,“悲”上面的部件“非”,是用来表示读音的,与韭菜无关。

(二)弄错合体字的结构层次

汉字可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合体字是由基本部件构成的。部件组合成合体字时,或是一层性的平面组合,如品、纳等;或是层次性的组合,如湖(先由“古”和“月”组成“胡”,再与“氵”组成“湖”)等。

联想识字却把所有的合体字都看成是平面的直接组合。联想识字为了便于记忆,把所有的字都拆分成最小的部件,所以常导致把有层次的组合当成是平面组合的现象。例如,有人把“温”字理解为“太阳照在器皿里,使水变温”,把“温”字当成氵、曰、皿三部分的直接组合,而“温”实际上是“曰”与“皿”先组合成“昷”,再由“氵”与“昷”组合,是有先后层次的。把“海”字理解为“海是水汇集的地方,是水的母亲,像人的母亲”,把“海”看成是由“氵”、“R”和“母”组成也是不科学的。

(三)联想的随意性、主观性

联想识字认知掌握汉字的方法主要是凭借离奇的、特别的联想,用一个个的物象来识记汉字。为了能把汉字的字形与字义联系起来,往往要对汉字进行特殊的“加工”。“加工”方式或依其形、或依其义、或进行比喻,没有规律可循。如把“桥”联想成树木(木)架在两岸而中间高出水面(乔)的建筑,这是根据部件“木”的意义和部件“乔”的字形做出的联想;“爱”字理解为“天冷了,用手(爫)抓一块布(冖)盖在朋友(友)身上”;教学“聪”时,联想为“ 聪明的学生会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嘴巴说,还要用心记”,是把声旁“总”联想成眼睛(“丷”根据形状)、口和心(根据意思)三个的组合。由此可见,这种方法虽然是根据字的部件来进行联想,但是很多时候加入了过多的主观的东西,牵强附会,生搬硬套,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完全背离了汉字的构造规律。

“联想识字法”把形声字当成会意字,一味把字的多层组合当成平面组合,联想牵强附会,完全违背了汉字的理据和构字规律,错解汉字的部件功能,以牺牲知识的正确性作为代价,来追求教学的生动,求得一时的好记。因此,这种做法虽然关注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形象且生动,但它忽视了汉字本身构字的客观规律,随意讲解,不是科学的识字法。

二、“联想识字法”的危害性

判断一种识字方法是否科学而有效,要以教学效果来衡量。我们既要关注现时的短期的教学效果,更应注重学生的后期的发展状况,绝不能以一时的成效来片面地下结论。一节课、一个月、一年或两年的效果,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的长远发展更为重要。虽然“联想识字法”在短期内能取得明显的效果,但由于其没有按照汉字的构字规律来进行教学,长此以往,将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危害,使学生多走弯路。它的负面效应和弊端越来越明显。它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讲了一个,乱了一片

联想识字法把形声字当成会意字来教,虽然能在短时期内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时间长了,必然与后面生字的教学产生矛盾和冲突,无法解释后面所遇到的同一声旁的形声字,最终导致学了一个,乱了一大片的局面。如“海”,如果把“海”理解为“海是水汇集的地方,是水的母亲,像人的母亲”,那么就根本无法解释由“每”充当声旁的“梅”“侮”“霉”“莓”等汉字;再如把“饿”解释为“我吃饭因为饿”,又怎样讲解“俄”“鹅”“娥”等字。可见,随意地讲解汉字,不顾其科学性,只图一时好记,不管记住的是否合乎道理,到最后,只能是前面教了,过些年再去纠正,重新整理,走了一大圈,又回到原地。

(二)无法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快速有效的汉字认知方法

在联想识字的教学中,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是通过记住一个个的物象来记住汉字的字形。而这些物象,往往是通过主观性、随意性较强的“加工”产生的,很多时候牵强附会、生搬硬套,不能正确反映出汉字的构字规律,所以这将会直接影响学生掌握快速有效的识记汉字的方法。由于联想识字中的物象是相对孤立的、游离的,学生记住一个或少数几个容易,但数量一多,就会产生混乱,反而不利于掌握。

此外,联想识字把所有的合体字都理解为部件的一层性的平面组合,往往会导致把一个复杂的合体字拆分成多个部件,如把“游”拆分成“氵”、“方”、“R”、“子”四个部件,把“楼”拆分成三个部件,把“海”分解成三个部件。虽然部件变简单了,但数量也相应地增加了。部件越多,学生所要识记的知识量也就越多,而这个量本可以利用合成一个部件来减少的,例如把“楼”看成是“木”和“娄”的组合,既可以减少部件,又可以记住字音。所以,不按构字规律教学,会加重学生识记的负担,影响学生快速而有效的掌握汉字。

综上所述,联想识字法虽然顺应了学生的识字现状和心理特点,但违背了汉字本身的客观规律,只顾眼前的教学效果,只为了破解眼前的生字教学难点,把形声字当成会意字,把合体字的层次组合当成平面组合,生搬硬套,胡乱讲解,这种危害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得到更强有力的证明。我们绝不能为“取卵”而“杀鸡”。

(何梅香,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构字声旁会意字
关于“庭”字笔画的长与短
画说汉字——摆(bai)
“彡”的类意义在构字中对“彡”部字的影响
声旁类推法在平翘舌声母方言辨正中的应用分析
有趣的会意字
“一丝不苟”的糗事
有趣和会意字
汉字的故事(三十二)
品形汉字举隅
桥头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