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以突出“人文性”为语文课程基本特征的语文教改第三次浪潮的掀起,我国语文教育家日益认识到语文的人文价值并对此作了不少探究,随之“语感中心说”逐渐替代“知识中心说”而成为二十一世纪语文教育的主导思想。“知识中心说”认为学生语文能力是由语文知识转化而来,因而语文教学必须致力于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并通过训练促成能力的转化。而语感中心说则认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语文的核心是语感。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王尚文先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语感素质。在语文教学中,语感教学是纲,其他是目,纲举目张,否则纲不举则目也难张。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之前,必须先弄清语感为何物,在新课标的语文教学中有何作用。
对于语感,叶圣陶先生曾经作过明确的界说:“对于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通常叫做语感。” 为了说明这个意思,他还引用夏丐尊先生的一段话作为佐证:“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这等等的一切感受和意味,就是语感。他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王尚文先生认为语感是人把握言语的主要方式,是个体与言语世界的直接联系,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而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简称之为“半意识的言语能力”。由于语文是一种社会现象,语感必然是社会的人对其有认识、情感内容的言语全方面的直觉感受与判断,因而决不只是一种语言知识,而是和人的观念、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的,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深刻而丰富的感觉。它的性质即为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个人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继承性与创造性的统一,它“感性中暗含着理性的认识和本质的理解;直觉中潜伏积淀着逻辑理智基础,这样就可以在感性直接关照里,同时了解到本质。” 它左右着语文教学中的读、写、听、说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反映人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把握和运用的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因素。在所有的言语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任何人不可能根据所用词语的理性含义和范畴以及相关句法规则来理解和生成句子, 而必须主要凭借语感的同化、顺应作用。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是以古今中外具有典范性的优秀言语作品去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学生的语感,使学生作为言语主体自觉积极地参与言语实践的过程,在语感外化(说写活动)与内化(听读活动)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品德和语言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可见,培养学生语感是新课改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重点。
然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忽视语感教学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用冷漠的知性分析取代深切的语文感受,用抽筋剥骨式的技术操作把原本气韵灵动的言语作品分解成支离破碎的语码,使语文教学缺乏生机。从夏丐尊和叶圣陶倡导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感训练至今,已整整半个世纪,但语感和语感教学并没为人们真正理解和重视。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如何摒弃语文教学中这种重理性认知轻感性体验、重理智控制轻情感熏陶、重智能训练轻个性培养的教学模式?毫无疑问,就是具体落实《语文新课标》精神,注重和加强语文教学中的语感教学,实施语感教学策略,在语感教学中强化学生对语言的体验和感受,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语感教学策略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诵读吟咏,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前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对于朗读的意义,历代名家就有非常精辟的见解,如杨雄说:“大谛能读千赋,则能为之”,朱自清亦在其《朗诵与诗》一文中指出:“语言不能离开声调,诗文是为了读而存在的”,“只有朗读才能玩索每一词、每一语、每一句的义蕴,同时吟味它们的节奏。”还有大家所熟知的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等。诵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感知、理解的过程,也是培养语感的开始。在同一语言的反复熟读中达到“成诵”的目的,这又是记忆、积累的过程。因而,阅读教学中就应充分利用诵读的策略,以读为主线,但不是那种单调、枯燥地“天地玄黄喊一片”式的死读、傻读,要通过赛读、示范读、表演读、评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对音的正误、音调的流畅,词义的内涵,表达的恰切,语势的磅礴,语法的运用,条理的连贯,意境的优美,直到弦外之音都能够有所体会。
1.要正确地诵读
读准、读通课文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前提。语音准不准,用语当不当,句子通不通,语感强的人一听就听出来。每当接触新课文时,我们就应该要求学生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能够形成语流,把文字符号“复制”转换为现实语言。要尽量克服一字一顿、一词一顿的“唱读”现象,逐步做到“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特别是那些较易读错的多音字,初见面的新词,意思复杂的长句,还有小小的标点所表示的不同长短的停顿等等,都是训练学生感知语言、形成语感的好材料。
2.要组织美读
叶圣陶先生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他还说,倘“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是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叶圣陶这里说的美读“是一种侧重于审美欣赏的阅读”,“一般只适用于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和抒情散文”,阅读时,“要尽量去体验作品中美好的内容和形式,并陶醉于其中”。如《雨说》一诗,在轻柔的萨克斯乐曲《春风》的背景音乐中,引领学生用一种轻柔的、喜悦的语调朗读全诗 ,从而感受到爱的遍撒人间。
3.要熟读成诵
语言感受能力的强弱与语言材料的积累的多少有着密切的关系。语感能力的提高是在反复地大量感受语言材料的过程中实现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的过程是逐步积累的过程。语言学习更是如此。巴金先生也曾说过:“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地体会到他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对于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片断,可以让学生背诵下来,这样就能使作者的语言变成学生的语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语感培养的最好注脚。通过背诵,不断地充实学生的语言库存,这是培养语感、发展语文素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必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二、涵泳品味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关键
涵泳品味是在诵读吟咏基础上的潜心专注的研读方法。所谓涵泳,就是通过潜心体味,密咏恬吟,达到对言语作品深入的、全方位的感知和体悟。这是我国古代语文教育中最具特色的读书方法,具有厚重的民族文化心理积淀。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就读的方面说,若不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涵泳,体味,哪里会真知‘读?哪里会真能‘读?”“一篇作品读一两遍,未必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在语感教学中,教师要凭借丰富的言语经验,虚心涵泳,潜心化解,将言语作品中的知情意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和情感结构,形成敏锐的语感能力,只有揣摩品味得透彻,才能促进语感的发展。涵泳品味,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
1.比照探幽,品味语言
吕叔湘先生说:“语言之妙,妙不可言。” 比照是认识事理、辨别正误优劣的有效手段,是思维不断向纵深发展的过程。课文中有些词句,特别是那些表现文章中心、表达情感的精妙传神的词句,往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我们只要抓住这些重点词句进行分析、比较和细细品味,学生的语感就会得到升华。比较探幽的方法主要有删、换、添、调、补充等,笔者认为可分两点来比照。
(1)词语比照
如《在山的那边》中的“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这一句,把此句中的“铁青”换成“板着”,从比较中可以感受到“铁青”一词的程度更重,更能形象地表现因希望落空而给幼小心灵的沉重的无情的打击。《第一次真好》中的“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这一句,把此句中的“眼巴巴”去掉进行对比朗读,学生们明显地感觉到朗读的语气变得干巴了,由此感受到“眼巴巴”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对“第一次”强烈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期待。还可补充类似情境的内容进行比较朗读,可使学生获得暗示,增强语感的敏锐度。
(2)句式比照
如《背影》一文,父亲的语言都采用短句的形式,像“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进去吧,里边没人。”等等。如果我们把这些句子改成较长的句子,像“不要紧的,他们去我不放心,还是我亲自送你去比较合适。” “你快点进去吧,现在里面一个人都没有,你可以找个座位,快呀!”经过比照分析,学生们发现原短句的形式更符合父亲的稳重的性格,言简而意丰,寥寥几笔,却让人感受到父爱如山。
2.联想想象,丰富语感
语感教学需要大量的形象思维的参与,形象思维能力是语言感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启发学生进行想象与联想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席勒指出:“心灵的感受性就程度而论与想象力的活泼性有关,就范围而言与想象力的丰富性有关。”语文的特点为语感教学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想象和联想是触发语言、感悟言语的媒介,是培养学生对言语有较深感知力和较高鉴赏水平的有效途径。
(1)讲究布白艺术
在语感教学中,教师要遵循艺术创造中的“虚实相生”的规律,讲究教学布白艺术,提供想象和联想的空间,同时,要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空白之处进行想象填补,以体会言语作品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言外之意。例如阅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从文中来看作者四次流泪。第一次,(我)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第二次,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第三次,我的眼泪又来了。第四次,“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文章虽然连写四次流泪,但文字并不重复雷同,而是同中有变,多彩多姿。四次写“流泪”,作者抒发的感情并不完全一致。第一次是作者在徐州见到父亲。看见凄惨的家境,满院的狼藉,祖母去世,父亲失业,于是一股凄凉感涌上心头,难过地流下了眼泪。第二次是望父买桔。这是感情的高潮,父亲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为儿子买来桔子,一个“穿”字,一个“爬”字,说明了父亲年岁大了,行动不便,充分表现了爱子的一片真情,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流下了感激的泪水。第三次是车站别离,父亲的背影消失了。想起父亲的老态龙钟,一种忧伤的情怀顿时喷发,留下了辛酸的泪水。第四次是作者接到父亲的来信,想到颓唐的父亲,惨淡的家境,凄凉的晚景,一种负罪感涌上心头,于是流下了愧疚的泪水。作者的“四次流泪”,感情是丰富真挚的,语言是波澜跌宕的。人间最美的最动人的莫过于诚挚的感情和纯真的心了。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的语言功底是非常深厚的,语言的内蕴是丰富多彩的,作品丰富的意蕴,皆在于字里行间,皆在于文字背后,在空白处留下巨大的审美空间。
(2)激发创造想象
主体形象往往是一篇作品整体营构的艺术焦点,只有对其加以心灵化的品味、鉴赏,才能启发学生想象,进而揭示形象中包含的内涵,达到对言语作品的更深理解和把握。如教学《雨说》时,请学生根据文中所写的意象进行生动的想象画面的描述,学生选取了“燕子、蓑衣”进行描述,把典型的江南意韵的画面特点表现得非常充分,从而,进一步体会到了这首诗的清新的意境。这无疑让学生的语感得到了极好的训练。
3.依据语境,体悟言语
分析语境是涵泳品味的有效方法之一。语感的对象是言语,使用言语总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中,而且,必须依赖于特定的语境,培养学生的敏锐的语境感是十分必要的。
(1)言辞语境
言辞语境是指上下文构成的一种言语系统,它制约着言语的生成,规范着言语的意义与价值。品味言语必须扣住言辞语境。这就是常说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如鲁迅在《故乡》中有这么一句话“我想: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如果我们把句中的“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调换位置,变成“希望本无所谓无,无所谓有的”,孤立地看,语意并没有变化;但从语境中看,就不一样了。“无所谓有”隐含的意思是“无”,“无所谓无”隐含的意思是“有”。原文把隐含“有”的短语放在后头说,有强调的意思,强调“有”希望。这与后文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语脉相通,语意相符。若调换,语脉不顺,语意相悖。
(2)非言辞语境
非言辞语境指的是言语实践主体的个性、修养、心境等,还包括言语行为生成时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孟子早就提出“知人论世”的观点,分析言语对象,必须联系作者作品。如《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的故事是从“才可以笑几声”说起,以下一连串说到笑。孔乙己一到“所有喝酒的人都看着他笑”。“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说了两回。在这些时候,小伙计“可以附和着笑”。此外还有好几次说到笑。整篇小说简直是用“笑”贯穿着的,取义何在呢?“这不是表明当时社会里人跟人的关系,冷漠无情到叫人窒息的地步吗?为什么会冷漠无情到这种地步,故事里并没有点明,可是我们从这一点想开去,不是可以想得很多吗?”无非是要我们从“笑声”中去把握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就是罪恶的封建社会;就是吃人的并使人毫不觉悟的封建科举制度。解读这些内容,就必须借助于当时的时代背景。
4.语文知识,服务语感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知识的地位越来越低,语文知识的科学性似乎与语感的直觉性成了矛盾,但是,我认为,强调语感作用,决不意味着排斥或轻视语文知识的教学。语感虽然以直觉的语言经验为前提,但语文知识可以提高语感的质量,因为“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毛泽东语)。只是应该明确,掌握语文知识本身不是最终目的,目的在于服从并服务于培养和提高语感的品位。为此,语文知识的教学要通过恰当的材料,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感觉,从而附着于他们的语言能力结构。张志公说:“属对练习是一种不讲语法理论而实际上相当严密的语法练习;经过多次练习之后,学生可以纯熟地掌握词类和造句的规律,并且用之于写作。”例如,“风吹”对“云腾”实际上是训练运用主谓结构造句,“凿井”对“耕田”是训练运用动宾结构造句,“微云”对“细雨”是训练运用偏正结构造句。经过多次训练,也就形成了语感。再如修辞知识的掌握,可以让学生的言语质量明显提高,有助于语感质量的提升。
三、积累语言、养成习惯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保证
凡是技能,唯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语感训练亦是如此。只有积累语言,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增强语感。
1.广泛而多渠道的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曾试过用许多手段来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意义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实践也表明:大凡爱看书的学生,语感都较强,表现为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对语言文字把握非常准确。因此,阅读教学中,可读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教材阅读量的不足。再者,现代社会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电脑、电视、广播、社会交际、课外活动、小广播……都是阅读的渠道。教师要多加引导,“物为我用”。如电视从中央台到地方台,有“成语故事”“散文欣赏”“岁月如歌”等栏目,诵读诗词、讲解故事,集声音、感情、图像于一身,许多音乐节目歌词都配有字幕,教师要以媒体为载体,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观看,让学生在欣赏中形象地感悟语言。
2.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
吕淑湘说,“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反复的实践养成的”,还说,“所谓‘斟酌也很少是有意识地进行字义、句法的分析,多半是直觉地感觉这个字不合适,换那个字才合适,直觉地感觉这么个说法不合适、换另一种说法才合适。这里所说‘直觉地不是什么本能,而是已经养成的语文习惯在那里起用”。叶圣陶对语文习惯有更进一步的诠释。他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还说,“阅读和写作都是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习惯才行。所以,叶圣陶对养成听、说、读、写的良好习惯都有严格的要求。他说:“上口”是就说的方面说,“入耳”是就听的方面说,写文章要禁得起说和听的考验,说起来“上口”,听起来“入耳”。
说,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无论如何不说一句不完整的话,说一句一定要表达出一个意思”,“无论何时不把一个不很了解的词硬用在语言里,也不把一个不很适合的词强凑在语言里”,“无论何时不乱用一个连词,不多用或少用一个助词。说一句话,一定要在应当‘然而的地方才‘然而,应当‘那么的地方才‘那么,需要‘吗的地方不缺少‘吗,不需要‘了的地方,不无谓地‘了”。
至于听,要有广播员那种“听的敏感”。“善于听人家的语言,读人家的文章”,“必须特地留意人家怎样用词,怎样表达意思,留意考察怎样把一篇长长的语言顺次地说下去。”
至于写,要养成“想清楚再写的习惯”,构思时“先写提纲”的习惯;特别提出写完了念几遍再修改的习惯。写成一篇文章,要“站在旁人的地位,把自己的语言念一念,听一听,要是不怎么上口,不怎么顺耳”,就得修改。
一旦养成了这样的习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就有了一定的保证。
“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语感虽不易感知,不好培养,但只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遵循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积极探寻语感培养的途径,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机会,重视学生对语言的积累,相信学生的语感就能获得不断的提高。
(俞华芳 浙江省杭州十三中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