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挖掘教材本身固有的美

2006-07-06 08:40陈光明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4期
关键词:梅雨潭美的文章

经过新时期二十年来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反复争鸣、讨论和研究,我们终于得出了一致的性质观,即“语文教育是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诸特性和谐统一的教育。”

美育对应于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亦即所谓“情育”。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苏霍姆林斯基在论述教育观时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源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

德育、智育为受教育者提供人之为人的外在规范,而审美教育,则使受教育者具有人之为人的内在需要,使人之为人的外在规范成为自觉的必然的向往和追求。在中学阶段,美育主要由语文教育承担。

语文教育离不开审美。因为美能使人高尚,“美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在对辐射着美感光辉的优秀作品的涵咏、品味和全身心融合中,语文课自然而然地在进行着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对语言美、艺术美、自然风光美和人性人情美的欣赏能力,唤醒审美自觉,使之趋向敏锐化。久而久之,使学生心灵深处积淀起高尚的审美情愫,收到怡养性灵、健全人格、优化生命质量的特殊功效,所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也。

由此看来,语文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 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治他们的情操,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使他们在一个美的天地里饶有兴趣地吸取知识,训练思维,发展智力,善于在学习和生活中去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语文教材中有相当数量的篇目是各类文章体裁的精品,更有些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它们经得住时间的淘洗和人类实践的检验,是内容与形式,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这是语文教材中客观存在的美。下面我就如何深入挖掘教材本身固有的美,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充分利用文章的语言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家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有的淳朴,有的华丽,有的委婉,有的豪放,有的准确,有的生动,显示出不同的风貌。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文章本身所独有的语言风格,张开想象的翅膀,把学生带到作品寄寓的美好情感中去,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对于美的感受力。如《硕鼠》一文,教师在讲到文章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手法时,应当反复吟诵诗句,让学生充分体验“硕鼠”、“无食我……”等反复、叠词运用的妙处,以情入境,久而久之,学生的感情会越来越愤懑,课堂气氛会越来越浓烈。特别是文章对“乐土”、“乐国”、“乐郊”等字的递章更换,学生在反复咏唱中,会充分体验到文章主人翁对自由、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是如此的强烈。又如《荷塘月色》一文,本文写景状物之所以出色,是因为作者调动了各种各样的语言手段。若教师能披文入情,努力通过美好的语言和优美的词章进行讲解、分析,就能更好地使学生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把文章的语言美和学生的心灵美很好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美感。下面偶举几处,可让学生细细品味。文章有鲜明的比喻,如打着朵儿的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新颖、贴切;有强烈的衬托,如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在灌木“黑影”的衬托下,越发显得俏丽;有生动的拟人,那“袅娜地开着的”或“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荷花脉脉含情;还有巧妙地“通感”,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把嗅觉转为听觉形象,使难以描摹的感觉,通过另一种可感形象而具体化了。文中20多个叠词,如“日日”、“蓊蓊郁郁”、“田田”、“亭亭”、“粒粒”、“薄薄”、“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等,既使语言于节奏的音乐美,又使作者要抒发的各种思想情绪等到了恰如其分的表现。教师在教学此文时,从语言形式的变幻、语言节奏的强弱变化、语言的感情色彩等方面加以引导研究,肯定能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使他们对文学语言的形象性、情感性产生直觉的感知,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

二、充分利用文章的意境美培养学生审美的想象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思有意,入境始如真。”要把作者的创作思路与学生的认识过程有机地融合起来,教师要善于引导,让学生探索美,理解美,最终真正了解美的本质。无数实践证明,教师不断地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地,探索美的所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美的想象力。如《绿》一文,作者在写梅雨潭的绿时,对祖国山河美丽的景色加以描绘,很好地表达了作者向往、倾慕、热爱祖国之情。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梅雨潭的绿,是一种“醉人的绿”,因为它绿得不一般。就它本身说,它是“平铺着,厚积着的绿”,有“松松的皱缬着”,又“滑滑的明亮着”,“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又“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它”。文章把读者带入美的境地,使读者产生丰富的想象力。丰满、柔嫩、湿润,这是梅雨潭的绿自身的特征。在同其他著名的“绿”的比较中,更显示了它的特色。它不像什刹海的绿杨太淡,不像杭州虎跑寺的绿壁太浓,也不像西湖、秦淮河的绿波的太明或太暗,而是因浓淡适度而显得温婉而端丽的色调。这里有对梅雨潭的绿的细致观察和感受,又有丰富的审美经验所提供的比较。引导学生细致和专注的观察和感受,才能发现梅雨潭绿的特色,才能发现文章的意境美,才会发现梅雨潭绿的特色,才能发现文章的意境美,才会引起共鸣,陶醉于美,动情于美,培养学生审美的想象力。

三、充分利用文章的时代背景来培养学生审美的理解力。

我们在谈《沁园春·长沙》一文时,如果不把当时的时代背景与诗的内容结合起来讲,就很难把学生引到作品深刻的思想境界中去,更无法与伟大的审美情感引起共鸣。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1925年,是北伐战争开始的前一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了震惊世界的“五四”运动和省港大罢工,充分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革命精神和巨大力量。与此同时农民运动也如火如荼在全国十几个省开展起来。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统一战线中的革命领导权问题日益尖锐。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长沙》一词,正写于革命的这一关键时刻。1925年10月,毛泽东同志从韶山前往广东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游橘子洲头,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沸腾的岁月,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篇。教师通过背景材料的讲解,再来深入分析“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等诗句,才能把读者的审美情趣与作品深刻的思想境界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对理想与崇高之美的追求,提高学生对作品审美的理解力。

(陈光明 浙江省绍兴县职教中心)

猜你喜欢
梅雨潭美的文章
绿(节选)
好美的雾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雨中寻潭
雨中寻潭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朱自清散文《绿》的抒情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