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嘶哑的喉咙”“残损的手掌”到“带血的手”

2006-05-30 01:35张瑞香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2期
关键词:手掌赞美祖国

语文学习进入高中以后,学生首先接触的是现代诗歌的阅读与鉴赏,这对刚刚结束初中学习的高一新生来说,的确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对学生解读诗歌的方法的指点和由易到难的教学程序的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

穆旦的《赞美》是一首意象丰富、情感深沉、表达新异的诗歌,几遍读下来,学生仍感茫茫然不知从何入手理解诗歌。在学习《赞美》这首诗歌的时候,依据教学重点和学习现代新诗的一般方法,采取由分析意象入手,从鉴赏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开始,进而学习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学生在掌握抗战爱国诗一般特点的基础上,再来阅读鉴赏篇幅更长、理解难度更大的《赞美》,帮助学生一步步读懂诗歌,并进而领会诗歌的深刻内涵及诗人的深沉情感。

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与《赞美》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两首诗都写于抗战最艰苦的敌我“相持阶段”,有相类似的意象和相类似的情感,而它比《赞美》篇幅短小得多,意象明确得多,情感鲜明得多,也就更容易读懂,学生很容易地从诗中找出主要意象:土地、河流、风、黎明。抓住意象前面的修饰语,引导学生领会诗人借此表达的祖国多灾多难的命运,人民的不屈抗争,以及土地上仍然生长着的希望。由作为抒情主人公化身的“一只鸟”这个意象,从它的“嘶哑的喉咙”、常含泪水的“眼睛”、死后腐烂在土里的“羽毛”,引导学生把握诗人塑造的一个土地最忠诚最热烈的歌者形象,体会诗人对祖国最真挚炽热的痴恋情感。

在阅读鉴赏《我爱这土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雨巷诗人”戴望舒写于相同时期(1942年)的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比《我爱这土地》稍难,而又比《赞美》容易理解,正好成为学生通往理解《赞美》的桥梁。《我用残损的手掌》同样运用一组组色彩鲜明的意象寄托诗人情感。诗歌用“灰烬”“血”“泥”“阴暗”这些意象形象地反映日寇铁蹄蹂躏下的祖国大地的深重灾难。诗人以记忆中家乡的美好景色——如锦的“繁花”、芬芳的“嫩柳枝”反衬现实中祖国大地的支离破碎、满目疮痍:从长白山到黄河,从岭南到海南,那“彻骨”的“雪峰”,夹着泥沙的“黄河”,“憔悴”的“荔枝花”,南海的“苦水”,这些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无不展示着苦难中的祖国大地形象,传达着诗人因此而无比忧郁、痛苦的情怀。在苦难之中,诗人的心中燃烧着希望,因为他的“残损的手掌”轻抚那“依然完整的一角”,诗人以“太阳”和“春”这两个充满温暖和希望的意象比喻没有被敌人践踏的解放区,用“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这两个意象表达着诗人对代表中国希望的解放区最真挚热烈的情感。

《我爱这土地》中作为抒情主人公化身的小鸟,它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而《我用残损的手掌》中抒情主人公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广大的土地,学生结合时代背景,不难体会到,这些意象中不仅传达着诗人在我们祖国遭遇深重灾难时内心的无限伤痛,也代表了我们整个民族内心的巨大伤痛,更代表着我们民族坚强不屈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反抗精神。

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指导学生比较这两首诗歌,让学生把握抗战最艰苦时期爱国诗的一些共同特点:诗人以形象化的语言描绘祖国人民的苦难,表现人民不屈的抗争,抒发诗人的痛苦和对祖国人民的深切关注与赤诚热爱,对祖国未来寄予热切的希望。《我爱这土地》《我用残损的手掌》《赞美》被称为抗战“爱国三诗”,诗歌在写作手法与主题表现方面,确有许多共同之处,把握了这些共同特点,在学习前两首诗歌的基础上,再来学习穆旦的《赞美》,学生就不会觉得艰涩而无从下手了。

《赞美》的第一节,诗人把密集的意象群展现于读者面前:辽阔而美丽的大地,起伏不尽的山峦,数不尽的村庄,美丽的河流与草原,动听的鸡鸣与狗吠,在这片呼啸着干燥的风的荒凉的土地上,在这埋藏着悠久年代的忧郁的森林中,在低压的暗云下,滚滚东流水唱着单调的歌,茫茫野草间刮动着干燥的风沙,到处是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阴雨的天气,艰难行进着的骡子车、槽子船。在这宏大的背景下,又一幅苦难深重的民族生活图景展示出来:说不尽的悲哀,忧伤的眼睛,贫穷而耻辱生活中佝偻的人民。诗歌最后一节与第一节呼应,诗人用一组充满感情色彩的意象,悠久年代的“风”,倾圮的“屋檐”,枯槁的“树顶”,荒芜的“沼泽”,悲鸣的“乌鸦”,渲染出一种萧条、破败、凄凉的氛围,形象地显示着祖国的贫穷和苦难以及我们民族悠久而屈辱的历史。

诗歌以如此繁密的意象饱含深情地描绘多灾多难的祖国,而与前面两首不同的是,在这首诗歌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祖国现实的苦难,还看到了屈辱中生存的人民所承受的历史的苦难,所以《赞美》有着更厚重而深广的内涵。而且这首诗歌中不仅有鲜明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人还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感人至深的农夫形象。

由“嘶哑的喉咙”“残损的手掌”到“带血的手”,我们看到了现代知识分子背负着民族的苦难的“受难的形象”。他们承担着民族的苦难与忧患,而又在承受苦难歌唱希望,这一切来自诗人们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深的爱!“我”有太多的话,“太悠久的感情”,“我”以“带血的手”拥抱在耻辱里生活的“佝偻的人民”,但“我”是和这土地一起受难呻吟着过来的,对土地充满着爱,而且从这爱的力量中他感受到一个伟大的史实:“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诗人以汹涌的感情反复歌唱着“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昭示着我们民族的希望,表达着诗人对祖国未来的信心。

诗人以沉重的笔调抒写一个中国农夫的故事。这个农夫是贫瘠土地的耕耘者,更是民族苦难与不幸的承担者,承担着希望与失望,承受了数不尽的痛苦和灾难,他的“无言的痛苦”太多了。然而,当抗日的歌声唱起的时候,他“放下古代的锄头,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抗战的征程,“从不回头”,“从不诅咒”,坦然面对死亡,“融进死亡里”。他的义无反顾,舍家保国,英勇无畏,视死如归,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压不跨、摧不掉的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及生生不息的雄健生命力。所以《赞美》是一首中华民族顽强生命力的赞歌,充满了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如果说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在国难当头时拨响了强劲的爱国音符,那么穆旦的《赞美》就吹响了踏上征途的号角。

意象是联系外在事物与诗人内在情感的纽带,也是我们理解诗歌主旨的关键。教学诗歌时分析把握意象,无疑找到了解读和鉴赏现代新诗的金钥匙。穆旦的《赞美》意象内涵丰富复杂,从学习《我爱这土地》《我用残损的手掌》入手,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赞美》诗歌意象的内涵,从而更好地理解诗中抒情主人公形象和作为苦难的中华民族象征的“农夫”形象以及诗人以此表达的深刻主题。这样安排教学,不仅使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诗歌,且有效地拓展了课堂教学的空间,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了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张瑞香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同济中学)

猜你喜欢
手掌赞美祖国
远离否定式赞美
我和我的祖国
对祖国唱出爱
我和我的祖国
摊开手掌
写一句赞美别人的话
手掌上的童话
手掌上的“小洞”
赞美胡子(共4则)
多一句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