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03年的《普通语文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编写的供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使用的实验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在思想、内容、结构、设计等方面都做了较大调整,更好地适应了学生的发展。但在选文方面仍有一些偏颇。
选文,是编写语文教材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现今“文选型”教材呈现的关键,也是能否获得师生认可与好评的主要因素之一。那么,什么样的课文才能被选编呢?
一、语文教材选文原则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度适度,适合学生学习”,也
就是说教材选文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适应性原则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这里的适应性应包括两点:
第一,适应学生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教材的编写既要适应学生现在生活的需要,也要适应将来生活和工作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适应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的需要。每一册教材的选文都要和学生的阶段发展相适应,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其认知水平也会有所不同,童年、少年、青年各会有不同的特点,教材选文也应该呈现不同的特点。
(二)多样性原则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只看一个人的书,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也就是说我们要读各种各样的书,不仅要读各种题材、体裁和各种风格的书,而且要读不同来源、不同作者的书。只有这样,才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三)时代性原则
不同时代的人具有不同的生活,古人写的文章肯定与当代人的生活差距很大,由于写作目的不同,现代人写的文章也不一定适合当代人的生活。教材的选文注意时代性,要从青年人的生活实际出发,体现时代的发展与需求。
当然,不管是适应性原则,还是多样性与时代性原则,都必须建立在文章的典范性与唯美性的前提与基础上,这也是历来文选型教材选文的标准。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这方面也做得很好,但在其它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高中语文教材选文分析
那么,我们的高中语文实验教材在哪些地方仍需要改进呢?
(一)选文适应性仍需调整
1. 从难度、深度来看
教材选文一定要难易适度。太难了学生接受不了会丧失自信心,太容易了又会让学生提不起兴趣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初中和高中作为两个完全不同的阶段,学生在欣赏领悟和接受能力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对其要求也应该有所不同,因而课文选材的深度、难度都应有所不同。而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文与语文版初中语文选文则有很多雷同。
首先,课文与课文存在着完全重合之处,见表一:
其次,课文与名著导读也有雷同之嫌,见表二:
最后,自身课文与名著导读具有吻合之处,见表三:
从上面三个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选文的深度与难度方面还是需要再考虑的。特别是从自身来看,重复既使选材宽广面与新颖度受到限制,又使学生丧失了开阔知识面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也豁免了教师自己应有的引导职责。
2. 从实际需要来看
我们知道,学生高中毕业后会有两种分流:升学与就业。如果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学生需要的更多的是科研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也就是语文课程标准所说的适应未来学习的知识与探究能力;如果步入社会就业更急需的则是动手实践能力。因此,我们的教材选文也应该注重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为学生今后更高层次的学习或工作做铺垫。
而我们的教材,其选文更多地注重的是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在教材开篇《致同学们》的信中介绍说:“‘阅读鉴赏是这套教科书的主体。”五册80篇课文,只有实验1的4篇新闻报告文学类文章属于应用性较强的文章,但它侧重的并不是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而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科研能力方面,虽然设有梳理探究专栏,但它只是专题资料的罗列,对如何探究,诸如如何收集资料信息、如何撰写则只字不提。再看美国高中写作教材《手册》: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工作的需要,教材的第十部分“在工作场所中的写作”讲授了商务信函、备忘录、个人简历的格式,传真与电子邮件的注意事项以及个人网站的建立方法等;针对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的学生的需要,教材的第九部分“研究性论文”介绍了写作的一般常识,讲授了论文末尾参考文献的三种标准格式:MLA、APA、CBE,还提出了“学术正直(Academic Integrity)”、反对剽窃等问题。从而使学生在进入社会、跨入高校之前就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这里看,在2003年6月的国家英语四级考试中许多大学生不知道写见证要署名,基本格式不清楚也就不足为奇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予学生大量的知识不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我们的语文教材选文在培养学生适应现实需要方面还有待改进。
(二)选文多样性仍待扩充
1. 从题材来看
教材的选文应该丰富多彩。不仅要求体裁多样化,题材更应该多样化。从古代诗词到流行文化、从纪实文学到科普科幻文章、从历史追溯到国际热点、从军事到体育、从古典文学到青年情感等,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都可以入选。
我们的高中生正处于情感、心理和生理的发育形成期,特别是男女之间那种朦胧的爱情和对彼此的欣赏逐步出现,“早恋”也成为父母、老师最为关注的问题。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米德通过考察告诉我们:解决青年问题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教育,而教育的一个主要手段就是能让青年能够自然、平静、坦荡地面对自己的情感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去除封闭在学生心目中的羞涩面纱,使男女同学能够没有压力地正常交往,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感情,这样才能健康成长。而利用我们的语文教材对学生适时地加以引导,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我们的语文教材除了《林黛玉进贾府》和《雷雨》涉及到一些感情问题外,没有一篇文章真正地正视这个问题。
另外,高中青少年正处于激情四射、指点江山的时期,他们时刻关心着国家大事,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踊跃参与的心理,国际和平问题、科研动态问题、环保问题等都是他们关注的热点。同时他们积极昂扬的心态、热情奔放的个性同体育带给他们的激情与活力也十分相吻合。而这些又正是我们的教材中所缺乏的。
调查显示:许多同学想给我们的新教材再增加科普类、金庸等人的武侠巨著类、旅游探险类、男女生之间的朦胧情感类、历史上的各国军事机密类、生活财经类、重大社会热点讨论类、世界体育、文化类等内容。从这里看,我们教材题材的增加还是有必要的。
2. 从作者来看
教材的选编不仅要求体裁、题材的多样化,也要求作者来源的多样化,特别是收录同龄人文章显得更有意义。对于高中生而言,同龄学子具有个性的文字比文学大家的文章更能激起他们思想的共鸣,也更能叩动他们的心扉。北大女生王海桐的《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入选广东教科书,成为教材改革的佳话,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其实,这也并非首创,在美国早有先例。美国高中写作教材《手册》选用的范文全部出自与教材使用者同年龄段的学生之手。在教材的第二部分“文章”中,选用了高中生朱迪斯·派克(Judith Park)的议论文“微妙的广告”(Subtle Exploitation)作为范文,其中朱迪斯的初稿、二稿、定稿及个人创作体会也全部收入在内。范文作者的学生身份也激励着同龄人写出同样优秀的文章来。
显然,在这方面我们的高中语文教材做得还不够。纳新必须吐故,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一些新人新文完全可以吸收进来,而那些“落伍的”、不合时宜的完全可以大刀阔斧地淘汰。
(三)选文时代性还需考虑
时代感强的文章才能贴近社会实际和读者的心理,这也是吸引读者的一个最主要因素。我们的教材又是如何设计的呢?参看下表:
教材选文时代简表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古文的比重在所选课文中最重,占将近一半,而当代文则仅仅占13%,现代和当代的总和才与古代选文相当。显然,三者的比例不太协调。而实验1中第四单元新闻与报告文学选用的文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都是20世纪50年代的作品,恐怕选文的时代性还需考虑。
三、高中语文教材选文建议
(一)在借鉴中求发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当前国内外课程与教材改编的大背景下,人教版语文教材的选文要参看其它版本的选文,在选文的深度、难度、新颖度等方面改进提高自己;同时借鉴国外教材选编的优点,增强题材、体裁的多样化,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适当增加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同龄人文章,在学习借鉴中求得自身的发展。
(二)在选写中顺应时代
叶圣陶先生曾说:“选古今现成的文章作教材,这虽已成习惯,其实并不一定是好方法……”因为“现代青年有现代青年的生活”。古人写的文章不合现代青年的需要,现代作家写的也不一定符合现代青年的需要。他们的写作都有各自的目的。叶圣陶先生认为:“最理想的方法是依照青年的需要,从青年生活上取题材,分门别类地写出许多文章来,代替选文。”因此,教材的选文要适当增加反映当代青年生活的作品和学生自己写的优秀文章,以激起学生的共鸣,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文化内涵。所以,在选写中要增强选文的时代性。
(王俊娜重庆西南大学教育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