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是我国语文教育的集大成者,始终从事和指导着我国的语文教育。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在我国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曾发挥过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将继续启迪我国的语文教改朝着健康的方向前进。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内容极其丰富。其中,语文工具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等思想很有价值。
一、叶圣陶对语文内涵的界定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是与政治、历史、人伦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这种的以文章诗赋为本位教育,学生只学习书面的文言文,远离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20世纪初期,人们逐渐认识到语文教育必须顾及实用性,语文开始在中小学单独设科,叶圣陶从青年时代任语文教员起就积极提倡白话文、大众语和新文字活动。解放初期,叶圣陶及时给语文学科正名定性: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马克思认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叶圣陶在对这些科学论断进行认真学习体会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专门研究语言的语文学科是工具学科”的观点:“语文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语文是人们思维和交际的工具。思维是手段,交际是目的,本质特征是交际工具性。交际包括吸收(听和读)和表达(说和写)两方面,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听、说、读、写四者并重。要从训练内部语言思维的能力入手,达到提高外部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使学生的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相互促进,从而真正掌握语文这个工具。
由于叶圣陶的语文工具观是从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潜心研究中总结出来的,至今仍然为绝大多数专家、学者和语文教师所认同的。国家教育部1963年制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指出:“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1978年、1986年、1990年、1992年的大纲继承了这一观点,确认语文的“基本工具”和“基础工具”特征。但是,长期以来教育界对叶圣陶的语文工具观及教学大纲中所提出的“基本工具”和“基础工具”的理解存在着不少偏差,有的甚至把语文视为一种机械的纯工具。于是阅读教学仅停留在狭隘单纯的语言文字知识的灌输上,不启发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作形象具体的感受和理解;写作教学不重视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和分析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虚假,缺乏真情实感。国家教育部1996年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2001年7月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表述得更为明确规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指导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最权威、最具法规性的观点。它与叶圣陶语文工具观的实质是完全一致的,叶圣陶曾多次说过:“我就是最不信服把语言跟内容分开来说的一个人。咱们不能抛开了意思谈语言,也就是不能不管内容专谈语言。”
二、叶圣陶关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思想
在叶圣陶有关教育和语文教学的论著中,多处涉及到“习惯”的阐述,他把养成青少年学生的良好习惯摆在重要的地位。他甚至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在于要养成学生的一系列良好习惯:“教育是什么?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叶圣陶主张应该引导学生从小养成两种好习惯,即凭语言文字吸收的好习惯和凭语言文字发表的好习惯。他认为学语文至少要养成如下一系列良好习惯。
第一,要养成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学生的这种好习惯光靠听教师讲阅读如何重要是养不成的,仅仅学好了课文也是养不成的,只有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并在阅读中得到了收益,尝到了甜头才能养成。国家教育部2001年7月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给每个学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都作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如果能坚持按新标准的要求去认真实践,凡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都应在课外阅读过400万字以上的书报杂志,这对学生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非常重要。学生自觉地去阅读更多的好文章和好书籍,用以增加知识,增长才干。这样,课内课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语文教学始终处在动态的良性循环之中,当然会使阅读教学收到我们所期望的好效果。
第二,要养成随时作文的良好习惯。写作能力的训练需要经过长期不断的实践才能产生较大的飞跃。为了有效地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叶圣陶曾经有过这样的设想:“能不能从小学高年级起,就使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呢?或者不写日记,能不能养成写笔记的习惯呢?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就记。一句两句也可以,几百字也可以,不勉强拉长,也不硬要缩短。总之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对自己负责。……这样的习惯假如能够养成,命题作文的方法似乎就可以废止,教师只要随时抽看学生的日记本或笔记本,给他们一些必要的指点就可以了。”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语文教师按照叶圣陶的设想去进行作文教改实验,鼓励并指导学生认真地多写多练,形成了随时作文的良好习惯,写作水平都提高得相当快。
第三,要养成自己修改文章的良好习惯。写了作文,一定要学会自己修改。凡是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写东西写得比较好的人,大都有这种好习惯。文学巨匠鲁迅说:“‘文章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对鲁迅的这段话还作了发挥:“鲁迅说‘至少看两遍,至多呢?他没说,我看重要的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认真加以修改,然后发表。”所以,学生一定要养成自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教师的责任主要是指导学生修改,而不是代替学生修改,更没有必要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精批细改”。事实告诉我们,那种越俎代庖的陈旧做法是劳而无功的,它不但极大地加重了语文教师的负担,而且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对学生还是有害的。
第四,要养成认真写字的良好习惯。对中小学生先要求他们把字写得端正,成为
习惯,在端正的基础上再要求写得快,成为习惯。这样就又端正又快,双方兼备。1972年9月,叶圣陶在给一位语文教师的信中说:“我要给你提个小意见,字要写得端正清楚些,……字写不好不要紧,笔划不清楚,叫看的人费心力眼力,就不合乎群众观点了。”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把改变字风、写好汉字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
叶圣陶如此注重对学生一系列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很有现实意义。好习惯养成得越多,能力就越强;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学生阶段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代,教师、家长和全社会都要积极引导青少年学生朝着养成好习惯的方向努力。
三、叶圣陶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思想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是叶圣陶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一句名言,是对语文教育的本质和理想境界的高度概括。叶圣陶在不同场合无数次地阐述了这个观点,极大地推进了我国语文教育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叶圣陶首先就肯定了“教”的功能和必要性。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但教师决不是机械代办地传授书本知识,而是要在“教”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自求得之”的本领,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一定要以学生为本位,有意识地丢弃“逐句讲解”、“精批细改”等陈旧教法,通过启发诱导,让学生一步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性,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直至“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
为了使教师的“教”达到学生的“不需要教”,叶圣陶设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即“预习——讨论——历练”的三段教法。
在课前预习这个环节中,要求学生认真做好“翻查、分析”等工作。预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去动脑筋,必然印象更深,收益更大;对不能理解的部分,学生自然会在上课时迫切想得到疏通。在课内讨论时,教师引导学生各自发表预习的心得,包括收获与疑惑,通过相互讨论,大部分问题得到解决,教师再适时进行纠正、补充和点拨。这样,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都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其效果之好不言自明。历练应该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只有经过反复历练,才能掌握语文工具,才能养成语文习惯。
只要长期坚持这“三段教法”,语文教学就一定会达到“不需要教”的理想彼岸。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要实践这种先进、科学的教学法,阻力仍然很大。
第一,来自语文教师本身的阻力。教师都是从学校培养出来的,长期的耳濡目染,早已习以为常,要改掉它谈何容易?再则,如果说叶圣陶的三教段法比起逐句讲解法更为方便、省力,那改过来或许还不会太难,问题是三教段法除了教学效果好,且能达到“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外,对教师来说备课更吃力了,上课更辛苦了。因为不付出更多的劳动,就不能迅速准确地解答经过预习有备而来的学生在相互讨论后提出的问题,甚至还出洋相。于是就下不了决心屏弃原来用惯了的教法,从而导致了语文教改的步履维艰。
第二,来自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某些领导的阻力。一些领导,未必全都认识到“逐句讲解”、“精批细改”等做法是事倍功半乃至劳而无功的。就阅读教学而言,有的领导认为语文老师以讲书为己任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讲得生动,学生喜欢听就是好老师。语文老师的教学,如果学生没有从中受到启发诱导,老师讲得津津有味也未必就好,除了能给学生留下些对教师的羡慕之外,没有什么真正实在的意义。领导们的观念未得到更新,只靠少量进行语文教改的执著者在那里顶着压力孤军作战,阻力太大。
第三,来自一部分家长的阻力。家长对子女的学习都是相当关心的,就作文教学而言,有的家长见到孩子作文本上改动得极少或基本未改,心里就不高兴,而作文本上圈圈点点,密密麻麻写满了红字,他们就很高兴;殊不知,任何人写作水平的提高都是靠自己多写多改练成的,哪里是老师改出来的?叶圣陶说得好:“作文教学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所以,我们一定要反复向家长宣传,使他们懂得教师无谓的“改”对学生并无好处。
要使“教”达到“不需要教”,必须彻底更新教育观念,变学生的被动学为主动学;更新教育方法,变“教师讲,学生听”为 “学生写,学生改,相互改,反复改”。
(彭善友黑龙江七台河矿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