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库门弄堂里的“老外”

2006-04-11 09:05
上海采风月刊 2006年2期
关键词:石库门弄堂印度人

叶 穗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石库门弄堂里也住过老外,不过那时称之为“外国人”。我小时候就见过。

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住在同一条弄堂6号里的一个外国老头。他又矮又胖,挺着个大肚子,秃顶,看上去有点像当今以色列的沙龙。他总是身着一套旧西装,深居简出,有几分神秘。听大人们说,他是“白俄”,十月革命后逃亡到中国的。不过这老头对孩子挺友善。那时弄堂里常有一群孩子疯玩,见他走过便会拥上去围着他,伸手向他要面包吃。他手中若是正好有面包,便会一片一片分给他们,像于孔乙己分茴香豆似的;若是两手空空,他会让孩子吊在他的肘弯上,一手一个,原地转两圈,逗得那些孩子快乐地尖声叫喊。我常在一旁看着,从不去讨面包,却有些羡慕那些吊肘弯的小孩。他大概看出来了,有一次示意我过去,把我吊起来飞了几圈。

在我儿时的印象中,这个老头挺可爱。然而后来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记得是国庆十周年的那天清早,我被弄堂里一阵异乎寻常的骚动声惊动,打开窗户往下一看,弄堂里站了好些个全副武装的警察,还有很多居民,他们都在向弄堂内张望,仿佛在等待着什么,同时又在议论着什么。我好奇地趴在窗口,想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不一会儿,几个警察押着一个人从支弄里拐出来了。走近一看,我不由得大吃一惊:这不是那个外国人吗?他衣衫不整,步履踉跄,耷拉着脑袋,双手被反铐在身后。押解的警察中有一人用手捂着耳朵,那里淌着血。事后听说,警察逮捕他时他拒不开门;警察破门而入时他从门背后突然用水果刀向警察刺去,刺破了一个警察的耳根。他究竟是什么人呢?我很纳闷。过了很久我从张贴在弄堂墙上的布告中得知,他被判刑了,罪名好像是现行反革命分子。我不知道他的名字,我是从布告上犯人的地址上确认的。

4号里也住着一个“老外”。那是个又瘦又小的女子,听说她是土耳其人。那女人头发像干稻草,身材干瘪,一点儿也不像我在画报上看到的外国美女,这让我很失望。她嫁给一个中国人,还带来她的大儿子,以后又和中国丈夫生了两个儿子。弄堂里的人分别管她三个儿子叫“大外国人”、“中外国人”、和“小外国人”。那时候“大外国人”大约十七八岁,正当风华。与她妈妈完全不同,他长得极其英俊:白皙皮肤,金黄卷发,鼻子像希腊雕塑那般完美,再加上蓝眼睛、长睫毛和挺拔的身材,现代女孩子一定会惊呼:帅呆了!他进出弄堂目不旁视,现在想来就是所谓的“酷”。“中外国人”则又是另一番模样:浓密而卷曲的黑头发,黑眼睛加上黝黑的皮肤,结实的五短身材,看上去像个阿拉伯人。“小外国人”和我同年,也很漂亮。尤其是那头柔软的金发和又长又密又翘的睫毛,让人想起朱自清所说的“天之骄子”。那个土耳其女人会讲几句汉语,与邻里相处十分客气。记得我有一次在倒垃圾时遇到她,她微笑着对我说,“你好。”我还小,有点不知所措。“文革”开始前后,大外国人忽然被送去劳动教养了,听说是因为“生活作风”问题。中外国人后来顶替退休的父亲进了一家市级医院当门卫。小外国人在学校停课后学起了吹号,无论是闷热的夏晚还是酷冷的冬夜,弄堂里都会响起那时断时续的沉闷圆号声。以后我去了农场,关于这家人的记忆就此中断。“文革”结束回到家中,那女人已带着大小儿子回了土耳其(大儿子被放回来了),二儿子则结了婚在中国长住。

除此之外,我们那里的石库门弄堂还住过印度人,上海人称之为“红头阿三”。他们在解放前就来上海谋生,多在提篮桥监狱当狱警。我们这一带印度人不少,我住的地方还有一座印度教堂呢。我们弄堂口开了一家小酒店。那些印度人经常三五成群地来这里喝酒,他们个个人高马大,头上盘着白布,身上穿着宽大的袍子,脸上满是络腮胡子。坐下后,他们边喝酒边叽里哇拉地说些谁也不懂的话,有时连比带划地与老板娘开玩笑。下酒菜无非是花生米、豆腐干和酒店门口挑担小贩案上的猪头肉、牛杂碎。回去时,他们通常还要沽上酒带走。偶尔也会有女人和小孩来酒店。年轻的印度女子身后总是拖着条又粗又长的黑辫子,身材婀娜,浓眉大眼,肩上斜披着一片薄纱,很是好看。结过婚的印度女人多很胖,像只大水桶。印度小孩皮肤虽黑,但眼睛很大,且黑白分明,男孩像小拉兹女孩象小丽达,非常可爱。我那时经常瞒过母亲在酒店门口看这些印度人,充满好奇。六十年代初,中印边境开战,那些印度人陆续回国,小酒店里再也见不到他们的踪影了。那座印度教堂后来成了一所民办小学。

那时住石库门弄堂的外国人大概不会很有钱。他们为什么来到这里?他们也都该有一段自己的人生故事吧?只是我们无从知道。每当想起儿时记忆中的外国人,我常这么想。

猜你喜欢
石库门弄堂印度人
弄堂里
弄堂里
抢救并保护上海的文脉石库门
经验
触摸石库门,找到真正的上海
渐行渐远石库门
以退为进
弄堂
弄堂记忆
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