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石库门

2016-09-10 19:46郑宪章
检察风云 2016年12期
关键词:斯文石库门弄堂

郑宪章

2011年冬天,大中里在挖掘机的轰鸣声中消失了。

始建于1925年的“大中里”曾是上海市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石库门里弄之一。近百年的建筑瞬间化为乌有;近百年的历史顷刻云消雾散!站在被围起来的废墟上,吹来的风呜咽着,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死寂,我有一种站在墓地里的感觉!历史走到2013年,我又亲眼目睹了东斯文里“寿终正寝”。具有近百年历史的石库门建筑群,同样没有逃脱夷为平地的命运。仅仅几年工夫,除了大中里,东西斯文里,还有慎余里、褒德里、余庆里、师善里、积善里、公和里、董家渡、新康里、八埭头等一大批石库门在我镜头前消失。那段时间里,我只要听到什么地方又要搞开发建设了,立刻就要背着相机赶过去,因为我知道这种“开发建设”的代价往往是大批石库门的消失。我居然成了给石库门拍“遗像”的人!

随着石库门的消失,再也看不到弄堂里清晨排队倒马桶的老老少少和煤球炉升起的袅袅烟雾;再也看不到在自家门前摇着蒲扇喝着小老酒纳凉的爷叔和弄堂口“老皮匠”忙碌的身影;再也听不到傍晚家家户户饭菜飘香时大人叫小孩回家吃晚饭的声音;再也无法邂逅永远西装笔挺,拄着拐杖,一脸得意的老克勒。

原本石库门弄堂里的喧嚣繁忙和活色生香一去不复返了!毫无疑问,随着一批又一批的石库门退出历史舞台,消失的不仅仅是风貌,还有风情。

中西合璧的石库门,承载着上海的历史文脉和厚重的海派文化,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沧桑变迁。今天,城市建设要发展,老百姓居住条件要改善,石库门如何在发展和保护的缝隙中找出一条两全其美的“活路”,这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我们要拥有今天,我们还要拥有未来。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不能没有文化。只顾眼前利益的拆毁,历史将被拆没了,文化将被拆没了,铭刻着上海印记的东西将被拆光了。

难道真的要让一批又一批石库门作为这座城市发展的代价?难道真的要让我们的后辈只能从博物馆、档案室寻找石库门的踪迹?如果是,这将是这座城市的无奈和悲哀!曾经拍摄过这样一幅照片:大中里残垣断壁的瓦砾中,一根石库门门框残留的石柱在血色残阳中仰天挺立,像一尊墓碑,更像一个大大的感叹号!石库门用它最后悲凉的形象向世人发问:石库门何去何从?

以我微薄之力,无法左右石库门的命运。我只能选择不停地去记录拍摄。石库门是这个城市的痛,因为痛惜,所以记录;因为痛心,所以拍摄。今天的记录,是明天的历史。让我们共同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海派文化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编辑:沈海晨 haichenwowo@163.com

猜你喜欢
斯文石库门弄堂
“弄堂”一词的由来
斯文细胞
传承红色基因 从石库门开启
“斯文”即“斯德”:《论语》“斯文”新诠
弄堂里
抢救并保护上海的文脉石库门
触摸石库门,找到真正的上海
斯文哥阿豪
弄堂
弄堂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