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坚持六个合理

2006-04-06 12:53吴亚群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10期
关键词:专题学习教学资源教师应

专题学习网站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和在线学习工具,可以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它越来越得到一线语文教师的青睐。不少地区和学校的教师的实践表明,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准确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合理设计并运用专题学习网站,专题学习网站才能较好地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具体说来,应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学目标的定位要合理

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应首先确保语文学科本身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利用专题学习网站,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有效地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帮助学生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综合素养和能力。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目标,使得它们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应以“知识与能力”为基础和主线,让学生感受知识发现的过程与方法,并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现在有不少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有的教学目标不明确,课堂教学只是一些无序活动的简单连接和叠加;有的教学目标封闭,只有预设目标而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生成新的目标;有的教学目标单一,偏重于认知领域,不提过程与方法,更无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的将三维目标人为孤立,把能力、情感等目标从认知目标中割裂出来。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学生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一堂课下来,学生收获甚少,所以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二、网站的形式和内容要合理

与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一样,专题学习网站仍然只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辅助手段。专题学习网站的形式和内容要有助于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如果片面追求网站的美观和视觉效果,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或教师开发的耗时、耗力。笔者认为,用于语文课堂教学的专题学习网站在形式上应力求简洁、明了;在内容上应注重科学、实用。尤其是在专题学习网站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应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发挥专题学习网站的优势,尽可能选择以下五种内容:一是其它媒体难以表达的内容,二是可以弘扬信息技术优势的内容,三是学生身边的素材,四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五是时效性强的内容。这样,专题学习网站才能切合学生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真正成为学生得心应手的学习助手。

三、教学资源的量与质要合理

利用专题学习网站,教师可以把与语文课程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教学资源进行结构化重组,以便于学生集中浏览,满足学生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的需要。但是,如果专题学习网站中的资源贪大求全,会让学生无所适从、顾此失彼,反而降低学习效率。同时,如果教师不对教学资源进行精挑细选,不通过合理加工和改造提高教学资源的质量,就会出现专题资源“千站一面”和“滥竽充数”等问题,同样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这里,笔者想特别提醒一下我们的老师,一是对于图片,要注意其图像分辨率不宜过大,在网站页面中每页的图片不宜过多,否则会影响学生浏览的速度;二是对于音频和视频文件,要尽量选择IE支持的、通用的播放格式,要注意时间的长短,在课上尽量不要让学生同时点播同一个音频和视频文件,否则会占用大量的网络带宽;三是对网站中出现的文本,尤其是需要学生在课上阅读的文字,要言简意赅,字数一定要适可而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时间,防止因阅读时间不足,导致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囫囵吞枣走过场。

四、学习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要合理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作为母语,可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的资源和实践的机会可以说是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因此,即使是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身边的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的问题,不一定是教学的重点,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学的重点、学生理解的难点和兴趣点有机整合,归纳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并适时加以指导,这样的教与学才更加有效。笔者曾经听过一节小学语文网络课《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师为了使学生理解“维也纳是古典音乐的摇篮”,先让学生聆听网站上古典音乐家的乐曲,又让学生观赏中央民族乐团和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的视频,把语文课上成了音乐欣赏课,这样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表面上看学生参与面很广,但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感悟,背离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五、在线交流工具的使用要合理

论坛、留言板等在线交流工具,可以拓展学生的参与面,突破课堂的时空界限,便于协作探讨。但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加上学生文字录入速度有限,这种交流方式反而会显得不那么方便和快捷,导致师生交流匆匆过场、弄巧成拙。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实际,注意言语、体态、纸笔交流与网上交流相结合,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提高课堂交流与反馈的效率。笔者曾经听过的《桥之思》网络课,教者在教学课文第二部分时,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说说桥除了具有连接和交流的作用还有哪些特殊的功能,然后让学生从课文描写的两种桥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用朗读读出自己的喜爱之情。在这个环节,教者利用言语交流方便、快捷的特点,加强了学生与文本的沟通,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且在带领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第三部分的时候,教者又发挥了网上交流学生参与面广、能突破时空界限、便于协作探讨的优势,让学生先浏览网站中提供的“同学——友谊的桥”、“老师——知识的桥”、“爱心——希望的桥”等关于“心桥架构”的学习案例并通过留言板发表自己的观点,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架设自己的“心桥”,并通过留言板交流共享。

六、教学手段的运用要合理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网络的优势。令人遗憾的是现在的网络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些误区,不少教师“唯电是用”、“唯网独尊”。有的教师以整堂课不写一个字为先进,有的教师请人朗读好课文并预先录制,课上轻松点击鼠标播放即可。这些教师把板书、范读、体态语言等传统教育手段打入冷宫,片面夸大信息技术的作用。事实上,任何教学手段都有它的局限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情和教学目标,优化组合多种教学手段,力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提倡启发式、讨论式等传统教学方法,坚决克服满堂的“电灌”,不搞花架子,不刻意求新,而要在学生素质的养成上扎扎实实下功夫,学生每堂课都得到实惠。例如,初中语文《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师可以设计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己动手做实验,观察、验证、体会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其中让学生用手按住自己的喉咙并说话,感觉声带的振动是最简单的方法。

尽管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建设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课程,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并且利用专题学习网站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但是,语文课程教学仍姓“语”,专题学习网站仍然只是配角,必须合理地加以应用,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才会成为学生心灵飞扬、愉快创造的天地。

(吴亚群 江苏省如东县教育局电教中心)

猜你喜欢
专题学习教学资源教师应
省妇联召开 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 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开展腰痛专题学习的必要性
物理专题学习的“分类+变式”设计——以直流电路动态分析专题学习为例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富川县安监局开展“ 讲道德、有品行” 专题学习研讨会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