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
陈锡文(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这次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以往的政策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原来讲“三农”问题,“三农”工作,都是从外部观察农村的时候提出来的;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是农民自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下提出了四大任务,即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从中可以看到这项政策本身与以往政策的区别,它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那就是“以城带乡、以工哺农”阶段的到来。
我感觉,中国的农业有一些很基本的特点,比如说粮食生产基本上是“两丰一欠一平”,四年一个周期。2004年和2005年都是丰年,两年增产了1000亿斤。2006年增产的压力很大。农民的收入和生产的产品有关系,增产的压力在增加,说明销售成本在增加。另外,生产成本也在增加。全世界的原油一涨价,中国也要涨,农业生产成本就要提高。在这方面,我们测算了一下,农民一亩地要增加30—40元的支出,大概总共要增加600亿元的开支,而且现在全球油价没有下跌的迹象,所以2006年的生产成本还会居高不下,农民增收的环境会进一步严峻。
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是两大关键点
林毅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关于新农村建设,我过去的思考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怎样增加农民的收入,二是怎样改善农民的生活。从增加农民收入的角度来看,长期是要减少农村人口,这就牵涉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比较快,农民的收入就会增长得比较快。从1998年开始出现生产能力过剩,新增的投资和就业机会少,许多乡镇企业破产,以致1998、1999年农村劳动力出现回流,启动市场需求、解决过剩生产能力是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前提。农村是一个相当大的市场,但是要启动农村市场就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农民收入的问题,另外就是与农民有关的基础设施的改善问题。
“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把中国变成世界最大的消费者
蔡昉(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现在中国很接近于世界最大的生产者。解决新农村建设问题,就是要把中国变成世界上最大的消费者,这是非常重要的。农民收入的提高从现在来看有两个源泉,一是发展生产,产量高,卖得多,收入就高;二是结构调整,包括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就业身份的转换。
宏观经济的变化不仅会影响农村,还进一步影响城乡关系,同时城乡关系的变化也会反过来影响经济的增长。如果是两方面中任意一个方面扭曲,就可能进一步扭曲另一个方面,产生对双方都不利的影响。当需求不足、宏观经济偏冷时,政府对农民工进城的政策就会部分偏紧;就业环境比较好,岗位创造得比较多时,政府就倾向于创造好的政策环境,吸纳农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