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传统观念 提高学生素质

2006-02-02 09:11武学银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12期
关键词:合作性素质学科

语文学科的重要作用、基本性质和科学的语文教育观决定了语文学科具有素质教育功能、基础教育功能和生存教育功能。目前,我国《语文新课程标准》已经实施,语文教学改革正向纵深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发挥语文学科功能,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还需从根本上改变三个观点。

一、把教学仅看成师生双边活动的观点需要改变

在教学实践中,只重视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忽视甚至有意限制学生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确实存在教师和个别学生交往的情况,但教学过程应包括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全面的交往过程,忽视任何一方都是不足取的。实际上,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发生在学生同辈群体关系的环境中,学生在不断的相互交往和作用中获得来自群体动力的推动,获得社会助长效应。具体地说,就是具有不同的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和性格特征的学生,为共同的目标而相互合作,尊重团结,必然相应地形成积极的团体推动力。这种推动力不仅会促进学生的活动效率,而且会提高学生的努力程度和团结合作技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正因为如此,更应重视和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把课堂仅看成传授知识的观点需要改变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重在知识的积累而忽视能力的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既是掌握知识的人,也是具有各种能力的人。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探究者,才会在主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会学,才会乐学。教师在课堂中要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要把工夫下到引导学生提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教师要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不仅爱学习,而且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奖优罚劣是促进教学有效手段的观点需要改变

目前,竞争性的教学评价制度和教学组织方法在各级各类学校普遍使用。所谓竞争性教学,就是指许多人在个别人的成功中品尝挫折和失败的滋味的教学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奖惩制度或奖优罚劣方法。这种教学评价制度使学校同学科教师之间充满着竞争,合作性的交往行为几乎被排挤掉,因此造成学生关系冷漠、冲突不断,失望厌学的现象在学校大量存在。要切实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正确处理好学习与竞争的关系。首先要改变以往单纯的奖罚制度,制定出科学的教学评价制度,使教师重视合作教学。作为教师,更应身体力行,强调合作性奖励,力图使每个学生的努力得到相应的奖励,并把这种奖励视为学生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增强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样上下齐心、互相合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潜能,才能全面提高和巩固学生的语文素质,从而强化语文学科的多种功能。

(武学银 甘肃省民乐一中)

猜你喜欢
合作性素质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超学科”来啦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小组合作性学习对中职护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