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误读例析

2006-02-02 09:11陈昌梅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12期
关键词:新课标师生读书

《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很多一线教师勇于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我们也要理性地看到,由于我们认识上的局限,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不够科学全面,在探索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偏差,以致影响了阅读教学的质量。其主要表现有:

一、学生:“伪主体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处于“霸权”地位;新课标倡导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精神,把教学过程定位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但是,一些课堂上,有些老师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能让学生畅所欲言,索性退居幕后,只等诸位学生话音一落,就像央视春节晚会那些坐在观众席里率众喊“好”的“节目托”一样,对学生赞不绝口。

如一位老师在执教朱自清名篇《背影》时,让学生讨论父亲的形象。其中一个同学发言说,父亲违反了交通规则,私自攀爬月台,实在不该。对学生如此“创新”的发言,老师微笑着夸奖这位同学善于发现。

我们这位老师,面对学生脱离背景和文本曲解人物形象的错误大加表扬。“危而不持,颠而不扶”,放弃了应承担的指导作用,该引导的地方置之不理,该纠正的错误忽略不顾。学生走出课堂,带出的不是真理而是谬误。虽然语文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但也绝不是答什么都对。学生回答不合理,甚至是错的,也一定要指出来。回避错误不是主体性;直面错误,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才是真正的主体性。学生即使答得对,答得精彩,也不应该一概下一个简单结论完事,要给学生指出为何是对的,精彩在哪里。这种片面地理解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内涵,置学生于“伪主体化”地位的行为,实则是与学生主体性要求背道而驰的。

二、文本:“边缘化”

否定“课本中心”是对的,但文本依然是语文教学的首要凭借。我们要警惕忽视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而过多过早补充内容,或过多地进行非语文活动。有的课教师没有挖掘教材所蕴含的价值取向,没有很好地理解与应用文本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却抛开文本任意拓展延伸;有时学生连课文中的句子还没有读熟,课文的内容还没有很好理解,教师又是补充课外读物,又是让学生搜集交流有关的课外知识;有的课,放着好好的课文不读,整天让学生看着多媒体资料讨论、交流。凡此种种,都没有很好地发挥课文这个“例子”的作用,长此以往,语文教学的基础就会动摇。

例如有位老师讲读贾平凹的《我的母亲》一课,他抛出了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讲一讲自己所感受到的母爱?然后进行了全班大讨论。整节课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可惜得到的是不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对文本的价值内涵把握不准。语文关心作者的生活,是为了便于知人论世,便于理解文本,与作者展开对话、交流;语文关心教师、学生的生活是为了便于师生“切己体察,虚心涵咏”,便于师生从自身生活经验出发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碰撞,实现对文本的创造性对话,并最终实现师生言语和精神的同步成长。新课标倡导对话,倡导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和师生与文本的对话,但这些对话都必须着眼于师生与文本的对话——离开了与文本的对话,语文就会漫无边际。

三、体验:“简单化”

感悟和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出现的两个概念,也是语文教师使用极多的两个词语。然而在什么前提下、在什么时候、怎样让学生感悟与体验,很多老师缺少细致的研究和设计,在实践操作上极易走向形式化与简单化。

教学中我们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学生自由读课文,刚粗粗地读了一遍,有些句子还没有读通顺,教师就组织学生交流读书体会;有的教师在学生读课文时,每段必问:“你读懂了吗?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前者忽视了语文教学中的读书理解,后者泛化了读书感悟与体验。

我们认为语文学习中的体验与感悟要真切,倡导个性化体验,追求读书中的“真情实感”和有见解的感悟与体验。这一目标的实现只能靠走进文本,理解文本,与作者的心灵对话,触摸情感的脉搏。时下,教师似乎不太愿意提及“阅读理解、分析概括”,更愿意谈论“自读会悟,个体体验”,殊不知,读书理解是感悟与体验的前提与基础。不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好,就不能通过语言来认识事物之间、人物之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要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必须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一遍又一遍地读书消化,一次又一次地分析概括,然后才有独特的、有见地的感悟。否则,学生的感悟与体验只不过是言不及义的空话,或是人云亦云的套话,或是肤浅片面的白话,缺失了悟性、个性、灵性,也谈不上语言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养的发展。

四、综合:“盲目化”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综合,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这对于彻底改变过去课程门类过多、界限分明、割裂联系的弊端是大有裨益的。但教学中盲目追求综合,把握不好“度”,也极易走向极端。例如有位老师讲《孔乙己》一课,设计了孔乙己告状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就脱离了语文,把腿伸到了政治课里去了。

语文本位的现象要改变,但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是任何时期都不容忘却的。语文课姓“语”,不姓“杂”与“繁”,语文课不能上成手工课、自然课、音乐课、活动课,更不能上成拼盘课。语文综合性学习时,不管我们的学习活动涉及到哪个领域、哪门学科,采取哪种方式、利用哪些手段,其归宿在于为语文服务,为积累语言、积淀语感服务,为着实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服务,为多角度地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服务。语文的综合性绝不是各门学科的整合学习,也不是另外给语文附加一些其他学科的任务,让语文课替其他学科分担目标。我们提倡语文课应该用语文手段完成各种任务,在完成任务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

产生上述误区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思想理解不到位。很多教师不读书,不学习,不长进,靠着少得可怜的一点家底打天下。这样的教师缺乏的不是教学方法、技巧,也不是各种各样的理论,而是最起码的语文素质和必要的学养。

(陈昌梅 江苏省射阳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新课标师生读书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我爱读书
我们一起读书吧
麻辣师生
读书为了什么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