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有很强的综合性,语文课本的内容也是包罗万象,五花八门的。这一切决定了语文教学是一门极富艺术特色的创造性活动。如何将普通的课堂化为神奇的世界,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所有语文教师关注的问题。那么如何激起学生的兴趣,唤起他们的情感,促进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呢?下面谈谈新课改语文教学中把趣味性融入课堂的一些方法。
一、导演课本剧,构建表演型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语文实践中要重视学生的体验。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地位,尽可能让学生去设计活动和参与活动。”如何调动学生的自主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学环节和方式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课本剧正是让学生通过富有想象力和生动有趣的表演,使学生进入角色,想他人所想,让学生从所承担的角色和立场去理解和表达,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究,勇于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
怎样让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呢?我常想:在课堂上要多提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亲自去演一演、说一说,才能把学生的思维激活,使他们的思维跳出原有的束缚,在课堂上才能真正听到学生们真实的想法,听到不同的声音。
我在上《狼和小羊》这篇课文时,课堂上我通过让学生演课本剧,让学生在表演中体验角色,从而享受成功的喜悦。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我创造了一个体验的机会,我问学生:“谁来扮演小羊和小狼?谁愿意来演一演?”我话音刚落,一双双小手便纷纷举起了。是啊,小孩子最好动了,一听到可以玩马上精神了。第一组的两位同学上场了,在配乐声中“小羊”和“狼”很快地进入了角色。在河边,狡诈的“狼”凶恶地对“小羊”说:“你弄脏了我的水,你安的什么心?”“小羊”可怜兮兮地说:“亲爱的狼先生,我怎么会弄脏您喝的水呢?学生们这时脸上的表情都很紧张,好像在替小羊抱不平!“狼”演的更卖力了,他舞手动脚,一步步逼近小羊,逼问小羊说:“去年你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呢!…… 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说完就龇牙咧嘴向“小羊”扑去。刚演完,教室里响起了掌声,“狼”和“小羊”表演的真精彩!这样的表演顺理成章,不仅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而且激起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通过这些生动真切的表演,课堂气氛显得活跃,同时大家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得很快。
二、引入比赛,营造游戏型课堂
比赛可以极大地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游戏式的比赛中他们很想表现自我,使自己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在一堂语文知识综合课上,一位老师采用比赛式教学。全班同学分为龙、虎、狮、豹四个组,每组选三个代表作为主力阵容,其余同学为啦啦队。比赛分为指定答题、抽签答题、风险提速三个环节,中间还适当穿插观众答题。结果同学们迅速组队,推出了自己的方阵代表。比赛时选手们勇敢沉着,答对了会舒心微笑,答错了脸上就有一些遗憾。轮到观众答题时,小手举得老高老高,弄得台上的主持人不知喊谁好。这种紧张激烈的场面是平常课堂提问时难得一见的。此外,课堂上常见的游戏还有诸如成语接龙、诗词擂台等。这些游戏式的比赛对于学生主动地掌握知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融汇故事,形成幽默型课堂
有的老师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不苟言笑,否则学生容易走神,弄不好会变成平原纵马,易放难收。这种说法当然有其局限性,正如一池平静的湖水,如果能泛起几朵浪花我们就会想象湖中是不是会有美丽的鱼儿。至少也应该会有鲜活的生命吧。“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一堂课如果有些生动、幽默的故事点缀其间,学习效果绝不会比死气沉沉的说教差。
有些学生老是写错别字,有一位老师就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说是某某同学在作文中写道:一天,他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路上有一堆牛粪,他大吃一惊,庆幸自己没有踩着。结果这位同学把“惊”字误写成了“斤”字。于是老师批阅的时候在旁边写下了“海量”二字。同学听了这个故事后都捧腹大笑,也明白了写错别字有时候容易闹笑话。同样,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可以给学生讲一讲中国的唐宗宋祖、英烈传奇,外国的鲁滨逊、百万英磅。一些严肃的艺术品我们也可以给它加点“味精”或者“麻辣调味品”,这样就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享受语文,寓教于乐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人:他们只看见分数,却看不见孩子;只看见功利,却看不见真理,在不知不觉中,对孩子心灵的灌输、压制、束缚、甚至戕害,取代了对他们心灵的开启、点拨、净化和提升。于是,孩子学习的日子满了,生命却空了;头脑满了,心却空了。其实,我们应该让语文教学成为一种惬意的享受,应该让学生在享受中理解文本、丰富文本并超越文本;在享受中用内心的感应去印证、诠释语文的神韵、博大与深远。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激起学生的情感渴望,点燃孩子们的心灵火花;我们的课堂教学与才能超越知识,走向生命,走向智慧;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才会闪现出生命的活力!
寓语文课堂教学于乐,方法异常多,如启发想象、比较异同、分角色朗读、表演,甚至还可借助录音机、录像机、实物、挂图等多种媒体,把抽象的文字变成直观的刺激。
回眸语文教学,我的感受是:享受语文,才能让语文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拨动生命的“情弦”;享受语文,才能让语文教学绿意盎然,实现语文教学的诗意回归!
(高振忠甘肃省通渭县鸡川镇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