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年度报告(2005年)

2006-01-18 03:31张全之刘新生李文杰董建平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6年9期
关键词:学报文学小说

张全之 刘新生 李文杰 徐 婷 董建平

2005年,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异彩纷呈,收获颇丰,但也存在一些值得重视和反思的问题。检视2005年的研究成果,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从文体来看,小说研究仍占据主流,诗歌等其它文体的研究尚嫌薄弱;第二,从方法论的层面看,研究者广泛借鉴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的批评方法,开拓了文学研究的新局面,但过分倚重外来理论,导致批评话语的本土特色相对模糊;第三,作品评论偏重于理论,视角各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但由于受中国整个学术环境和评价体制的影响,文学研究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如选题重复、观点雷同、一稿多投等。当然,瑕不掩瑜,2005年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仍然留下一些值得珍视的成果。

一、文学史研究

(一)“十七年”文学研究见仁见智

十七年文学是由现代文学向当代文学转型的过渡阶段,前后呼应着五四文学和新时期文学两个高峰。近年来,随着“重写文学史”等理念的深入,十七年文学成为研究的热点,同时,作家作品所处的文学生态环境也被予以了必要的关注。席扬的《“政治审美化”的“纯粹”与“艰难”——关于“十七年”文学思潮内在机制和理念走向》从历史的高度分析十七年文学的发展,认为“十七年”文学思潮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表现为鲜明的“统一化”和“一元化”状态,它一方面通过对1942年以后解放区文学传统的全面继承体现了政治与文学关系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又必须根据“新的时代”的文化的、意识形态的要求对于那些在“战争语境”中产生的审美理念,进行不断地修正与完善。“十七年”文学思潮的发展过程,首先体现在一系列“文艺运动”的交替过程中——既是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建构”的实际步骤,也是确立“文学新秩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运动”不仅是文学思潮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形式,而且从“文艺运动”之间的“间歇”中,还可以了解到当代文学思潮的发展节奏和主导趋向。在文学创作实践领域里,文艺思潮的发展与变化主要体现在提倡“写什么”、“怎么写”和反对“写什么”、“怎么写”的两个方面及其两个方面之间的张力与冲突。1

2005年的当代文学研究涉及面广阔、题材宽泛,在对周扬的评价方面,学者们的意见也出现了很大的分歧。汪介之指出:周扬从上世纪20年代末开始涉足文学批评到70年代末复出后的理论著述,可以见出他走过了一条由主要根据20-30年代苏联文学理论来检视中国文坛到最终摆脱其狭隘框架、直接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来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道路,这条线索约略显示出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文学届传播的一幅侧影。2 蔡同庆的文章将车尔尼雪夫斯基与周扬进行比较,认为周扬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在中国的接受者和推行者,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周扬文艺思想对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的继承与发展,及其在接受和推行过程中的局限性。3 薛朝晖、王莉则另辟蹊径,从地域文化入手,将毛泽东、周扬、成仿吾这三位有重大影响的湖南籍文学理论批评家进行比较,认为他们的文论所体现出的注重社会政治功利的价值取向和权力话语方式等特点与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学统和湖南人“霸蛮”的文化性格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湖湘文化造就了他们文论的基本品格。4

在“十七年”文学史上,最具文学史意义的现象是“双百方针”的提出及其影响,因此,在新的语境下,对这一现象进行重新评价,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赵歌东的《1956年:“双百”方针催生的小说新潮》,以“双百”方针的提出为背景,认为1956年的小说创作新潮确立了“干预生活”的批判现实主义姿态,从而打破了50年代初以颂歌为主调的文学创作模式,开辟了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新维度和新思路。这一创作新潮的出现既是“五四”启蒙主义文学精神的再生,同时也是建国以来重新确认知识分子角色的一个重大尝试。5

在对革命现实主义的研究方面,马立新在《红色理性与英雄形象》中称:红色理性是一整套指导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的理论和原则,其核心内涵即“暴力革命论”,深层内涵是以全人类为本位的人道主义,它与政治理性和人文理性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区别和联系,对革命战争文学文本的创作和形成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在制造生产出了大量的具有鲜明时代理性特征的英雄形象的同时,也使得人物性格塑造呈现出特有的极端化和政治化倾向;在它的强大制约下,英雄形象长期占据着革命战争文学乃至十七年文学的统治地位,红色文本成为压倒一切的强势文学。剖析红色理性对英雄形象形成的作用机制有助于进一步开掘革命战争文学的创作规律,为革命战争文学研究提供新的方法论。6 朱德发在《革命现实主义文学“英雄理念”的反思与阐释》一文中阐释了这样的观点:“英雄理念”是革命现实主义的重要美学范畴,也是革命文学英雄叙事的核心创作规范。文章从多维度对“英雄理念”进行当代反思和理性阐释,革命现实主义英雄理念实质上既是以现实主义为装饰的主观浪漫主义英雄观,从内涵到外延看又是个政治意识形态话语系统;革命英雄理念既是以否定人性论或人道主义为前提而建立在独断阶级论的基础之上,但个人主义英雄与集体主义英雄又不是极端对立而是辩证统一;英雄个体主体与英雄集体主体既是同质同构的,革命英雄理念与革命文学创作实践又表现出种种逆向顺向相交错的关系。7 “英雄”成为衡量革命现实主义特别是“十七”年文学的重要尺度。李宗刚认为,在“十七年”文学英雄叙事的隐喻性特征制约下,作家的英雄叙事已经预设为对政治隐喻性特征的价值需求的满足上,这就使作家的英雄叙事只能在主流意识形态划定的“疆域”中进行,从而限制了具有鲜明个性化审美特征文本的诞生。随着主流意识形态在全国的支配地位的确立,十七年文学的生产被纳入到了国家的政治轨道上来,文学也就从私人话语转变成了国家权力话语,这就要求作家的文学创作要自觉地纳入主流意识形态已经规范好的框架里,这也使得主流意识形态以及与此相应的文化政策内化到作家思想中,成为他们创作中的定律。十七年文学的英雄叙事,尽管其生成的文化语境一直被主流意识形态紧紧钳制着,但在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作家努力下,还是获得了较大的文学成就。8 姜峰在《十七年文学中的英雄焦虑》一文中谈到:对十七年文学而言,英雄人物是时代与文学的共同选择,对英雄的政治化简单理解产生出一种特殊的“英雄焦虑”现象,英雄的构成被定性为阶级属性的载体,不仅体现在战争英雄的身上,也体现在现实生活的英雄身上。这种对非英雄化的排斥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它导致了英雄形象塑造中的“人”的真实性的萎缩,那些突破英雄的创作尝试,某种意义上也只是在另一角度强化了十七年文学中遍地英雄这个事实。9

吉崇敏则本着与上述观点截然不同的民间视角,撰写文章指出:十七年文学呈现出明显的民间化走向,民众从知识分子的启蒙对象转变成现代政党的同盟军;作为创作主体的知识分子运用民间话语进行创作;文学民间化的过程就是知识分子抛掉启蒙、顺应主流、失去主体、融入民间的艰难改造历程。十七年文学运用知识分子承担的民间叙事培养民众的话语主体性,“民间叙事还具有改造民众和知识分子的双重功用。赵树理为民间叙事贡献了形式,而按意识形态的要求进行叙事的任务到柳青才完成,使民间叙事成为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0

徐勇从读者在批评中的功用角度出发观照十七年文学,认为读者批评是十七年文学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对读者的身份的定义必须结合当时的具体语境来考察,它是一个被界定和描述的概念。他试图从这两个层面对读者身份概念的梳理入手,探讨读者在十七年文学批评中的实际功能,因为其既限制严格又宽泛多义的独特身份,使得读者在作为权威的延伸的同时,往往又成为文艺界决策者们用来规范文学的力量而被使用,虽然时代的更易也不能改变这种尴尬的处境。11

也有批评者着眼细节。谢保杰关注了1958年大跃进时期出现的“新民歌运动”,通过对这一运动的发动、开展以及落潮整个过程的描述与呈现,考察这一运动背后复杂的政治、文化、文学景观。这一运动牵涉到50年代中后期共和国文艺与政治(党和国家及其领袖),文艺与群众,文艺与知识分子之间的关系和纠葛。对这些关系和纠葛的考辨和剖析,将有助于把握十七年文学乃至共和国文学的一些品质和特征。12蔡世连、刘骏认为,十七年文学中的合作化小说作为一种高度政治化的小说,存在着多种话语形态。为了突出和强调政治话语的权威地位,遮蔽、压抑和扭曲历史话语与人性话语,采用的话语策略之一就是对人物话语的去势与整容。所谓“去势”是指有目的地压抑、删改那些符合人物性格却不符合政治话语或叙述需要的话语,主要方法为通过外力使人物适当沉默和让人物自我去势、自我否定。“整容”也可叫做“包装”,具体又可以分为大手术与小手术、浓妆与淡妆两类。小手术或淡妆是指离人物的思想性格不算太远的包装,大致合乎情理;而大手术或浓妆则完全不顾人物思想性格的逻辑让人物说一些他不会说或不愿说的话,结果使人物面目全非。常见的办法包括阐释型整容,即人物说出一段话之后,叙述者或作品中的其他人物作出一种歪曲性的阐释;以及在直接引语中偷梁换柱,对所谓正面人物进行拔高、对所谓反面人物则极力丑化。13

关于十七年文学中的爱情描写,余岱宗《革命的想象:战争与爱情的叙事修辞》一文见解独特。该文以“十七年”文艺作品中关于战争与爱情的叙事修辞作为个案,探讨在叙事的建构过程中,当时的文艺作品是如何以“神魔斗法”叙事模式来修辞战争,又是如何在反复修辞革命者爱情生活“克制”的同时最终“控制”爱情发展的走向,从而展示文艺的叙事修辞方式与特定时代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密切关系。14王涘海《政治夹缝中的爱情无实之花——十七年文学爱情小说略论》也指出,十七年时期,爱情进入文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爱情在政治夹缝中孤独地生长。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这一时期的爱情作品不可避免地打下了政治的深深印痕,具有很强的功利主义色彩,所以这一时期的爱情小说只不过披的是爱情的迷人的外衣,其实质是一篇篇的政治教化读物。15 相似的,薛月兵的批评表现出对家庭这一特殊对象的关怀,文章论述了“十七年”文学中残缺家庭大量存在的现象、历史演变、原因及其对当下文学的影响。文章指出残缺的家庭模式作为“十七年”文学中的主导家庭模式是主流意识形态规约的结果,是作为苦难的言说、革命的空间、意识形态的传播地和一种革命的叙事策略而存在,同时也指出对家庭物质性、私人性、生活性的遮蔽既造成了“十七年”文学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同时对于我们这个时代家庭的书写、“立体人”的塑造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16

(二)新时期小说研究偏重形式

在新时期小说研究方面,突出的特色是人道主义关怀的延续和形式主义研究的繁盛。鲁雪莉指出:20世纪中国人道主义文学走过了独特的话语流变之路,文学功利化的政治文化心理,极大地制约了人道主义在中国文学中的发展历程,使其呈现出显隐起伏的流变形态,及理性与非理性思维下独特的诗情结构。17 对伤痕文学的研究依然是热点,聂茂发表文章指出,伤痕文学的出现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作为“弱者”文化的传播途征,作家用的是“宏大叙事”方式,其目的就是使“政治权力”统一化和合法化。“伤痕文学”之所以影响大,作家之所以成为“救世主”,是因为当时的读者普遍患有“饥饿综合症”和“权威性格”,急需精神自疗,这种生命幻视彰显了伤痕文学的时代局限。18 王一川将“伤痕文学”划分为三种体验类型:惊羡型文本,在“伤痕”袒露中想象令人乐观的生活图景或远景;感愤型文本,强化“伤痕”的现在持续绵延景观及其难解症结,并灌注进个人的感愤或感伤;回瞥型文本,在掀开旧伤记忆的同时不忘回瞥过去的温馨。社会修辞能量在这三类文本中依次递减,即惊羡型文本的社会修辞能量最大,其次是感愤型文本,最弱的是回瞥型文本,而从文学的审美价值维度看,这三类文本的价值却相反依次递增,审美价值最高的是回瞥型文本。文学的社会力量实际上不简单决定于政治或审美要素的单方面作用,而是取决于多重要素的复杂的合力作用。在特定的分类文本中,这些多重要素可能彼此错位而无法完满协调。19 程光炜在《“伤痕文学”的历史局限性》20 中承认“伤痕文学”作为“新时期文学”的起点的历史功绩,并指出十七年文学是它的重要的思想和艺术资源之一,二者在文学观念、审美选择、主题和题材诉求等问题上,是一种同构的关系,这决定了伤痕文学在新的历史阶段仍然会按照传统的习惯预设文学方案,并将这种思维方式很自然地带入艺术构思、创作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之中。另外,“问题意识”成为伤痕文学“干预”与“服务”于现实的主要基点,成为其引起轰动效应的一个原因。然而,当上述社会“问题”得到解决,作家的创作便会出现意料之中的障碍和困难,这一局限,在多数“伤痕文学”作家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在寻根文学的研究方面,王光明认为只有从寻根小说“根基”的角度,才可以解释这种文学现象与80年代的“反思”文学在题材、主题、趣味和语言、技巧上的对话关系;才可以理解“寻根文学”何以会成为后来先锋小说叙事和语言实验的前站。21 “寻根文学”是一种承前启后,具有过渡性质的文学现象,至于文学寻“根”,为什么会被误读为“文化寻根”,并让一些人走“边”、“老”、“异”的偏锋,这种情况只要联系1985年兴起的文化问题讨论热,便不难得到解释。吴俊主要就“寻根文学”发生的宏观历史条件、特定的文化观念、创作与理论的悖论现象以及相关的文学批评等,对其理论和价值立场的暧昧性进行探讨,立论大多循着“寻根文学”(理论)相反的方向展开。因此,该文的旨趣既体现为个人的思考倾向,也体现为批评和质疑的倾向。22

先锋小说研究方面,赵林指出,“先锋小说”曾以怪异的叙述方式、独特的感觉体验、超前的语言实验为特色,成为当代文学史上一道亮丽风景。但在短短几年内由发轫、高潮走向基本终结,探其原因,创作主体自身的缺陷——思想根基与精神深度的缺乏、对“审丑=反叛传统审美范式”的误解、对文本形式探索的放弃,导致了“先锋小说”的终结。23 贺桂梅从探询先锋小说的知识谱系着手,揭示其所借重的文学传统,以及由此形成的意识形态特性。先锋小说在颠覆20世纪80年代文学主流叙述程式的“形式革命”的过程中,试图用西方“现代派”文学作为自己瓦解现实主义的凭藉,并将自己接续到由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所构成的“世界文学”共同体之中。其中的专业主义和“西方主义”的文学态度,使其与倡导“形式”与“内容”二分和文学自律性的“纯文学”观念契合,而对自己的书写所构造的现实中隐含的意识形态缺乏历史自觉。24

对新写实小说研究则往往与后现代主义挂钩。赵联成指出,新写实小说是跨越20世纪80、90年代的唯一文学潮流,从文学价值学着眼,它对“宏大叙事”的解构主要表现在:宣告形而上意义与价值的无效,使意义与价值回到形而下,回到凡俗人生。因此,消解政治话语,以生存话语取而代之,拒绝形而上的乌托邦遐想,以形而下日常生活的平面化叙事为价值旨趣,便构成了新写实小说文本叙事的出发点和最后的归属。可以说,新写实小说是一种没有表现出显在解构冲动的具有强烈解构特征的文学现象,它的解构性没有表现出咄咄逼人的进攻性,是不动声色的。正因为这样,它的解构与颠覆意味则长久被人们所忽略或漠视。25 王敏提出,新写实小说具有传统现实主义面向生活的特征,它力图准确、真实地再现现实人生的千姿百态,然而这种再现又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在思想倾向上新写实小说消解深度追求和价值追问,放弃启蒙理想和精英意识,崇高感为世俗欲望所淹没,权威话语为众声喧哗所颠覆;在艺术上则取消宏大叙事,作者意图消泯于零散化、平面化的叙事笔调之中,展示生活本身的目的大于对情节完整与精巧的追求,平凡琐屑的生活现象充斥文本,文学与生活的二元对立关系被淡化乃至消解。这些都体现出一种后现代主义价值立场和美学趣味。26

在对实际创作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针对中国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发展发表了各自的见解。温宗军指出,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新时期的文学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新写实小说、第三代诗歌、先锋小说和王朔现象,是新时期较重要的后现代主义文本。但中国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不是对西方后现代主义的简单摹仿,它是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本土文化发生碰撞、交融之后产生的结果。这种文学,已经从多个方面揭示了当今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和文化现象。不过,对于这种文学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还需要进行清理和批判。27 张学军的《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命运》28 则认为,现代主义文学在我国新文学中的发展有其规律,现代主义文学总是呈现着时断时续的状态,形成了一种“兴起——衰落——再兴起”循环往复的周期性变化,并一直处于边缘地位。中国传统文化不具备现代主义生长发展的土壤,中国现代历史的发展没有为现代主义的充分发展提供条件,而现代主义文学自身也有局限,这些都决定了中国的现代主义文学只能处于文化的边缘地位。黄小淳指出,后现代主义否认事物有一个恒定的本质,而话语是一种特定角度上认识的显现。在这样的理解中,该文考察了中国本土文学话语的对立角度及其发展,揭示了“主流”话语的缺陷与“非主流”话语的合理性以及后者在对前者的反叛、颠覆中显示出的欠缺和困境。29

(三)当下女性文学现状及前景分析

在女性主义本土化方面,值得注意的是董丽敏的《女性主义:本土化及其维度》30 ,文章强调: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在中国本土化进程中出现了诸多误区与盲点,使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受到质疑,主要表现为:将本土女性的特殊生存经验误读为西方女性主义的前身,将本土理论提炼简化为西方女性主义的单向传播,将女性生存的丰富内蕴缩减为单一的女性——男性对峙结构。要使女性主义实现真正的本土化,至少须在三方面努力:在参照系的定位上,从制造镜像转向观照自身;在中西女性主义的差异理解上,从价值判断回到学理判断;在资源的确定上,从碎片拼贴转向内外整合。陈志红提出的观点也很有代表性,她研究了近二十年来女性主义批评如何传入中国大陆,如何与整个大陆的批评思潮融合及其有效性的问题。她关注的不是“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而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清醒地注意到这个命题的开放性和动态感。她认为这个命题既可以讨论它如何“在”中国,也可以讨论它为什么“不在”中国,基本上向我们展示了二十年来中国女性主义批评的概貌。31 楚金波通过对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实践的研究,即在女性文本分析中寻找根基、在整体观照女性文学中构筑全新的女性文学史、在不懈的努力中走向成熟、在“论争”中完善自身,使我们能更深入细致地了解女权主义批评理论并对它加以丰富和完善,从而完善中国文学理论和批评体系。32

唐晴川的研究着重在阐述,虽然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建立在对西方女性主义横向移植的基础上,但它对西方女性主义的理论框架、思想资源、话语模式的借鉴,并非囫囵吞枣地全盘“拿来”,而是依据着中国批评者自己的本土经验有所辨析、有所选择地接受;它的精神品质、理论形态具有鲜明的西方后现代主义色彩,但它关注的问题和思考的方式又带有强烈的本土性。它始终立足于本土历史文化经验和语境,以中国文学和文化为研究对象,审视和批判中国既存的性别文化秩序,可以说西方女性主义批评已被有效地植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话语体系之中,成为一种新批评方法和潮流。33 李盛涛认为,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中,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创作面临着深刻的悖论。女性主义文化意在反抗男性文化,但种种原因使其文化反抗归于虚妄:女性文化面临着文化历史的苍白和身体欲望的陷阱,商业文化语境和图像化文化趋向对其文本的误读,相对主义文化语境对其内容的拆解,女性知识分子文化人格的缺陷等等,使女性文化在沉重的肉身和文化反抗之间的深刻悖论中迷失方向。34

胡敏发表文章认为,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战争叙事、知青叙事都趋于消沉,乡村叙事还是她们涉足的话题,都市叙事基本成为这一时期女性文学的主旋律,女性文学也就从性别压抑、性别遮蔽而真正走向繁荣。在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催化和90年代多元文化的转型之外,女性叙事从本质上来说是摆脱不了原生的性别意识和母性思维。35 杨彬指出,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弊端,这些弊端影响着女性主义文学的生命力和健康发展。在分析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弊端的基础上,探讨了新世纪女性主义文学发展的阶段性和最终目标及其出路。36

(四)台港文学研究逐步走向成熟

对台港文学的研究稳中有升,有两大趋势值得关注:一是对台港文学的评价逐渐摆脱了先入为主的概念化、简单化的处理,不再过分强调批评者所持的大陆立场,承认台港文学作为中国的特殊地域文学的地位及意义,从其成长的特殊环境加以评估,而不是将其视为异质的异域文学冷眼旁观;二是不拘于对部分著名作家知名作品的评价,涉及的作家作品更广泛,理论更趋成熟,有能力进行全局性的统筹把握和概括。《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在2005年第4期上组织刘登翰、朱双一、刘小新、朱立立、李诠林、蔡志诚等人共同参与探讨台湾文学研究前沿问题,并刊发了《台湾文学研究前沿问题(笔谈)》,专辑集中讨论了台湾文学研究的一系列前沿问题:如当前台湾文学的主流;“重写台湾文学史”;台湾文学的史料发掘的意义;祖国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的现状与新空间的展开;“现代性”与台湾文学研究;分析台湾文论的后结构转型及其影响;提出从文本的语言形态进入日据时期台湾文学研究的理念。

实际上,内地研究者对台湾文学的熟识程度不逊于对内地文学,其视野之广阔、触角之敏锐和批评的时效是今非昔比的,李晨从总体上对2003年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状况进行了概括,认为就文体而言台湾文学研究主要以小说等重要文体的研究为主,既关注已为读者和研究者广泛熟知的老一辈作家作品,同时不乏对以往并未引起充分重视的年轻作家的研究。对于诗歌、散文、戏剧理论的研究在2003年也都有所体现。此外,2003年大陆学者依旧不减对日据等重要而又特殊的历史阶段的文学创作的热情关注。37

对台湾现代乃至后现代文学的发展成为评价热点,张学军认为,台湾现代派小说主要是通过对畸形的性心理的剖析和潜意识的揭示,展示出变态的恋情和人物的精神裂变。并反映出在异化、荒诞的现实中,现代人无所适从的困境。在个人选择问题上,表现出存在主义坚持选择的自由和选择给人们带来的责任的观念。精神分析学说和存在主义哲学,是台湾现代派小说的心理和哲理内涵。38 无独有偶,朱立立发表文章指出,台湾的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精神现象,也可以理解为个体认同危机与文化认同焦虑的一种复杂呈现方式,即战后台湾知识者精神私史的一种文学叙事。台湾现代派小说所揭示和隐喻的精神困境,既是个体成长过程中的认同危机,也是战后台湾政治文化生态中的文化与价值认同危机。对于现代派小说作者群而言,无论是某种极端化的文体修行,或者是认同文化中国的乡愁叙事,抑或是孤独隐遁的自言自语,以及浪迹天涯的精神漫游和离散书写等都是经由艰辛漫长的艺术追寻来实现精神突围和建构自我的途径。39 朱立立的观点也得到了他人的响应,李薇发表文章认为,文学批评对技艺“完形”的需要,要求批评者灵魂的沉潜和跋涉,朱立立的《知识人的精神私史:台湾现代派小说的一种解读》就很好地达到了对“内部”的追寻和呈现,既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世界,又真实面对自我内部生命,该著作具有开阔的文化景观、丰富的文化含量、深刻的精神探询、通透的语言营造等特点,成为同类研究中极具分量的学术成果。40 陈婉霞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台湾社会进入富有后现代文明特征的阶段。这种经济文化背景带来了消费文化的兴盛,复制成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一切都成为媒介化的商品,文艺作品也在所难免。文字的复制带来对文字可信度的质疑,文字革命成为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之一;身在消费文化中,文字的消费成为文字的价值所在,将精英文化通过文字消费深入生活大众,是此思潮的第二特征。41

在女权主义研究领域,林树明发表文章着重介绍中国台湾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叶,90年代后由对男权主义批判向性别诗学转向,并由文学性别批评逐步向跨文类批评研究深化。这些特点既与世界文论发展的大趋势同步,也与祖国大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相通,这既为我们反省、弃绝陈腐的性别观念提供了必要的比照场域,也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与提升提供了新的参照系。42

在对香港文学进行的研究方面,冉彬以比较的形式,阐述了香港文学在中西文化交汇的语境中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分析了在香港文学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三种代表性文类:社会写实性文学、前卫探索性文学和通俗娱乐性文学,侣伦、刘以鬯和金庸分别是其代表性作家,这三位代表性作家的文化追求和文学创作,分别凸显了香港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性特征。43

二、作家作品研究

(一)散文

刘白羽、杨朔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散文作家,都海虹认为,虽然刘白羽的记者生涯相对于他的文学创作生涯来说是短暂的,但从解放战争前夕到新中国成立,他作为人民新闻战线上的一位有重大影响的记者,凭借作家那种对生活的审美把握与艺术再现的修养和能力,用一枝饱蘸感情的笔写下了许许多多精细深入、生动形象的好文章。44 而杨朔则以清新优美的文笔著称,汪莉发表文章指出,将散文“当诗一样写”是杨朔散文创作上美学的最高追求,汪莉试图从散文构思、意境营造、诗美的影响及困顿等方面的研究,来探析杨朔散文创作的特征及其影响,力求从创作的角度对杨朔散文特色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45 樊林发表文章认为杨朔在60年代初的散文创作刻意追求“诗意”,却以抒情的“失真”为代价,作者的审美情感变成了对盲目的历史信仰的认同,成为单纯阐释政治观念的产物,然而他的作品也是散文在60年代初挣扎生存的真实写照。46

(二)诗歌

《文史精华》在2005年第一期上发表胡尚元 、蔡灵芝的文章《流沙河与<草木篇>冤案》,给诗人流沙河的创作以很高的评价。而评论者来华强认为流沙河的诗具有典范的现实主义特色,流沙河以自已真实、苦难、敏感多思的生命体验对中国特定的一段历史原貌作出了富有典型意义的生动表现,概括了为数众多的中国知识分子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走过的一条生活道路;在诗的艺术表达上,流沙河也作出了迥异于他人的选择,那就是:以“赋”为主,兼容其它;叙事和抒情同在,骨力和风采并存;既朴素恳切、平易温暖,又秀丽隽永、摇曳生姿。47

关于诗人杨炼作品的研究比较突出的是魏庆培,他认为杨炼的诗歌试图从生命存在的内部进入历史与文化,他把对现实的强烈关注转化为对生命本体存在的体悟和感知,以当代人对生命存在苦难的清醒认识,诉诸于原始文明下苍凉荒蛮的生命状态,并在综合宏大的时空格局中张扬由人类的苦难追求所弥散出来的强韧生命以及拼力超越的悲剧精神。48

对北岛诗歌的研究评论者们给予了应有的热情,研究文章比较多,这其中比较典型的有林平乔,他认为在北岛的诗中,爱情是和政治并存的主题。处在新时期来临前夜的北岛,自觉地借助爱情诗歌,承担了人性、正义与爱情重建的先行者使命,他的爱情诗既体现了对自我孤寂心灵的抚慰,又体现了对沦落人性的拯救,更体现了对被歪曲被消解的爱情价值的重建,北岛的诗具有强烈的桃花源情结和乌托邦狂想性质。49 洪子诚发表文章《北岛早期的诗》50 认为北岛诗的“质地”是坚硬的、是“黑色”的,他的诗表现出强烈的否定意识,强烈的怀疑、批判精神,这种怀疑和批判,不但是针对所处的环境,而且也涉及人自身的分裂状况;这是北岛“深刻”的地方。在北岛的诗里,意象的使用十分自觉,意象在诗中处于十分密集的状态,而且他使用的意象,也大多带有某种程度的象征性。

食指的诗歌曾备受年轻读者的关注,研究指出,食指的诗对文革以后朦胧诗的诞生与形成起到决定性的影响,考察食指的诗,可以探究红卫兵的悲剧命运。诗人郭路生无法战胜文革的重压,自我分裂或许为他带来了不足为他人道的自由,但是文革之后,更多的红卫兵一代或成为潜在的分裂症患者,或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诗人选用“食指”作为笔名来表达自己的抵抗与嘲笑,具有与众不同的意味:中国的诗人在创作中或日常生活中,总会受到无形的压制,但是无论别人如何在背后指指点点,说三道四,人格健全的诗人也不会受到任何伤害。51

近年来对艾青的研究范围很广泛,如研究艾青抗战时期的诗歌、后期诗歌、艾青诗歌的悲剧精神、艾青诗歌的爱国激情、艾青诗歌的独特意象等等。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信息显示,2005年度关于艾青诗歌的研究文章有三十五篇,其中关于悲剧精神研究领域颇具代表性的是马丽,她从艾青“醉”的悲剧精神、忧患的悲剧精神、殉道的悲剧精神的擅变与超越过程入手,对艾青早期(1942年以前)诗歌悲剧精神的实质展开论述。52 张龙福则从心理批评角度研究艾青53 ;此外,李懿对艾青的诗学理想之于中国现代诗学的影响及其对当代诗坛的启示进行了阐释。54 关于艾青诗歌的研究虽然很多,但是对艾青早期的诗歌的研究却是凤毛麟角,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李静。55

近年来对郭小川的研究比较平淡,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资料统计2005年关于郭小川研究的文章共有七篇,对郭小川的创作思想以及创作心态等进行了考察。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白雪尘,他认为“战士——诗人——战士的辨证发展构成了郭小川生命与创作的全过程。”56 另外,郑新对郭小川的创作心态进行了探究。57

对于贺敬之的研究2005年度没有什么开拓,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资料统计的相关文章共有十五篇,大部分是针对贺敬之的文艺思想和文学创作进行分析和研究。李遇春侧重探讨第一和第三阶段的文学创作,并从“现实”与“规范”关系的角度,揭示贺敬之“文革”前的文学创作转型。58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2005年4月7日至9日,“贺敬之文学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隆重召开,大会对贺敬之的文学创作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讨论。(李遇春、普丽华,《文学评论》)

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资料统计2005年度关于舒婷的研究文章共有十四篇,大部分文章依然是针对舒婷诗歌中的人文关怀和女性意识以及诗歌艺术的研究,其中张高杰对舒婷的宗教意识进行了阐述,认为“舒婷诗歌中渗透着西方基督教的文化精神”59 ,这种观点是有创新之处的。另外古力对舒婷80年代中后期的创作进行了一定的研究。60 而对《致橡树》的研究依然比较集中。

(三)戏剧

戏剧方面的研究同小说研究相比不是很多,其中高行健最受关注。余琳在2005年《艺苑》第一期中发表文章《对一种现代戏剧的追求棗高行健20世纪80年代戏剧研究简述》,对高行健的创作进行了有力的论述。而胡志峰发表文章认为高行健作品的研究开创了新视点,文章指出高行健是当代戏剧家中有自己独特又清晰的戏剧观念的剧作家,高行健的戏剧理论否定了戏剧是文学的戏剧,建立了围绕表演展开的、强调表演的剧场性和假定性等的戏剧观。随着他对禅宗观念思考的日益加深,戏剧观中透露出浓厚的禅宗思想。61

(四)小说

2005年关于小说题材的作家作品研究是话题丰富、视野开阔的,出现了大量的批评文章。其中对女作家张抗抗的研究主要围绕小说《作女》的解读,如《苦闷与挣扎——解读张抗抗〈作女〉之女性形象》,62 另外薛南发表文章对张抗抗的散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63 对女作家王安忆的作品,研究者从多方面给予关注,如柴平认为王安忆吸收了西方基督教文化中有益的部分,在文本中通过唤醒国民的负罪意识,提出建立负罪感这样一种最低的伦理底线,来确保社会伦理的构筑与维系;64 在另一篇文章里柴平梳理了王安忆写作中体现着的有关上海现代性与非现代性的特征,发现她对于上海这个现代化城市的另一种理解。65

对于冰心的研究文章相对来说比较多,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资料统计本年度共有三十三篇研究论文,其中对于冰心本人观照以及冰心与其他作家如叶圣陶、琦君、丰子恺、丁玲的比较文章共有十篇,另外十三篇主要集中在探究冰心的文学创作观念、艺术成就、作品分析方面。其中裴春来从冰心创作思想研究、艺术成就及创作心理研究、其他研究三个方面对1994-2003近十年冰心研究状况进行了评述66 ;林丹娅的文章对于冰心未能达到稍后出现的鲁迅、庐隐等作家作品的思想高度的原因分析比较有力度67 ;此外郑飞中认为在冰心上个世纪40年代创作的小说集《关于女人》中有所谓“‘杂语中的性别逃逸”68 ;另外,方锡德介绍冰心未收集的短篇小说《惆怅》等佚文的文章也给我们一种新的视觉冲击。69

2005年度对宗璞研究比较少,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资料统计只有六篇,其中大部分是针对宗璞小说中人物及艺术特色进行的分析,其中王彩萍的宗璞小说中知识分子儒家士的精神的分析相对来说比较具有突破性。70 除此,2005年4月12日,由复旦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主办的“宗璞作品学术研讨会”也值得关注,与会者围绕《南渡记》和《东藏记》两部长篇小说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讨论,认为宗璞的文章包含了一种文化精神和民族气节,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关头的精神群像,具有深刻的文化魅力和艺术风格。

近年来对王蒙的研究比较多,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资料统计在2005年度对王蒙进行专门学术研究的论文共有三十九篇,对他的小说、散文、杂文创作和文学研究与批评等方面都有涉及。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在小说方面,解松重新考察了80年代初期表现王蒙忠诚不渝的“少共精神”的一组小说,认为这样的“忠诚中包含着内在的隐忧,王蒙也敏感地意识到了这点,但以身‘忘神‘游的传统文化精神将它回避掉了”;71 散文方面,廖述务从生活、信仰、文体三方面论述了“其新时期散文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的蓬勃的生命体”72 ;杂文方面,徐仲佳认为王蒙的杂文从独特的角度承载着信仰的坚执和对现世生活的肯定,并且以王蒙式的幽默和讽刺和谐地表现他文学理想中的雅与俗73 ;文学批评方面,周海波认为王蒙的文学批评是“大师的批评”的典范之作,并从王蒙对文学的灵性把握与感知、随笔体式的叙述方式、个性化的批评语言三方面进行论述。74

2005年,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资料统计关于张洁的研究文章共有十三篇,其中对她的女性意识谈的比较多。张莹和马芸、池永文、刘润润和陈梅、王玉鹏都针对张洁小说中的女性意识进行了研究。杨睿对张洁小说的“真善美的呼唤”到“丑的展现”再到“以丑为美的体验”审美风格的独特变化进行一些初步探讨。75 此外对张洁的爱情观、小说的美学意义、女性形象也有研究。

作为一位极具实力与个性的作家,莫言仍然是一个比较热点的话题,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资料统计2005年关于莫言的研究文章共有三十七篇,文本的叙事视角、文本的语言运用及具体作品的分析仍比较受关注。王爱菊从儿童叙事视角、成人视角、亲缘叙事视角论述了莫言小说叙事视角的美学意蕴76 。在《叙事狂欢与价值迷失——评莫言的<四十一炮>》中,李钧认为:莫言的《四十一炮》以其独特的"后现代"结构技法,叙述了当下中国的“现代性”故事,然而“狂欢化”背后却凝结着一片浓浓的古典乡愁,但《四十一炮》也显示出了莫言“民间话语”的价值迷失。此外,旷新年将莫言与“新历史小说”联系起来,他认为“莫言的中篇小说《红高粱》既被视为‘寻根文学的终结,也被视为‘新历史小说的重要起源和代表作品”。77

董立勃的作品越来越受到评论界的关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程亚丽从政治反讽和女性主体的自我建构的角度对他作品进行了深刻而细致入微的解读。78

能同时在小说和散文两块田地里经营,且自成一家的汪曾祺,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资料统计2005年度关于他的研究文章共有四十五篇,其中大部分文章是对汪曾祺的小说文体创新、叙述视角、艺术风格方面进行的研究。邵宁宁阐述了汪曾祺小说前后期演变的精神史轨迹79 ;袁朝钢将汪曾祺与贾平凹从文化意蕴角度作了一定的比较80 ;刘宁则将汪曾祺与沈从文乡土小说进行了比较81 ;此外,杨联芬以“归隐派与名士风度”为切入点评论了废名、沈从文、汪曾祺三人的联系与差异。82 谈到汪曾祺小说“改写”的意义,杨红莉认为:汪曾祺的“改写”不仅是他立足并安享民间日常生活的重要表征,而且还是一种文化行为,具有“文化重构”的意义。83

近年以来,金庸的热度一直未减,从金庸的武侠小说开始,金庸现在越来越成为一种“现象”甚至“经典”。针对金庸小说、“金庸现象”以至“金大侠”,人文学界给予了太多的关注。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资料统计2005年度关于金庸的研究文章共有六十三篇。在此且就金庸颇受关注的问题略作浅述。张兵对金庸小说“经典化”及其成因作了一定的阐述84 ;张根柱则对金庸武侠小说的历史写作策略作了比较有新意的论述:“采取历史文本传奇化与文学文本历史化的写作策略来达到整合历史与武侠的目的,在不损伤武侠小说审美肌体的前提下有效地提升了其在整个文学部门中的地位”85 ;邓集田则分析了在目前的金庸小说研究与批评界两种常见的现象——异元批评和过度阐释及其根源。86

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资料统计2005年度关于刘震云的研究文章共有九篇,对人性和权利的思考依然是刘震云小说研究的焦点。姚晓雷的《刘震云早期小说文本的再解读》87 、陈海英的《现实生存与理想精神——刘震云小说创作论》88 以及刘希云的《面对权力的质疑与反抗——刘震云小说对权力的思考》89 都有新的思考。

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资料统计2005年度关于李锐的研究文章共有十二篇。其中陈树萍、李相银以及赵晖对李锐的“农具系列”所做的评论比较瞩目。90 此外,杨矗的《李锐“焦虑”的祛魅化分析》91 中的论点也比较新颖,他认为“李锐小说的独特性既同他的‘本土中国、‘人生、‘生存、‘语言等观念有关,也关涉到中国当代文学写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形成独特的“焦虑情结”和独特的文学魅力”。

2005年关于卢新华的研究比较多的集中在对《紫禁女》的文本解读;对高晓声的研究则侧重于对他作品中农民形象的解读对新时代农民的指导意义;关于贾平凹的研究比较多,仅中国期刊网上收录的文章就有六十四篇,陈晓明等纷纷发表文章就《秦腔》进行理论探讨,如《乡土叙事的终结和开启——贾平凹的〈秦腔〉预示的新世纪的美学意义》、92 《无言以对的乡土——贾平凹〈秦腔〉叙事解读》93 等,另外苏奎对贾平凹的创作身份给予了充分的研究94 ;对作家刘醒龙的研究侧重于其作品的文化取向,另外对其作品《圣天门口》的解读引人关注,王春林的研究文章95 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年中国期刊网上收录关于路遥的研究论文有二十篇,主要侧重于对他小说的悲剧意识、美学风格、宗教情结以及叙事环境进行考察,另外就是关于他的作品《人生》的文本解读,如黄建国的论文对路遥小说的美学风格给与了充分的肯定96 ;李彦文认为在张承志的许多小说中,都有一种由年轻男主人公和他身边的年轻女性构成的英雄美人模式:前期小说中,英雄期望在对外部世界的征服中成为主流英雄,美人是他英雄表演的欣赏者和崇拜者;后期小说中,英雄则陷入了英雄失路的绝望境地,美人是给他温暖、抚慰和救助的女神,张承志在小说中一再构建英雄美人模式,体现了他强烈的拟英雄认同感。97 另外对张承志的研究还侧重于他创作中的民族情结、文学探索等方面;对陈忠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小说风格以及对《白鹿原》的进一步解读上,如纪芳仿从文化角度,通过对小说中主要人物白嘉轩、鹿子霖的文化性格及其家族文化的分析解读,考察作者陈忠实对传统文化中“仁义”与“利”的基本态度98 ;对李佩甫的研究多以作品《城的灯》为例,如刘绪义的论文《家政治:城乡冲突中的生态符号——以李佩甫<城的灯>为例》99 ;有关北村的研究不是很多,但是在《当代文坛》第二期发表的两篇研究论文比较有价值,一篇是李红秀的《艺术的失衡与救赎——评北村〈老木的琴〉》对这篇文章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另一篇是肖宁的《失爱的悲剧——北村小说中的男女情爱》,认为北村以爱为切入点,借男女情感来揭示现代人的精神困境。

2005年对先锋派小说的研究比较热。苏童的小说从母题探析、女性的悲剧命运、男性的形象等方面都有人做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如郑民认为“还乡/逃亡”和“死亡”是苏童小说中两个常见的母题,透过这两个母题可以透视作者的精神的危机感、焦虑感以及历史循环论的消极的历史观。100 张学昕、鄂晓萍认为苏童散文所使用的语言材料,主要有童年、世态、关于写作本身三个方面,苏童以散文的形式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他的倾诉欲和呈现欲,调动了他全部的材料和情感,全方位地描绘出了他自己的心灵史101 ;本年度年中国期刊网收录的有关研究余华的论文就有七十一篇,从余华小说的先锋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叙事风格、宿命意识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如周孝君认为余华成功地刻画了两类父亲形象:病态的父亲和逝去的父亲,前者主要表现为精神被扭曲,后者主要表现为精神层面上的逝去。102 张富萍发表文章试图从叙述学意义上探讨其并置链空间的三种组织形式——相同事件并置,相异事件并置,相互否定、缠绕事件的并置,以及此三种形式在文体上的创新。103 另外关于他的作品《兄弟》和《在细雨中呼喊》的文本解读也比较多;格非的《人面桃花》和《戒指花》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如张学昕的论文《格非〈人面桃花〉的诗学》104 、吕东亮的文章《几多心泪〈戒指花〉》105 ,另外成红舞认为时间是现代性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它以特殊方式在文本中呈现106 ;对马原的研究则侧重于他小说中的神秘色彩和“陌生化”叙事的研究;中国期刊网收录的有关残雪的研究文章有二十一篇,其中比较典型的有《病入膏肓世界的梦呓——残雪小说语言论》107 、《狼性与神性的对话——残雪的文学世界》108 等。

2005年中国期刊网关于方方的研究论文共有二十四篇,对池莉的研究有五十五篇。对前者主要是从创作的审美意识、文本精神方面进行了研究,如《冷酷温情两副笔墨写人性——论方方文学创作审美意识变迁》109 、《游戏的文本与游戏的人生——论方方小说中的游戏精神》110 等;对池莉的研究则从女性意识、婚恋世界、人的生命状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如高乃毅认为池莉作品中的女性意识经历了由隐到显、由粗到细、由疏到密,逐渐成熟和完善的过程111 。谷瑞丽认为池莉的小说以平视视角和写实手法描述普通人生活中的困境和烦恼,她的创作表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对现实人生的顺从和挣扎,从而以民间化的叙事视角揭示出当代平民生活的生命本真状态112 ;对林白和陈染的研究则侧重于从女性意识和文本叙事策略方面进行解读,如陈晓明的《不说,写作和飞翔——论林白的写作经验及意味》113 ;迟子建近些年来广受关注,中国期刊网收录有关研究迟子建的作品三十篇,主要从她的温情叙事方面进行研究,余丹清认为迟子建在小说叙事上着意经营,形成独特的叙述态度,对童年视角富有美学意味的运用,她作品中童话般的北国风光,以及无处不在的温情之光,使她的小说亲切温馨、艺术纯粹,令人回味无穷。114

注释:

1 席扬:《“政治审美化”的“纯粹”与“艰难”——关于“十七年”文学思潮内在机制和理念走向》,《三明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

2 汪介之:《周扬与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传播》,《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3 蔡同庆:《从“美是生活”到“深入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与周扬比较》,《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4 薛朝晖、王莉:《毛泽东、周扬、成仿吾文论的湖湘文化品格》,《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5 赵歌东:《1956年:“双百”方针催生的小说新潮》,《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6 马立新:《红色理性与英雄形象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年第3期.

7 朱德发:《革命现实主义文学“英雄理念”的反思与阐释》,《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8 李宗刚:《“十七年”文学英雄叙事的隐喻性特征》,《河北学刊》,2005年第6期;《在主流意识形态制导下的十七年文学英雄叙事》,《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9 姜峰:《十七年文学中的英雄焦虑》,《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0 吉崇敏:《十七年文学的民间化倾向探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12期;《十七年文学中的民间叙事》,《齐鲁学刊》,2005年第6期.

11 徐勇:《“权威”的出场——试论十七年文学批评中读者的实际功能和尴尬处境》,《景德镇高专学报》,2005年第1期.

12 谢保杰:《1958年新民歌运动的历史描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5年第1期.

13 蔡世连、刘骏:《对人物话语的去势与整容——合作化小说话语策略之一》,《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14 余岱宗:《革命的想象:战争与爱情的叙事修辞》,《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

15 王涘海:《政治夹缝中的爱情无实之花——“十七年文学”爱情小说略论》,《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12期.

16 薛月兵:《“十七年”家庭书写探微》,《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5年第2期.

17 鲁雪莉:《历史语境中的20世纪中国人道主义话语流变》,《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18 聂茂:《弱者文化的传播途征:生命幻视与精神自疗——伤痕文学的征兆阅读》,《文史博览》,2005年第6期.

19 王一川:《“伤痕文学”的三种体验类型》,《文艺研究》,2005年第1期.

20 程光炜:《“伤痕文学”的历史局限性》,《文艺研究》,2005年第1期.

21 王光明:《“寻根文学”新论》,《文艺评论》,2005年第5期.

22 吴俊:《关于“寻根文学”的再思考》,《文艺研究》,2005年第6期.

23 赵林:《从创作主体看“先锋小说”的终结》,《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24 贺桂梅:《先锋小说的知识谱系与意识形态》,《文艺研究》,2005年第10期.

25 赵联成:《后现代意味与新写实小说》,《文史哲》,2005年第4期.

26 王敏:《论新写实小说的后现代性》,《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27 温宗军:《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新时期文学》,《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2月第1期.

28 张学军:《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命运》,《东岳论丛》,2005年第5期.

29 黄小淳:《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中国本土文学话语》,《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30 董丽敏:《女性主义:本土化及其维度》,《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31 陈志红:《反抗与困境——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32 楚金波:《多角度观照下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实践》,《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1期.

33 唐晴川:《批判与重构——20世纪9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反思》,《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34 李盛涛:《沉重的肉身和虚空的反抗——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创作的悖论》,《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35 胡敏:《当代女性主义文学的性别意识——兼谈20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的叙事》,《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36 杨彬:《新世纪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目标与出路》,《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37 李晨:《2003年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综述》,《华文文学》,2005年第1期.

38 张学军:《台湾现代派小说的心理和哲理内涵》,《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39 朱立立:《台湾现代派小说研究再出发:一种精神现象学的阐释》,《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40 李薇:《内宇的咏唱——评朱立立<知识人的精神私史:台湾现代派小说的一种解读>》,《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41 陈婉霞:《台湾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产生及特点》,《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42 林树明:《中国台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略论》,《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43 冉彬:《浅析中西文化交融对香港文学三种代表性文类之影响——以侣伦、刘以鬯和金庸为例》,《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8期.

44 都海虹:《永远到前面去的作家型记者》,《采、写、编》,2005年第1期.

45 汪莉:《论杨朔散文的诗美特征及困顿》,《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46 樊林:《杨朔的“诗意”与抒情的“失真”》,《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47 来华强:《典范的现实主义 睿智的表达方式——论流沙河的诗歌艺术》,《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48 魏庆培:《生命存在的精神苦旅——杨炼诗歌读解》,《沧桑》,2005年第1期.

49 林平乔:《试论北岛的爱情诗》,《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50 洪子诚:《北岛早期的诗》,《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51 金素贤:《文革与食指的诗歌》,《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4期.

52 马丽:《论艾青诗歌的悲剧精神》,《中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4期.

53 张龙福:《心理批评:〈大堰河——我的保姆〉——理解的一个角度》,《名作欣赏》,2005年第12期.

54 李懿:《艾青的诗学理想对中国现代诗学的影响与启示》,《榆林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55 李静:《应注意艾青早期诗歌的研究》,《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期.

56 白雪尘:《无限的星空——论郭小川在革命战争年代的生活和创作》,《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5年第3期.

57 郑新:《时代的追随者和偏离者——郭小川创作心态探析》,《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58 李遇春:《在“现实”与“规范”之间——贺敬之文学创作转型论》,《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

59 张高杰:《舒婷诗歌中的基督教文化精神》,《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60 古力:《穿过自身的陷阱——论舒婷90年代诗作》,《厦门文学》,2005年第1期.

61 胡志峰:《从语言到表演到禅——谈高行健的戏剧观念》,《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12期.

62 陈晓丹:《苦闷与挣扎——解读张抗抗〈作女〉之女性形象》,《中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63 薛南:《张抗抗散文的新理性精神》,《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64 柴平:《基督教伦理与王安忆小说》,《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65 柴平:《王安忆的上海书写新探》,《学术界》,2005年第3期.

66 裴春来:《1994-2003十年冰心研究述评》,《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67 林丹娅:《冰心早期女性观之辨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68 郑飞中:《“杂语”中的性别逃逸——冰心的〈关于女人〉解读》,《理论月刊》,2005年第9期.

69 方锡德:《五四爱情故事的另一种叙述——介绍冰心未收集的短篇小说〈惆怅〉等佚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1期.

70 王彩萍:《士的精神的现代传承——论宗璞的小说》,《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71 解松:《骑着杂色老马的远游——兼谈王蒙的忠诚与其他》,《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72 廖述务:《一棵火红繁茂的枫树——王蒙新时期散文的生命形态》,《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73 徐仲佳:《论王蒙杂文的雅与俗》,《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74 周海波:《大师的批评——王蒙与随笔式批评》,《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75 杨睿:《张洁小说审美风格的嬗变初探》,《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76 王爱菊:《论莫言小说叙事视角的美学意蕴》,《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77 旷新年:《莫言的<红高粱>与“新历史小说”》,《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78 程亚丽:《政治反讽与女性主体的自我建构——对董立勃<白豆>与<米香>的一种读解》,《南方文坛》,2005年第5期.

79 邵宁宁:《汪曾祺小说前后期演变的精神史轨迹》,《文艺争鸣》,2005年第3期.

80 袁朝钢:《汪曾祺与贾平凹小说文化意蕴的差异》,《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1 刘宁:《沈从文与汪曾祺乡土小说之比较》,《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年第4期.

82 杨联芬:《归隐派与名士风度——废名、沈从文、汪曾祺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83 杨红莉:《汪曾祺小说“改写”的意义》,《文学评论》,2005年第6期.

84 张兵:《我对金庸小说“经典化”及其成因的不同意见》,《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第1期.

85 张根柱:《历史文本的传奇化与文学文本的历史化——论金庸武侠小说的历史写作策略》,《华文文学》,2005年第1期.

86 邓集田:《异元批评和过度阐释——金庸小说研究与批评中的两种常见现象》,《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87 姚晓雷:《刘震云早期小说文本的再解读》,《齐鲁学刊》,2005年02期.

88 陈海英:《现实生存与理想精神——刘震云小说创作论》,《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89 刘希云:《面对权力的质疑与反抗——刘震云小说对权力的思考》,《德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90 ①陈树萍、李相银:《现代化进程化的乡村叙事——评李锐“农具系列之一”》,《当代文坛》,2005年第6期;②陈树萍、李相银.:《农具的隐喻: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的焦虑——评李锐“农具系列”》,《小说评论》,2005年第4期;③赵晖:《寂静之维下的艺术探索——评李锐“农具系列”》,《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91 杨矗:《李锐“焦虑”的祛魅化分析》,《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

92 陈晓明:《乡土叙事的终结和开启——贾平凹的<秦腔>预示的新世纪的美学意义》,《文艺争鸣》,2005年第6期.

93 袁爱华:《无言以对的乡土——贾平凹<秦腔>叙事解读》,《理论与创作》,2005年第6期.

94 苏奎:《徘徊在城市与乡村之间——贾平凹身份意识研究》,《文艺评论》,2005年第6期.

95 王春林:《对20世纪中国历史的消解与重构——评刘醒龙长篇小说〈圣天门口〉》,《小说评论》,2005年第6期.

96 黄建国:《沉郁、雄浑、壮丽的崇高感——路遥小说的美学风格》,《小说评论》,2005年第2期.

97 李彦文:《论张承志小说中的英雄美人模式》,《晋阳学刊》,第5期.

98 纪芳芳:《论陈忠实在<白鹿原>中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99 刘绪义:《家政治:城乡冲突中的生态符号——以李佩甫<城的灯为例>,<理论与创作>,2005年第4期.

100 郑民:《生存与困境之歌——鲁迅“归乡”系列小说与苏童的<米>比较阅读》,《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01 张学昕、鄂晓萍:《寻找灯绳的旅途——论苏童的散文》,《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102 周孝君:《病态的和逝去的——余华作品中的“父亲”形象》,《美与时代》,2005年第2期.

103 张福萍:《论余华小说的并置链》,《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104 张学昕:《格非〈人面桃花〉的诗学》,《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2期.

105 吕东亮:《几多心泪〈戒指花〉》,《名作欣赏》,2005年第9期.

106 成红舞:《论格非小说中时间的模糊性呈现方式》,《山东文学》,2005年第8期.

107 孙德喜:《病入膏肓世界的梦呓——残雪小说语言论》,《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08 李红霞:《狼性与神性的对话——残雪的文学世界》,《暨南学报》,2005年第2期.

109 咸立强 吴彦:《冷酷温情两副笔墨写人性——论方方文学创作审美意识的变迁》,《当代文坛》,2005年第4期.

110 谭善明:《游戏的文本与游戏的人生——论方方小说中的游戏精神》,《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111 高乃毅:《论池莉小说的女性意识》,《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112 谷瑞丽:《池莉小说中的生命本真状态》,《齐鲁学刊》,2005年第4期.

113 陈晓明:《不说,写作和飞翔——论林白的写作经验及意味》,《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1期.

114 余丹清:《迟子建对小说的独特经营:童话与温情叙述》,《宁波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猜你喜欢
学报文学小说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倾斜(小说)
文学小说
Analysis of Characters Shaping in Ring Lardner’s Haircut
Analysis of I Heard the Owl Call My Name from an Intercultural View
不在小说中陷落
论学报的发行管理创新
文学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再添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