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晓霞
硬性新闻通常报道的都是严肃的、带有全局性的事物,容易在读者心理上产生距离感,加上枯燥的数字、呆板的叙述、烦琐的论证,容易给人造成空洞的印象。其实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影响到社会中的每个人,作用重大。它完全可以采用社会化的角度,利用各种手段进行软化,使新闻紧板的面孔舒展开来,增强可读性。
一、选择最佳角度
所谓新闻角度,就是报道新闻事实所选取的不同侧面,如选题角度:同一新闻事件和人物,从不同方面予以报道;选材角度:同一新闻主题,选取不同的材料予以报道;写作角度:同一主题,同一材料,表达手法不一样。角度选择的恰当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该新闻报道的成功与否。最佳角度的选择,往往可以使报道内容变平庸为鲜明,变枯燥为生动,变肤浅为深刻。
在最佳角度的选择中,大部分新闻都是从正面角度报道的,正面入笔当然可以写出佳作,人们也习惯于这种角度,但若千篇一律,就缺少新意。若另辟蹊径,选择侧面角度进行报道效果更好,也不失为使消息出新的一条可行之路。一个新华社驻新疆记者为揭露一些领导干部的吃喝风,不从正面去写,而从“大瓷盘”俏销入手,写了《大瓷盘为何俏销》的录音广播稿。原来,乌鲁木齐市一直滞销的大瓷盘突然走俏之因,是中共中央严禁大吃大喝文件下达后,地方干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将八菜一汤改为一 菜一汤——一个大瓷盘拼装多样佳肴,这实际上是“换汤不换药”。从瓷盘入手,侧面一击,显得相当有力。该录音广播稿被评为当年的好新闻。
再如,环境保护是近年来报纸经常宣传的热门题材,有的报道因为老是一个角度,重复人们熟知的道理,使读者感到厌倦,而《南京日报》发表的《似曾相识鹭归来》的新闻,讲的同是这个问题,却别出心裁,令人耳目一新。这条新闻写道:“正值暮春,几十只尖嘴长腿、褐背白胸的池鹭又陆续从南方飞回南京市政府大院。上午,它们越过城墙,到玄武湖寻食,下午,在参天的悬铃木树杈上筑新窝。一次,日本一个友好城市代表团拜会我市市政府。两市的市长正在客厅门外的庭院里握手时,一团鸟粪不巧落在客人笔挺的西装上,我市领导人身上也溅到了一点。主人脸上微露歉色。客人抬头望着树上那只‘闯祸的池鹭,却说:‘南京有这样茂盛的大树,又有这么漂亮的大鸟,真是太美了。”这篇新闻从侧面角度对环保工作的意义和作用,对南京市环保工作取得的成就作了生动而又形象的报道,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含而不露
新闻要有客观性,但它毕竟是人写的,因而也要有倾向性。新闻倾向性必须建立在尊重事实的客观性基础之上,因此,新闻写作中的情感运用并不是随意的。那么怎样才能艺术地流露出自己的倾向性,而又不损害新闻的客观性呢?那就是含蓄地表达倾向性,让倾向性通过报道事实本身显露出来。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关于服务行业工作人员态度不好、服务质量差的问题,报纸常有披露。然而,许多报道常常是一个面孔:先将事实罗列一遍,再发一阵“直通通”的责问或感叹。而《两个“最好学”的汉字》就写得别具一格,话外有音,耐人咀嚼。
文章写的是几位从未到过中国、也不懂中文的美国朋友来华旅游的一点感受:“没有”两字最好学。作者按照客人的经历一一道来:进浴室洗澡没热水,找服务员要,得到的回答是“没有”;奔波一天回到住所,想饮几杯冰水,可暖水瓶里只有开水,找服务员要,回答仍是“没有”;下馆子吃饭,按菜单点菜,服务员不抬头地报出“没有、没有……”,游天安门广场想买个天安门纪念章,从广场一直跑到王府井、鼓楼,家家店铺商摊,异口同声“没有”。一串故事讲完,作者引用客人的话说:“所以,我们认为这两个汉字最好学,你想到了吗?”最后,作者以这样一句话结束全文:“我脸红了,支支吾吾地回答:‘没有。”
一串关于“没有”的故事,把一个老话题写得活泼有趣,余味无穷。作者本意是批评,通篇没有一句“态度冷淡”、“工作敷衍”等字眼。正因为这篇批评报道讲究了含蓄的艺术,刊出后被评为年度好稿。
三、巧用细节
新闻细节就是真实、具体地描绘现实生活中典型的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细小组成部分。情趣往往在细节中。要把新闻写“活”,就要注意捕捉事件发展中表现新闻主题的典型细节,绘声绘色予以展示。细节可以增加新闻的情趣,增强新闻的真实感,有时还可以深化新闻主题。法国皮尔·卡丹公司首次资助在北京举办服装展览,我国一家通讯社和美联社都作了报道,我们的通讯社是这样写的:
下午在北京饭店西大厅,举行了皮尔·卡丹北京陈列室开幕展览会,表演了男女春夏秋冬各式服装,博得了全场热烈掌声。
美联社是这样写的:
皮尔·卡丹星期天掀开了第一次使用中国模特儿的服装设计展览会。中国模特穿上了金色的高跟鞋,步履摇摆不稳,尴尬而难为情地袒露着肩膀。一位少女在台上羞得满脸绯红,并且打了退堂鼓。
展览会是在北京饭店华丽的舞厅中举行的。
前一条消息,虽然简洁地报道了新闻,但由于太笼统,只有一条筋,没味。后一条消息,既报告了信息,又很有情趣,叫人爱看,还增加了消息的文化底蕴。
细节的运用,可以是人物的动作。如:
美联社1991年12月27日电 戈尔巴乔夫25日辞职,叶利钦马上就收了他的摊。——当戈尔巴乔夫今天进办公室时,发现叶利钦已经坐在那里了。
戈尔巴乔夫原来估计,在他把总统办公室钥匙交到叶利钦手中之前,至少还应该有几天时间让他清理一下办公桌,带走他的私人信件等物。但是,现在看来他不得不马上下楼,到他的前顾问办公室去工作了。
苏联解体,红场移帜,是举世瞩目的重大政治事件。对这一急骤变化的事态,各国政府都小心翼翼地注视着,谨慎地表明各自的态度。报道这类事件,是需要十分慎重的。最常见的方法是把自己“藏起来”,“客观”、“公正”地予以报道。这位记者使用的手法就很巧妙,在客观、平静的叙述之中,用细节形象地刻画了两位领导人的心态:得意者是那样迫不及待,失意者显得那么无可奈何。尽管在报道中对此事评论的话一字也没有,但作者的观点和倾向由细节的刻画显露无遗。
细节可以是人物的衣着。如关于中美建交的报道,合众国际社记者在一篇消息中写道:
68岁的蒋经国从床上被叫起来,穿着绿色灯芯绒上衣和便裤会见了他的仍穿着晚礼服的客人(指美驻台大使)。
那时的时间是凌晨3时50分。
在这里作者没有直接用“引起震动”、“惊惶失措”、“巨大打击”等字眼儿,也没有以自己的口吻加以评论,而是极简洁又客观地“特意”勾勒了蒋经国会见美驻台大使时的衣着和时间。
细节也可以是一句话。法新社记者在《买东西在苏联是一门重要的学问》这则消息中,引用了他亲眼看到的一位年轻小伙子排队买婴儿上装时的一句话。他说:“他还没有结婚,但是,他打算用婴儿上衣向一个女售货员换一双冰鞋。”仅一句话,就将前苏联市场上商品供应奇缺、市民见货就抢的社会真相和盘托出。
四、新颖生动
毛泽东生前经常批评我们的报刊言论不生动,不形象,使人看了头痛。给人的印象是枯燥无味,缺乏吸引力。要使新闻语言耳目一新,避免陈词滥调,独具特色,可运用多种手段。从语言风格看,或刚健和柔婉,或藻丽和平实,或明快和含蓄,或简洁和繁丰,或庄重和幽默。
要善于联想和比喻。这里所说的联想不是新闻学所忌讳的“合理想象”,更不是虚构。它要求记者在真实的基础上,通过事实去触类旁通,使得新闻事实更具体更形象化。如美联社的一条消息说:“如果把韩国人一年吸的烟连接起来,可以在地球和月亮之间绕8个来回。”这里,就给人一个很形象的感觉。再看美国《读者文摘》的一条新闻《电视问题困扰美国》中说:“如果把你看电视的时间折合成统计数字中一般情况的话,那么你到20岁时,就起码看了两万小时的电视。”“5000小时是一个典型的大学生用于获得学士学位的时间。在1万小时内,你能学到足以成为一个天文学家或工程师的知识,你还能学会流利地使用几种语言。”
比喻就是用某些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另一些事物。这是一种既省力又颇为讨人喜欢的方法。如韩国通讯社一则消息原为“本国吸烟者一年花掉50亿美元”。美联社的改编稿用比喻的手法,将题目改为:“50亿美元在南韩化为一缕青烟”。就比原来的标题生动形象多了,因为它既跟香烟的特点联系了起来,又把损失告诉了人们。
幽默不是插科打诨,不同于滑稽逗乐。它风趣而含蓄,内蕴着针砭或情感倾向,引人发笑同时也引发受众的联想和想象,能产生深刻的传播效果。用老舍先生的话说:“幽默地去奇袭侧击,使人先笑几声,而后细一咂摸,脸就会红起来,这要比正颜厉色地教训人效果要好得多。”把幽默运用到新闻作品中,就能巧妙自然地暗示一定的导向,寓庄重严肃于诙谐。
同是报道邓小平会见西德总理科尔的消息,新华社电讯以“会见是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宣告结束。外电却写了一句很幽默的话。邓小平对科尔说:“我个子矮,天塌下来有你们这些大个子顶着。”仅此一句,不仅使严肃性新闻紧板的面孔舒展开来,也很准确地为这位政治家的性格特点勾勒几笔,情趣横生。
总之,不断追求并挖掘新闻中的情趣,从多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力求创作出新颖生动的新闻作品,既满足了受众了解时代新气象的需要,又能让人获得审美享受。没有趣味就没有感染力,就失去了新闻应有的价值。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