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添了一笔

2005-04-29 00:44
延安文学 2005年1期
关键词:五角星对偶对称轴

申 玖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十分青睐 “三” ——三生有幸,三顾茅庐,三思而后行。与“三”相比,“二”就逊色了不少,至少没有被像“三”那样地为传统文化所青睐;一日三秋,一波三折,一唱而三叹。那么为什么非要给二添上一笔,使之成为“三”呢?日上三竿,入木三分,退避三舍,举一反三。在我眼里,传统文化好象给“三”灌注了极多、极大、极深的内涵,似乎想要极力打造一种不同凡响的效果。“无事不登三宝殿”、“飞流直下三千尺”……到了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至理名言的时候,我感到在这位圣人眼里,“三”早已不只是被感性地青睐,而已是被理性地认同;我感到他老人家仿佛在比“师人”还要竭尽全力地去推崇“师三”,从而暗示给后人一种潜在的大智慧。

由此看来,“三”的被青睐,也不尽然是因为随随便便地在“二”上添了简简单单的一笔。那么,由“二”到“三”,究竟是如何添上这鬼斧神工的一笔呢?

最浅显易懂的莫过于“平行式”地添了一笔——构造成并列的“三”。

如果在我面前摆有狄更斯的《双城记》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两本小说,单从书名让我挑选其一去阅读,我一定选《三国演义》,因为“三”毕竟要比“二”复杂,所以三国的故事肯定要比双城的故事情节更丰富,更有趣。由此可知,“三”给人一种更全面、更丰富之感。

我们常说阴阳八卦,其实,在中国道教中先有阴阳,后有八卦。那么,有了阴阳来定义、形容事物,还要八卦干什么?仔细分析八卦图便知:每一卦象都由三部分组成,而每一部分或是代表阴的“--”或是代表阳的“—”。这样,在道教始祖们心中便形成了这样一种印象:阴阳是一把度量尺,而那三部分就等同于用阴阳这把度量尺,对一个事物从三个方面各量了一下,进而更科学地表征了一个事物。

从阴阳到八卦,这并不只是简单地运用了一下排列组合:2=8,也并不是轻松地用几条长线与短线围住一个圆圈,而是极创新地运用了三元化、三维式思维。这就等同于在一个xoy平面内,平添了一个垂直于其平面的Z轴,使平面走向立体——于是使我们思维在“平铺直叙”的同时,也能“凹”进去——使我们认知事物有了一定“深度”;“凸”出来——使事物在我们眼前“凸现出来”,更逼真地映入我们眼帘。于是由绘画艺术衍生出雕塑艺术、建筑艺术。于是更奏响了使有限思维得以无限驰骋的冲锋号!

中国传统文化总是讲求天时、地利、人和,总是提倡真、善、美,总是强调精、气、神,这无不体现着一种三元化、三维化思想。其实,在古汉语中“三”是个概数,那么三元化也就影射着多元化,三维化也就等同于N维化。从而,整个世界就极其充实,极其清晰,极其秩序井然地出现在我们心中。

接下来便是另一种添法——“过度式”地添了一笔,串接成一个“延续式”的“三”。

讲过渡,论延续,我觉得首先要提的便是一种贯穿在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渐变”思想。

英语中好多形容词都是在加了一个前缀或后缀后变成了其反义词,比如happy(高兴)+un-(前缀)→unhappy(不高兴)。这种变化,给人以过于剧烈、突兀甚至于难于接受之感。倘在汉语中,情况则大不相同:汉语可以给“不高兴”与“高兴”两极之间添加许多可以使变化更温和,即是使剧变成为渐变的词。比如,我们可以添加悲愤、难过、伤心、安逸、惬意、愉悦、快乐、快意、爽……就仿佛这一笔给一根只向正无穷大(+∞)与负无穷大(-∞)延伸的光秃秃的数轴上星罗棋布地散落了一些点,然后使人从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看时不再感到落差太大,而使人享受到一种平缓、平和——就跟一位有经验的司机在启动汽车时,可以恰到好处地消除乘客的不适感一样。

司汤达只看到了“红与黑”,却没有想到由红与黑的渐变过程中竟蕴藏着紫,更是没有想到紫色竟是具有几千年封建文化的泱泱大国用以象征皇权、王尊的颜色,没有想到最具典型性的皇家建筑——故宫竟被贯以紫禁城的名号。

渐变再往下讲便是中庸了。拿可持续发展为例:人类走到今天,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困惑与矛盾——一方面,人类要发展,就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与消耗;而另一方面,自然界本身也要稳定存在与发展,就不允许被过度开发利用。那么,能不能找到一种既不限制人类发展,又不侵害自然的方案呢?能——人与自然各退一步,或者说各进一步,在某一特定点或区间达到一种平衡——可持续发展——不偏不倚的中庸思想。其实,可持续发展本身就是人类社会转型时期的一种过渡、延续与渐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另一个可以体现过渡、延续的例子是传承精神。这在极富特色的中国家文化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中国社会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一家三代人,中间那代人要做到尊老爱幼,要有“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的责任感。由此,家庭的文化与精神才在和睦的气氛当中,与家族本身被延续、传承下去。由此,千千万万个家庭的文化聚合成中国传统文化,并又被分散在千千万万个家庭中传承下去……

无论是渐变还是传承,我们都可以十分明显地觉察到这过度的一笔,这延续式 的“三”突出地体现一个字:“和”。“家和万事兴”、“天下和为贵”、“人间和为美”,中华民族向来主张和平,“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本源的东西之一。

最后,也是最为巧妙,最为智慧,最为经典,最应被现在的人们所挖掘、理解、吸纳并应用的“对称轴”似地添加一笔——形成对称的“三”。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追求对称美。首先我们惊异地发现,人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对称的物体;然后我们又惊异地发现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对称——对偶与对仗,甚至于章回小说的回目都充满着对称;再然后我们惊异地发现中国古建筑中的对称,以及其他各式各样的对称。

可能有人会问:对称的“对”不是二元式思维的代表吗?与“三”有何关系?其实在这里我还要强调一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称,是以其对称轴为主、为要、为贵、为尊的。就拿人体来说,人是以其对称轴——头及躯干为主为要的。再拿诗词的对偶、对仗来说,诗词的发明不在于对偶、对仗的两个词或句,而在于对偶、对仗这种可视为对称轴的形式。对偶、对仗给人的赏心悦目之感是首屈一指的。还有成语“好事成双”——一件“好事”可能并不让人感到十分高兴,但当由这件“好事”联想到另一件“好事”时,就让人感到格外高兴。这“格外的高兴”主要不是源于两件孤立的“好事”,而是主要源于对称轴般的联想。这就好比两个孤立的氘(H)并不让人感到惊讶, 但当两个氘核聚变成一个氦核时(H+H→ H +能量),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 计算出的能量释放量却着实大得可以让人惊讶好几次。

说到最后的最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对称以及那对称轴似的一笔就很富哲理地集中体现在中庸、中国的“中”字。先写一个“口”字,再用一竖惯穿之并平分之,从而形成了由两个小“口”及一竖三部分组成的统一有机体,而在这统一有机体中那一竖最为重要。

其一,我们可以把这一竖理解成一面镜子,左右两个小“口”分别可以理解成为中国的过去与将来。那么,在这里,这统一有机体——“三”——便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智慧的以史为鉴的精神品质。

其二,我们可以把这一竖理解成为国旗上那颗最大的五角星,把左右两个小“口”分别理解成为其他四颗较小的团聚在大五角星周围的五角星。那么,在这里,这统一有机体——“三”——便散发出一种极为强大的国家向心力与民族凝聚力。

其三,我们干脆可以把那一竖理解成为一个极具主观能动性的中国人的形象,把左右两个小“口”分别理解成地与天。那么,在这里,这个统一有机体——“三”——便描绘出这样一幅画:中国人顶天立地,中国人纵贯寰宇!同时暗示出这样两种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那么,这一幅画加两种精神汇合成的“三”就应成为中国所拥有的未来!

“三”不简单。我们眼前这个世界的五颜六色与绚烂缤纷,离不开三原色的调和与搭配。

由“二”到“三”添的那一笔更不简单。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我们亟待“三”——这个真正属于我们的智慧宝库——这真正的中国哲学——在新千年伊始,给予我们最大的启迪!

猜你喜欢
五角星对偶对称轴
拼五角星
巧摆五角星
“好玩”的五角星
先找对称轴!
抓牢对称轴突破二次函数
有几条对称轴
对偶平行体与对偶Steiner点
对偶均值积分的Marcus-Lopes不等式
对偶Brunn-Minkowski不等式的逆
关于Hadamard矩阵的一类三元自对偶码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