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骤风疏原是梦

2005-04-29 02:13王振川
山西文学 2005年11期
关键词:词牌名侍女如梦令

王振川

李清照《如梦令》云: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按一般的理解,是侍女心粗,没有注意到海棠花被风雨吹落,散漫答应,只说是海棠依旧。而尚未起床的词人却知道海棠花敌不过夜来风雨,坚定地认为:“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个小小的争辩,似乎真切地反映出了词人惜春伤春之情。

这么理解,原本也不算什么错。唐人孟浩然诗曰:“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韩偓诗云:“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表达的都是差不多的情绪。

但李清照是才高八斗的女词人,又生在宋代,饱读前人作品,如何肯简单地化诗为词,因袭前人诗意,而不肯推陈出新呢?

而且,一般理解的侍女心粗,没有注意海棠花落,似乎也没有道理。侍女是奴婢,必要早起,洒扫庭除,内外奔忙,若是风雨过后,满地狼藉,侍女岂有不知之理?

所以,我觉的应当换一种方式来理解这首《如梦令》。那就是,词人酒醉浓睡,梦境之中,雨疏风骤,清晨醒来,醉未全销,梦未全醒,还道“雨疏风骤”是实境,便关切地询问海棠花如何。侍女从外来,据实而答,词人犹自不解,还要争辩几句。此词若要再画蛇足,侍女可答:“夫人,您这是作梦呢!昨晚没风没雨的,海棠花怎么会落了呢?”然后词人便会呆呆地,似醒非醒、似梦非梦地坐忘一番,感悟庄生化蝶之趣。这样理解,不仅不害于原来的惜春伤春之情,反又增添出一段如梦如幻的意味。

但是,若添蛇足,不仅词律不许,而且诗意全无,点破之后,便了无情趣。还是留下这层窗户纸,由读者自参自悟吧。

若是参不破,抬头看看词牌名的《如梦令》,便会恍然大悟,此词原是写梦的。一般来说,前人作词,词牌名只是表示格律音乐,和词意并无必然关系。但偶一用之,也无不可,而且出人意料,妙趣横生。笔者也常于晨间作梦,乍醒之后,也常若痴若迷,不知是梦是醒,闹出类似笑话来。所以猜想,李清照也可能是如此吧。

猜你喜欢
词牌名侍女如梦令
量体裁衣形神具
弈棋侍女图
如梦令
藏在词牌名里的故事
如梦令
视觉化框架下宋词词牌名英译研究
莎士比亚喜剧中的侍女形象
如梦令,长相思
宋词词牌名的英译方法浅探
遛鸟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