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情节虽然是虚构的,但其显示的武器以及所描述的恐怖袭击情节,都逼真得令人毛骨悚然。
他的电影情节和9.11太过相似
美国联邦调查局法医检验人员细看化验结果,指着电脑荧幕上一条参差不齐的线说:“这是用于87路公车的塑胶炸弹等离子体色谱图,其特征和用于海军兵营的一般无二。”他周围的人呆若木鸡,想到那个杀害公车上十多个乘客的炸弹,和恐怖分子1983年炸死贝鲁特241个美军的炸弹同出一辙,不禁怃然。
联邦调查局的噩梦才刚开始。几天之后,曼哈顿一幢办公大楼被炸成瓦砾。士兵挨家挨户搜寻阿拉伯裔男性。附近一座大楼内,一名被拘阿拉伯男子在强光照射下,赤裸裸坐在地上,恐惧得低下头来。他尚未被起诉,但身旁一个女子正千方百计诱他招供。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夷平世界贸易中心后,上述一切层出不穷。但这是怎么搞的?那杂乱的人群之后,怎么还见世贸中心矗立?原来以上一切都是电影的镜头,显示了好莱坞丰富的想象力和先见之明,出自1998年的《紧急动员》(The Siege),叙述纽约市遭大规模恐怖袭击。
影片编剧劳伦斯·莱特忆述自己3年后在电视上看到9.11恐怖袭击的感受:“这袭击有点像电影情节,似曾相识。后来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和我那部电影很相似。我看着电影里的情节一幕幕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美国军人在街头巡逻,围捕阿拉伯裔美国人,拷打逼供,以及引发公民自由的问题。”
注重史实和细节真实
《紧急动员》令人不安,不在于电影中的纽约受尽暴力摧残,而是因为它与许多好莱坞电影一样,情节逼真得骇人:
1996年的电影《最高危机》描述阿拉伯人劫持飞机,准备以机上的生物武器歼灭华盛顿。《空军一号》(1997年)讲述俄罗斯新国家主义者绑架美国总统,要挟美国释放他们被监禁的首领。《真实谎言》(1994年)则出动阿诺·施瓦辛格,引爆空对空飞弹,除掉圣战战士……
好莱坞固然有胡闹的一面,但所拍电影不少研究周详,力求逼真,特别是以战争、军人、恐怖主义等为题材的电影。劳伦斯·莱特写作《紧急动员》剧本之前,埋首研究美国政府对全球恐怖活动的分析,并访问军方、联邦调查局以及反恐专家。他还从历史取材:1993年世界贸易中心首次被炸,两年后恐怖分子计划炸毁曼哈顿林肯中心、荷兰隧道、联邦调查局总部(《紧急动员》片中被炸毁的建筑),只是未能得逞。
电影细节可信、准确,才可博得观众信任,引起观众共鸣,而这正是电影制作者渴求的。1997年《战略杀手》(Peacemaker)叙述一名塞尔维亚人计划引爆置于联合国总部的核弹。男主角乔治·克鲁尼和女主角妮可·基曼在那个人背包里发现炸弹。克鲁尼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吗?芽”基曼查看一根长管,管中央是个垒球大小的金属球。她说:“一个SSl8洲际飞弹线圈,钸核心,内藏炸弹,有电容式继电器引燃装置,双排扣发、双向引燃。”
《战略杀手》导演咪咪·雷德说,这些术语大多数人都听不懂,但十分有力。她说:“我们用心研究炸弹真正的样子、怎样引爆、怎样拆除雷管等。那些术语都不是杜撰的,重要的是足以令人感到震惊。”
和国防部亲密合作
写实不只是多用术语那样简单。电影导演要描述战争,甚至只是小规模战斗,都要有军服和至少看起来够狠的士兵演员。因此,他们经常出入国防部。国防部很早就和好莱坞合作,好莱坞有时也为政府效力。
国防部的协助非常重要。2001年上映的电影《珍珠港》拍摄前咨询过军方和史料收藏家,务求每场历史事件都在历史遗址拍摄。海军甚至借出一支原先已封存的舰队协助拍摄。
同样是2001年上映的《黑鹰计划》,钜细靡遗地重演了1993年10月美国精锐部队的故事。好莱坞驻国防部的联络人菲利普·史卓布谈到军方与导演瑞德利·史考特的合作:“为了拍那部电影,我们调派8架战斗直升机和100个士兵到摩洛哥。”
要军方合作,代价不菲。直升机的运输、维修和燃料费用,以及军队的基本生活费用,都须由电影公司负担。军方就向《黑鹰计划》制片收取了30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和好莱坞合作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见于陆军的《拍电影指南》,详细说明应怎样向国防部提交剧本、怎样安排试映等等。
史卓布说,剧本无须军方审批,但假如无端侮辱军方或军人生活,当局就会拒绝合作。例如2000年上映的《怒海潜将》,虽然揭露了军方盛行一时的种族歧视,但仍获得国防部支持,因为电影无非写实。另一方面1995年上映的《赤色风暴》叙述潜艇将士叛变,不听所谓横蛮指挥官号令,就被视为离谱之至,上映前,一名四星级将领特别召开记者会抨击。
聘用退休军官当电影顾问
除了与国防部合作,好莱坞还聘用资深退休官兵,借助他们的人脉和专业知识,使电影具有真实感。戴尔·戴言是海军陆战队退休上尉,曾在越南和贝鲁特服役,得过铜星章和紫心勋章,是最受好莱坞器重的顾问,曾为几十部电影和不少大型电视节目担任顾问工作。
戴言视自己的工作为神圣使命。他说:“我有个目的,那就是要职业军人获得公正评价。很多人对我们有偏见,以为我们都是大胖子,都是没念过书的老粗。事实并非如此。”
他的工作使命,和好莱坞力求完美的宗旨正好一致。他的特长是训练。他要演员至少过一星期军人生活,使他们具有军人的架势,演来入木三分。例如他曾协助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拍摄《拯救大兵瑞恩》。他说:“演员多数都太过自我,和军人刚好相反。军人明白,有些事情比个人生命重要,值得为之牺牲。”
武器道具力求尖端
有些电影道具,是军方无法或不愿意提供的。遇到这种情况,戴言就会想尽办法解决,例如凭其关系,向各地博物馆、仓库、合法武器交易商等取得步枪、手枪、坦克车之类。假如找不到,而制片商又不怕花钱,他就教人仿制。
当代电影喜欢卖弄高科技武器,使情节更具真实感。不过,美国军方最新的武器,其实从来不会出现在银幕上,这固然是为求保密,同时这类武器数量通常不多。不过,好莱坞展现的武器,也差不多是最尖端的,务求观众目不暇给。年前用于阿富汗战争轰动一时的榴霰弹,其实早在1995年的《危机总动员》里就已与观众见面。而1998年的《全民公敌》则显示间谍卫星现在竟然可以拍得到地面上汽车的牌照号码。
是否给恐怖分子带来灵感?
可问题在于,电影太过逼真,是否会给恐怖分子带来灵感?虽然没有证据显示恐怖行动受到好莱坞电影影响,但好莱坞高层还是认为应该小心一点。咪咪·雷德说:“人世间愤恨太多了。电影的描述固然要准确,但不应教人怎样制造炸弹。”
哈利·亨佛瑞斯协助拍摄的《黑鹰计划》,教观众明白充斥黑市的肩上发射型火箭可以摧毁直升机,他为之深感不安。不过,他和多数人一样,认为好莱坞电影没有给歹徒多少启示。电影的结局总是好人获胜,而现实世界的恐怖分子绝非电影里那些三脚猫。戴尔·戴言说:“恐怖分子是来真的,不会从电影里找灵感。他们是职业军人,懂得的比电影制片还多。”
(罗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