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商界历史的20个决策(上)

2005-04-29 00:44
海外星云 2005年21期
关键词:吉列剃须刀伍德

拿破仑说过:“最难做的就是决定!”

近期美国《财富》杂志刊登了一组文章,列举了20个现代商业决策实例,这些决策大都是英明的:既使企业获得了生存和发展,又推动了近代世界商业历史向前迈进;但也有不少极其愚蠢的决定给企业带来了无可挽回的灾难。一个个真实的历史事实,足以为今天掌握企业命脉的决策者提供一面镜子。

还是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没有无能的士兵,只有无能的将军。”

顾”而丧失行业“霸主”地位

1876年,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发明了电话,并且早于伊利沙·格雷几小时申请专利。

当年底,贝尔及其合伙人出价10万美元,准备将其专利卖给当时美国电报行业领头羊“西方联盟”,但是, “西方联盟”根本就不屑于理睬贝尔的发明,认为这不过是一种“电子玩具”,拒绝购买。

当时,在“西方联盟”高层看来,“电话”实在有太多缺点,不能严格地作为一种通讯工具,绝对成不了商业气候;高层们还自信地认为,不管电话取得多大的成就,公司都有实力轻松将其逼出市场。

1877年7月,贝尔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并以租借“贝尔电话”作为其主打业务。随着“贝尔电话”不断推向市场,“西方联盟”原有客户纷纷放弃传统的电传打字机,改租“贝尔公司”的电话机。

当“西方联盟”发现自己酿成大错时已经太晚,它惟有被动跟进:改用格雷的发明以及托马斯·爱迪生的设计推出“西方联盟”版本的电话机。怎料,却因此引发了一场“贝尔公司”与西方联盟”之间的激烈诉讼战争,最后以“西方联盟”败北而告终。从此以后,“西方联盟”也不得不向“贝尔公司”租用电话设备,为当日的“不屑一顾”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贝尔公司”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美国电话与电报公司?穴AT&T?雪,一度执全球通讯市场牛耳。

1903年,金·坎普·吉列(King Camp Gillette):美国一次性物品的开山鼻主

一次性尿布、一次性相机、一次性服饰……充斥了当今的美国社会。但是,1903年,当吉列在美国市场上推出第一件“用完即弃”产品时,美国人并不愿意接受它。

在皇冠瓶塞公司(Crown Cork & Seal)做了多年推销员的吉列,深得老板喜爱,老板知道这个有志气的年青人想干一番自己的事业,于是向他面授机宜:只要开发出“用完即弃”的产品,顾客将不断购买,企业就能生存,并且发财致富。

当时男人剃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吉列也常常深受其害,因此,他决定开发一种简便、安全的剃须刀。吉列花费了8年时间苦心钻研:如何使刀片变得更薄、更便宜,让人们用钝之后可以毫不心疼地扔掉。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1901年,吉列发明了第一把带有一次性刀片的剃须刀,并申请了专利。1903年,48岁的吉列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吉列安全剃须刀公司。

但是,当吉列在美国市场上开始销售装有一次性刀片的安全剃须刀时,美国人并不愿意接受它,因为这与传统的节俭观念相冲突。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吉列公司”向美国军队提供了350万把吉列剃须刀以及3200万块刀片,美国士兵才把吉列安全剃须刀的影响扩展到全世界。

这盘聪明的生意不仅使吉列公司大受其惠,更重要的是:它开创了“用完即弃”的文化。

1906年,A.P.贾尼尼(A. P. Giannini):大地震后 “凭借一张脸及姓名”放贷

贾尼尼是意大利移民的后代,1904年,他创办了意大利银行(Bank of Italy),银行的服务对象并非少数的富裕人,而是向任何有工作的工薪阶层提供10~300美元不等的贷款。

1906年,当旧金山大地震将贾尼尼从床上抛出时,他的脑海中只有一件事:赶快抢救银行。于是,他与两名雇员立刻赶到受灾现场,抢救出价值8万美元的黄金(银行其他金库则由于温度太高数周都无法打开)。

凭借仅有的8万美元黄金,贾尼尼开始向那些急需用钱的灾民发放贷款,以帮助他们重建生活。随着贷款人数的不断增加,当时,贾尼尼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凭借一张脸及姓名”即可以办理贷款。这种毫无审核及担保的放贷,在今天看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在那个灾难现场、那种危急时刻却为贾尼尼赢得了崇高的声誉,灾后,他的银行一举占据了当地市场。

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扩大,贾尼尼还使住房抵押、购车贷款以及其它消费信贷方式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和发展。之后,贾尼尼又开创了一项前所未有的壮举——在全加州开遍分行(当时银行并没有分行),并且愿意贷款给那些当时看起来仍属新兴、不稳定的行业,如迪斯尼、加州的酿酒业等。

贾尼尼死后,他所创办的银行继续创新,成为了全球首家发放信用卡的银行。这家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银行就是全世界最大的银行——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1914年?熏亨利·福特(Henry Ford):每天8小时工作制、5美元薪酬的分配制度

自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首次推出流水装配线大批量生产汽车以来,福特就为不能留住工人而烦恼。当时,工人的流动率高达370%,使得福特公司每年不得不雇用几乎5万人才能确保公司1.4万个劳动岗位。

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1914年1月5日上午,福特宣布:将工人每天的工作时间从原来的9小时减为8小时,并且向工人提供每天5美元报酬——这是当时每天9小时工作制2.34美元工资水平的一倍多。

从福特“减时加薪”制度宣布的第二天凌晨3点钟开始,就有工人陆续从四面八方涌到福特汽车制造厂门前寻求工作,上午7点半钟,人数已超过1万。一连几天情况都是如此,而且,在越集越众的人群当中,外地人占据了大部分比例。福特汽车公司由此引起了全国人口迁移,同时也引来了不少媒体的批评,《华尔街日报》指责福特的行为“如果不是犯罪,也至少犯了一个巨大的经济错误”。

然而,事实证明:福特制定的“每天8小时工作制、5美元薪酬”的分配制度改变了公司的一切:公司众多员工成为“福特”汽车消费者的同时,公司也获得了大批量生产汽车占领市场份额的更大回报?熏从而开拓了“福特”更为广阔的汽车市场,

除“减时加薪”制外,福特还首次提出了“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合约关系不应该仅仅包括工资”的理念,这种劳资合约关系,促使美国工人的生活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它已经扩展到包括养老金、劳动保险等,从而结束了雇主的家长式管理。

1925年,西尔斯-罗巴克公司(Sears Roebuck):连锁零售大扩张

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勤军官,复员后的罗伯特·伍德(Gen. Robert F. Wood)敏锐地发现,整个国家的面貌正在发生改变:农民的收入在减少、汽车在普及、连锁商店开始出现,并因此冲击到原本兴旺的邮购业务。

1921年,伍德向他的新雇主、长期从事邮购业务的蒙哥马利-沃德公司(Montgomery Ward)分析说:“沃德”拥有4个分销点、一套组织有效的交易体系以及良好的声誉,如果公司能够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迅速开发连锁零售业务,一定足以与其他零售商分庭抗礼。但是这个建议没能被“沃德”管理层采纳,伍德还在1924年被解雇。

随后,伍德受聘于“西尔斯”,并在那里得以实践自己伟大的宏图——扩张零售业。初到“西尔斯”的伍德在实施大计的过程当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在哪里选址开设分店?由谁来管理新店?如何与新的顾客群沟通……这许许多多的新问题,对于一直从事邮购业务的“西尔斯”来说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

最初,伍德喜欢选在郊外和高速公路旁开设“西尔斯”分店,这看起来似乎有些滑稽,但是,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这些店铺也随之被融进了城市之中。伍德就是这样:看准商机、进行大胆尝试,扎扎实实地从头做起,经过3年努力,“西尔斯”连锁零售商店已经扩张到300多家。第4年,伍德也凭借自身实力登上了公司总裁之位。

在零售业扩张的过程中,“西尔斯”虽然也遭遇了有史以来第二个财年的亏损,但伍德很快就扭转了局面,1931年,其零售业营业总额首次超过邮购业。(周 艳译自美《财富》)

猜你喜欢
吉列剃须刀伍德
黑 鸭
呱啦鸡
SILK RAZOR剃须刀
打瞌睡的房子
打瞌睡的房子
澡缸里的国王
伍德时
李丐腾:中国的电动剃须刀之王
吉列的原则
剃须刀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