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仲伟
今天,麦克卢汉的“地球村”假说早已实现,数字技术大行其道,互联网变得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就犹如古典时代的街头巷尾,网络成为人们崭新的聚集空间,大家于其间相遇、相识,交换彼此的信息,拿走各自的所需。作为网络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话”俨然不仅仅是简单的叙事手段,更是后现代话语解构的重要体现,抑或已经成为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生存方式,处世之道。这种话语方式,不论在之前王家卫的电影、金庸的小说、张艺谋的作品,再到今天的网络博客、《水煮三国》,已经渗透到我们周边媒介环境的方方面面,谈到例证,可以说是信手拈来。
此处所讲的“大话”,提法最初来自90年代中期的香港系列电影《大话西游》。简单地说,其形式主要表现为前言不搭后语的“无厘头”拼凑表达,再就是对经典文本和历史事件的故意解构,或是与现实的任意拼接。谈到文本本身,初读后给人的感觉是言不达意,不知所云,细加品味,的确是一种刻意拼接,甚或说故弄玄虚,但又使人容易被吸引,究其原因广,可能正是由于它和传统书面语的表达差异造成的。毕竟,过去接触的多是线性表达结构,面对崭新的形式,难免存在好奇心理,而产生猎奇心理的原因,则可归于书面文化对人的创造性长期压抑所导致的释放欲望,一旦找到机会,自然会深陷其间,先是对形式的审美愉悦,内涵解构的感悟崇尚,再到行为方式的完全异化。
可见,“大话”的盛行,不仅淡化了传统的社会历史观,也使得与之相呼应的社会责任感烟消云散。没人再去关注周边事物以及所经历事件的真正价值和意义,而是把目光不自觉地投向“口水”同“大话”的形式趣味。“人生如戏”的思想推动着每个“大话”崇尚者的人生:良知、社会正义,甚至人性中的恻隐之心,完完全全地被猎奇、追求视觉刺激、听觉盛宴,或是对戏剧形式的审美愉悦所替代。本来严肃真实的新闻事件,迅速地转变成结局难料,高潮迭起,偶然不断的肥皂剧。更有甚者抱怨剧情过早地真相大白,主人公太轻易地盖棺论定……究其根本,都是看戏观剧的逻辑在发挥作用。然而,看戏逻辑的习惯养成,或许要归于社会对人的长期压抑。
“大话”的行为方式和处世态度,不仅消解了事物本身的意义,更是造成我们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混乱无序。谈到近来京津两地川菜的风靡不衰,时尚评论家香榭在其专栏中对“香辣蟹”、“水煮鱼”有过这样的描述,“你要是用这些食物本身的味道来解释其受欢迎程度,一定走进死胡同。惟一的可能是,真吃的人越来越少,假吃的人越来越多了。心浮气躁的我们失去了鉴别食物本身味道的能力,只有更花哨、更具有娱乐性和更快餐式的东西才足以蒙骗我们,使我们像三岁孩子一样心满意足。”
形式的奢侈华丽,手段的过分苛求背后,正是“大话人士”后现代倾向的暴露无遗——缺乏深度,回避意义。很难想象,“大话”和“口水”力量一旦占据主流话语阵地,会是何等窘境?
我们不得不承认,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匿名的实现,给了“大话”充分的创作自由与写作空间。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可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可以对先前一切主流文化、圣贤名哲加以抨击亵渎,他们的言语嚣张霸道,肆无忌惮,铺天盖地,旧有的文化根基土崩瓦解,传统的文明大厦坍塌倒地。然而,正是由于“大话”一代的思维无序,放任自由,使得他们终日停留在话语循环的心理“自慰”层面,而从不考虑重建话语阵地的真实意义,这也正是“大话”一代的特别之处。
面对工业化进程中的线性流程、理性至上,“大话”的出现,无疑给创造能力丧失殆尽的华夏文明敲响了警钟,作为传统的口语国度,被以现代化为代表的书面传统战胜是何等的悲哀!“大话”没有在工业化的西方出现,却产生在与西方书面传统终日对抗的东方大国,虽然不是西方的舶来品,却可以称之为东西方文化碰撞下的衍生物,或者说是在中国现今特殊环境下的特有话语现象。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已经摆在面前,作为“口水”力量的新时期代表,大话与主流话语的对抗结果似乎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