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组合”意味着“创新”

2005-04-29 00:44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5年4期
关键词:奥秘海啸课例

叶 平

汪细强老师撰写的《探究自然奥秘——海啸》,是一篇已经进行过教学实践的课例。

由于设计者把探究活动目标定位在“收集、阅读和理解有关海啸的资料,从而达到认识海啸的目的”上,作者选择了Big6探究模式来设计课例。作为第一次组织Big6探究的尝试,该课例基本上参照Big6原作者M.Eisenberg/B.Berkowitz(参见http://www.big6.com/kids/index.htm)提出的框架,并借鉴我国台湾省高雄狮湖国小设计的《小小气象主播》课例(参见“赛伯时空网”教育研究频道http://www.cst21.com.cn/2/wq-big6-06.htm),以作业单方式提供学习支架,引导学生按预定步骤完成探究任务,属于“有结构的探究”范畴,这也是Big6模式的特点之一。应该说,《探究自然奥秘——海啸》的设计意图是清晰的,只不过作者在表述上尚有欠妥之处(例如,在课例中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里实际上蕴含着作者提出的“学习目标”,但没有给予明确界定)。为了体现学习的个性化特点,《探究自然奥秘——海啸》在Big6框架基础上作了一些变通。例如,Big6#2“定义任务”步骤要求给出确定的任务(如:是研究“海啸成因”,还是研究“预防识别海啸”等),《探究自然奥秘——海啸》课例则采取了较为开放的设计,允许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具体任务,根据自己的任务去收集不同的资料,这也是Big6原作者希望达到的效果。而国内许多教师对Big6模式尚缺乏详细的了解,对于国外引进的学习方法,必须先熟悉和消化后,才能更好地改造、创新和本土化。

作为网络主题探究的一种方式,Big6在整合运用信息技术层面上存在着某些“先天性”的缺陷。这种以收集、阅读和理解信息为重点的探究活动,无论是学习“收集信息的策略”,还是“收集信息的方法”和“运用和整合信息”,都可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但是到了“表达信息”,特别是“评价信息”阶段,却难以借助网络的交互性来实现协作学习的要求。《海啸》的作者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他们正在学校教师中推广的Blog,把学生个人博客网站“嫁接”到了Big6探究活动中。80多名学生在校园博客网中建立了自己的“海啸博客”,利用Blog来实现筛选、存放、组织和加工自己收集到的资料。Blog不仅有力地支持了Big6前几个步骤的完成,而且通过师生、生生相互浏览和评论,也为实施新课程提倡的“表现评定”方式打造了基础。虽然学习使用Blog不是这次活动的主要目标,但借鉴这种工具,恐怕能帮助教师更清晰地“了解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这正是“课例设计”不可能表述的环节。“课例”或“学案”毕竟是某种教学预设,除非你让作者再写一篇“活动实录”。我以为,应该鼓励中小学教师把不同领域的技术方法进行“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熊彼德语),为“创新”提供生长点。被公认是“现代创新之父”的熊彼德甚至认为,绝大多数创新都是现存知识按照新的方式的组合,他把“创新”与“新组合”视为同义语。

当然,《海啸》作为作者第一次策划的Big6活动,“脚本”(课例)还显得不够成熟,模仿的成分也比较明显。从学生博客网站的成果观察,多数学生尚停留在筛选和收集信息层面,没有完全实现Big6模式所要求的“把你的观点和见解整合在一起,完成你的作品”等“整合信息”的目标,这些问题的出现,也与该课例在设计中没有着重关照并提出具体要求有一定的关系。

猜你喜欢
奥秘海啸课例
划拳获胜的奥秘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探索电的奥秘
课例
连续的海啸
零成交背后的奥秘
Feasibility study on optical vortex generation at Shanghai deep ultraviolet free-electron laser∗
只是“看起来很美”——由课例《蒹葭》引发的反思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