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嘉宾:
刘彭芝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邓正益重庆市江津三口中学校长
王相全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执信小学校长
在学校里您是最高管理者,及时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把握学校的发展方向十分重要。但是,忠言逆耳,不是人人都愿意说实话的。您用什么方法去更好地了解学校所存在的问题和倾听下面的声音呢?
刘彭芝:作为一个领导,要时刻牢记“领导就是服务”。要成为一个有威信的领导,必须虚怀若谷,大度能容;要以身作则,用高尚的情操感染人,崇尚真理的力量、人格的力量。这样,学校就有了正气,就能人人说实话、人人做实事了。我经常通过自己的观察、问卷调查、开调查会、座谈会、个别谈话、走访教职工和校长信箱等方式了解全校师生员工的心声,常通过学代会、团代会、教代会和工会征集提案,研究并解决提案。
邓正益:首先要营造学校良好的民主氛围,没有民主的环境,无论采取什么渠道,都不可能听到真话。校长必须有民主办学意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同时还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只有在民主的氛围里,教师才敢想、敢说。当然,开通教师进言献策的渠道也是必要的,常用的是设立校长信箱、开小型座谈会和教职工大会。我校开通校园网后,用博客在内部网上建立了一个校长、教师互动平台,教师随时可在此平台上匿名发表任何批评意见和建议,校长每天必须及时在网上阅览,并对这些信息作回复。有时还在平台上设立一些调查问卷,收集教师就某一问题的意见或看法。这种方式收集的信息更真实,得到的批评更严厉,提出的问题更尖锐,当然也更有价值。校长可以静心认真反思这些问题,同时也能更全面、更理智地处理问题,这样也避免了面对面时的尴尬。
目前,教师队伍建设迫在眉睫,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方面,您有哪些比较好的做法和经验?
刘彭芝: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的根本保证。我提出的人大附中教师培养目标是:“努力建设一支献身教育事业、具有高尚品德、教育观念先进、治学精神严谨、基础知识宽厚、专业知识精深、教学水平一流、育人艺术精湛、不断创新的教师队伍。”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方面,我们采取的主要方法是自培和引进相结合。
一是办各类培训班,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研究教改热点,把握新世纪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比如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比较快,只要我们上什么设备,教师们有什么需求,我们就办什么班。通过大规模的办班,不仅在全校基本普及了计算机的应用,而且涌现出一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高手,推动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整合。
二是采取以练代培的方式。比如我们学校率先开设了现代少年课、科学实践课和创造发明课等一些校本课程。这些课的教师有时要负责对全市、全区的教师进行培训,在编写教材、讲授课程的过程中,他们的知识水平、专业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是鼓励老师深造。我们鼓励在职教师报考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以及各种研读班,促使他们适应学习化社会,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四是送出去培训。如教育部组织的国家级学科带头人培训班以及市、区组织的各类进修培训班,我们都努力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我们还想方设法送教师出国进修深造。
除此之外,我们也非常重视引进。从全局来看,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不可能所有的学校条件都一样,从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考虑,让中国的学生受到世界上最好的中等教育,并更多地为中国一流大学输送人才,这就需要集中最优秀的教师来办一流学校。依据人才双向流动的原则,我们引进了一些名师,“借脑兴校”、“借智兴校”、“借师兴校”。可以说,我们的着眼点不仅是办一所人大附中,而是立足于让中国的基础教育在世界占领制高点。
邓正益:在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我校的策略是建构学习型组织,培育学习型教师,通过“名师带动、任务驱动、专家引领和教师互动”的方式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校是重庆市第一批参与新课程改革的学校,为推进新课程改革,凡要参与课改的教师,全员送出去参加新课程培训,同时聘请专家、优秀教师来学校作专题报告、上示范课,引领我校教师走进新课程。为促使每一位教师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上课,我们每周集中培训5小时,用了2个月,使全体老师都能熟练操作计算机上课。同时,还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运用自己掌握的技术在校园网上建立个人网站。在进行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集体教研、互帮互助、互听互学、共同提高。
王相全:我校牢牢地把握住各种发展的机遇,充分利用好现代教育技术支撑下的信息化网络环境。首先以学科教学的信息化、网络化为突破口。通过参加省级以上的学科信息化网络化的相关培训,使广大教师具备学科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先进理念。我校的教研活动从研究教与学转变成研究学与教,教师在信息化、网络化的环境中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和协作学习。
建立基于学习型学校的校际联盟是我们学校在新的形势下所做出的选择。在校内建立各级学习型组织,并积极参与到信息化网络环境下跨文化的全球校际协作学习的学习型组织联盟活动中来。在这个松散的联盟内,通过和国内教师、国外老师间的相互协作,学校教师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和社会责任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提高,并且能够从孩子们的需要出发,和孩子们共同成长。
校长的思想往往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办学思路,校长的观念转变很重要。所以,中小学校长自身素质的提高,对学校的健康发展也越来越重要。您通过哪些渠道来提高自身素质?
刘彭芝:终身学习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必由之路。我就是通过不断学习,从书本上学、从实践中学;向同行学习,也向外行学习;学习并借鉴古今中外一切有用的东西来保持观念常新,不断开拓进取。
邓正益:我至今任校长有12年了,提高自身素质的途径就是一句话:学习,学习,再学习。从1991年至今,我通过离职、函授和自修等形式,先后完成了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学习,如今还在参加中央教科所主办的“全国首届科研型骨干校长进修班”学习。在不断的学习中,无论是知识水平,还是教育观念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除参加学历学习外,我还经常参加各种形式的短期培训。我认为学历培训能系统全面地提高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而短期培训能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我每年订有十几种报刊,期期必读,并摘要对自己工作有价值的文章,到现在已有50余万字的读书笔记。此外,我还购买了大量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方面的专著。自学也是我的一大爱好,比如电脑,完全是通过自学完成的。所以,学习,学习,再学习,是我自身不断提高的唯一经验。
2004年底,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标准》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对教育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您认为学校的管理团队应该怎样面对这些新的要求和挑战?
刘彭芝:我从1989年当副校长开始,就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势在必行。1997年我当校长以后,正式提出在学校开展信息技术工程,加快学校信息化的步伐。从校园网到图书馆的电子化,到各种计算机机房、虚拟科学实验室、平面设计教室和远程教室的设计与建设,我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总是走在其他中学的前列。
与此相适应,学校在20世纪90年代实现了管理的现代化:办公自动化、管理网络化。“非典”时期,我们的全部教育教学管理活动均通过网络完成,是一次彻底的教师教育技术扫盲活动。现在,学校里几乎不存在不会用计算机和网络的教职员工了。所以,对我们学校来说,经过多年的积累,已水到渠成,不存在挑战的问题。
邓正益:我对领导班子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成为现代化学校的领导者,示范学校的经营者,学习型学校的管理者,优质教育资源的创造者,引领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的研究者。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需较大投入的系统工程,在经费的筹集、利用和分配上,贵校的实际做法是怎样的?
刘彭芝: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需巨大投入的系统工程,在经费筹集上,我可谓煞费苦心:利用过学校的品牌效应和广告效应吸引企业的捐助;抓住各种时机争取各种项目,包括承担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争取国家的投入和支持等。在经费的利用上,我非常注意开源节流,成立了资源整合处,严格审计每个项目的经费预算和决算,货比三家,通过巧妙的谈判或者利用社会资源,分析投资的最佳时机,通过规范的招标等方式尽可能降低信息化建设的成本。在经费的分配上,我们总是优先保证具有先导性的项目以及教育教学第一线的项目。
邓正益:第一个途径是学校自筹,第二个途径是争取上级的项目拨款。我校目前在这方面的总投入近70余万元,其中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建设项目投入15万(全是设备设施),另外争取了少数民族学校发展基金16万,剩下的由学校自筹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