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龙绣凤 美在民间

2005-04-29 00:44倪宝诚
寻根 2005年5期
关键词:灵宝荷包刺绣

倪宝诚

宋绣的深远影响

刺绣,是用多彩的丝线、绒线、棉线或金银线等,在绸缎、布帛等纺织品上,穿针引线,绣出各种人物、纹饰、花鸟鱼虫等,史书称这种工艺为刺绣,民间称“绣花”,也叫“扎花”。

相传刺绣始于舜。周代已有“画绣之工共其职也”的说法。又据《尚书》载:“衣画而裳绣。”《诗经》中就多次提到过服饰、刺绣的色彩。

目前,人们所能见到的我国最早的刺绣实物是1958年在湖南长沙楚墓中出土的春秋时代的绣品,它是在细密的丝绢上,绣出龙凤纹饰,绣工的绝妙令人赞叹。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的西汉古墓中,又出土了40件绣衣和一幅装饰内棺的铺绒绣锦,其图案纹饰之优美,针法之精妙,更是无与伦比。

唐宋时期,由于经济繁荣,文化振兴,织绣业空前发展。宋朝都城汴京(今开封市)设府监,主管丝织印染,专门生产皇室和臣僚们享用的高级纺织品和绣品。宋绣(汴绣),成为宋代民间文化发展史中一个精致的艺术门类。

为适应宋代节日习俗和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需求,以民间绣工为主体的京都刺绣,已经形成系统、完善的刺绣技法和技巧,后人称之为“汴绣”。朱启钤在《丝绣笔记》一书中对汴绣的评价是:“针线细密,用绒止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得深远之体,人物具瞻眺之情,花鸟极绰约啁唼之态。其佳者较画更胜,望之三趣悉备,十指春风,盖至此乎!”当时以观赏为主的“双面绣”,至今仍然是开封汴绣的绝活儿。再就宋绣的针法而论,已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除平绣针法外,已经出现了滚针、套针、抢针、旋针、网绣、打籽绣、反戗、衬金、盘金、戳纱等多套路针法,为日后中国南北刺绣的成熟发展奠定了基础。

宋徽宗时期,汴京城内聚居着大批以刺绣为谋生手段的“民间绣户”,也包括京都寺院中兼作刺绣的“师姑”(僧尼),据《东京梦华录》等史料记载,当时汴京大相国寺东门大街的小巷称“绣巷”,皆为众师姑们绣作居所,俨然形成汴京的民间绣作中心。

金兵入侵,宋廷南迁,大批艺人南下逃亡,江南的刺绣工艺随之兴起,逐渐形成了苏、湘、蜀、粤四大名绣。而流传在中州大地的宋绣,却在广大农村生根、开花、结果,成为中原优秀民间文化传统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流传在河南各地的民间刺绣中,以灵宝地区的民间刺绣较为突出。灵宝位于河南西部,南依秦岭,北临黄河,地处豫、陕、晋三省交界的黄土塬上,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汉元鼎三年(前114年)建弘农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名灵宝县,顾名思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也。

新媳妇争当“巧手婆娘”

灵宝的妇女人人心灵手巧,擅长剪纸和刺绣。手艺大多是“母女相传,族亲相授”。以往,按民间习俗,这里的农村姑娘们一般在十岁左右,就学习做简单的针线活儿,如缝缝补补之类。到了十三四岁时,便开始学习剪花和绣花、挑花、架花,着手为自己准备嫁衣和各类婚后实用绣品。按当地习俗,男女举办婚礼时,婆家只提供新房、床柜等大件家具,余者皆由娘家陪送。新娘的嫁妆中,除箱柜、被褥外,便全部是新娘子的绣品。如婚服披肩、衣裙、枕顶、床饰、帐沿儿、门帘、桌围、椅垫、绣花鞋及各式鞋垫子、袜底等,应有尽有。还有孝敬公公的烟布袋,各类内容的荷包(烟荷包、香荷包、钱荷包)、褡裢、绣花手帕等,都是新媳妇过门后拜见公婆及亲属长辈,接待妯娌、姑嫂的见面礼,样样不能少,并以此向公婆和前来贺喜的亲友们显示自己心灵手巧,会过日子,给婆家人留下个好印象、好口碑。同时,也为日后新媳妇在村里的社会地位奠定良好基础,所以新媳妇都争当“巧手婆娘”,并以此为荣。

还要补充一点的是,一旦姑娘定亲以后,娘家的亲属(指女眷),外加姑娘的一帮小姊妹们,便都争先恐后绣制各种应时绣品,馈赠新娘,起个名堂叫为新娘“添箱”。其实,这是女孩子们彼此为满足新婚时对大量刺绣品的需求,而采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互助形式。新媳妇到了婆家,婆家的姑嫂妯娌和村里一帮子婆娘们便蜂拥而至,一齐动手,把新媳妇由娘家带来的嫁妆和各种绣品一一摆开,让婆家的男女宾客们欣赏、品评,谓之“亮箱”。此关一过,新媳妇的一颗心便踏踏实实落在肚里了。

刺绣与灵宝民俗

灵宝的民间刺绣与当地的民俗关系极为密切,充分表现出豫西一带的地域文化和民俗特征。当地妇女根据不同的节令,和老一辈传下来的民间习俗,绣制出多种多样具有不同内涵的实用物品和布制玩具。如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入夜,儿女们都甜甜地睡着了,母亲却在一盏灯下,穿针引线,忙着为孩子们绣制出一件件节日的礼物—布娃娃、布老虎、虎头鞋、虎头帽、小猪、小狮、小玉兔等。她们边绣制,边吟唱:“小乖孩,你别哭,妈妈给你做个布老虎,白天拿着玩,夜里吓麻猢。”那些节日里农村儿童手中的布玩具,件件都寄托了母亲们对子女的爱心。到了农历五月的“端午节”,妇女们说:“五月端阳太阳红,绣个香袋驱毒虫!”她们连夜绣制出各式各样的“香袋”、“绣球”,什么“八仙”、“十二生肖”、“孙猴子”、“搬脚娃娃”以及“鸡心”、“寿桃”、“佛手”等,香袋里装的是苍术、白芷、艾草等芳香药料,香气袭人,驱毒防病。没有出嫁的闺女们,就用精心绣制的香袋、绣球作为定情的信物,赠送给情人。也有些老年人,特意在香袋中放些五谷杂粮,预祝来年五谷丰登,丰衣足食。当了妈妈的妇女们在“端午”前夕,为自己的娃儿们绣制“五毒兜肚”、“五毒衣”和“五毒鞋”等,婴儿的兜肚上都要绣上一只五彩斑斓的大红公鸡,公鸡嘴里叼着蝎子,昂首挺胸,爪子下边踩着蜈蚣等害虫。民谚说:“五月里五端阳,吃粽糕啊饮雄黄,金鸡绣在兜肚上,害娃的毒虫都死光。”在以往科学和幼儿保健措施都比较落后的状况下,母亲们只有以驱邪祈安的方式,祝愿儿女们平安健康。

妇女生孩子,在灵宝农村是特大喜事,婆家高兴,娘家喜欢,邻里与亲朋好友都来祝贺。“洗三”、“做九”、“过满月”、“庆百日”、“过生日”,都十分隆重热闹,姥姥家更是忙前忙后,按当地规矩要给外孙送“虎头靴、绣花袜、虎头披风、相公帽”,可以说件件都是精美的绣品。

在灵宝民间还有一个叫“七月七乞巧会”的风俗,也称“乞巧节”。当地的大姑娘、小媳妇都会唱这样一首歌谣:“年年有个七月七,天上牛郎会织女,牛郎哥、织女嫂,夫妻下凡来送巧。”

老人们说,每年农历七月七的夜里,天上的牛郎织女星,都要下凡向人间传授剪花、刺绣技艺,于是在当地便形成了一种习俗:每到七月七的夜晚,七个未出阁的黄花闺女,用夹竹桃的叶子剪出针、剪刀、弹花锤、织布梭子的形状,剪罢,七个闺女围坐在月光如洗的庭院中,齐声唱道:“七月七,七月七,俺给姐姐送饭吃,教俺巧,绣对花鞋送您老;教俺拙,找个圪针扎您的脚。”稍停,又齐声接唱:“牛郎哥啊,织女嫂,双双下凡来送巧,七个针,七根线,七个闺女都教遍。”歌谣生动地显示出灵宝妇女们勤奋好学、追求美好生活的乐观主义精神。

灵宝人把闺女出嫁视为人生大喜,更是展示刺绣技艺的大舞台,因此有许多讲究和说头。首先是“蓝缎鞋,绣红花,过了门,就当家”。新郎、新娘的洞房必须布置得红红火火,那是个什么样儿呢?“鸳鸯枕,龙凤帐,红绸子门帘绣凤凰。”新娘的嫁衣更是一件精美的刺绣艺术品,有民谣为证:“王小姣作新娘,赶做嫁衣忙又忙,一更绣完前大襟,牡丹富贵开胸膛;二更绣完衣四角,彩云朵朵飘四方;三更绣完罗衫边,喜鹊登梅送吉祥;四更绣完并蒂莲,早生贵子喜洋洋;五更绣完龙戏凤,比翼双飞是鸳鸯。”歌谣来自生活,来自出嫁姑娘们的心声,和对未来新生活的憧憬与期盼,浪漫、夸张并富有激情,感人至深。

年复一年,在循环往返的民俗活动中,女孩儿们从懂事那天起,便在母亲、外婆、奶奶们的熏陶和悉心指导下,接受来自生活的严格训练。从简单做起,一针一线、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地学习“女红”技艺,待到长大成人、结婚生子,然后重复同样的内容和方法,亲手亲口再传授给下一代。

评价几种常见的灵宝刺绣

灵宝的民间刺绣,不仅品种多,花样也多,形式和内容男女有别、老少不同。一个人从出生到老死都被刺绣品包装着,其中蕴含着祝福、驱邪、求安、祈子、情爱、审美等不同层面的多种文化内涵,这一切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说得清的。现只择最常见的几种绣品作一介绍:

1.荷包。俗称“腰包”,多为长方形。20世纪80年代以前,荷包的实际用途大致有三:一是民俗生活中的实用品。如钱荷包、烟荷包、香包、眼镜包、镜袋、扇袋、针线包等。二是节俗风物。五月“端午节”,民俗为插艾叶,饮雄黄酒,佩戴香囊以辟“五毒”。香包的花样丰富多彩,老年人一般佩戴寿桃、佛手一类;小孩佩戴长命锁、老虎、孙猴子等以驱邪求安;妇女多佩戴石榴(榴结百子)、麒麟(送子)、莲花(连生贵子)。三是青年男女定情的信物。男女相爱,女方赠男方香荷包,做工精美,情意绵绵。荷包常伴随男方终生,弥足珍贵,个中所蕴含的情愫已远远超出了实物的本身。一些香荷包的保存者,虽已年过古稀,白发苍苍,向人述说当年时仍面带依依之情。

艺术是心灵的写照,艺术是情与爱的结晶。当我们听到那“绣荷包”的陕北抒情民歌,再看灵宝的荷包,便不难体会到黄花闺女们托物寄情的纯真之美。尽管随着时代的变化,荷包这种形式已逐年消失,但历史不会忘记,农耕田园时代所创造出来的情与美,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2.兜肚。又称“裹肚”。按灵宝民俗,娃娃一落地,第一件护身、护肚脐的艺术品就是兜肚。在灵宝农村,男女青年一旦定亲后,新女婿在每年“端午节”前都要给新媳妇家送粽糕、油馍、水果,而礼品中都少不了“兜肚”。新媳妇生第一胎,不论是男是女,舅舅和外婆也要来送兜肚。直到如今,盛夏季节,在灵宝农村的树阴下,依然可以见到光屁股戴兜肚的娃娃,当然十之八九是男娃。

灵宝儿童兜肚式样大同小异,但色彩、花样就大不相同了,五颜六色、喜庆吉利,内涵多为祈福、驱邪、求安。关于兜肚的来源,民间传说是造人的女娲娘娘留下来的。传说女娲娘娘造完无数个男娃女娃以后,天已昏黑,此时凉风阵阵吹来,女娲望着眼前的孩子们,惟恐娃娃受风寒,便按照自己的体形,给每个娃娃身上剪裁了一个兜肚,以防肚脐受风和毒虫叮咬。从那时起,兜肚一代传一代,针针线线寄托着母亲的情和爱。

3.绣花枕顶。按灵宝的婚俗,女孩儿出嫁前,要按夫家长辈的多少,给每人至少要绣一对枕头顶,如果再加上叔伯等重要亲属,往往要绣刺数十幅枕顶套,也算得上是女孩儿一项艰巨的工程。因此,就有闺女尚未成年,母亲提前几年就动手为女儿积攒绣花枕顶之说。

绣花枕顶材质多为红缎或红布,图个喜庆红火;老年人的枕顶称“寿枕”,多以蓝缎为主。枕顶一般为长方形,四角略呈弧形(方中见圆),直径约6寸左右,枕顶绣花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乃至布料的选色,绝对是因人而异。老年人的枕顶多用二指宽的黑布包边,红布衬底,精巧者往往在黑边框上用平针绣出蟠螭纹或万字纹,红布中间或绣绿叶蟠桃,或绣寿星老与“鹤鹿(禄)同春”一类贺寿吉祥的内容。年青人和新婚夫妇的枕顶,俗称鸳鸯枕,更是精巧无比,色彩以红缎绿缎为主,对比强烈,喜庆吉祥,选用的花边纹饰有龙凤纹、花鸟纹等。主要内容是表现青年男女对美满婚姻、幸福生活的期盼和向往。所以当地老年人一语道破:新人的枕头少不了石榴(结百子)、“龙戏凤”、“鱼戏莲”(异性追求)、“蝶恋花”等。若绣戏剧人物,则少不了“天河配”、“拾玉镯”、“小放牛”等等。从上述灵宝民间惯用的暗示手法,明白地揭示出“新人”枕顶图饰的内容,就是农耕时代,古人对青年男女“性”教育的一种巧妙暗示。而那些巧妙的比喻和含蓄的形象,在现代开放的社会,对现代青年而言,既难以理解又饶有情趣,不言而喻,也是民族、民间文化的宝贵财富。

4.云肩。是旧时妇女婚服的佩饰物,围绕簇拥在新娘肩部,十分美丽动人。这种式样的婚服,据说从隋唐至明清,曾被官方确定为民间男女婚礼的代表服饰,从城市逐步传入农村。云肩有“大云肩”和“小云肩”之分,城市多采用大云肩,灵宝一带却流行一种柳叶式小云肩,小巧精致,围脖的横带上缀有16至20多个柳叶形状的绣花片。艺人称横带为“金枝”,称柳叶为“玉叶”,合成一句话,就是对大家闺秀的溢美之词“金枝玉叶”。还有更为美丽复杂的“云头绣片”(壮如云朵),绣片约长出柳叶片寸许,悬挂玻璃珠和五色丝穗,可谓珠光宝气、熠熠生辉,将新娘衬托得犹如云中仙子一般。

云肩围绕新娘颈部一圈,又被“云朵”、“柳叶”绣片簇拥,其可绣面积和空间极小。然而就在这微小的空间内,姑娘们却金针彩线绣出花鸟鱼虫、亭台楼阁,还有麟麟(送子)、狮子(赐子)、石榴(结百子)等吉祥纹饰,刺绣工艺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

灵宝新娘婚服下身多为红绸缎彩裙,裙子无大花,只沿下摆及四周绣小花走花边,民国时期仍沿旧习穿用,20世纪50年代以后,受时代影响陆续绝迹,女红刺绣亦逐渐消失。

灵宝民间刺绣针法的特点

灵宝民间刺绣代表性的针法是拉锁子、辫绣和打籽绣。除此之外,经常使用的针法还有包针绣、纳纱绣、平针、水路钉金、盘金、补绣等,不仅完全继承了宋绣的主要针法,而且又创造性地发展了绷花和补绣技艺。“绷花”是以针引单丝线,廖廖数针作放射状,绣出艳丽的花朵,虽属刺绣中的辅助技法,但能在刺绣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此种针法多用于布玩具上,如威严的狮虎额头上和两肋上,各绷一朵小花,使凶猛的狮虎显露出几分憨态,增添了与娃娃交流的亲切感,形象更加逗人喜爱。“补绣”在灵宝民间刺绣中运用较为广泛,其特点是能使绣品产生一种浅浮雕的立体效果。

“补绣”又可细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剪贴绣。其手法类似“叠绣”,方法是将用布或绸剪出的所需图样,用棉花填入图案中,再用针将图案花边周围锁边绣牢,从而使图饰纹样呈栩栩如生的浅浮雕状。这种绣法多用于兜肚、枕顶、童帽和玩具上。2.挖补绣。通常以白色布为底,再以黑或青色布剪出所需要的纹样,缕去图案不需要的部位,并在缕空处衬以各种色调艳丽的布料,其视觉效果是在黑色为主调的纹样中衬托出色彩鲜艳的图案,对比强烈、明快。此种绣法多见于鞋垫、袜底、幼儿兜肚等生活用品中。3.包纸绣。用彩线将剪好的纸样完全包裹,但做这种纸样的用纸一般都比较厚,目的是使绣线能够深深嵌入纸样深处,形成凹凸明显的特殊效果。4.留边叠绣。其技法是先将剪好的厚样一片一片地用布包贴起来,再拼贴到底料上(底料色彩可依据整体效果决定,或黑或红,能和主色调起对比谐调、统一的效果),然后再用各色彩线,由图案中心向外用平针绣实。绣制时一般都会在纹样的边沿,均匀地留出一条白线,白色的轮廓线衬托在色彩缤纷的图案和或红或黑的衬布上,显得格外鲜亮别致。

(作者单位:河南省群众艺术馆)

猜你喜欢
灵宝荷包刺绣
剪下个荷包样
绣荷包
基于河南省道S250线灵宝—朱阳段改建工程的地质灾害特征研究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戴荷包
清新唯美的刺绣
灵宝人大:认真履行“两个机关”工作职责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我家娘子是把剑
仙君,你的宝宝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