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初
在江苏无锡惠山古镇不足0.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保存着120多处包括约80个姓氏,250多位主祭、附祭人物(不包括“贞节祠”2280人)的祠堂及部分祠堂遗址。2003年8月20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提交国家文物局,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预备名单。
一
惠山,秦汉时称“历山”,《隋书》中称“九龙山”,老子《枕中记》中称“西神山”,唐代顾欢《吴地记》中称为“华山”。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花秋叶,景色宜人。山之东端,独出锡山,无锡人称为主山,背倚古镇,头顶龙光塔,世以为标。西傍惠山,山脉逶迤磅礴,宛若游龙,九曲惠峰,金冠帔被;南临太湖,广纳浩气;东则芙蓉湖,又名无锡湖,东流入五泻;西北入扬子江,归及大海。从晋代起始塞湖为田,留下小岛缸尖渚、黄埠墩,风帆左右,垂柳袅袅,风景独优。
惠山素以“胜地名泉”闻名于世:有刘宋大官僚湛廷建造的“历山草堂”(梁代大同年间改称惠山寺),唐代茶圣陆羽品定的天下第二泉,还有江南名园寄畅园,明代园林愚公谷等,更有风趣动听、赏心悦目的九龙十三泉。相传惠山是条大龙,“九龙”指其子龙,专指承淌二泉泉流的九个石螭首(龙头)。通常以二泉下池的龙头为第一个,华孝子祠前的双龙泉中有两个,双龙泉向北经过金莲池,到二泉书院内方池中有一个,向东在惠山寺日月池中也有一个,向北在寄畅园的镜池中有一个,这样,在锡惠公园内就有6个。还有3个在公园外:一个在惠山浜横街龙头下,一个在听松坊王问祠堂内,还有一个也在二泉书院北边原白衣庵内。至于十三泉,并非实数,惠山一带的泉眼不下三四十处。
惠山的无限风光、名胜古迹早就吸引历代名宦、文人雅士、社会名流来此观赏游览,建堂造园,“持此怡一生”,留下了不少瑰丽诗篇和轶事佳话。康熙、乾隆两朝帝王,更是十分垂青,在100年间,祖孙俩分别六下江南,每次必到惠山。康熙帝特地为寄畅园题写了“山色溪光”、“松风水月”。乾隆帝先后为二泉水写了50多首诗,又为寄畅园写了20余首诗篇和匾额。他认为“江南诸名胜,唯惠山秦园最古”,且“爱其幽致”,真是“清泉白石是仙境”,特令宫廷画师写照,不惜巨资在北京万寿山麓造了一个园林,取名“惠山园”,即今颐和园中的“谐趣园”。至今“寄畅”、“谐趣”两座名园,一南一北,互相辉映。
二
1955年秋,扩建锡惠公园时,在施墩发现了大量石斧、石锛、陶器、陶片等古文化遗物,还有稻谷、烧土块和灰坑等遗物、遗迹。经省文物管理部门清理,命名为“锡山遗迹”,其范围较广,几乎占有锡山南麓,文化层堆积厚3米多。上层为春秋战国的文化堆积,下层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原始氏族居住遗址,距今约四五千年。这也说明无锡先民早在这里生活栖息,从事各种生产劳动。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死后固然埋葬在这里,邻近的人,甚至较远地方的人,死后,他的后辈有的也要“法天象地,尝水相土”,依山傍水,争得一块福地,安置他们的先人,锡兹福祉,永得其昌。
惠山有祠早在唐代以前。最古老的要数祭祀战国春申君黄歇的春申君祠。《越绝书》云:“无锡历山(惠山)春申君时盛祠以牛”,“汉时建春申君祠于此,每年祭之以酒,鼓乐喧天”。唐张继诗“春申祠宇空山里,古柏阴阴石泉水”即其地。其次是华孝子祠,位于惠山观泉坊街,原为华宝故居,地名华坡。南齐建元三年(481年),齐高帝降旨旌表门闾,赐“孝子”额,邑人即宅为祠。现存建筑属明清风格。
位于锡山北麓的东岳报功祠,原称东岳庙,祀兴周灭纣功臣黄飞虎,后周同光二年里人周太乙募建。北宋崇宁二年,于锡山岳庙右始建张中丞祠,祀唐靖忠殉难的御史中丞张巡及睢阳太守许远。元至正年间,华幼武奉表为母陈明淑作贞节堂。
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世宗颁诏准许民间得联宗立庙,惠山建祠风起,陆羽、顾宪成、尤袤、邵文庄等祠相继建立。明代浦长源诗“出郭楼台三四里,游人不得见山谷”,记录了惠山当时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祠堂、庙宇林立的繁荣盛况。清代时更盛,先后建祠70多处,出现牌坊高耸、祠堂林立的局面。民国时期,依然盛行不衰。邑城内外宗族,多以能在惠山这块风水宝地上取得一席之地立祠为荣。有的名门、大族还建祠多处,被看作是显贵的标志。
惠山祠堂以古惠山寺、天下第二泉为轴心,一组组一行行,直立于惠山浜的上河塘、下河塘以及直街、横街之间,听松坊、二泉里古道两旁。沿河、临街、近泉、靠山,寺中有祠、祠中有寺、园中有祠、祠中有园是其特点。伴有茶馆、市肆,辅以惠山泥人、民间音乐,形成了惠山古镇最有特色的历史文化遗存。
三
惠山祠堂没有像外地某些古老祠堂那种占地宽广、建制恢宏的建筑,因为地形及用地的限制,大都是砖木结构为主、单檐硬山式、粉墙黛瓦灰调子形制的江南传统民居式建筑。规制不高,简朴无华,多数为单层式。房屋大都是二进、三进式,建有门楼、照壁、正殿、庑房、享堂等建筑,有的还配有戏台,设有奇石假山、池沼园林。惠麓小圃、慧岩小筑、栖隐园、愚公谷、尚德书院、思园等点缀其中。秦双孝祠即秦园(寄畅园),面积1万余平方米,是我国著名的经典园林,“500年来不移姓”,园林面貌不变样,功在祠堂起的作用。
惠山祠堂的建筑艺术各有风采。华孝子祠留有明代前期修筑的承泽池、溯源桥、鼋池,石色润泽,还遗有珍贵的碑刻。顾可久祠存有四面牌坊残柱、享堂、后楼、拜石山房及著名的明代湖石丈人峰。陆宣公祠内的幽深小院,玲珑的小桥、戏台,最为别致。杨四褒祠内的“潜庐”与“留耕草堂”、“从楼轩”,精美雅致。武肃王祠内的梁架彩绘,绚丽夺目,为珍贵遗存。朱文正公祠的过街“溪山第一楼”风景尤佳。张巡祠后苑依山就势而筑的湖石假山群,为太湖石造山叠峰之佼佼者。邵文庄公祠内邵宝手书的点易台四面牌,极为珍贵。浦长源祠内的独立式砖雕楼,刻工精美。至德祠后园的莲沼,是夏季赏荷最佳处。更有1921年建造的杨藕芳祠,以清水砖墙二层楼房围成“口”字形院落,一派西洋风范,别有情趣……
祠堂的主要功能,是一地一家血缘亲属集团用来尊祖敬宗、血脉崇拜的圣殿。供奉和祭祀的人神,即祖神和“法施于民”者、“以死勤事”者、“以劳安国”者、“能捍大患”者等忠臣、良将、清官、廉吏以及先贤、名士、英雄等类人物或近几代祖先的神位。每逢清明、冬至那段日子,全族聚集祠堂和祖先墓林,进行年复一年的祭祀大典。仪式极其隆重,订有一套严格的顺序与规矩。分设主祭、襄祭与司仪,洗手上香,恭读祭文,行三跪九叩首大礼,于是一向冷冷清清的祠堂、墓林,穿梭着络绎不绝的人流。尤其是粉饰一新的祠堂,焚香点烛,烟雾缭绕,弥漫着祭祀所特有的那种静穆肃严的气氛。祠堂,依靠血缘关系的纽带,形成维系宗族制度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支持,维护和巩固族权和地位,象征着宗族的团结,祈求先祖庇护子孙,万代昌盛。
祠堂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纂修宗谱。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宗谱是宗族习俗中的一个重要角色。祠堂是修谱中心,珍藏重地。每次修谱,都建有一套班子、规章制度。印刷完毕,要举行隆重的颁谱典礼,全宗族摆筵庆贺,附近宗族乃至官府也要送礼相庆。为了保证“血脉”纯正,还建有严格的验谱、祭谱、背谱以及各家收藏的规章。
此外,祠堂还是维护家法族规和进行助学、讲法等活动的场所。
四
祠堂是族里祭祀先祖的处所。有的祠也称庙,那是因为所奉先人对国家、对社会作出了卓越贡献,民众不忘其功德,才形成一年一度群众性的祭祀活动。东岳报功祠(庙)、张中丞祠(庙),就因为黄飞虎、张巡报国有功,旧时才有每年农历三月廿八,名闻京沪的“八谢”盛会。
相传农历三月廿五,是教子有方的黄母太夫人生日,无锡各地城乡百姓早就打造木质“圣帝銮轿”,于农历三月初一到十四日,供奉东岳大帝黄飞虎神像,焚香点烛,拜香颂秸。三月十四午后,各地“圣帝銮轿”集中列队于西门兴隆桥,上五里街,过大德桥,进惠山直街,直达东岳庙,进香守夜。到三月十五日寿诞正日,各路进香銮轿参拜黄太夫人后各自回归,上街赛会。
农历三月廿八是黄飞虎寿诞正日。东岳是五岳之首,无锡十大神庙之头,神职最高,毗邻的张中丞庙专使迎送诸神,其余八庙抬着神像,都要前去参谒朝贺。是日,一路游人如潮,摩肩接踵,“排仪仗”、“四开枪”、“八马吹”,鸣锣开道,吹打奏乐,登台演戏,通宵达旦。城区百姓还要设宴接待亲友,搭台观看赛会,活活地勾划出一幅惠山庙会的民俗风情画卷。
惠山“八谢”庙会,既崇祀历史名人忠贞爱国、造福一方的爱民精神,教育民众,又通过庙会,城乡交流,交通住宿,吃喝玩乐,购买香烛、泥耍、果品等,达到了以庙兴市、繁荣经济的目的。
五
惠山祠堂群类别多种,所供神人甚众。据清光绪《无锡金匮县志》记载,“名宦祠”祀宋以来官员37人;“乡贤祠”祀汉以来先贤155人;“忠孝祠”祀宋以来孝子忠臣66人,总计258人。此外还有多处贞节祠祀贞孝节烈女2280人。所有这些先辈的道德品行、利民精神,有许多还是值得我们今人学习、继承和发扬的。
被民众称为“让王爷”的商末吴泰伯,不远千里奔赴梅里,“断发文身”。他团结当地居民开发江南的谦让、开拓精神,已成为今天“尚德、务实、和谐、奋进”的“无锡城市精神”的源泉。屡阻中常侍樊丰乱政、“清白传家”的汉太尉杨震,唐靖难御史张巡与睢阳太守许远“双国士”的抗“安史之乱”的殉忠气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的范仲淹,宋理学先驱周敦颐,关学创始人张载,集大成者朱熹,上疏切谏、嫉恶如仇、打击豪强的“青天”海瑞,“留得清白在人间”的于谦,心系国事、抗击“阉党专政”的明高攀龙,“天下第一清官”叶茂才,敢于逆鳞直谏的邹浩、顾可久,不避权奸的袁材老以及明抗倭英雄王其勤及其36义士,毁家筑城的薛氏三义士,还有近代为民独资造无锡吴桥的徽商吴子敬,其豪气、爱心,都是值得我们敬重的。
惠山祠堂群,建筑跨度1200多年,分有官祠、私祠两大类,细分有墓祠、宗祠、神祠、书院祠等10多类,有着十分丰厚的文化内涵,有待我们去发掘、研究。
如今,无锡市人民政府已成立专门机构,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各种保护建设规划,不久的将来,惠山祠堂群必定异彩绽放,吸引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人民前来瞻仰与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