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告诉他们:我们不是“土著”

2005-04-29 00:44
中国品牌 2005年6期
关键词:同仁堂分店土著

高 杨 李 萍 李 杰

在东南亚马来西亚吉隆坡的繁华地段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家占地约2000平米的同仁堂药店,当我们站在药店门前,眼前的一幕有点出乎人的意料之外。柜台上摆满了护骨药酒、牛黄解毒片等各种中成药,据说都是从北京直接运来的。来买药的人排着长队,为病人配置各种中药已经让店员忙不过来,而柜台前、等候区也挤满了前来拿药的马来西亚人。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诊病的人往往要先预约,有的甚至要提前一周预约。

而在泰国,坐落于曼谷的同仁堂海外分店,柜台前不仅挤满了当地人和前来取药的僧人,同时,其它城市的市民也来到这里接受针灸治疗。有一个泰国患者告诉记者:“药到了以后,就感觉到身体舒服了,所以我们也习惯使用中药。”

这里的外方总经理告诉记者,中医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泰国人认可,并且同仁堂正成为泰国卫生部培养中医药人才的基地。

同仁堂这个品牌已经有330多年的历史,如果说东南亚有些国家跟中国的文化有些渊源,所以对同仁堂比较容易接受的话,那么同仁堂在欧美会不会被接受呢?

记者在北京的同仁堂见到施如瑜时,这位被业内称为“神脉”的名医,正在给病人号脉。“属于肾水不足、肝火上延、肝阳上亢引起的眩晕。”施如瑜到底在说什么?相信,即使是中国人,不少人也都弄不明白,而这些深奥的中医理论要外国人弄懂,更难!

正是这种巨大的文化差异,也使得1993年同仁堂刚一走到伦敦,就笑话连连。

“有的外国人拿着蜡丸不知道怎么吃,把外包纸剥开以后,一口就连蜡塑料壳全部吃下去了。”

不同文化的冲突,使得同仁堂刚到伦敦,就形成了一种怪现象,熙熙攘攘的华人顾客虽然显示了生意的红火,然而,人口占多数的英国人却很少踏足,这也说明,中医并没有被当地主流社会认可。施如瑜告诉记者,当时,中医在当地人眼中,还是非常“另类”。

“当地人把中医跟印度的神医、藏医、蒙医划上等号,觉得这是土著的医学,不科学。”

记者看到,“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两句名言虽然高高悬挂于伦敦分店,然而,这对于英国人来说,却并没有什么作用。“土著”、不信任,已经成了阻碍同仁堂海外发展的瓶颈。

同仁堂走出国门,如果仅仅服务海外华人,那么,无论如何它也不能被称为国际品牌。更为严峻的是,全球草药销量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06年,这一市场将会突破350亿美元,而目前,韩国、泰国等草药企业正对这一市场快速蚕食。因此,同仁堂的品牌如果不能获得当地主流社会的承认,也就意味着,这块诱人的蛋糕只能啃个边角。

总经理梅群说:“首先你要为他服务,他得认识你,了解你。”

装满各种草药的上百个药柜,各种丸、散、冲剂静静地摆放在伦敦的药店里,如果没有了解和认同,这些药很难卖给英国人。为此,同仁堂决定从无到有,在英国人心里树立金字招牌。他们在国内千挑万选各科名医,派送海外,保证分店每天至少有2位名医坐堂。而这些名医之中的施如瑜,就碰到了一个患了脉管炎,而又屡治不愈的当地人,她来的时候表情特别悲伤、流着眼泪,从表情上看她特别痛苦,经过诊疗,最终,施如瑜给病人开了7付汤药。

“第二次来的时候,为了表达她见好,她就跟我笑,还给我做鬼脸。”看到病人笑了,施如瑜也笑了,因为她为同仁堂在海外又赢得了一份声誉。

一个病人,就是一个最具说服力的活广告,这样的故事,在同仁堂海外分店比比皆是。施如瑜告诉记者,当名医坐堂加拿大分店后,分店的销售由以往每月3万加币,很快就增加到9万加币,同时同仁堂的品牌也在一声声叫好中,悄然树立。而在伦敦我们就体会了同人堂品牌对老外的影响力。

采访中,同仁堂的总经理梅群坦言,中医要想完全被海外的主流社会了解接受,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但目前,仅伦敦同仁堂就诊的外国人就已经从以前的聊聊无几,攀升到总就诊人数的25%。而为了继续扩大这一市场,同仁堂也即将开始培养大批的海外医生。

坐堂名医的到来,为同仁堂药店在海外赢得了口碑,就连大家以为比较保守的英国社会,也开始慢慢接受了它。看到了在英国的成功,总经理梅群更加有信心,只要消费者能接受同仁堂,同仁堂就能在异国他乡扎下根。

“下一步我们想,在世界上要开办100家分店。欧盟地区作为西方的主流社会,作为我们下一步的一个主攻方向。同时,目前我们在北美地区的分店相对比较少,进一步加大整个北美地区的开发力度。我们也考虑把欧美连成一气,还有俄罗斯,然后再继续扩大到中东和阿拉伯地区,最终让我们同仁堂的中成药占领整个世界,为人类健康服务。”

在同仁堂,我们还听说了一个消息,他们今年会在香港科技园建7条生产线,今后,同仁堂以香港为中心,扩展全球海外市场。同仁堂的未来不仅是中国的,也将是世界的。

猜你喜欢
同仁堂分店土著
同仁堂知嘛健康空间
沈阳分店
南北“同仁堂”谁是老字号
宁波分店
贵阳分店
沈阳分店
土著节
同仁堂的里子和面子
同仁堂 跨越十四年的拿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