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姓起源与播迁

2005-04-29 11:22牛思涌
寻根 2005年6期
关键词:微子子孙

牛思涌

追溯牛姓起源,据传说是微子启后裔的一支。

微子本名启,因做王子时,封在微(今山东微山一带,一说在山东聊城一带),爵位属子,所以称微子。微子与暴虐无道的纣王,本是亲兄弟,微子为兄,纣王为弟。纣王从小就能说会道,才思敏捷,长大后体格健壮,力大无比,深得其父喜爱。待立太子时,其父和太史等便借口“立嫡以贵不以长”,把纣立为太子。

纣继承王位后,启便做了他的卿士。纣王残暴奢侈,荒淫无道,微子多次规劝,他都充耳不闻。眼见国家行将灭亡,微子十分痛苦,他“欲死之,及去未能自决”,于是求教朝中三公之一的父师(箕子)。父师说:“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微子听了父师的劝告,为保存宗嗣,便毅然离开王宫。传说微子离宫出走时,在正午时分,便将“午”字出头为“牛”字作为姓氏。如河南省济源市南官庄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牛氏家谱·族谱旧序》载:“殷商无道,狎侮无常,毒痛四海。其庶兄微子隐而去之,以存宗嗣。去之时,举目过午,以午字出头,因以为姓。此牛姓之所由来也。”此外,清道光元年(1821年)河南鄢陵牛集《牛氏谱序》、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河南偃师杨村《牛氏家谱·序言》等众多的《牛氏家谱》中,都有类似上述的记载。虽然这种说法目前还查不到原始史料,但牛姓是微子之后,应是毋庸置疑,而春秋时宋国的司寇牛父则是牛姓的得姓始祖。如《唐书·世系表》载:“周武王讨商纣,立其子武庚,更封微子为宋公,以奉汤祀。其裔宋司寇牛父之后,以王父字为氏。”“王父”就是祖父。

唐、宋《姓解》、《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典籍均有“宋微子之后,司寇牛父,子孙以王父字为氏”之记载。

清代著名的姓氏研究专家张澍编著的《姓氏寻源》载:“牛出陇西,本自殷,周封微子于宋,其裔司寇牛父帅师败狄长丘死之,子孙以王父字为氏。”

牛父在与长狄作战中阵亡之事,在《春秋左传·文公十一年》有详细记载:宋微子传至第十二位国君宋武公(前765~前748年在位)时,长狄入侵宋国,宋武公派兄弟司徒皇父率军抵御,司寇牛父为皇父的车右,在长丘(今河南封丘县南)打败了敌人,并俘获了长狄首领缘斯,皇父和司寇牛父等,都不幸战死。

牛父是在指挥抗敌的战斗中牺牲的,是一个保家卫国的英雄,牛父的后代子孙怀念先祖,自然引以自豪。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为什么要以“王父字为氏”,原来这和周代的宗法有关。周制规定,凡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不可再称公孙,不得上系诸侯,须另立一新氏。立氏则追溯祖宗,一般以其祖父的字(或名)为氏,这就是“以王父字为氏”的主要原因,这种“祖孙连名制”自然有世代源远流长的深刻含义。

综上所述,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出牛姓的来源,即:保家卫国的英雄牛父,是牛姓的得姓始祖,宋开国君主微子是牛姓的先祖,商汤、契乃至黄帝,则是牛姓的远祖。如今五湖四海的牛姓子孙,既是卫国精英之裔,又是远古帝王之后,和黄帝血脉相连,是炎黄子孙这个伟大家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牛姓部分人曾一度改为辽氏。三国时期司马懿用权术控制了曹魏政权,处处防范别人故伎重演。魏有后军将军牛金,骁勇异常,战功卓著,而且在军中有威望,为司马懿所忌,深怕“牛继马后”,政权丢失,便以毒酒害死了牛金。牛金的儿子牛元定立即避难逃亡,因祖先有名叫宜僚的,随改姓辽氏,历时近300年。到了南北朝末期,一位在北魏王朝官拜侍中的辽允(一说辽允仕周,任工部尚书),通过皇帝赐姓,又恢复了牛姓。《隋书·牛弘传》载:“牛弘,本姓氏,父允仕魏,赐姓牛氏”,说的就是这件事。

在一些少数民族中也有牛姓。明清时云南丽江府石鼓、中江等地,土把总中有牛氏,为纳西族。满族中也有牛姓,世居沈阳。此外藏、回、彝、白、土家、蒙古、东乡、朝鲜等民族中,也有少数人为牛姓,这些与牛父没有关系。

宋国从公元前11世纪建国,到公元前286年被齐、魏、楚吞并,建国时间近800年。其前期和中期,政权比较巩固,经济、军事势力较强大,积极参与了大国之间的争霸活动,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牛姓产生后,随着宋国的强大,其子孙不断发展壮大,并不断向外迁徙,到现在已有不少牛姓子孙散居全国各地,且辗转播迁,走向世界。

在春秋时期,牛氏已有人离开宋国,到其他诸侯国做事和做官,如当时的晋国,有牛谈,“为赵简子家臣,有勇力”。有一次赵简子的车右少室周,听说牛谈很有力气,就和牛谈较劲比试,结果,没有比过牛谈,于是他就主动向赵简子建议,将车右的位置让给了牛谈。战国时,牛氏到外地就更多了,如赵有贤士牛畜、将军牛翦;秦有大儒牛缺、豪族牛双;楚有牛臣巢等人。

到了汉代,牛氏发展至甘肃省陇西一带(今甘肃临洮),名人辈出,有护羌校尉牛邯、主簿牛崇等,牛邯、牛崇的子孙旺盛,在陇西很快形成望族。唐《贞观氏族志》说:“陇西郡八姓,牛姓为第二。”

牛崇世居陇西。牛邯始居陇西,后徙安定,再徙鹑觚(今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三国牛金之子为避祸也逃至安定。这些牛姓子孙,繁衍到南北朝至隋唐时,大致可分为三支。一支为:牛邯后裔牛兴、牛遵、牛元亮、牛肃,肃为岳州刺史,唐开元二十八年到怀州,曾祖、大父皆葬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二支为:牛金后裔元定、辽炽、辽允、牛弘,弘为隋吏部尚书。三支亦牛邯后裔牛通、牛会、牛意、牛仙客,仙客为唐玄宗时宰相。

唐宋以来,人口得到迅速发展,牛姓的分布地也就更广,今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江苏、浙江、安徽等省的许多地方,都有牛姓子孙。牛姓出现了不少历史名臣、诗人等,如唐后期宰相牛僧孺、五代后梁大将牛存节、词人牛峤、牛希济等。

元末明初,荥阳牛氏出现了一支迁徙到五省十八县的“打锅牛”,这既是牛姓家族史上的一次悲剧,也为牛姓大发展带来了又一次机遇。

相传600多年前,河南荥阳汜水镇(古汜水县)十里村(当时叫十里亭牛占村)有一牛姓大户人家,据说是元末从山西洪洞迁来的。长者叫牛川,元朝泰定二年(1325年)进士,任过洪洞县尹。三子牛洪、牛裨(一作牛禅)、牛超,都曾出仕元朝。牛洪六子楷、炳、来、杭、捷、铨;牛裨六子青、健、郁、秦、颖、堡;牛超六子鹏、子、园、翼、栾、迁。牛川举家移民汜水。

元末明初,战乱频繁,荥阳这一带也极为动荡。据道光十八年(1838年)荥阳穆沟村《牛氏宗谱序》记载:当时“一门济美”的十八兄弟,遇“红军作乱,势不能聚,而又恐日后无可考据也,将食锅分为十八片,兄弟各持其一,投亲友而去。故当时号为十八锅牛家,又号为打锅牛家”。

后来明朝政权建立,社会逐步安定,十八兄弟中的老大牛楷由“济源回汜水县,兄弟难忘,互通音信,择期会于城西十里亭”,于农历十月十九日,在十里亭山寨门前,筑一高台,举行了隆重的对锅认亲会。

十八兄弟,劫后相逢,悲喜交集,便约定每年对锅这一天都来聚会。不想事与愿违,根据济源南官庄《牛氏族谱旧序》记载:“其后子孙繁衍,县官恐生事端,因诈呼为白莲教,众兄弟畏惧,不敢再聚,始书家谱,州城府县,确切说明,各带一本,以昭示来许。”这就形成了《十八祖迁居地址歌》:

楷济源,炳洛阳,来在固始鹿邑杭,捷居郑州地,铨在西华乡。六祖洪爷后,子孙记莫忘。

青祥符,健林县,郁居密县颖居完,秦居夏邑地,堡在盱眙县。六祖裨爷后,子孙记心间。

鹏温邑,子鄢陵,园居上蔡翼洪洞,栾在太康南,迁在冠县东。六祖超爷后,子孙记心中。

这首迁居地址歌说明:当时打锅牛氏已播迁到五省十八县,开始走向全国。难得的是这十八弟兄又生了整整一百个儿子,使这个家族迅速兴旺起来。这百名后代,家居何方,迁往何地,家谱中大都有明确的记载。六百多年来,十八支打锅牛子子孙孙,生生不息,枝繁叶茂,兴旺发达,已繁衍成一个遍及五湖四海的大家族。

在牛氏家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还有“天官牛”、“八角牛”、“扁担牛”、“鞭杆牛”等不少分支。“天官牛”相传为隋代宰相(天官)牛弘的后裔,主要分布在河南省济源市西许、马寨等村。“鞭杆牛”相传为兄弟分离时,将鞭杆折断,各拿一截,作为日后相认信物,后裔主要在陕西关中地区。“扁担牛”相传为弟兄分离时,将扁担截成几段,各拿一段,作为日后相认凭证,分布地据传主要在陕西省白水县等地方。“八角牛”主要分布在山西潞安府(今长治市)潞城县一带。

清代以来,牛姓人口开始向边疆发展。山东兖州人牛运震在甘肃秦安县、平番县等地做官,在当地影响极大,深受群众拥戴。山东章丘人牛天宿,到广东琼州(今海口市)任知府,当地民众为之立“去思碑”,铭记他的功绩。山西太谷人牛天畀署贵州提督,为捍卫大清江山在木果木大营为国捐躯。这些官员的子孙有很多都留在当地,为边远地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清朝中叶以后,不断有牛姓去海外谋生,有移居台湾的,有侨居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的。1979年前后,一些去台牛姓后人倡议成立“牛氏宗亲会”,并着手续写了宗谱,充分表达了他们思念家乡、怀念故土之情。

猜你喜欢
微子子孙
昌从兰 工笔画《宜尔子孙》
“四 体 不 勤, 五 谷 不 分” 新 解
往者不可谏
First Man
睢阳微子墓
微子:纠结于生死之间
老人留房给孙辈 引子孙大战
微子的理想
水和水的子孙以及冰雪河流(之七)
水和水的子孙以及冰雪河流(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