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立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胡锦涛同志精辟地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是全社会各类组织、各阶层人员共同的任务。作为重要社会组织的企业,不管属于什么性质、什么类别都要通过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应有的努力。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社会及公众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企业社会责任一般由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四个方面的要素构成。企业是社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兴则国家兴,企业稳则社会稳,企业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企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企业承担着光荣而巨大的社会责任,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社会作用。
履行经济责任,促进经济发展。经济责任是企业的基本责任,它的主要涵义是企业为了盈利,必须生产社会成员所需要的产品,也就是企业在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将使社会成员获得好处。换而言之,企业的经济责任就是通过生产经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提供就业岗位、创造社会财富、推动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而又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但它的基石是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增加物质财富的总量,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丰富的物质成果,才能把和谐社会建设置于现实的土壤之中。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第一要义。社会各个方面都肩负着发展的重任,但首当其冲的还是企业。企业作为经济组织,肩负着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天职,承担着为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和精神产品、创造经济效益的重要任务。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各类企业都要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发展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通过发展不断增强经济效益,通过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通过发展创造社会财富。千千万万企业发展壮大形成的集聚效应,就会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就会做大中国经济的“蛋糕”,就会增加社会财富的总量,就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就会为社会和谐提供物质保证,从而奠定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
履行法律责任,促进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局面的形成。法律责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履行的起码责任,其涵义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为社会创造财富。同时,企业经营还应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用民主的方式管理企业。企业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企业管理要通过各种法律和民主的方式追求安定和谐、建设和谐企业。从企业内部来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推行人本管理,强调民主管理。企业必须将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充分发扬民主,最大限度地让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尊重职工人格,关注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不断改善工作环境;规范劳动合同,明确工时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不能低于法律或行业最低标准,努力做到按时足额发放工资,工资标准要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社会消费水平的变化而提高;企业要制定符合相关要求的规章制度并狠抓落实,确保管理体系持续有效有序运行;坚持不懈地开展对职工的素质教育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规范职工自身行为;要帮助职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竭力促进职工的全面发展,提高适应激烈竞争的能力。所有这些做法,都是为了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持良好而稳定的劳资关系,也是对职工的有效激励,增进他们对企业的忠诚感和归属感,最大程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从而协调、处理企业内部矛盾,消除不和谐因素,理顺各方面关系,形成和谐安定的局面,这是整个社会安定有序的重要基础。从企业外部来讲,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依法经营,主动处理好与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尊重和维护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坚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和坑蒙拐骗行为,持续不断地增加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这样既树立了企业的良好声誉和形象,又减少或消除了因企业不道德行为而引发的社会矛盾,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企业追求并努力做到内部的民主管理和外部的依法经营及其产生的正面效应,就是企业以自己的行为促进全社会形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和谐局面。
履行道德责任,促进形成诚信友爱的社会氛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德是调节人际关系、人文关系的行为准则,也是企业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任何企业都必须承担应有的道德责任。道德责任的涵义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活动应当遵循社会倡导的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主要包括独立自主、平等交易、诚实不欺、信守诺言、保护环境等基本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诚实守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也是企业应当追求的道德目标,更是企业必须努力做到的基本道德要求。中外企业的实践证明,诚信是企业的求生之道、立足之本,是高绩效企业长盛不衰的关键要素,成功的经营者无不把诚信视为企业的生命。因此,企业经营应该努力做到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不做虚假广告,不以次充好、短斤少两、漫天要价;不偷税漏税,不做假账,不虚报数字;要做到一诺千金,说话算数。所有这些,都是现代企业信用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基本内容,是和谐社会的信用基础,也是诚信友爱的社会基础。企业道德责任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保护生态环境。在企业经营中不能因为追求经济效益而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必须从尊重自然、关爱民生的道德责任感出发,以可持续发展为企业经营的指导原则,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为企业发展的基本宗旨,在企业内部积极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生态环境教育,使广大职工牢固树立维护生态安全的意识,并且外化为自觉的行为,努力保护周边生态环境,积极参加建设生态环境的社会公益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决策层起着关键作用。企业决策应该引进生态环境伦理的理念,对决策进行伦理分析和评判,用伦理标准检验决策行为,所有重大决策都必须符合保护生态环境的伦理要求,绝对不能污染周边环境、破坏周围的生态,确实保证让周围的公众喝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真正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局面。
履行慈善责任,促进第三次分配方式的尽快形成。为了遏制和消除中国社会存在的严重的收入分配差距,体现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和谐,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第三次分配的理念和建议,就是倡导、鼓励先富起来的企业和个人为社会和他人,特别是为弱势群体、低收入人群主动捐献,以改变由于收入差距过大而引起的广泛而深刻的利益矛盾,体现社会进步和文明的程度,弥合因收入差距过大形成的人际冲突和社会裂痕,减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对企业而言,进行社会捐献,就是履行慈善责任,其涵义是指企业从利他主义的道德责任感出发,参与非强制性的或者非由法律或伦理要求的社会捐献活动,努力达到社会对企业成为出色的企业公民的要求。从企业成长的角度看,企业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公众全面的支持、安全有序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因此,当企业发展壮大,有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资本积累后,就应当用各种方式回报社会,特别是通过慈善捐献帮助贫困地区、救助贫困人群,用自己的财富造富社会,以自己的爱心和行为回报社会。这样既表现了企业的道德良知,又建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和社会地位。如果越来越多的企业都认识到慈善捐献的重要性,都积极主动地履行慈善责任,人们所期盼的社会的第三次分配方式就会形成,从而彰显企业为解决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的收入差距过大、分配不公的问题,建设以公正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做出历史性的贡献。
(作者单位:甘肃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