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东部行投资环境更上一层楼

2005-04-29 07:50宝鸡市中小企业局
现代企业 2005年9期
关键词:宝鸡浙江政府

宝鸡市中小企业局

宝鸡市民营企业东部行是由市委、市政府委托市中小企业局组织具体实施的重大活动,2004年下半年“西凤”东部行和2005年上半年“宝钛”东部行共67名民营企业家和高层管理人员接受了培训,他们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也学到了新的理念。他们用新的理念审视自己,进一步激发起了创业干事的强烈欲望。东部行以及东部行学员回来后的后续活动,为政府改善投资环境提供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适应全市民营企业新一轮的发展态势,宝鸡市委、市政府决心下大力气改善企业发展和投资环境。在市中小企业局精心准备和组织下,5月26日至6月1日,由市委副书记吴新成等领导带队,市级有关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27人,组成“宝鸡市投资环境建设培训班”赴浙江进行了学习考察。除了听取专家教授就投资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扶持和推动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等内容的讲授外,还深入杭州市萧山区、义乌市小商品批发及浪莎袜业集团、台州市宝石控股企业集团、慈溪市杭州湾新区等地考察“取经”,并召开了座谈会。通过听名师讲解,到名企考察,与名人交流,大家感受很深,受益匪浅。

一是开阔了视野,转变了观念。浙江省是我国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得沿海区位优势之利,在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他们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的更多的是经济形象。在第四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比中,有27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县(市),在全国为数最多。2004年IMD国际竞争力提升评定中,浙江在参评的60个经济体中列第19位,其增幅远远超出了台湾、香港、俄罗斯。尤其是在“商业效率”领域提高速度更是惊人,从2003年的43位跃居至第3位。在大多数县市,民营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柱,进入第四届全国百强县的27个县(市)中,绝大多数县(市)民营经济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80%,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90%。全省民营企业数量占到99%以上,就业人数突破了1177万人,吸纳和转移了全省48%的农村劳动力,农民纯收入部分的75%来自非农产业。全省有2万家民营企业,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有1500多家。在全国工商联公布的中国民营企业综合实力500强中,浙江占了188家,居全国首位;在“中国十大民营企业”排行榜中,浙江占了4家。“小商品到大产业、小生产到大市场、草根经济到集群经济”,是浙江民营经济的基本特征。它靠的是:适应市场的动力机制,适应发展的制度创新机制,抗风险能力强的快速反应机制,加上政府适时的扶持引导,从而造就了浙江经济一个又一个的发展奇迹。

二是学到了经验,找到了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社会经济发展之所以这么快,主要在于浙江人注重解放思想,有强烈的自谋职业意愿和自主创新意识,敢闯、敢试、敢为;讲求实效,重视工商,肯吃苦。他们理解的“解放思想”,就是把贯彻上级精神和浙江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善于在解放思想中发现并抓住机遇,以“放”为主。各级政府对非公经济放手、引导激励,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发展规模,不限经营方式,在产权制度上推行“民有”,经营机制上实施“民营”,投入机制引入“民资”,使民间巨大的创造力和活力得以激发,创造财富的源泉得以充分涌流。我们与浙江相比,表面上看是速度上的差距,实质上是投资环境上的差距。首先,观念上的差距。从个人观念来看,在浙江,人人都想创业,都想当老板,老板的比例非常高,达到3/10,由此形成了大规模的“块状经济”、“狗群经济”。他们思想解放,说干就干,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氛围十分浓厚,这与我们商业精神不普及,经商意识不强,小富即安、固步自封、急功近利、怕担风险的思想,形成了鲜明对比和反差。其次,扶持政策上的差距。浙江各级政府舍得给企业发展投入。浙江省市县都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建立了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基金,省财政专门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每年拿出70多亿元支持企业发展。萧山区财政每年拿出2.8亿元扶持企业发展,拿出1000万元对规模企业、纳税大户、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市以上名牌产品进行奖励。去年面对能源短缺、电力紧张的形式,政府出台政策,鼓励企业自制发电设备,对购置100千瓦以上发电设备的企业,每千瓦由政府一次性补贴1.35元,共补贴3亿多元。同时,浙江的税收环境整体比较宽松,并不是有明显的减免税、闯红灯,而是宽税基、低税赋,进入了良性循环。萧山、慈溪、绍兴等地的税收占GDP比例基本为10%,而我们宝鸡的税收占比达到12.5%,比浙江各地市都高。再次,服务上的差距。在浙江,省、市、县都把建设创新型、服务型政府作为政府建设目标,大力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变吃、拿、卡、要为为企业全方位服务,普遍都建立了政务大厅、“365”办事中心,对企业发展了全方位承诺,进行保姆式的管理服务,想方设法为企业排忧解难,“政府就是服务”这一理念已经深入到政府每个部门、每个工作人员的心中,较好地处理了“鱼与鱼池”的关系。给学习考察团成员印象最深的是义乌市的政府公务人员,做事富有创新精神,在处理事务过程中,实事求是,能从当地实际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干部队伍学习风气浓厚,善于思考,善于抓住机遇谋发展。

三是理清了思路,议定了措施。这次在浙江举办的改善投资环境培训班,是市委、市政府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不少参加培训的局长们通过听专家深入浅出的分析讲解,使自己看到了工作中的差距,通过对“温、台发展模式”以及浙江“重商文化”的了解,在理论上提高很多,在思想观念上有所触动。大家认为,我们政府各部门,要切实解决重管理、轻服务的问题,切实解决政务大厅办事难和难办事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宝鸡发展现状,选准突破口,实行激励机制,为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搭建平台,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要用市场经济的观念正视宝鸡的劣势,发挥宝鸡的优势,创新机制,真正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实现宝鸡经济快速发展。

企业东部行引发党政领导干部东部行在宝鸡引起反响。宝鸡新闻媒体展开了企业要发展,政府怎么办的大讨论。6月初市委召开了由市党政领导和企业家共同参加的改善投资环境专题恳谈会。6月30日又组织召开了行政执法部门改善投资环境工作会,提出了搭建企业与政府对话平台、真正办好政务大厅、制定产业发展扶持政策、鼓励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等政策措施。有关部门也纷纷提出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新举措。税务部门提出今后要走宽税基、低税赋的路子,农业银行把百万元以下贷款审批权下放到县区。市中小企业局提出以服务立局、服务兴局为宗旨,打造五个平台,创新服务机制的思路。一是打造人才培训平台,已经出台了培训规划,并已分三个层次开始实施,计划今年9月再办一期东部行并选派一批企业家和管理人员去江浙挂职锻炼培训。二是打造信息平台,正在争取300万元国家专项资金改造重建宝鸡非公企业、中小企业网站,目前也已进入实施阶段。三是打造融资平台,正在积极筹建担保机构并向金融等单位推介企业。四是打造专家管理咨询服务平台,也正在开展服务。五是打造产业聚集平台,12个工业园区基础建设已日趋成熟和完善。同时,由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分赴全市26个重点企业,就当前企业在生产经营和贷款方面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他们根据有些企业信用缺失的问题,以诚信为条件,以“东部行”学员为基础,抓紧筹备成立“宝鸡市中小企业协会”,以此促使企业在融资方面形成互相担保或互通利用生产要素的互动机制。据了解,最近,宝鸡中小企业局围绕融资、改制和技改等帮助企业解决问题20多条,办实事30多件。为全市改善投资环境带了个好头。

猜你喜欢
宝鸡浙江政府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宝鸡“十严禁”严明村“两委”换届纪律
宝鸡对霾源“拔芯断气”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走进宝鸡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