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调德育的重要性,一方面,从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到学校里的思想品德规范,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它涉及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品德行为,未成年人犯罪率在上升。而在中小学的学校管理中,尽管人们通常都在提“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但在实践中,我们看到的常常是德育的缺位。问题出在哪里?笔者认为,学校教育中德育的失衡,其实也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中德育的失衡。
长期以来,在学校教育中,分数是实的,德育是虚的。学校和社会应该认识到,德育不仅是实的,而且是一个孩子的立身之本,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未来。
只要领会了“高考指挥棒”的厉害,就能明白为什么“德育首位”是虚的,只有学生考试分数才是实的的道理。在“高考指挥棒”的威逼下,“一分定终身”,只有分数才是“硬道理”。在这种情况下,决定学生命运的是他的品德吗?否。在现实中,很少看到过因为品德问题影响了学生上大学的。学生高考落榜,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分数不够。既然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德育并没太大作用,对于一些学生、家长、教师来说,杠杆向哪儿倾斜就很清楚了。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如此功利。一些教育者和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对德育的重要性还是很清楚的,也一贯坚持德育为首的教育理念。一位校长在新生入学的家长会上,这样介绍学校的育人方针:“我们首先要您的孩子身体好、健康第一。第二要教育您的孩子走正路,也就是思想品德好,成为一个有益于集体、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对父母和所有培养、帮助过他的师友懂得感激的人,一个对国家、时代、社会心存回报的人。第三才是学习,是培养您的孩子增长知识、增强智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我们将努力培养他们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这位校长还打比方说:“体育不好,要出残品;学习不好,要出次品;德育不好,就要出废品了。”他的这番讲话,代表了学校对德育的主流认识。学校和社会都应该认识到,德育不仅是实的,而且是一个孩子的立身之本,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未来。
最近,教育部正在一些地区的初中推行“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以此来改变只以学习成绩评价学生、作为招生录取唯一标准的做法,并希望此项改革对高考也有一定借鉴意义。2004年,中考改革在17个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首次进行试点,取得初步成效。2005年,中考改革方案将在前一年的基础上在更大范围推开。该方案改变以考试科目的分数简单相加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改革的深入,“高考指挥棒”最终也要发生变化。只要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使之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占有一定地位,学校教育中德育“缺位”的状况就会改观。
“没有不良少年,只有不幸少年!”学校教育应该把所谓“双差生”拉回来而不是推出去,推出去的后果是使他们“厌学”、“辍学”以至于走上犯罪道路。这样做不仅是德育的缺位,而且是学校教育的失职。
有一些学生习惯上被老师称为“双差生”(即功课和纪律都差),他们可谓深受教师“关注”,就像老师的“眼中钉”———老师的眼睛时刻在他们身上转!他们常常觉得浑身不自在,时时感到受压抑,他们出一点问题都是不会被放过的。于是,他们的“市场”从校内转向了校外,在那里找到了对自己包容、吸纳、同情以至给予温暖的“巢穴”,在那里找到自己“能量”和“潜力”释放的天地。他们成了学校中厌学的一群,成了学校中辍学的“骨干分子”。而当他们在校外“解放”了自己而不受约束时,他们的行为又往往带有破坏性,他们的处境又往往带有危险性。在学校里给他们戴上“雙差生”的帽子往往是不科学、不公平的。其结果是,他们很可能变成真正的“问题学生”,不幸地成了未成年人犯罪者的后备队。社会上的污浊乘虚而入,在他们身上轻而易举地找到了滋生的机会。再加上他们大多又来自不健全的、不和谐的家庭。据致力于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多年的“法官妈妈”尚秀云分析,这样的家庭分为“失和”(父母不和)、“失亲”(单亲家庭等等)、“失德”(父母等亲人本身就有品德甚至犯罪问题)、或“失才”(家庭成员文化素质低、法律意识差)等类型。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他们成为不幸的“迷途羔羊”,从“厌学”走上“犯罪”之路。遗憾的是,我们的一些学校为了缩小中考或高考“升学率”的“分母”,我们一些老师为了提高他所任教班级的“平均分”,对这些学生不是满腔热情地把他们拉回来,而是千方百计推出去。即便是有《义务教育法》的保护,这些学生所受到的歧视也是十分明显的。这种歧视对于未成年人的心理伤害是十分严重的!为了高的“升学率”和“平均分”,不惮于牺牲学生的学习甚至生存的机会,这就不仅是德育的缺位,而且是学校教育的失职,是教育本义的扭曲了!
“法官妈妈”尚秀云满怀深情地呼吁:“没有不良少年,只有不幸少年!”我们学校的教育应该是帮助、挽救在家庭和社会上已经不幸的少年,而不是推波助澜去制造“不良少年”。学校教育在这里应该强化,德育恰恰需要表现它的力量。据公安部门的统计数字,从2000年到2003年,全国未成年人犯罪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占整个犯罪嫌疑人的比例分别是11.8%、12%、13.4%和18.9%。在这样一组令人担忧的数字面前,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躬身自问:这其中有我们多少“贡献”?有多少我们学校教育中德育缺位的责任?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关注,就是学生厌学情绪的蔓延和辍学现象的泛滥。据北京市教育学院在北京市部分中小学的调查显示,这些学校学生的厌学率已经超过30%。学生不喜欢上学,对学习缺乏兴趣,内在驱动力不够,上课听不懂、学不会,严重的则表现为自暴自弃,由厌学而导致辍学。这种情况在农村比城市严重。应该说,厌学和辍学是贯彻《义务教育法》和落实素质教育的逆动。厌学和辍学的主要原因是“片面追求升学率”和“教不得法”,但是与学校教育中德育缺位也是有关联的。德育做得好,也可以补教学之失;德育做不好,适增教学之偏带来的后患,助长了厌学和辍学。
所谓“一俊遮百丑”,“好分数”掩盖了“好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掩盖了“好教师”中的师德问题。
上面说到学生中“双差生”的问题,其实“好学生”中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甚至其严重程度一点不亚于“双差生”。据有关调查,在“高分”的背后,一些“好学生”挣扎在自负与自卑的双重心理之下而形成双重人格。这些学生“只能我赢,不能你赢”,具有偏执和“强迫症状”等心理问题。轻者把自己的学习资料换个封面,不让别人与自己共享;重者对“竞争对手”施行不正当的攻击与破坏行为。有的“好学生”自私、自视甚高、自命不凡,养成唯我独尊的一种“霸气”,可是意志品质又比较脆弱,一旦被别人“超过”就不能容忍,表现为自卑和对他人的攻击性。当然,这样的“好学生”只是一小部分,许许多多“好学生”是品学兼优、名副其实的好学生。但是少数“好学生”的问题却是不能忽视的,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也是不能缺位的。然而在现实中,教DEYUGUANGJIAO电子信箱:baiht@edumail.com.cn师和家长往往“一俊遮百丑”,忽视了这些学生种种明显的不良行为,直到出了问题时才大吃一惊。
一位退休老教师有一次上公交车,他从前门上车,不经意间和坐在车后面的一个学生目光相遇,但在一瞬间,那个学生把脸扭向窗外,似乎没有看见他,更不用说给他让座了。这个学生是他几年前教过的,学习很好,还是班干部,现在大概考上大学或者大学已经毕业了。老教师自认为对这个学生一直很好,却万万没想到今天出现这样令他心寒的一幕!他感慨地说,往往是那些在学校里表现不那么好的、没少被批评甚至呵斥过的学生,见到过去的老师反而格外热情,似乎并不记得老师当年对他们的不客气,表现了“不记仇”的大度。可是我们在学校里,判断一个学生“好坏”的“尺子”只有“分数”:分数好,有什么不好也能原谅;分数差,一票否决,一棍子打死,百无一是!
而我们对于教师的评价,有时也是把“分数”看得过重。只要“平均分”高、只要“升学率”高,不管教育方法是否符合教育规律和教育原则,不管你是否“题海战术”、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不管你是否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压抑他们的创造性和个性发展,“黑猫白猫”逮住耗子就是“好猫”,“只有分数和升学率是硬道理”!于是,我们在学校里常常会发现,一些被认为是“好教师”的,其实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有很多可商榷之处,其缺点和问题是经年得不到认真纠正的。原因很简单,也是“一俊遮百丑”啊!
“一俊遮百丑”,好分数掩盖了“好学生”的心理问题,好分数也掩盖了好教师的师德问题。这对学生的教育是不利的,对教师师德的提高也是不利的。
学校教育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在缩小:一方面,学校把自己的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考试分数”,自己缩小了学校教育的广阔阵地,由对德育的忽视、漠视进而造成德育的缺位;另一方面,社会和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在扩大,使学校教育在“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的三个领域中的主导地位下降。
学校教育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包括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等。学生到学校来,不仅仅是上课,还要融入校园生活;这既包括了班级、学生社团等集体活动,也包括了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生活。如果扩大了智育———往往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智育,只是对付考试的学科知识和应试的强化训练———势必缩小了学校教育的领域,造成对于德育的忽视、漠视以至缺位。此长彼消,这是学校教育的失衡,当然也是德育的失衡。
与此同时,社会和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作用却明显地增长了。由于社会的开放性,学生和社会的接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密切。一些学校失去控制(或者学校控制不了,或者学校排斥他们)的學生就“迷失”在这“精彩而又无奈”的外部世界中了。他们在学校抬不起头来,不受待见,他们在“外面的世界”中却找到了温暖、受到了“上帝”般的礼遇。以媒体上报道的一间“黑网吧”为例,孩子到了那里,可以玩得开心,不受约束而且没有时间限制(网吧老板巴不得他们玩的时间越长越好呢),渴了有免费饮料伺候,还“提供”孩子烟抽,饿了管饭,没钱可以赊账。真是服务到家了。当然,网吧不是慈善机构,老板盯的是孩子和孩子背后家长的钱袋。被学校推出来的孩子就这样被网吧拉进去了!此推彼纳,学校教育的缺位适为网吧补了缺。这两个方面配合得是多么“默契”啊!
还有家长。孩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家长的如此关爱、过度关爱。在许多家庭里,事无巨细家长全部替孩子代理,孩子就剩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今天的家庭教育已远非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同日而语了。那个时候,家庭普遍孩子多、经济状况差,家长不可能对孩子如此“精雕细刻”。然而,那个时候的粗放式的家庭教育却给了孩子独立、自立的空间,有利于孩子的生动、活泼、自主的个性发展。今天的“过度关爱”却束缚了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天地,造成孩子的“软骨病”———缺钙!此盈彼失、小得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社会和家庭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影响的增长,不一定是坏事。然而,社会环境的泥沙俱下和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家庭教育的理念误区和方法不当,就会格外凸显学校教育中德育缺位带来的问题的严重性。改革“高考指挥棒”,从源头上治理学校教育中“重智轻德”、“重智轻体”、“重智而轻其他”的倾向,也会影响家长的理念和方法。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师德是德育的关键。在家庭教育中,重要的问题是教育家长。而改善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则是当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家庭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影响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学校也在影响着社会和家庭,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有机结合的“共同体”。学校教育应该在这三者中起主导作用。这是我们对教育所寄予的深切期望。
作者简介:王晋堂,北京市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曾任北京一中校长14年,并曾担任教育部“九五”重点教育科研课题《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总课题组副组长,出版《教育:站在市场门口》、《打孩子也是一种艺术吗?》、《写给考生》等著述10余本,在国家级报刊发表文章5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