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松峰
笔者到课改实验区听课时,教师们常常提出这样的问题:课堂上,学生放开了,参与讨论了,自主探究了,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如何落到实处?怎样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毋庸讳言,在新课程的课堂上确有完不成教学任务的情况。而教师对能否完成教学任务的忧虑和困惑,折射出教师教学策略上的某些缺失,凸显出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能力、专业结构与新课程的诸多不适应。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教师作为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发挥不够,不能很好地处理“放”与“收”的关系。我们说,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空间,探究的范围也不一定要局限在本节课的学习范围内,甚至可以跨越学科的界限,但这并不是说学生的思维可以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任意驰骋,合作交流可以漫无边际。教师要善于运用灵活的教学机智,做到“放得开,收得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要选择重点加以讲解或引导学生探究,而不能一味按学生的提问组织教学。有这样一节小学数学课,是《元角分的认识》。因为孩子们对元角分的概念以及换算关系已经有了较多的感性体验,所以认识起来并不困难。于是,老师因势利导,给学生及时补充了拾元币、百元币的有关知识,这样做无疑是对的。随后,老师让学生们围绕本节内容讨论,孩子们感到百无聊赖,就“热火朝天”地讨论起如下的问题来:一类是“为什么既有壹元的纸币又有壹元的硬币”;另一类是“为什么有的伍角硬币比壹角的硬币还要小”、“为什么有的硬币周边都有齿儿,而有的硬币齿儿和光滑的边缘相间出现,有的硬币边缘都是光滑的”,等等。应该说,前一类问题有一定的讨论价值,教师可以运用简洁通俗的语言,讲解货币的起源及演变,以增长学生的见识。而后一类问题似乎就没有必要去追究。不同时期发行的钱币,由于所用材料、设计者的审美观不同等多种因素,其大小、形状也就各不相同。对于诸如此类的话题,让学生花费十几分钟的时间去讨论,实在有些偏离主题,利用这些时间去进行后续内容的学习不是更好吗?
应当指出,课程标准为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进行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时,我们很有必要明了本节课的基本教学任务,但又不要把它看成是僵死不变的东西,而应把它置于一个单元、一个章节甚至一个学期、一个学段的教学系统中去考虑,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接受程度随时调整教学进度,力求达到整体上的平衡。
其次,是教师的知识储备不够,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回答不了、解决不了,只有让学生长时间地讨论。如果教师的问题设计得有价值,引导得法,讨论安排合理,又能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学任务是能够完成的。退一步讲,对于学生提出的某个问题,如果教师实在回答不出,师生互动、共同努力后仍然解决不了,大可不必师生一起钻牛角尖,企图“沤出四两麻”来,不妨来个“鸣金收兵”,留在课后继续探究。一节初中语文课上,当老师讲到《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时,一个学生举手发问:“‘当户织是什么意思?”老师答:“户就是门,‘当户织就是当门织。”学生又问:“既然‘户就是门,为什么不把‘当户织写成当门织呢?”老师答:“当门织没有‘当户织高雅。”学生还是追问:“当门织为什么就不高雅呢?”老师一时语塞,教室里静得出奇。片刻之后,老师热情洋溢地建议,请大家起立为这位同学鼓掌。掌声过后,老师要求大家下课后继续就此问题进行探讨。这位教师的高明之处在于,面对学生的“穷追不舍”,他没有敷衍塞责,也没有大声呵斥,更没有“放开手”让学生展开讨论,而是留到课后去解决。两周之后,这位教师终于找到了答案,为学生举办了一个讲座———“词义的发展和变化”。他說,在历史的长河中,汉语词语的意义往往会发生很多变化。例如,古时候的双扇门才叫门,单扇的门不叫门而叫户。花木兰的“当户织”,说明她织布时,所对的门是单扇门,因此不能写成“当门织”。而现在不管单扇双扇,统统叫门。这个迟到的结论,同样使学生们激动不已。
最后,将自主探究不自觉地模式化,也是导致教学任务完不成的重要原因。传统的课堂上,先由教师讲授知识点,讲完后学生马上练习模仿。现在要求教师设置情境,师生共同提出问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个互动交往的过程要占用大量的教学时间。恰好有的教师基于对新课程的片面理解,以为每节课都要有自主探究,都要分小组活动,都要有“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解决问题”的步骤,但凡新课程倡导的方法都要一一展示。这样面面俱到,把有效的教学时间浪费了,怎么能完成教学任务?
其实,在人们的认知活动中,接受式和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往往相辅相成,不可或缺。课本上的学习内容,不可能全部通过学生的亲历体验来完成,有限的教学时间也不允许这样做。在中小学阶段,接受性学习还是主要的。我们不能把接受性学习与注入式教学、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画等号。新课程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是针对以往学生过于被动地学习而言的,并不意味着对包括接受性学习在内的其他学习方式的彻底否定。教学时究竟采取何种学习方式,要因人、因时、因课而异。实际上,就我个人的体会而言,新课程教学的当务之急,是在强调研究性、探究性学习的同时,着力改善接受性学习,积极探索接受性学习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