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边石
本刊讯 3月24日,本刊邀请部分在京的读者、作者和专家代表到编辑部座谈,就《人民教育》杂志的定位、宣传重点、选题策划以及当前教育战线广大校长、教师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座谈会上,大家肯定了《人民教育》近些年来贴近学校、贴近教师、贴近读者的办刊宗旨。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副秘书长杨春茂认为,《人民教育》改为半月刊后面貌一新,影响明显扩大,刊登的专家理论文章有独到见解、内容翔实、言之有物、觀点严谨、政策把握得准,很多学校的校长教师都认真阅读并引用其观点。来自教育教学一线的北京汇文中学、北大附中和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谢海涛、程翔、华应龙认为《人民教育》起到了宣传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改革的权威与核心作用,是教师的良师益友。
当前,面对知识爆炸、媒体竞争激烈的现状,《人民教育》能否保持自身的特色,把握好准确的定位,引领教育思想的更新,指导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是十分关键、紧迫的问题。参加座谈会的嘉宾就此中肯地提出了批评和建议。北京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王晋堂提出:《人民教育》要介绍国际前沿的教育理论及其变化,也要宣传国内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采编人员应该深入学校,及时报道一线的校长、教师创造的大量鲜活实用的经验。中国人民大学附中校长刘彭芝说,要树立大教育观念,增强刊物的政策性和实践性,不光要让教育者说话,还要有受教育者的声音;要针对教育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展开讨论,既要代表政府的声音,又要为广大含辛茹苦、无私奉献的校长和教师说话。《人民教育》要为教师撑腰,实事求是地研究问题,反映校长和教师的心声。
座谈会上大家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选题及策划思路,建议每期要有特定的主题和中心,侧重研究当前大家都关心的一个重点问题,并希望要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为他们开设专门的栏目。为了《人民教育》今后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嘉宾们还就杂志的思想含量、版式、封面设计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中央教科所田慧生副所长、北京师大教育管理学院楚江亭博士指出:《人民教育》要进一步加强思想的引领性,对教育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要作重度和深度报道,加强时评和社论,并对大家所关心的问题展开讨论和争鸣,把认识引向深入。同时杂志内容要更加人性化,体现建设和谐社会及人文关怀的精神,并在文章风格、表达方式以及栏目设置的丰富生动方面下些工夫,使《人民教育》能更好地为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为广大教师服务,为祖国的下一代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