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才
青龙偃月刀因形如半月,刀面刻有青龙纹而得名。知道关羽的人,没有不认为关羽使的理所当然应该是这种青龙刀,因而在广大民众中,人们干脆就把它称之为“关刀”或“关王刀”。其实,这是受了《三国演义》的误导,我们有必要加以清……青龙偃月刀因形如半月,刀面刻有青龙纹而得名。知道关羽的人,没有不认为关羽使的理所当然应该是这种青龙刀,因而在广大民众中,人们干脆就把它称之为“关刀”或“关王刀”。其实,这是受了《三国演义》的误导,我们有必要加以澄清。
一、刀在战场上的亮相
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距今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那时候的原始人就已开始制作石刀、骨刀等器具。根据先秦的有关书籍可知,当时的刀有鸾刀、锥刀、容刀等名目。鸾刀用于屠宰,因饰有铃子,摆动时会发出声响,所以有“鼓刀以屠”的说法(《战国策》卷2)。锥刀用途不详,根据古人往往把那种尖锐的疼痛比作“如锥刀所刺”(巢元方《巢氏诸病源候总论》),把遒劲有力的书法誉之为“笔迹劲利如锥刀”(陈元龙《格致镜原》卷6),以及往往以锥刀喻细微小事来看,锥刀大概就是锥,用于钻孔。容刀的用途,据清代陈元龙的解释:“容刀为刀形而无刃,备容仪而已。”(同上,卷42)除此以外,先秦时期的刀还常用于行刑、书写等。行刑的刀往往“刀锯”并称;书写的刀则每每“刀笔”连用。
我们在先秦书籍中见到的刀主要有以上几种情况,显而易见,这些刀一般不用于战场上的格斗。当然我们不否认在某些特殊场合,这些刀也可用于防身护卫或攻击刺杀。如唐人赵蕤就曾称“专诸怀锥刀而天下皆谓之勇”(《长短经》卷3),不过《史记·刺客列传》认为专诸暗藏的是匕首而不是锥刀。先秦时期战场上常用的兵器不是刀而是戈、矛、戟、殳、矢、剑等,这些兵器在先秦描写战事的作品里随处可见,如《诗经》中的《无衣》、《楚辞》中的《国殇》,还有《左传》中的大大小小战役,但是在同样的作品里我们却找不到用刀交战的例子,这足以说明在先秦的战场上刀是不常见的。
先秦时期将士们之所以好用戈、矛、戟等兵器,是由当时战场上主要以车战来决胜负这一特定因素决定的,所以在当时战车的数量就成了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力量强弱的重要依据,《论语》一书中即有“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的话语。车上交战,远距离则以弓箭相射,两车相交则以戈、矛、戟等或刺或啄或钩,这正如苏秦所谓的“宽则两军相攻,迫则杖戟相撞”(《战国策》卷3),戈、矛、戟等可谓适得其用。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视先秦为作为兵器的刀的发轫期,而且可以把这个发轫期的具体时间确定在战国中后期骑兵出现之后。说起来难以置信,战国以前大多数人甚至连马都不会骑,这正如王力所说:“战国以前马是专为拉车用的”,虽然“可能有骑马的事,但那只是极个别的情况”,“因此,古人所谓御车也就是御马,所谓乘马也就是乘车”(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82,988-991页)。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有感于赵国四面环敌,因而决意进行军事改革,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胡服骑射”。赵国的“胡服骑射”标志着中原战场上开始有了骑兵。刚刚组建的骑兵除了特别重视骑射外,所用兵器大约主要还是传统的兵器,因为除了在《史记》中我们见到过赵国使者曾经佩带“刀剑”出使楚国外(《史记》卷78),在先秦的典籍及反映先秦历史的著述中,我们找不到其他将士用刀的记录。但毕竟马上作战跟车战有很大的不同,马上对敌最有效的手段莫过于猛力劈砍。在传统的兵器中,剑也是可用于劈砍的,但其缺陷很明显,那就是容易折断,相比于剑,刀由于有厚实的刀脊,势大力沉,更为适用。因此经过人们的不断摸索,刀逐渐登上了战争的舞台,成为古代兵器库中的重要一员。所以到了秦末,像韩信等就已开始“好带刀剑”(同上,卷32)了。
种种迹象表明,作为兵器的刀,虽发轫于先秦,但真正盛行则是西汉建立之后。在描述汉朝历史的书籍中,我们不时可见到将士携带刀子的记载,这与先秦的历史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比如飞将军李广,他最后就是“引刀自刭”(同上,卷109)。除将士外,普通的百姓也往往以刀作为防身的武器,遇有冲突即拔刀相向,如汉代著名的游侠郭解,其姊之子就是在与人发生争执中被人用刀所杀(同上,卷124)。
汉代作为兵器的刀之所以开始普及,跟匈奴的猖獗大有关系。为了对付惯于马上作战的匈奴,汉王朝组建了庞大的骑兵,而且对原先的刀进行了改进,发明了一种后人称之为“环首刀”的刀。据《中国武术史》(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介绍:
环首刀为直身,直脊直刃,刀柄刀身间没有护手相隔,刀柄后为一圆环。
我们从《汉书·李广传》中的一段文字可推知当时人们普遍使用的就是这种刀:
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辅政,素与(李)陵善,谴陵故人陇西任立政等三人俱至匈奴招陵。立政等至,单于置酒赐汉使者,李陵、卫律皆侍坐。立政等见陵,未得私语,即目视陵,而数数自循其刀环握其足阴谕之,言可还归汉也。(《汉书》卷54)
立政等所携之刀柄端有环,正是环首刀的一个重要标记。立政以刀环之“环”暗示李陵可择机还归祖国。
二、历史上关羽所使用的兵器
到了三国时期,刀的使用就更为普遍了。如《三国志》中的典韦,就“好执双戟与长刀等”(《三国志》卷18)。另外孙坚、吕蒙等也善于使刀。
那么,同一时代的关羽,他在与人交战时使用的是什么兵器呢?《三国志》中,我们可以看到关羽与刀有关的两处记载,一处在《马超传》中,裴松之引《山阳公载记》云:
……明日大会,请超入,羽、飞并杖刀立直,超顾坐席,不见羽、飞,见其直也,乃大惊,遂一不呼(刘)备字。(《三国志》卷36)
另一处在《鲁肃传》中:
肃住益阳,与羽相拒。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俱会。肃因责数羽曰:“……”语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羽操刀起,谓曰:“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三国志》卷54)
以上两处记载,前者被裴松之斥之为“秽杂虚谬”,不足采信;后者则因被鲁肃事先限定,除了刀外所有将领均不得携带其他兵器赴会,所以也不能证明关羽与人交战时用的就是刀。由于《三国志》对关羽究竟使的是什么兵器并没有明确记载,我们只能权且根据关羽杀敌时的一些动作去推测。《关羽传》中载曰: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袁)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三国志》卷36)
王学泰先生认为,关羽诛颜良时,策马阵中,既“刺”又“斩”,似乎使的应该是剑。因为在兵器中,唯有剑既能“刺”,又能“斩”(王学泰《偷闲杂说》,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其实早在元代,关汉卿就有类似的看法,所以他在杂剧《西蜀梦》里明确地写道:“官渡口剑刺颜良,古城下刀诛蔡阳。”
然而,刀果真就不能用来“刺”和“斩”吗?答案是否定的。《三国演义》中,“曹操佩着宝刀来至相府,……急掣宝刀在手,恰待要刺,不想董卓仰面看衣镜中,照见曹操在背后拔刀”。著名的“过五关斩六将”中,关羽“飞马径奔韩福”,“手起刀落,带头连肩,斩于马下”。在《三国演义》里,颜良也正是“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而“曹操见云长斩了颜良,倍加钦敬”。如果以上仅是小说家言,不足为凭的话,我们还可从正史中举出许多用刀“刺”、“斩”的例子,且这些例子所涉及的历史均与关羽同时代或相先后:
单于使卫律召(苏)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汉书》卷54)
越骑校尉汝南伍孚,忿(董)卓凶毒,志手刃之,乃朝服怀佩刀以见卓。……孚因出刀刺之,不中,卓自奋得免。(《后汉书》卷72)
坚谓父曰:“此贼可击,请讨之。”……坚行,操刀上岸,……追斩得一级以还。(《三国志》卷46)
可见凭“刺”、“斩”二字判定战场上的关羽使的是剑而非刀尚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当然,反过来说关羽当时使的是刀而非剑也没有充分的证据。不过,不管关羽当年使的是剑还是刀,或者像有人所说的是矛,不是青龙偃月刀这一点是确凿无疑的。
三、青龙偃月刀的历史
作为兵器的刀虽在汉代就已被广泛使用,然其形制则代有变化,而青龙偃月刀是比较晚出的一种。较早对刀作系统介绍的是南朝的陶弘景,他的《古今刀剑录》有感于“夫刀剑之由出已久矣,前王后帝莫不铸之,但以小事,记注者不甚详录,遂使精奇挺异空成堙没,慨然有想,遂成记云。”四库馆臣认为该书“已为后人所窜乱”,且书中所记“或亦张华《博物志》之流,真伪参半也”(陶弘景《古今刀剑录》)。书中所记之刀明显带有传说色彩,如书中云:“后燕慕容垂以建兴元年造二刀,长七尺,一雄一雌,……若别处之则鸣。”这显然是不可信的,书中类似怪诞的记载还有不少。该书也提到了关羽所使之刀:
关羽为先主所重,不惜身命,自采都山铁为二刀,铭曰:“万人。”及羽败,羽惜刀,投之水中。(陶弘景《古今刀剑录》)
不管该记载是否可靠,但至少我们可以肯定,南朝之前,关羽与青龙偃月刀没有任何关系。而且事实上,该书所记之刀虽多,没有一种是青龙偃月刀。
唐代张九龄等所撰的《唐六典》对刀也有比较详细的介绍:
刀之制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鄣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今仪刀盖古班剑之类,宋晋已来谓之御刀。后魏曰长刀,皆施龙凤环,至隋谓之仪刀,装以金银,羽仪所执。鄣刀盖用鄣身以御敌。横刀,佩刀也,兵士所佩,名亦起于隋。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断马剑。(《唐六典》卷16)
唐代徐坚在其《初学记》里也提到了刀:
历代有吴刀、赤刀、容刀、鸾刀、郑刀、孟劳西戎利刀、昆吾割玉刀、鸣鸿刀、百辟宝刀、百炼青犊漏影三刀。(《初学记》卷22)
总之,唐代的张九龄、徐坚等均未提及青龙偃月刀,这足以说明在他们之前还未出现这种形制的刀。
有关偃月刀的记载最早见之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官修的《武经总要》一书,该书在《器图》卷里绘有包括“掩月刀”在内的八种刀式。由所绘之图不难确定“掩月刀”就是“偃月刀”,不过刀面上尚无青龙纹。根据绘者所称,所绘之图“但取当世兵机绘出其形,以纪新制”(郑振铎《武经总要前集》卷13),由此可见,偃月刀系宋代出现的一种新式兵器。
比较多地提及青龙偃月刀是从元代的三国戏开始。至明代,偃月刀在兵器中的地位已显得非常重要,如郑若曾在谈及“使刀之家凡十有五”时就把偃月刀排在首位(《江南经略》卷8上),而胡宗宪在其《筹海图编》里更是盛推偃月刀:
使刀无如倭子之妙,然其刀法有数,艺高而能识破者御之无难。惟关王偃月刀,刀势既大,其三十六刀法,兵仗遇之无不屈者,刀类中以此为第一。马上刀要长,须前过马首后过马尾方善。(胡宗宪《筹海图编》卷13)
此外,明代的何良臣《阵纪》、戚继光《纪效新书》等兵书里也都论及了偃月刀。有清一代,许多长刀都依照偃月刀式打制,如武科刀、绿营宽刃大刀等(《皇朝礼器图式》)。
四、关羽兵器的演变
由于正史里对关羽的兵器未有明确记载,所以三国故事在流传中,关羽手中的兵器曾几经变易。
南朝陶弘景在《古今刀剑录》里既提及了关羽所用之刀,也言及了关羽所使之剑。关羽的刀,是“自采都山铁”打制的,共有两把,关羽的剑则是刘备赠送的:
蜀主刘备以章武元年岁次辛丑采金牛山铁铸八剑,各长三尺六寸,一备自服,……一与诸葛亮,一与关羽,一与张飞,一与赵云。
依该书的说法,关羽似乎是刀剑并用,而且刀还不止一把。唐郎士元《关羽祠送高员外还荆州》一诗则认为关羽使的是剑:
将军禀天姿,义勇冠今昔。走马百战场,一剑万人敌。
持同样看法的还有宋无名氏《武成王庙从祀赞》:“剑气凌云,实曰虎臣。勇加一国,敌号万人。”
北宋李廌《关侯庙》诗则云:
三方各虎踞,猛将皆成群。屹然万人敌,惟髯称绝伦。仗节气盖世,横矟勇冠军。(李廌《济南集》卷1)
使的竟是矟(即长矛)了。
到元代的三国戏,关羽手中变化不定的兵器开始逐步走向统一,青龙偃月刀已基本被大众认可为关羽的兵器。不过在此之前,笔者认为还有一段由一般的刀到青龙偃月刀的过渡时期,因为出现在《三国志平话》里的关羽虽然使的是刀,但始终未言明是青龙偃月刀,而我们所见的《三国志平话》虽刊行于元代,但其母本则很有可能是出自宋朝。
元代的三国戏凡言及关羽所使兵器时,一般都指明乃是“青龙偃月刀”,如果简称,一般就称“青龙刀”。举例如下:
小将是黄文,特来请关公。髯长一尺八,面如挣枣红,青龙偃月刀,九九八十一斤,脖子里着一下,那里寻黄文来。(关汉卿《关大王独赴单刀会》)
家住蒲州是解良,面如挣枣美髯长,青龙宝刀吞兽口,姓关名羽字云长。(郑德辉《虎牢关三战吕布》)
不过,我们看到,在极个别杂剧里,剧作家在肯定关羽使的主要是青龙刀的前提下有时也提到关羽使剑,如前所引关汉卿《西蜀梦》,还如高文秀《刘玄德独赴襄阳会》。在《襄阳会》里,关羽自称“一寸笔尖三尺铁,同扶社稷保乾坤”。“三尺铁”当指剑,不过他的对手却说:“三军见了都害怕,若是着刀鲜血流,轮起刀来望我脖子砍,不慌不忙缩了头。”看来关羽使刀是真,“三尺铁”云云或许不过是剧作家为了宾白上口。
无疑,元代剧作家对“青龙偃月刀”算得上是情有独钟,不过还没有绝对到关羽除此之外不用其他任何兵器的地步。直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青龙偃月刀才成为关羽手中不可移易的兵器:“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而且还有专门的扛刀之人周仓。
可以说,正是经过人民大众千百年的选择,关羽的兵器最终才在《三国演义》里被固定下来。自此以后,被人民大众认可了的青龙偃月刀也就成了关庙中不可或缺的圣物,以至于对中国古代兵器史缺乏了解的人误以为历史上的关羽当年战场上使用的原本就是刀,而且理所当然是青龙偃月刀,这种刀不用说本就是关羽发明的,因而不假思索径称之为“关刀”、“关王刀”。这一误会甚至连明清两代的许多武学名家都不能幸免,如戚继光就曾说:“古者义勇武安王,即今天下庙中关王也,生前曾独马单刀于万众中斩颜良。”(戚继光《练兵实纪》卷2)再如郑若曾也声言“马上器械之家凡十有六:……曰枪、曰关刀、曰斩马刀,……”(郑若曾《江南经略》卷8上)直至现代的《辞海》,对关刀的解释仍然将错就错:“关刀:一种长柄大刀。相传是关羽创制,故名。形如偃月,刀面有青龙纹,因而又名‘偃月刀或‘青龙偃月刀。……”话说回来,这一误会又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三国演义》的巨大影响力。
(选自《文史知识》2004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