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晨
提起深圳,几乎人人皆知。而说深圳是一个多民族城市,可能会有很多人感到不解或陌生。在人们的印象中,深圳既不是民族地区,又不是老城市,怎么会变成一个多民族的城市呢?但深圳经过20多年的发展,事实证明它的确已经由一个基本单一民族的城市,发展成为拥有22.5万少数民族人口,并聚齐了56个民族成分的城市。
深圳少数民族人口发展情况
深圳的多民族形成与深圳在改革开放政策下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深圳在建市之前仅有20多万人口(含宝安县),随着改革开放,从全国各地陆续来深圳参与特区发展建设的人员不断增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少数民族成员。他们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因部队转业、招聘、工作调动、毕业分配等形式来深圳;因经济拉动来深务工和经商;因“招工扶贫”而来深圳。短短20多年,深圳总人口发展到700.88万人(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而少数民族人口发展到占到总人口的3.20%。在2002年9月,随着在“五普”中仅缺的珞巴族成员落户,使深圳成为了继北京市之后第二个聚齐56个民族的城市。
深圳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集中在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后。从1964年到1982年的18年间,深圳少数民族仅增长了3.5倍;但从1982年到2000年的又一个18年,深圳的少数民族人口却增长了603.97倍,而这一期间的深圳市总人口也仅增长了35倍多。深圳的少数民族成分从1964年到1982年,仅增多了2个;但从1982年到2000年,却增长了42个。深圳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的速度和比例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更为典型和突出。目前深圳的少数民族人口已超过许多老城市,成为广东省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城市。
现在深圳市少数民族人数位居前十位的是:
深圳少数民族特点
深圳市少数民族人口在迅速增长中呈现出几个特点:
年纪轻。深圳是一个年轻的城市,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深圳市的少数民族也主要以年轻人为主体。
年龄在15岁—39岁之间的占深圳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4%以上,他们是深圳市少数民族的有生力量,为深圳市民族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活力。
文化程度较高。深圳市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程度普遍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深圳的少数民族人员主要是初、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据统计,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深圳少数民族人口86%,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与全国平均指数相比,深圳市少数民族人口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65.4%,比全国平均水平的30%要高35.4个百分点;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0.7%,比全国人口11%的平均水平高出9.7个百分点。其中,少数民族中的专家和学者比例也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没有专门的聚居区。深圳市的少数民族均来自五湖四海,分布在全市各个行业,几乎每个部门都有数量不等的少数民族。因此,基本上以杂散居为主。
民族感情比以前更浓。深圳市的少数民族都是远离故乡的外来人,原在内地本民族人口较多的地区,彼此相见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而今在远离故乡的地方同民族人员同胞相见,即便是以前素不相识,也会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感,在某种程度上民族感情比在内地时会更为浓厚。
上进心很强。由于深圳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环境,事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要求较高,跟不上发展就会被淘汰。为此,深圳市的少数民族人员普遍不甘落后,很多年轻人通过上补习班、专科班、夜大、函大等各种形式不断“充电”,提高自己,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联系面较广。许多少数民族与本市的民族界人士和民族地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20多年来,深圳的建设者们积极探索,克服了困难,以创新的勇气,不断推动着深圳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快速前进。深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其中也包括许多来深圳参与特区发展建设的少数民族同胞。
宋海,满族,原深圳市副市长现广东省副省长。他主要从事金融、证券业工作,在市领导岗位也是分管金融和证券业。在深圳期间,他为深圳积极探索金融业和证券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郑通杨,回族,原深圳市副市长现广东省旅游局局长。他在深圳市副市长岗位工作多年,为深圳旅游事业的探索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把深圳一个旅游资源匮乏的市变成全国旅游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使旅游业成为第三产业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阿布都·赛买提,维吾尔族,深圳市布吉镇派出所干警。作为一位年轻的公安干警,来深圳时间虽然不长,但他胸怀宽广,舍生忘死,为了深圳的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他的崇高精神成为深圳人民学习的榜样。
高兴烈,满族,原《深圳商报》社社长、总编,全国报业知名人士。他凭着对办中国一流报刊的执着追求,从90年代初开始,在深圳市政府的领导下,克服困难,将很不出名的《深圳商报》办成了“广东五大报”之一,在10年间实现了总收入增长1355倍的好业绩,创造了中国新闻史上的“深圳速度”、“深圳效益”。
张思民,回族,深圳海王集团公司董事长、全国杰出青年企业家,曾获得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他从1989年开始来深圳创业,主营生物制药,公司经过多年不懈地研发努力,建成了拥有国内较高水平的医药产品研发体系、生产制造体系和市场营销体系,实现总资产80亿元的规模,将“海王”打造成了国内健康产业领域的知名品牌。
翦迪岸,维吾尔族,原深圳《世界之窗》总经理现深圳华侨城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全国旅游战线劳动模范。他自1997年担任深圳《世界之窗》总经理以来,面对旅游市场激烈竞争,毫无畏惧,迎难而上,带领公司全体员工连续五年均实现利润增长170%的好业绩,将《世界之窗》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景点,成为全国最具特色且效益最好的景点之一。
覃炳庚,壮族,深圳市青年学院院长、青年书法家。他1990年来深创办深圳团校,多年来,他结合深圳及国内外社会教育发展的实际,积极探索青年教育之路,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深圳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材。
白忠伟,回族,深圳市深大电话公司副总经理、深圳通讯战线上的改革先锋。多年来,他在深圳通讯网络建设的研发工作上取得了一次次突破,建立了方便、快捷、便民且低成本的通讯网,为深圳通讯系统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其加达瓦,藏族,深圳市画院常务副院长、我国知名版画艺术家。他创作的版画作品细腻流畅,人物玲珑活现,性格鲜明,在国内同行中被誉为上品佳作。
林树森,回族,深圳锦绣中华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景点的主要打造者之一。将我国民族优秀文化通过艺术加工以产业形式展示给游客,是深圳旅游产业的成功探索,而林树森为此倾注了全部智慧和才华,他创作的一台又一台大型民族歌舞,博得海内外观众高度赞赏,在全国、省(部)和深圳市多次获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政治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我国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
魏达志,回族,《深圳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深圳青年经济学家,曾被评为深圳十大杰出青年。他多年从事经济研究,对经济理论有较深的研究,他较早地提出了建立深港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思路,为深圳的经济发展和一些重大事项的决策从理论上提供了很多的帮助。
从容,回族,深圳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青年剧作家、导演。她曾将小说《花季雨季》改编成电影,并创作话剧《贺方军》等一系列作品,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为深圳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立市工作做出了一定贡献。
李勇,土家族博士,深圳市深港西部通道工程建设办公室副总工程师,曾被评为深圳市十大杰出青年、深圳市青年科技带头人。他参与深圳许多公路和桥梁设计工作,为深圳的现代化交通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还有原深圳市人大法律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白有忠(回族),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土家族博士李长弓,深圳市电视台副台长呼和(蒙古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系主任经济学教授陈玫君(苗族),深圳市盐田区审计局局长、审计专家梁景海(蒙古族),深圳市第一劳教所所长宋良毅(蒙古族),《深圳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教授锡伯族博士关志刚,深圳市委宣传部外宣办副主任宣柱锡(朝鲜族),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乌兰察夫(蒙古族)等等许多少数民族同志,他们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深圳的建设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可以说,深圳今天所取得的成功与辉煌,包含着深圳广大的少数民族同胞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努力推进中的深圳民族工作
深圳是一个新兴城市,在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少数民族人员极为有限,可以说该市基本没有涉及民族事务。改革开放以后,随着频繁经济活动和少数民族人口的不断增加,民族事务逐渐体现出来。深圳民族工作的开展主要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十多年来,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圳市民族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一方面结合深圳新城市、工作起步晚的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积极维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各民族团结,凝聚和调动各方面力量,不断推进深圳的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吸收和借鉴其他城市在民族工作方面的好经验、好作法,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逐步打开民族工作的新局面,努力营造团结、和睦、互助、共进的良好氛围,促进民族事业的发展。
十多年来,深圳民族工作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推进政策的落实。多年来,他们在“清真”食品的规范经营和管理,在对有特殊丧葬习俗的少数民族墓地的建设与规范使用,在民族重大节日的放假与组织节日活动,在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升学的照顾,在少数民族企业起步阶段适当照顾,在民族干部的培养和提高,在民族地区干部来深圳挂职、参观、考察的接待等等,经过不懈地努力,都得到了落实和进展。二是化解矛盾,促进民族团结。作为一个新兴城市,深圳由于一些制度和规范管理的建设方面还不够健全,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还缺乏经验,一些不利于民族团结的矛盾和问题也曾时有发生。对此,他们并没有因不太懂而畏缩不前,更没有因缺乏经验而草率处理,而是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和区分矛盾的性质,按照政策和法律法规,积极化解不利于民族团结的因素,妥善处理涉及民族矛盾和民族关系的问题。在他们的积极努力下,深圳从未因民族问题或民族关系处理不当而引发过大事件。相反,在他们认真按照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妥善处理的过程中,不仅维护了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城市正常的发展秩序,也促进了更多部门和市民对党的民族政策和有关民族方面的法律法规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了人们贯彻执行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从而进一步增进了城市各民族间的团结。三是加强对民族团体的引导工作。为了团结引导全市少数民族同胞,调动广大少数民族同胞积极参与特区建设的热情,在深圳市主管部门的积极帮助下,在1996年,深圳市成立了第一个市一级的民族团体——深圳民族团结发展促进会。他们以该会为载体,努力建设一个宣传政策、乐于奉献、友好联谊、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平台。近年来,通过这个特殊平台,不仅提高了广大少数民族同胞热爱深圳、关心深圳、建设深圳、美化深圳、服务社会、树立深圳良好形象的主人翁精神,也增进了深圳市广大少数民族同胞与政府之间的沟通。现在,只要是该团体组织的活动,广大少数民族同胞都积极踊跃地参加,使广大少数民族同胞逐渐对该团体有了一种“家”的依恋,发挥了该团体在促进深圳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特殊作用。四是积极开展帮扶工作。近年来,深圳市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做好对口扶持工作。近十多年来,深圳对西部一些地区扶贫投资近50多亿元人民币,并以培训、招生、挂职、招工等形式帮助新疆、西藏、贵州、四川、广西、云南等地民族地区培养各类人材,积极鼓励深圳企业积极参与西部建设,还组织助教、派干等形式直接帮助西部一些民族地区提高素质,走脱贫致富之路。五是充分发挥深圳特殊“窗口”的作用。深圳不仅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同时也是展示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一个“窗口”。他们通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积极维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走向世界搭桥铺路,充分借助深圳这个“窗口”,向世人展示我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风貌。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内地与香港CEPA的签定以及“9+2”泛珠三角区域的建立,他们会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扶持、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