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山深处的教师和学生们

2004-09-22 08:44何明全李秀东
慈善 2004年5期
关键词:代课空山学校

何明全 李秀东

在中国西部的四川巴中市,目前尚有贫困学生25000人,其中特困和孤儿近7000人;全市农村中小学还存在校舍危房27万平方米。“在贫瘠的土壤里结出的果实是最甜的”,大巴山区的教师和学生直面艰难困苦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空山,找水的孩子会唱歌

海拔1100米的空山乡,位于川北巴中市通江县最北端,三面与陕西省接壤,是四川楔入大巴山深处的一角。空山之所以闻名,一是因为在土地革命时期,李先念、徐向前曾在那里指挥过著名的空山战役,这里的老百姓几乎人人都能讲当年红军的故事,能唱红军歌谣。二是因为有部反映空山缺水的电视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引起了联合国中国农业问题专家的注意。空山缺水,是因为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地面蓄不住水,每年夏季暴雨一来,坝上的小河沟里涨满了水,雨停半小时后,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全跑到地下阴河里去了。

空山乡一共有13所学校,乡中心校1所(含附设初中)、村小学6所。空山的风景很美,山上松柏郁郁葱葱。学校是空山的天堂,那里聚集了空山最旺的“人气”。建于1959年的中心校位于乡场北面50米处,占地35亩,地面平坦,是整个空山乡条件最好的学校了。学校没有围墙,十余棵排成两排的大树留出一个绿色的通道。学校里平房数间,校园两侧有常绿的天然小山包,风吹草动,仿佛是守护学校的绿色屏障,美化着校园的景致。

我们到达学校的时候已是下午4点,快放学了,不少孩子聚集在操场上,女孩子们在跳皮筋,男孩子们围成一团打乒乓球。看到我们的小汽车,他们好奇地站在两侧,看来,到空山的客人是不多的,孩子们还保留着对外来者的新奇。

空山比山外要晚一个季节,我们穿着初春的衣服到空山,迎接我们的却是空山的冬末。傍晚的风凉得刺骨,在室外几乎站不住。可是空山的孩子们衣着单薄,裸露着被吹得通红的脸与手,无畏地在风里穿梭。

开晚饭了,孩子们走向学校的大蒸笼——一个用水泥砌成的圆柱子,里面放满了铝制的饭盒。取出饭盒,拿出筷子和勺子,孩子们埋头吃饭。菜呢?菜就在饭盒里,我们挨个看了看,这一盒里是腌咸菜,下一盒还是,再下一盒,还是!吃炒菜或吃肉的时候是很少的,不是特别的日子他们的饭盒里只会有腌咸菜,而且一天三顿都吃这个,填饱肚子而已,营养搭配离他们还很远。

吃完饭,孩子们三三两两地拎着白色的塑料壶,往校外的水坑里去打水。确实,那不是水池也不是水塘,只是水坑而已,掩映在树丛下,周围是黄色的泥土。一壶水打回去,一部分洗碗,一部分洗脸洗脚,空山的孩子从小就知道水的宝贵,也知道要充分利用每一滴水,他们瞧不起浪费水的人。

洗好饭盒,立刻从家里背来的粮食袋里倒出几把米,用清水泡着,放一把咸菜,盖好后又放进蒸笼里——这将是第二天的早饭。然后走进教室准备晚自习。

就在校园里安静下来的刹那,一阵轻轻的歌声传来。我们走去查看,所见令人难忘:十余间教室里,孩子们已整整齐齐坐好,没有老师,没有指挥,没有伴奏,每个人都在尽情歌唱,从韩红的《家乡》到《真心英雄》、《十送红军》,他们唱得那么自信,贫困的生活没有让他们感到窘迫与失望,歌声伴着欢乐的心,在空山上高高飞扬。

晚上9点半,灯熄就寝。除了有50个孩子在街上租房或是住在亲戚家里,其他孩子都在学校住宿。离校最远的孩子,回一趟家要走五六个小时,每周回去一次,为的是背来下周的大米和咸菜。为了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住校,空山中心校用尽了一切办法:24平方米用教室改造的寝室里,要住下40多个孩子,每个铺位睡3人,一个高低床上要睡6个人。

熄灯了,孩子们静悄悄地入睡了,愿他们做个好梦!

转天早晨,我们遇上几个孩子。他们已经读六年级了,最远到过的地方不过是离空山不远的相临场镇。

“喜欢空山吗?”

“喜欢,空山是最好的地方。”

“长大了想做什么?”

“当老师,当医生。”……

孩子们快乐地围了上来。问他们最想什么?一个小男孩懵懵懂懂地听成“最喜欢吃什么,”他毫不犹豫地说:“喜欢吃肉!”大家都笑了,他也笑了。

空山缺水,孩子们就是那涓涓细流,祝福空山,祝福空山的孩子们——这是贫困山区希望所在啊!

胜利,清贫的老师不言苦

胜利乡位于四川通江县城东南方向,是巴中市一个典型的边远贫困山区,离县城70多公里。全乡5个村,方圆96平方公里,人口1806人,是全县最后一个通车通电的地方。全乡在职教师12人,代课教师7人,有4名代课教师学历为初中,工资每月300元。全乡在校学生230人,学生最少的班额为1—3年级的三级复式班8人,学校债务16万元,其中拖欠代课教师工资累计达3万元,代课教师工资成了学校债务的主要来源。

实行“一费制”后,每学期学校收入近35000元,由于地方经济条件差,每期学生欠费及特困生减免近千元。学校必须开支:书和副本费约8000元;代课教师工资13000元;社会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的“三保”基金8000元;各类报刊订费1400元;燃料费3000元;水电费1400元。学校每年以上支出就需34800元。

该校校长说:学校一切从节约出发,全年的办公业务费开支不超过1000元。由于财力差,学校没有福利,水电没保障,时常停电,有时不得不点油灯备课、上课。学校幼儿园,一、二年级教室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所建的瓦木结构,现柱子已出现倾斜,瓦板已出现断裂。教室光线暗淡,特别是下雨天,教室还得点上煤油灯。校长说,他们最大希望就是改建学校,购置一些电教设备。

这里的教师没有人说“苦”,他们却在苦干苦拼着。他们深信煤油灯下也能出尖子生,在贫瘠的土壤里结出的果实是最甜的。这里是共和国将军傅从碧的出生之地。

胜利小学的校长作了一首诗:胜利在那里/小溪说/在山溪的源头/小鸟说/在大巴山的深处/胜利在那里/老师说/在贫瘠的土地里/在孩子的梦里……

这正是大巴山区山村教师的真实写照。

巴中,25000名贫困生需要救助

初春的大巴山,细雨蒙蒙。我们在平昌县云台镇金银村看到了一件新鲜事:贫困的金银村,无钱修学院,不等不靠不指望,采取果断措施,以入股的形式集资,力争在暑假期把学校修好,秋季开学投入使用。金银村既无金也无银,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

始建于60年代的村小学,修建在“松林包”的教学楼,木料框架石堡墙,占地面积540平方米。天长日久,风吹雨蚀,石头风化,墙壁裂缝。1995年以来,先后投入危改资金达5万余元。维持到2000年,校舍出现安全隐患,只因改建无资金,仍将就使用。2003年秋,县教育局责令停止使用。120多名学生4个教学班只好租用民房4间,暂时上课。

村支部、村委会要重建学校,可钱从那里来?集资吧,难!挤钱吧,村委会又负债!伸手吧,又找谁要去?通过几次开会研究,最后想出了一个新招:实行股份制。干部带头入股,群众、教师自愿参与,集资修建学校。

建学校不比办企业,入股还有红利,能行得通吗?3月28日,他们召开党员、干部、村民代表扩大会议,村民代表何光敏首先表态,他不仅入股还投工。代课教师向宗平有30多年工龄,月工资只有300多元。他父亲年老体弱,母亲双目失明,妻子又是老病号,家里的日子过得异常艰辛。但他入股2000元,说:“以后村上有钱退股则罢,还不了股,这2000元就算我捐献给学校建设了。”村主任王强的妻子佘洪英,是学校的幼儿教师,她不但竭力支持丈夫的工作,还表示,丈夫作为干部入了股,她还要另外入一股。

该村除了村干部入股外,参与入股的群众也较踊跃,每股资金至少在1000元以上。他们说,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勒紧腰带也要建校。

巴中市教育局局长侯中文告诉我们,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公办学校2866所,在校学生64.4万多人,民办学校(含幼儿园)710所,在校学生9.5万人。各级各类学校占地面积1108.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321.3万平方米,全市农村中小学还存在校舍危房27.2万平方米,尚有贫困学生25000人,其中特困学生和孤儿近7000人,这些品学皆优的农家孩子因而面临辍学威胁,有些甚至从未踏进过校门……

尽管目前该市已实施了“爱心助学”、“希望工程”、“春蕾女童”等一系列帮扶措施,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关心支持下,已救助贫困失学儿童及孤儿16000多万人,发放救助金3000多万元,捐资修建希望小学、爱心学校68所,但革命老区大巴山仍需要爱心援助!

猜你喜欢
代课空山学校
空山
空山断章(二章)
空山
代课老师
远方(组诗)
学校推介
月薪从一百五十元涨到九百元
代课教师的命运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