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川东 杨必坤 唐 维
2004年5月4日,湘西边城芷江迎来了3位异国客人,她们是在贵州大学生物系留学的美国留学生汤姆斯·贝蒂一行。
现年22岁的贝蒂从媒体上了解到芷江是抗战受降名城,也是她敬慕已久的陈纳德将军和“飞虎队”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今年“五一”长假期间,她特意邀请远在美国的好友一起来芷江参观旅游。
在参观了抗战受降纪念坊。保存完好的“飞虎队”营房及中美联军俱乐部等遗址后,3位美国青年深思良久。她们说:“世界不需要战争,世界应倡导和平。芷江为青年一代正确认识历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芷江是一个世界人民都应该记住的地方。”
和平在此诞生
2003年10月18日,一个名为“历史的记忆”的展览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的美国空军博物馆拉开惟幕。
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的这个展览,反映了二战期间中美两国人民携手抗日、赢得和平。并结下深厚友谊的历史。其中实录陈纳德将军和“飞虎队”在中国湖南芷江战斗、生活的一幅幅珍贵的黑白照片,向人们揭开了一段尘封60多年的历史,也使观众记住了芷江。
“沅有芷兮澧有兰”。芷江由屈原诗句而得名,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中国的5个侗族自治县之一。日前,记者来到这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美丽小城。只见到处山清水秀,绿树成荫。清澈的舞水河穿城而过,河上矗立着世界最长的侗族龙津风雨桥,河边有内陆最大的妈祖庙——天后宫。享誉世界的作家沈从文曾在此居住10余年。县城人口不多,但环境整洁,市场繁荣,百姓生活闲适,呈现一派安宁、祥和的景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灵魂。芷江有丰富的历史、民族、生态等资源,但最能代表芷江特色的主流文化是什么?中共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委书记石希欣告诉记者,县委、县政府经过全面分析,得出结论:超越地域、种族、时代的和平文化,才是芷江最有特色、最具个性的文化。
芷江人得出这样的结沦,是有充分依据的。如果翻开芷江的历史,你会发现,60年前,这里曾上演过惊心动魂的大空战,也发生过永垂青史的重大事件。
芷江,在汉代即已建城,自古以来就是湘西锁钥和兵家必争之地,素有“滇黔孔道,全楚咽喉”之称。芷江于1942年建成机场,成为二战时期盟军在远东的第二大机场,也是陈纳德将军率领的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大本营。当时驻扎芷江的美国空军最多时逾6000人,飞机达400多架。抗战期间,“飞虎队”共击毁日机2600多架,使日军屡受重创,谈“虎”色变。1945年5—7月,侵华日军为了打通西南交通线,发动了旨在夺取芷江机场的最后一战——芷江攻略战,中国则进行“芷江保卫战”。在中国军民的奋起抵抗和“飞虎队”的空中优势配合下,“芷江保卫战”以日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1945年8月21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派总参谋长今井武夫,由南京飞抵湖南芷江乞降。当天下午4时,在城东七里桥中美空军联队的一栋黑色鱼鳞板西式木房里,今井武夫向我方代表拱手交出日军在华兵力分布图,并签字接受载有中方受降详细命令的备忘录。
“烽火八年起卢沟,受降一日落芷江”。从北平的卢沟桥到湖南芷江县城东端的七里桥,中国人民8年浴血抗战,以侵略者的彻底投降而告终。作为迎来和平曙光的地方,作为日寇投降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地,芷江从此以“受降城”闻名中外。
硝烟散后为和平。如今,芷江仍完好保存着许多战时遗迹,如华夏大地唯一纪念二战胜利的标志性建筑物——“血”字型受降纪念坊、受降会场旧址“受降堂”、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芷江机场、中美空军指挥塔、中美空军联队俱乐部等。
发掘和平文化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致力于“将战争文化转变为和平文化”,并将每年9月21日定为世界和平日。
石希欣书记表示,芷江虽是一个小县,但通过充分发掘独有的和平文化资源,大力弘扬和平文化,就可搭建起与国际接轨的桥梁和直接与世界对话的平台,推动自身经济社会发展。
2003年11月15日,经过精心筹备,首届国际和平文化节在芷江揭幕。文化节紧扣和平主题,举行了“和平之声”大型文艺演出、陈纳德与“飞虎队”陈列馆开倌、和平论坛等一系列活动,来自约旦、南非和美国,英国、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友好人土、“飞虎队”老兵及国内来宾数干人赴芷江参加这一和平盛会,缅怀历史,共唤和平。
年近八旬的陈纳德夫人陈香梅女士曾到芷江参观,并捐赠了“飞虎队”的珍贵资料。她感慨地说:“今天,世界上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战争和梳血冲突,尤其是在伊拉克。芷江举办和平文化节,表达了中国人民永远热爱和平的心愿,也代表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共同期望。”
石希欣说,和平文化节没有花财政一分钱,却取得圆满成功,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部产生了良好效应。不仅签订了经贸合作项目32个,合同资金和协议资金达8.3亿元,贸易协议6000万元;同时大大加快了芷江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城市晶位和整体形象。如今,和平文化正悄悄地影响并改变着芷江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人们的浮躁心态少了,变得更平和务实、文明有礼,全县治安状况良好,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安宁祥和。
打造“世界名片”
“小白鸽嘀咕,小白鸽嘀咕,唱着友爱唱着和睦;小白鸽飞呀飞舞,天下和平永远幸福……”连日来,这深情、优美的歌声,时时飘荡在芷江的侗家苗寨、机关学校。芷江已把这首名为《放平之声》的歌曲作为县歌推出,在社会上广泛传唱。这是该县为打造和平文化的“世界名片”而采取的举措之一。
近年来,芷江挖掘抗战遗迹,加快了和平文化载体建设,筹资1.6亿余元,先后兴建了凯旋门、和平广场、凯旋广场、和平大街、凯旋花园,开辟“和平之旅”旅游线,组织“和平号”游船等,此外,面积达300亩的芷江和平园和世界最大的和平钟正在建造中,不少商家纷纷取名和平饭馆、和平商店、和平超市。和平的理念正渗透到芷江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6月8日,来自澳大利亚的杰夫·格德先生,带全家及朋友从香港前束芷江观光。他说,在芷江既能欣赏到奇特的山水风光,又能沐浴到和平的阳光,上一堂生动的世界人民携手追求和平的历史课。据了解,自推出和平文化品牌以来,来芷江参观旅游的海内外客人接踵而至。仅今年“五一”黄金周,芷江就接待游客近9万人次,旅游收入480多万元,同比均增长六成多。
目前,明年第二届国际和平文化节正在积极筹备之中,投资近2亿元改扩建的芷江机场年底也将建成复航。芷江人要把芷江建成“和平名城”、“江南名镇”,把和平文化这个品牌做大做强,让动人的“和平之声”唱响边城,并久久回荡在每一个到过芷江的人心中。
责编:舒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