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新 王建民 伍红玲
做好高中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就是从政治上关心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调查中很多高中生表示,党校学员、入党积极分子既是一种荣誉,是同学、老师、学校对他们的肯定,更是一种责任。
“早播种、优选苗、重催化”,启发、吸引更多的青年学生早日了解党、热爱党、追随党,这已是绝大多数学校党组织形成的共识。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党的伟大事业的希望。创办中学生业余党校,加强对广大中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积极慎重地培育品学兼优的青年学生加入党组织,主动服务于培养与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工作大局,是一项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未来,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后继有人的大事。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在组织部门和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全国部分高中开始试办中学生业余党校,在高中学生中积极发展党员。1'997年,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团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对中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愈见》,从此,中学生业余党校如雨后春笋般在神州大地蓬勃发展,高中学生党建工作随之全面铺开。
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明确强调,要认真办好高中生业余党校,做好在高中生中择优培养发展党员的工作。在新的形势下,摸清全国高中学生党建工作的基本情況,总结在高中学生中开展党建工作的成功经验,尤其是研究和解决当前高中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进一步办好高中生业余党校,促进在高中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健康发展,提高高中党建工作水平,具有深远而重大的现实意义。
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我们采取问卷调查、抽样分析、与师生和家长座谈、电话采访、网上查询、与组织部门和乡镇千部交流探讨等多种方法,在全国范围内对2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00多所高中的学生党建工作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
一、当前高中学生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
在高中阶段兴办中学生业余党校,对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教育,积极慎重地发展学生党员,是新时期学校党建工作的新创造。这一新鲜事物的出现,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和精心呵护。十几年来,高中学生业余党校从无到有,篷勃发展,在青年学生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初步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1.逐步深化了对高中学生党建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
从调查情况看,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起初,一些学校领导和教师认为,这样会分散学生精力,影响学生学习;部分学生认为只要成绩好,其他不重要;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为时过早。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大家逐渐看到了学生接受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后的深刻变化,深深体会到:高中学生处于心理、生理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个人思想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如果能把握好这个“关口”,适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就可以培养和造就一代可靠的接斑人。而做好高中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就是从政治上关心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实施正确的教育引导的最好形式。培养一个学生入党,不仅使学生本人的思想觉悟得到进一步提高,也是其人生成长的一个新起点,更重要的是能激起更多青年学生的政治热情,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2.基本建立了高中学生党建工作的组织机构。
目前,全国大多数高中学生党建工作的组织机构,基本形成了以党委(支部)书记挂帅,校长参与,团委、政教处配合,年级支部(小组)、班主任协助,齐抓共管的局面,有的地方还形成了市县组织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三级领导机构。
3.初步形成了高中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
近年来,全国60%以上的高中(职高、中专)创办了业余团校、业余党校、青年读书小组,对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全国成立最早的北京市中学生业余党校,经过10多年的探索,逐步建立起了市、区(县)、校三级培训网络,先后培养学员18万多名,其中7Mv的学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截至2003年底,有23$7名学员在中学期间光荣入党。目前全市18个区县中,各级中学生业余党校或党课学习小组已发展到4余个。
4.比较严格地建立了培养发展学生党员程序。
很多学校建立了在党组织领导下,由校团委抓选苗推优、年级党员教师抓培养教育、总支委员负责考察的运行机制。他们普遍认为高中学生党建工作的目标,决不是只为发展几名学生党员,而是要通过“播种、选苗、教育、提高、发展、衔接”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加强对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沿着“成长—成人—成才”这条轨迹,分层实施培养目标。
湖北省罗田县第一中学在培养发展学生党员的工作实践中摸索了“五步走”的做法。第一步,根据学生申请,年级推荐,每个班选拔一批学生参加业余党校学习。第二步,对优秀学员安排党员一对一的跟踪培养,推选入党积极分子。第三步,经校内公示、社会调查等程序,在入党积极分子中推选入党对象。第四步,支部大会讨论通过,上级党组织批准,吸收为预备党员。第五步,学校进一步考察培养,上级党组织批准,吸收其为正式党员。
5.成功地探索了富有成效的教育方式。
随着高中学生党建工作的不断深化,很多学校探索出党建教育课程化、党建活动制度化,党建实践系列化等成功经验,普遍做到了“四落实”、“四结合”、“两挂钩”。“四落实”是指课程设置落实、学习时间落实、辅导教师落实、学习材料落实;“四结合”是指大会集中辅导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看录像与撰写学习心得体会相结合,专题研讨与到部队、乡镇、工厂等共建单位参观考察相结合,组织学员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与邀请英模到校作报告相结合。“两挂钩”是指学员在业余党校学习的综合评估成绩与评选优秀学生干部挂钩,与发展学生党员挂钩。
6.比较全面地建立了一系列高中学生党建工作制度。
加强制度建设是做好学生党建工作的保障。很多学校在不断探索中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规范的管理制度。从工作程序上讲,有学校党总支(支部)或学生支部研究业余党校工作例会制度、校团委推荐业余党校学员制度、业余党校管理制度、业余党校培训制度、对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第一次谈话制度、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制度、对发展对象张榜公示制度等,还有学员考勤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结业制度等。从职责上讲,制定了《业余党校校长职责》、《业余党校教师职责》、《业余党校班主任职责》,《业余党校学员职责》等。
二、当前高中学生党建工作的主要成效。
1.帮助学生确定了人生信仰。
通过对湖北省通城县3所高中200名学生代表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开办业余党校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认为中学有必要开办业余党校的占80.8%,认为在中学入党能对自己今后发展产生作用的占70.8%。许多同学认为:最初报名参加业余党校学习是为了图新鲜、凑热闹,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培训,产生了了解党的历史和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一部分参加过业余党校学习的学生进入大学后,能很快与所在院系党组织进行衔接,并能得到重点培养,有一些还加入了党组织。在122名进入大学的调查对象中,现己被吸收为中共党员的有43人,占35-25%.
2.提高了学生政治上的成熟度。
调查中许多学生表示:被学校党支部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感到了一种神圣感和使命感,觉得自己的肩上多了一份压力、一份责任,应该用更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在他们看来,党校学员、入党积极分子既是一种荣誉,是同学、老师、学校对他们的肯定,更是一种责任,是同学、老师、学校对他们的一种期望。这种肯定与期望鞭策着他们思想上不断前进,意志上不断磨练,学习上不断进步,工作上不断努力。所以,这些学生中的大多数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3.为高校培养了一大批学生骨干。
业余党校既是传播党的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骨干的摇篮。99%的学生党员都考取了高等院校,在新的学习环境中能起模范带头作用。在122名调查对象中,进入大学后担任系、班两级学生干部的有73人,占59.84%,在大学里获得各种荣誉的有86人,占70.49%。
4.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通过党校学习,加入党组织的学生无论是在高校学习,还是就业,都表现出“与众不同”,党的先进性得到很好体现。湖北省通城二中2000年有4名学生入党,3名进入高校学习,1名回乡务农、现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2011年,有9名学生入党,7名进入高校学习,1名名回乡务农、现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1名在深圳打工、任公司总经理助理;2002年,有14名学生入党,13名进入高校学习,1名在深圳打工、任公司文员;2003年,有17名学生入党,全部進入高校学习。
5.影响、带动和教育了一大批青年学生。
一名党员就是?面旗帜,,名学生党员就是新时期青年的风向标。朝夕相处的同学成长为巾国共产党党员,对在校团员青年的感染是真切的,震撼是强烈的,影响是巨大的,从而帮助他们认清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立志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形成健康向上的学风、校风。
6,提升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加强党校建设,使一大批学生接受党的基木知识教育,校园里形成了良好的政治氛围和正确的舆论导向,促使学校工作上档次,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教育教学合力。广东省茂名一中于1993年经县委组织部批准建立了中学生业余党校,此举一开始遭到师生的质疑,担心影响学生的学习,影响升学率。1995年高考揭晓,学校成绩创历史新高。事实证明:这一届学生参加的学习、实践活动最多,结果是校风最正、班风最好、学风最浓、高考成绩最突出的一届。从此,党校不断壮大,越办越红火。
7.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中学生在校入党,说明学校注重思想教育工作,同时也与社会上“一切向钱看”的错误观点形成鲜明对比,对周围的人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业余党校己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是学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大课堂。
三、当前高中学生党建工作的成功经验。
1.加强领导,形成共识。
一些县市区教育局党委将高中生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一部署,总体规划,明确要求,拓宽培养途径,使学生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系列化,更快、更多、更好地培养青年共产主义者。还有一些地方县委组织部直接抓这项上作。
2.及早选苗,形成机制。
对申请入党的共青团员,遵照“着眼长远、立足教育、重在培养、个别发展”的指导方针,“,旱播种、优选苗、重催化”,启发、吸引更多的青年学生早日了解党、热爱党、追随党,这己是绝大多数学校党组织形成的共识。许多学校的党组织从高一年级起就把学生中的团支部书记、学生会委员、班干部以及政治上要求进步、品学兼优的团员组织起来,建立党章学习小组,开办业余党校,制定计划、建立制度、举办讲座、组织社会实践和参观考察。
3,内外结合,选聘教师。
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不同于中学阶段的其他课程,又有别于一般的思想政治课,它理论性强义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它研究对象单一,但内容丰富,又与政治、历史等学科紧密结合。因此在教师的选定上,很多学校充分考虑其知识特点。力求做到人员到位、知识到位。不仅聘请一长期从事学校党务工作的领导同志,还聘请了校内外的优秀共产党员以及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老师担任教师。他们既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又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和深厚的理论修养,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党的基本知识。
4.立足长远,积极培养。
“立足目前重点培养,着眼末来长远发展”,这是大多数学校党组织在团员青年中开展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廿肃省临泽县第一中学要求,高一共青团员在团校学习合格、德育学分考核优秀者,高二年级才有资格参加党课培训,培训结束时还要参加理论测试,要写一篇党课结业专题文章和《我的自传》、《我的思想汇报》。在系统学习后,参加培训的大部分学生又纷纷递交了第二次入党申请书。尽管该校到目前还没有正式发展1名党员,但学员毕业后或升入高校,或从军入伍,或回乡务农,很快就被基层党组织列为发展对象。一名考入兰州商学院的学生在入校的第一个“七一”建党日,就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一名毕业后回乡务农的学生正赶上村民自主选举,凭自己的学识和一份高中校的《优秀团员入党推荐表》被选为村委会成员,担任村委科技副主任。
5.坚持标准,保证质量。
各校党组织根据学生特点,确定了入党的思想政治标准:(1)热爱党、热爱祖国,政治立场坚定,初步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远大理想;(2)热爱集体,热爱社会主义,助人为乐,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3)学习目的正确,成绩优良;(4)热爱劳动,勇于实践,具有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5)坚持原则,是非分明,能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同错误言行作斗争。在具体掌握上既全面坚持标准,克服片面性,又防止求全责备,看本质、看主流、看发展。
6.做好衔接,跟踪反馈。
对高中阶段尚未具备入党条件的或因年龄等原因不能在高中阶段入党的学生,把培养教育的有关材料放入学生档案,使新单位党组织能对他们继续进行培养、教育,且墙养、教育时间可连续计算。这样,发展工作连贯起来了,中学阶段的“播种、选苗、育秧”工作没有白做,大学也不必“重起爐灶”,党员发展工作步伐可以大大加快。同时,不少中学党支部与高三毕业离校的学生党员保持着密切联系,尤其是对预备期内的学生党员,中学党支部为他们做好预备反馈工作,继续给予帮助教育;有的中学党支部请已毕业离校的预备党员来校参加座谈会和有关活动,汇报成长和进步的情况。
7.综合协调,形成合力。
一是必须与学生团校相衔接。团校是业余党校的基础,团员经过推优,进入高二才能进入业余党校学习。二是必〔须与学校行政工作相吻合。业余党校看起来好像是支部的事,其实也是学校行政的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三是要与学校的教育目标相一致。业余党校必须围绕学校教育教学这个中心开展工作。
8.注重实践,力求实效。
业余党校教育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偏重于理论教育,这显然是有缺陷的,必须辅之以社会实践,有意识地让学员学会关注社会、关注社区、关注生态环境,学会调查研究,养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同时对培养苗子压担子,给锻炼表现的机会,让其走向成熟,不断提高。
9.创新形式,与时俱进。
形式是内容的载体,两者相辅相成,丰富的教育内容只有通过不断创新的教育形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江苏省丹阳高中注意创新教育形式。一是形式多样化。开展了系列化、多样化的教育活动。二是手段信息化。学校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学生的党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的教育,如举办设计党建网页比赛,建立网上业余党校,扩大教育范围,增强教育效果。学校要求教师在上党课时制作多媒体课件,增强教育的真实性、直观性和感染力。三是实践生活化。对每一届业余党校学员,学校利用寒署假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员认识到党带领全国人民走向独立、自主、繁荣的艰辛,感受到改革开放给我国城乡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学员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四、当前高中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目前,在高中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在全国普遍推进,但从总体上讲,发展很不平衡,应该说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管理体制不顺,工作难以落到实处。
组织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
(I)学校方面:从目前高中学校党组织设置情况看,有的是党委,有的是总支,有的是支部,其中支部占的%以上。问题是,中央有关文件要求在学生中逐步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这样,学校与学生建立的都是党支部,学生支部谁来管?另外,从高中学校担任党组织负责人的情况看,有的是专职书记,有的是书记校长一肩挑,有的是设有专职副书记,其中,书记校长一肩挑的占65%以上。现实的情况是高中校长的主要精力在管理,如果兼任书记就很少有时间抓党务工作,更谈不上做好学生党建工作。
(2)教育部门:从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党组织设置情况看,有的是党委、有的是党组,其中绝大多数是党组,根据党的组织原则,他们没有权力领导和管理高中学校党委或总支、支部。同时,虽然有机构对高中学校党组织进行领导和管理,但很大程度上形同虚设。
(3)组织部门:目前市、县组织部门对高中学校党组织的领导和管理主要有三种形式:农村高中基本由当地乡镇党委领导,县城高中大多数由市、县直机关工委领导,也有地方高中党组织由教育局党组织代领导。这三种领导体制都存在一些问题。农村高中在行政上属于县教育局领导,乡镇党委只管学校党务工作,这种领导关系很难处理。从调查情况看,有的地方甚至10年不给学校发展教师党员的指标,更谈不上发展学生党员;市、县直机关工委管理高中党组织,由于机关工委管理的单位比较多,工作量大,对高中学校党建工作顾不过来,一般只是开开会,收收党费,工作难以落到实处;市、县教育局党组织对高中党组织实行代领导,由于没有实质性的领导权,工作也难以开展。
由于组织管理体制在以上三个方面的不顺和不协调,目前高中学生党建工作是上面重视,下面不落实:有文件精神,没有部署检查:工作在开展,缺少研究交流。据我们调查,《关于加强对中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意见》印发后,部分省市进行了转发,以后就没有下文了,也没有开过专题会议,市、县基本没有发文,更没有开过专门会议。现在高中学校虽然在做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但不少地方缺乏上级领导及各方面的有力支持,学校领导普遍感到很困惑。
2.一些县市还未建立中学生业余党校,部分学校党校流于形式。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2003年独立高中要全部建立起学生业余党校。从调查情况看,约有20%的县市所属高中没有创办中学生业余党校,约有30%的农村高中没有建立中学生业余党校;在建立了中学生业余党校的高中学校中60%以上不够规范,其中约350流于形式。就整体而言,大中城市比县市好,农村高中、一般高中、职中比重点中学差。
从一些地方还没有建立中学生业余党校的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没有明确提出建立中学生业余党校的贵任。中组部、教育部、团中央关于建立中学生业余党校的文件,只提出了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但究竟由哪个部门主瞥负责,却没有明确指出,这样,看起来大家都有责任,可没有一个牵头的,谁都不负贵,谁都不管。
(2)没有对建立中学生业余党校进行过检查督办。目前不少地方的情况是,提出了要求,作了部署,以后就没人管了,既不组织检查,也不进行督办。
(3)各方面认识还没有到位,这是主要原因。从组织部门看,上级没有硬性指标要求,可抓可不抓,认为无关紧要;从教育部门看,党建工作是组织部门的事,可管可不管,积极性不高;从高中学校看,只要升学率上去了,什么都好说,党校可办可不办,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无关紧要。
从一些学校中学生业余党校不够规范、流于形式的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主管部门没有提出明确的办学要求。目前大多数地方只是提出要建立中学生业余党校,但对要创造什么条件、具体有什么要求,却没有明确提出来,绝大多数学校认为只要挂一个牌子,办几次讲座就可以了。
(2)有关部门没有给予必要的检查指导。创办中学生业余党校毕竟是个新生事物,学校没有经验,尤其是大多数由学校团委主办,而团委干部不知道怎么办好。
(3)没有必要的办学经费。要办好中学生业余党校,没有一定的经费是不可能的,而目前在这方面没有经济来源,也没有文件规定可以从学校列支,更没有文件允许可以向学生收取必需的费用。
(4)缺乏正规指定教材。目前中学生业余党校有的是讲课教师临时编讲义,没有教材;有的使用的教材是为成年人编写的,内容太多、太深,不适合中学生阅读和学习。这两种情况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普遍缺乏针对性、时效性,内容枯燥,形式单调,讲授知识不全面、不系统。
3.发展学生党员没有指标和比例,标准有些偏差。
从全国各地发展高中学生党员数量看,很不平衡,同样规模的县、市和学校,有的一年发展学生党员30多人,有的一年只发展1人,还有的甚至一个也没有。出现上述情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组织部门对发展高中学生党员没有提出明确的比例和指标。在掌握入党名额时,一方面组织部门感到不好操作,很为难;另一方面学校心里没有底,工作不好做,常常发生矛盾。
(2)人际关系占了相当重要的因素。一些学校与组织部门的关系处理得比较好,组织部门就多给几个发展党员的指标;有的学校同组织部门关系一般,或者有些矛盾,组织部门就少分配发展党员的指标,或者不给指标。
(3)与组织部门重视程度和学校工作力度关系很大。有的组织部门对在高中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很重视,就自然会给学校多分配一些入党名额;有的学校对学生教育培养工作力度大,工作很出色,效果显著,也就能够多争取一些入党指标。
(4)多数地方学生入党指标控制过紧。近年来,随着高中入學高峰的到来,在校学生人数急剧增加,要求入党的学生越来越多,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人数越来越多,但组织部门每年下达的指标还是那么几个,有些已经培训且各方面条件比较优秀的学生被拒之门外。像湖北省巴东第二高级中学是学校党建工作抓得比较好的学校,近5年来,学生人数翻了4倍,可入党的学生总是那么两三个。
从发展高中学生党员的质量看,应该说绝大多数质量比较高,但在掌握标准上也有一些偏差,主要是过分看重学生分数。衡量一名学生能否入党,有些学校不是看学生政治思想是否成熟,是否具备了党员条件,而是片面地看其考试分数高不高,甚至以分数排队。
4.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跟踪培养严重脱节,缺乏有效衔接机制。
高中阶段只有3年时间,加之不少学生不满18岁,按照发展党员的要求和程序,绝大多数学生只能作为发展对象进行教育和培养,不够条件加入党组织,需要在新的单位进一步进行培养和考察。从目前情况看,中学与大学有些脱节,一些大学不承认中学生业余党校培养的有关材料,尤其是现在全国高考招生实行电子档案,对学生在中学的表现优劣情况无法掌握;学校与社会基本没有衔接,特别是回乡的优秀青年学生,地方党组织看不到他们的档案材料,不能及时进行跟踪培养,耽误了不少优秀青年学生的成长,挫伤了他们要求进步的积极性。
此外,一些地方存在乱收培养费现象。本来学生在学校参加了正规的业余党校的培训,获得了结业证,可是有些地方组织部门认为不算数,规定要参加他们组织的培训才有效,并收取一定的培训费,多则100多元,少则几十元。这样,一方面加重了学生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影响了学生学业时间,组织部门办班一般是一个月的脱产学习,学生很不愿意参加。
五、加强高中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高中学校学生党建工作,目前远没有像高校党建工作那样,引起从上到下足够的重视,在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从调查情况看,突出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是:
1.理顺组织管理体制,明确有关部门职责。
目前,基础教育建立了“以县为主”的管理新体制,而现行的高中学校党组织实行地方党委、县直工委、县委组织部多种领导,这种多种领导关系无法适应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更不利于加强高中学生的党建工作。因此,我们建议调整高中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主体,明确由县市组织部门直管,实行垂直领导。这里还有一个值得提出来的重要问题是,目前高中学校一般规模较大,学生多的在5000人以上,少的也在1500人以上,师生党员一般在30人以上,多的在100人以上。由此,我们认为目前高中以设立党委为宜。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凡是县委组织部门直管或蹲点的学校,党建工作就抓得非常到位,成效显著,如重庆市临江中学、湖北巴东二中等。实践证明,这是加强学校党建工作的有效措施。
2.规范业余党校办学,提高党课教育质量。
1匕京、上海等地中学生业余党校办得比较好,关键在于他们有一整套中学生业余党校办学的制度和措施。目前,中学生业余党校不规范的现象,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因此,我们建议出台一个关于建立中学生业余党校的具体意见,对领导机构、办学条件、教学大纲、师资队伍、教材使用、考核结业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指导中学生业余党校规范办学,健康发展,保证加强对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能有坚实的载体和阵地,保证党课教育的质量。
3.加强发展学生党员工作,建立跟踪培养机制。
由于各地的情况不一,重视程度不同,在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上,差距较大。因此,我们建议出台一个在高中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具体意见,提出工作目标、发展比例等具体要求,责成地方组织部门根据当地情况,提出每年发展学生党员的计划,并落到实处。同时,要求各地做好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跟踪培养工作,做好与大学、地方的衔接工作,建立联系制度,保证学生党员能定期参加党组织的活动,履行义务,享受权利;保证入党积极分子的发展问题在新单位能够及时衔接。
4.健全考核评估制度,定期进行检查指导。
在调查中了解到,由于上级有关部门缺乏对学生党建工作的考核评估、检查指导,工作随意性大,学校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同志没有一把尺子丈量自己工作的好坏得失,投入很大精力却得不到肯定和鼓励,积极性逐渐低落。因此,我们建议出台有关政策,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将这项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进行考核,从评价制度上予以保证,同时将这项工作与评优评模、职称、奖励挂钩,鼓励他们的积极性,并建议在全国高考录取中,对思想政治素质优秀的学生优先录取,确保人才质量。
5.注重理论研究探讨,全面推进学生党建工作。
目前,部分地区在探索加强高中学生党建工作方面取得一些成功的经验,并已开始对此项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如果能够对此项工作进行很好的指导,将会推动高中学生党建工作上一个新的平台。但是,目前没有一个全国性的关于高中党建工作专门的研究机构,国家级课题基本没有,建议筹建高中党建工作研究会,建立高中学生党建课题库,指导学校的学生党建工作,全面推进高中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