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玉林
在目前很多教育发达地区,基础教育己基本普及,初步解决了学生有书读的问题。在这一前提下,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全面推进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基础教育内涵发展主要包含两个基本要素,即教育的均衡和高质量,具体表现为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公平是指无论家庭富有或贫困,子女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效率是指使人、财、物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不发生浪费。教育和其他行业不同,它不但要追求效率,还要保证公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造成贫富差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人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受教育程度低的往往收入水平也低。贫困家庭因为没有足够的钱供子女上学,导致子女受教育程度较低,长大以后的收入自然也低。长此以往的恶性循环,使两极分化加剧,直接影响社会稳定。
从促进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角度看,怎样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目前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和乡镇办学的积极性。
“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尽管它可能不是最好的教育管理体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育管理体制模式也会继续有所创新和发展。然而在当前,“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为县级区域内的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它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县级区域内的教师待遇大致均等,不因乡镇经济实力差距而导致教师收入有差距;二是学校硬件设施大致均等,新建改建校舍达到规范要求。
但另一方面,“以县为主”不是县级政府统一包下来,乡镇政府在校舍建设、资金筹措、关心教职工生活等方面要明确贵任,做出贡献。学校党支部、团支部等要实行属地管理,消除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对教育均衡发展的障碍,努力达到城乡教育一体化这一目标。
二、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
基础教育阶段的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是完全不同的。义务教育就是政府负责投入的教育,任何规定以外收取的费用都是违法的。义务教育的法定资金应该来自中央的国税和省里的地税,也来自省以下各级政府的法定教育支出。同时,任何个人对中小学的捐助都是值得鼓励的善举。义务教育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公益性的,所以,必须体现其公平性。在基本普及基础教育的背景下,必须强化政府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职责,确保公办教育的主体地位。这是努力推进基础教育均衡战略的重要环节。至于基础教育领域里的幼儿教育、高中段教育,针对我国政府对教育投入还很有限,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的现状,应当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同时在义务教育阶段,也应适当吸收民间资金举办民办学校,以满足一部分人的择校需要。总之,我们必须解放思想,用两条腿走路,统筹协调发展,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三、薄弱学校与优质学校。
教育公平原则作为教育现代化和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制定教育制度、法律和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之一。在终身学习体系中实施的教育公平原则,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使教育资源公平地分配到学校和学生,即面向全体学生,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目前社会上择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校际间发展不平衡。在多年计划经济体制和城乡二元制发展模式下,政府以十分有限的财政经费支持少数重点学校,结果使得这些学校的办学条件呈现“滚雪球”般的增值效应。而薄弱学校在发展中则表现为“三差二低”:校舍设备比较差,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水平比较差,学校的生源和社会声誉比较差;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比较低,教育教学的质量比较低。两者不仅在办学条件上存在差异,而且客观上造成学生接受教育的质量不平等。针对这种状况,如果任由市场调节的话,差距将会更大,只能由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制定强有力的调整政策。
消除薄弱学校要在县级区域内,通过学校布局调整,进行通盘考虑,该撤的撤,该并的并,不能撤并的可以让优质学校组建教育集团,实现资源共享,也可以组建九年一贯制学校。同时要打破乡镇行政区域界限,真正实现就近入学。另外必须保证薄弱学校的硬件投资和教师待遇,薄弱学校的教师待遇不能低于优质学校,这一点可以通过县级政府的财政政策来保证。薄弱学校往往分布在农村或边缘地带,如果硬件设施和教师待遇不跟上,留不住优秀教师,其他行政措施都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四、教师校本培训和周期性脱产培训。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的理念已逐渐成为共识。为了使教师通过实践和反思来走上专业成长之路,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等一系列以校为本的活动在各地篷勃开展起来。然而在目前的农村学校尤其是薄弱学校,一是缺少优秀教师的引领(优秀教师外流现象比较突出);二是学校管理者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发展动力不足(这往往又是薄弱校形成的主要原因);三是缺少用于教师学习和交流的有效投入(校际合作和跨区域的学习交流是校本培训的延伸和补充,对教师专业成长很有必要);四是农村教师尤其是薄弱学校教师负担往往较重(生源较差要求教师在管理中付出更多)。由于以上原因,校本培训在这些学校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逐步减少教育投资中对办学设施等硬件投入的比例,逐步加大对教师培训教育的投资比例。
同时,必须把校本培训与周期性脱产培训结合起来。目前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知识技能的“折旧率”很高,如果只使用不培训,就会很快落后于时代发展要求。脱产培训可以实行四年一个周期或五年一个周期,每一个周期脱产学习半年或一年,经费从县级或省级财政经费中支出,可以采取教师学习券的形式让教师享用,这样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师质量。现在的培训形式往往造成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学科带头人、骨千教师每年有几次培训,而一般教师可能几年也轮不到一次。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兴衰系于教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效取决于师资队伍的质量。要办高质量的教育,首先要有高质量的教师。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质量,就是教育的质量,教育的差距归根结底是教师的差距。教师教育在教育发展中应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五、教师评价与教师生存状态的改善。
教师具备健全的人格,才能使學生有健全的人格发展。教师的生存状态特别是人格发展状况,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而良好的生存环境,是形成教师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基础。这就要求对教师的评价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给教师自我评价和自主发展的空间。
在现有教育制度、传统、社会舆论、学校文化面前,中小学教师其实是一个弱者。如果片面地强调教师职业的社会属性和神圣性,忽略了教师作为一个自然个体应有的喜怒哀乐,就会造成一种病态的教师职业道德观。教师管理中一些不合理的做法,有可能对教师人格造成消极、负面的影响。比如,单凭学生考试成绩来衡量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就会导致教师自我评价权的缺失。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没有评说的权力,进而会导致焦虑、紧张、嫉妒等种种负面情绪的产生。
一个人格不健全的教师是培养不出人格健全的学生的。要改变目前这种教师心理负担过重的现实,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必须构建有利于教师形成健康心理的评价机制,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调节和社会适应能力,倡导和谐、合作、民主的学校组织文化,为教师提供积极的社会支持。目前很多学校在管理中强调“竞争”,但要促进教师自身的良性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学校也许更应该关注“合作和交流”。否则,一味在教师之间营造所谓的“激励机制”,很可能滋生“窝里斗”的狭隘心理,从而导致人情冷漠,人心涣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己经触动了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的教育会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越来越要求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紧紧跟上形势发展,已经成为时代对所有教育工作者提出的素质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紊质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上,从根本上实现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