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旷源
《苦闷的象征》,(日本》厨川白村著,鲁迅译,收入《鲁讯全集》第五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
很久以前,就想写这篇文章。1996年在上海,开了个头,歇下了。原先的计划,是想写一篇大文章,对这部于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有过巨大影响的文艺理论著作作系统论述。因为时间与精力不逮,终于放弃。
文艺起源,文艺创作的动因,有过许多种说法:劳动起源、游戏起源、宗教起源、性欲起源……但在中国,似乎都不及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影响大。鲁迅说他:“至于主旨,也极分明,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而其表现法乃是广义的象征主义……非有天马行空似的大精神既无大艺术的产生。”对厨川学说,表示赞赏。为此,他曾译裴多飞赠朋友夫人的诗:“苛待你的丈夫吧,否则他将不能唱出夜莺般的歌。”“苛待”,即人为的制造“苦闷”。由苦闷,造成创作的动力。胡风文艺理论体系的构成,细细寻绎,其源头也多从厨川白村这里流出。
厨川白村认为:
在里面烧着的生命的力成为个性而发挥出来的时候,就是人们为内底要求所催促,想要表现自己的个性的时候,其间就有着真的创造的生活。所以也就可以说,自己生命的表现,也就是个性的表现,个性的表现,便是创造的生活了罢。
与五四“个性解放”的思想接轨,大力提倡弘扬个性。并以极度的个性燃烧,作为文学创造的大前提。所谓“内底要求”,即后来胡风所说的“主观战斗精神”。他说:“文艺是纯然的生命的表现;是能够全然离了外界的压抑和强制,站在绝对自由的心境上,表现出个性来的惟一的世界。忘却名利,除去奴隶根性,从一切羁绊束缚解放下来,这才能成文艺上的创作。”
对“苦闷的象征”,厨川作了如是解说:
在内有想要动弹的个性表现的欲望,而和这正相对,在外却有社会生活的束缚和强制不绝地迫压着。在两种力之间,苦恼挣扎着的状态,就是人类生活。
我们有兽性和恶魔性,但一起也有着神性;有利己主义的欲求,但一起也有着爱他主义的欲求。如果称那一种为生命力,则这一种也确乎是生命力的表现。这样子,精神和物质,灵和肉,理想和现实之间,有着不绝的不调和,不断的冲突和纠葛。所以生命力愈旺盛,这冲突这纠葛就该愈激烈……稍为极端地说起来,也就不妨说,无压抑,即无生命的飞跃。
全部理论,立足于“生命的压抑”之上。这也即是胡风理论中“精神奴役创伤”的出处。因为厨川曾说过:“倘不是将伏藏在潜在意识的海的底里的苦闷即精神的伤害,象征化了的东西,即非大艺术。”而且不止于此,后来萨特们在“存在主义”中所表述的,关于人类“神性”与“魔性”并存的理论,也已在《苦闷的象征》里出现。
苦闷无所不在。人在痛苦的时候能创作。正在接吻的唇,不能唱出美妙的歌。对厨川理论的演义,鲁迅著作中多有。劳动起源吗?对的。但止于“杭育杭育”派;宗教起源吗?人不能老将自己麻醉在神的祭仪中。要吃饭,当然要劳作。游戏起源吗?老莱子、老顽童,多了,也惹人厌。生存尚且不易,遑论游戏!性欲起源吗?虽说“食色,性也”。整日做爱,会迅速变为“药渣”。只有苦闷,对人生不时形成重压。重压之下有反抗,重压之下有奋斗,重压之下有崛起。于是,苦闷导致创作,苦闷导致创造。苦闷的作用,实在是太大太大了。各种“起源”不妨并存,但“苦闷”的地位,恐怕要略高一筹。
《苦闷的象征》是一部未完成的大书,作者因地震丧生,没能写完。已完成部分,包括创作论(以上所引,均出这部分)、鉴赏论、关于文艺的根本问题的考察、文学的起源(未完)四部分。这部书,鲁迅曾用作大学讲义,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可惜,改革开(下转第30页)(上接第24页)放后,这部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进程有过巨大影响的文艺理论著作,未见单行本出版。因为《鲁迅译文集》绝版,我寻觅这本书,直到1996年,收在新疆版《鲁迅全集》里,买下一部,才算了此心愿。
鲁迅对厨川白村偏爱有加。《苦闷的象征》之外,还翻译了他的另一部文艺随笔集《出了象牙之塔》。其中有很好的见解:“为什么不能再随便些,没有做作地说话的呢,即使并不俨乎其然地摆架子,并不玩逻辑的花把戏,并不抡着那并没有这么一回事的学问来显聪明,而再淳朴些,再天真些,率直些,而且就照本来面目地说了话,也未必便跌了价罢。”盛赞:“将纯真无杂的生命之火红焰焰地燃烧着的自己,就照本来面目地投给世间。”这些话,对那些故作高深、玩弄名词的新派“理论家”,应该是很有针对性的。近年来,除了“学术腐败”以外,文坛最大的缺陷就是见不到血性文章,见不到说自己话的文章。
这两部书出版后,书名迅速成为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时髦词,亦可见其影响一斑。我甚至以为:构成鲁迅文艺思想体系的,除进化论、阶级论以外,厨川白村的理论,也应占据一席地位,而且是比较重要的一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