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自杀”请帮助他们

2004-04-29 00:44王政清
大众健康 2004年10期
关键词:自杀文文死因

王政清

9月是开学的日子,文文告别了父母兄妹。揣着东挪西凑的学费上了北京。她是乡里第一个考上北京名牌大学的学生,全乡人都以她为自豪。

由于第一次离开家乡,文文还真有点不习惯。同宿舍的女生都来自城里,一个个穿戴、用品时尚新潮。看着她们,文文从心底感到自卑。但她鼓励自己,我是来学习的,成绩一定会比她们好。

谁知大学的教学方式灵活多变,文文很不适应,学习成绩不升反降。为了尽快赶上去,她不参加任何活动,总是闷着头读书。可学习不得法,她的情况越来越糟。文文觉得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

文文开始晚上睡不着觉,或做噩梦,食欲也明显下降,人瘦了许多。同学们劝她到医院去看看,休息两天,她认为这是骗她别上课。

慢慢地,她发现自己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不管怎么努力,老师的话就是灌不进脑子。想到即将面临的考试,她又紧张得要命。父母来信总是问她考试成绩好不好,别辜负了全村人的期望。她不敢把真实情况告诉他们。

文文觉得自己活得太累而又孤立无援,万般无奈之下,她爬上宿舍的顶楼,纵身一跳……

文文只是众多的自杀者之一,据自杀专业研究机构一一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公布的数据:在世界各地,每40秒便有1人自杀,每3秒便有1人企图放弃生命,自杀是15~35岁年轻人的第三位死因。在中国,每两分钟就有1人死于自杀,8人自杀未遂,自杀是人群中的第五位死因,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

中国自杀行为的模式与规模还有自己的特点:在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自杀数据的39个国家中,中国的自杀率高居第四,而且是惟一报出女性自杀高于男性的国家。中国农村地区的自杀率是城市地区自杀率的3倍。

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一些人放弃宝贵的生命?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研究结果揭示了答案。

项目负责人费立鹏介绍说,产生自杀行为的原因非常复杂并且相互关联。

生活困顿。失业、失去所爱的人、与家人或朋友争吵、人际关系破裂、遇到法律或工作上的问题,都被视为出现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有自杀家族史、酒精和药物滥用、幼年曾受到过身体或性的虐待,以及社交孤立、精神障碍等,在大部分自杀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躯体疾病,特别是那些让人疼痛或致残的疾病。更会增加自杀的危险性。另外,容易获得自杀工具(如拥有枪支、药物及农药)既是自杀的危险因素,也是自杀行为是否导致死亡的关键因素。

当然,也有许多保护因素可以阻止人们产生自杀的想法或行为。这些因素包括。有很强的自尊心。有联系紧密的社交圈子有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够处理好自己的困难,有稳定幸福的家庭,有宗教信仰等。

无论何种原因诱发的自杀行为,自杀者的情感和想法都趋于一致,他们悲哀、抑郁、孤独、无助、绝望。无价值感,脑子里充斥着“死了算了”、“我什么事也不能做”、”我什么也得不到”、“我是一个失败者,是个负担”。“谁都比我幸福”等想法。虽然目前还不能准确地预测谁会自杀,但是当一个人在同一段时间内有以下几种表现时,他(她)自杀的危险性就高:

●心情忧郁或抑郁

●近期,特别是最近两天,有严重的负性生活事件

●近一个月生活质量很差

●长期的生活、工作或心理压力

●过去有过自杀行为

●亲友或熟人有过自杀行为

对于绝大多数经受心理的巨大痛苦而想自杀的人来自杀前常常会出现以下一些迹象,言语上的征兆:

●直接向人说,“我想死”,“我不想活了”。

●间接向人说,”我所有的问题马上就要结束了”,“现在没有人可以帮助我”,”没有我,他们会过得更好“我再也受不了了”,“我的生活毫无意义”。

●谈论与自杀有关的事或开自杀方面的玩笑。

●谈论自杀计划,包括自杀方法、日期和地点。

●流露出无助或无望的心情。

●突然与亲友告别。

●谈论一些易获得的自杀工具行为上的征兆:

●出现突然、明显的行为改变或出现很危险的行为。

●有严重的抑郁表现。

●将自己珍贵的东西送人。

●频繁出现意外事故。

●饮酒或吸毒的量增加。

面对一个有自杀倾向的如果方法得当,完全可以把他从不归路上拉回来。

应保持冷静,耐心倾听,让他充分倾诉自己的感受,认可他表露出的情感,不要进行评判,也不要试图说服他改变自己的感受。最佳方法是直接询问当事人是否有自杀的想法。

提及自杀并不能诱发对方的自杀念头,事实上,他会非常感谢有人能与他开诚布公地讨论这一问题,因为该问题已在他的内心挣扎良久。

向当事人询问其自杀想法难度相当大,通过下列问题可以逐步接近主题:“你是否感觉很悲伤?”“你是否感觉没有人关心你?”“你是否觉得活着毫无价值,”“你有无自杀的打算,”在得到当事人的情感认可后,要告诉他可以获得所需要的帮助,并鼓励他寻求这些帮助。如果他当时自杀的危险性很高,不要让其独处,要立即陪他去心理卫生服务机构或医院接受治疗,那里的医生挽救生命更专业。

自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几个世纪以来,众多哲学家、神学家、艺术家、医学家、社会学家都对自杀现象怀有浓厚兴趣。法国哲学家加缪在他的著作《科林斯王的神话》中说,自杀是惟一真正的哲学问题。

虽然自杀作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然而,自杀的有效预防及干预尚存在相当难度。研究表明,知识如果能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有效治疗精神疾病,及时控制危险因素,有更多的人掌握相关和技能,并有一颗爱心,预防自杀能够实现。

猜你喜欢
自杀文文死因
TEA LEAVES
Breaking the Chain
Power Down
China’s Other Vaccine Drive
《闹科场传奇》述介——兼及张懋畿死因
道光帝皇长子奕纬死因辨析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自杀”的教授
我国死因认定程序的反思与重构
某肿瘤医院2010-2014年恶性肿瘤患者死因分析